摩梭人

摩梭人

摩梭族(又稱:摩梭人)主要居住於中國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鹽源縣和木里縣與雲南省麗江市寧蒗彝族自治縣之間的瀘沽湖畔,自稱“納”、“納日”、“納恆”等。雲南摩梭人被劃為納西族,四川摩梭人被劃為蒙古族。截至2007年,摩梭人共有4萬左右人口。摩梭人有自己的語言,其文化自成一體,又與周圍民族相互影響。信奉藏傳佛教。摩梭人被認為是中國唯一仍存在的母系氏族社會,實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制度,其實走婚並非原始的母系氏族制度,而是明清兩代封建土司制度下的產物,與當地處於茶馬古道中心區域,古代男子多經營馬幫為生有關係。

基本信息

宗教信仰

摩梭人的原始宗教稱為“達巴教”,與麗江納西族的東巴教有密切聯繫,不過達巴教的發展比東巴教緩慢,其形態亦比東巴教原始,基本上保持著原始部落宗教的特徵。達巴教因巫師達巴而得名,它沒有系統的教義和經書,也無宗教組織和寺廟,只有幾十部(回)口誦經,另有一種占卜經(俗稱算日子書),是用32個不同形體的原始圖畫文字書寫的。

禮儀禁忌

成人禮

成人禮是摩梭人一生當中的重要儀式之一。摩梭人於13歲就視為成年,女性行穿裙禮,男性行穿褲禮。未行成人禮的兒童一律以麻布長衫遮身,成年後男女衣飾就有所不同。成年後即有資格走婚,但一般在16歲後才開始走婚,不少摩梭男女更推遲至20歲後才首次走婚。

儀式前天晚上就要做好準備,成丁者與少年夥伴一起玩至通宵達旦,雄雞一鳴,儀式就開始了。還有感謝狗的儀式。

儀式由母親或舅舅主持,如母親已逝世或無舅舅的,舉行成年禮的時間必須請達巴(巫師)占卜而定。

穿裙禮

儀式由母親主持,少女踩在豬膘和糧食口袋上,由母親為少女穿上成年服飾。儀式後,少女要呼喚狗進屋,由她給狗餵一團飯和一塊豬膘肉,表達對狗的感謝。成年後的女性要留起髮辮。並可佩戴不同的飾物如耳環、戒指、手鐲等,亦可擁有自己的花樓。

穿褲禮

儀式由舅舅主持,即將成年的人,必拿些食物,如粑粑、臘肉,到室外叫狗,給狗吃,作為人成年時對狗的感謝。少年男子手握長矛從正房的屋頂穿越而過,矛相傳是摩梭人遠古使用的武器之一,長矛頭上懸掛一面布旗和一把是舅舅授予甥男的長刀,作為終身攜帶的武器。少年換上成年服裝後,達巴念禱詞,然後少年向客人叩頭,並用牛角杯向客人敬酒。

害羞文化

摩梭人有害羞禁忌,主要見於永寧摩梭。例如絕對不能在火塘前或有親戚關係的人面前提及任何跟性有關的辭彙,甚至連“阿夏”、“阿注”、“處味”、“汗處巴”、“懷孕”、“遺傳”、“走婚”等摩梭詞也不能。否則會令對方尷尬,也是對老人不敬的行為。而“阿達”一詞也不能在其他母系親屬在場時提起,因為這暗示母親與父親的性關係,會令母親尷尬。

害羞文化是避免出現亂倫的一個方式,亦是為了維持母系家族穩定和諧。

寧蒗摩梭處於漢族與彝族地區,至今也沒走婚習慣,亦稱父親為“阿博”,毫不害羞或尷尬。

基本概況

1950年,麗江專區第二次各族各界人民代表大會檔案明確記載:“出席會議的代表有摩梭族12人”。1956年9月5日,麗江專員公署在給雲南省人民委員會《關於建立寧蒗彝族自治縣的報告》中有五處明確提到“摩梭族”。即在“彝族聚居的寧蒗、涼山並包括摩梭、傈僳、西番、漢等十二個民族”、“全縣有彝、摩梭、漢、西蕃、傈僳,藏、白、仲家、納西、苗、擺依、回等十二個民族……”、“摩梭聚居鄉三個”、“摩梭族識藏文”、“摩梭、西蕃信喇嘛教”。這個報告後經省人委轉報國務院並獲批准在寧蒗貫徹執行。

1956年9月20日,寧蒗彝族自治縣成立大會上鄭重宣布全縣有彝、摩梭等十二種民族。1959年,中共寧蒗工委辦公室編寫的《寧蒗概況》中,多處提到“摩梭族”。但後來,國家有關部門將居住在雲南寧蒗等地的摩梭歸為納西族,將居住在四川鹽源、木里、鹽邊等地摩梭歸為蒙古族。多年來,廣大摩梭幹部民眾強烈要求解決族稱問題,寧蒗縣黨政機關和摩梭人通過多種形式、多種渠道向黨和國家有關部門歷史地、客觀地一再進行反映、迫切要求儘快恢復摩梭族稱。

寧蒗縣五屆、六屆,七屆全國人大代表曾在全國五屆一次人大會議上、全國六屆一次人代會議上、全國七屆一次人代會議上、全國七屆四次人代會議上,多次以關於要求恢復摩梭族稱為議案向大會進行反映,特別是在全國七屆一次人代會上關於恢復摩梭族稱問題被作為雲南省人大代表團的幾個重要提案之一提交全國人代會。在摩梭人的強烈要求和縣委、政府以及其他各族民眾的多次反映下,引起了上級的重視。1989年9月省人大常委會派出由刀國棟副主任帶領的省人大民委工作組到寧蒗進行調查,12月6日工作組向省委、省政府、省人大常委會提交了關於重新恢復寧蒗摩梭人族稱的情況反映。在省委、省政府、省人大常委會的重視下,省人大常委會於1990年4月27日召開了七屆十一次會議,會議上通過批准的《寧蒗彝族自治縣自治條例》中將其確認為摩梭人,此條例於1990年10月1日正式頒布實施。並且每個摩梭人都具有了一張合法的居民身份證。摩梭族由官方歸入納西民族和蒙古民族。

人口

居住於中國的人口:

1991年:40,000人

2000年:46,000人

2010年(預計):53,700人

主要聚居地:四川省的鹽源縣及雲南省的寧蒗縣永寧鄉

官方身份:四川摩梭人歸為蒙古族的支系,雲南摩梭人歸為納西族的支系

主要信仰:喇嘛教、達巴教(摩梭人原始宗教,信奉萬物有靈)

基督徒:約20人

居住地點

1991年的一次調查顯示,在四川省和雲南省邊界兩側,住著4萬摩梭族人,主要集中在美麗的瀘沽湖畔。瀘沽湖是中國最高的內陸湖之一,海拔2,685米,巍峨矗立在瀘沽湖北岸的獅山是摩梭族主要神祇嘎莫女神的住地。1982年以前,沒有公路通往瀘沽湖。

生活概況

摩梭族人居住在原始森林、高山峻岭,除了一個高原湖泊——瀘沽湖之外,就沒有任何可開發的天然資源,因高山里除了砍伐樹林,沒有平原面積可供耕種,因為過度的商業開發,導致當地的環境文化受到嚴重衝擊。

宗教概況

摩梭人有自己的原始宗教,它的巫師稱作達巴,達巴參與每個摩梭人生老病死,一生的所有過程。後來由於政治影響,喇嘛教成為摩梭族人的主要信仰,大多數屋子的每個角落和屋外,都有堆放成金字塔形狀的白石祭壇。大部分摩梭族人沒有聽過耶穌的名字。直到幾年前才有摩梭族基督徒,現今已約有20位基督徒。

社會傳統

被稱為的摩梭人部分人至今都保留著“男不婚、女不嫁、結合自願、離散自由”的母系氏族“走婚制”。

社會上大多有著“知母不知父”、“母女共夫”、“無父無母”等對於摩梭族的不公評價,但事實上,摩梭族更多的是“重女不輕男”,走婚制度使男女雙方得到了充分平等。

而且,一般來說,生下孩子後,雙方的關係就會確定下來,男方在孩子出生時會帶禮物去看望,過年過節時送些吃穿用品,但日常生活中對自己的孩子沒有過多的撫養、教育的責任和義務。

走婚在摩梭語中叫“CC”,意為“走來走去”,它形象地表現出走婚是一種夜合晨離的婚姻關係。以走婚為主要婚姻模式的母系大家庭中,男人女人生活在母親身邊,夜晚才與自己的情人在一起。摩梭男子稱自己的情人為“阿夏”,女子的情人則叫“阿住”。男人們只對自己姐妹的孩子負責。等他們老了以後,也由家中的甥男甥女贍養和送終。

民族文化

服飾風格

摩梭人服飾摩梭人服飾

在13歲以前,不論男女都穿長衫,少男剃光頭,少女則留小辮、佩戴彩珠。到13歲舉行成年禮後,便改變服飾。成年女子頭上盤繞加以穩牛尾做的粗長假辮,戴交纏式布包頭,雙耳戴金銀銅質耳環為飾。上衣多用黑色或紅色金絲絨布料縫製成大襟右衽短衣,長不過臍,袖口緊小,外翻寸許露紅里為飾,銅銀紐扣從頸項、右胸、腋下分三組兩副排列。腰間纏繞花紋艷麗的寬布帶子,胸前配戴雙須銀鏈,手上多戴玉石、象牙、銀質鋪子或金銀戒指作飾。下著筒狀百槽長裙,色彩以素白為普遍,僅在裙身中間用紅線彩飾兩圈,走起路來,長裙搖曳擺動,頗為美觀大方。成年男子頭戴寬邊呢氈帽,上穿金邊大襟短衣,系紅花腰帶,配腰刀。富有者外罩一件厚呢及膝長衫,寬衣長袖,俗稱"楚巴"。外配長刀及偌囊作飾,下穿寬腳長褲、長統皮靴。褲腳折放在靴筒內,不穿長統靴的,則裹綁腿,扎彩帶,保有古代牧民遺風。他們走起路來,顯得精神抖擻,瀟灑利落。

飲食習慣

摩梭人以大米、玉米為主食,兼食青稞、大麥、洋芋等。夏秋季節,以青菜、蘿蔔等新鮮蔬菜作佐食,冬春兩季以酸脆菜、乾蘿蔔絲、醃魚、臘肉等作佐食。肉食中,議豬朦(稱琵琶肉)為貴、還有灌豬腳、香腸、米灌腸等風味食品。正餐前,喜歡喝酥油茶,以精把為佐食。男女老少喜喝蘇理瑪酒。摩梭人的家庭多屬母系大家庭,一般都在一二十人左右,在家庭的飲食上不論男女老幼都是平等的。就餐時分菜共飯,主婦要按每個人的食量以及所承擔的勞動,合理分配菜餚,特別是對肉食或難以吃得上的稀有菜餚,要平均分配,即使外出不在家的也要留上一份。分菜時,先敬長輩,後給晚輩,以示禮貌。平均分食的規矩,只有過春節吃年夜飯時才可例外,主婦在火塘周圍擺上豐富的飯菜,大家團團而坐,各取所需,不再分食。

音樂舞蹈

摩梭人摩梭人

摩梭人能歌善舞,較為流行的是“甲蹉舞”(俗稱打跳),“甲”為美好之意,“蹉”便是跳舞的意思,意即為美好的時辰而舞蹈。摩梭人的民間音樂和舞蹈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摩梭人的音樂,除了喪葬詞,一般來說,都是比較高亢豪放的,固定的音樂曲調有《阿哈巴拉》、《瑪答打》、《打麥調》、《績麻調》、《喪葬調》、《搖籃曲》、《讚美格姆女神歌》、《甲搓括》即《打跳曲》等,摩梭人吸收了藏、漢音樂,尤其是受藏傳佛教音樂的影響,將本民族的一些音樂曲調有所改變,而有些古老的曲調現已失傳。

摩梭人的樂器有笛子、葫蘆笙、鎖吶、鼓、鈸、撥郎鼓、手搖銅鈴、口弦等。在上述樂器中,較為普遍會使用的樂器,主要是笛子,男子都會吹,七八歲的牧童也會吹,笛子還是永寧趕馬人旅途中消解孤獨寂寞的不離夥伴。葫蘆笙是打跳時少數人會使用的樂器。其它樂器主要有祭師達巴、喇嘛在舉行祭祀儀式中使用的樂器。

摩梭舞蹈,多姿多彩,內容豐富,具有鮮明的摩梭舞蹈色彩和濃郁的民族特色。有句俗話說,是摩梭人就會跳七十二種舞,說明摩梭人的舞蹈種類是豐富的。

禮儀介紹

摩梭孩子長到13歲時,家人依俗要為之舉行成年禮,女孩叫"穿裙禮",男孩稱"穿褲禮"。成年禮在農曆正月初一清晨舉行。到時男孩站在正房左邊柱下,女孩站在右邊柱下,左腳踩著豬原肉,右腳踩著糧食口袋,象徵今後吃用不盡。女孩由母親為她脫去舊的麻布長衫,穿上美麗穿裙禮的金邊衣、百榴裙,繫上繡有花卉圖案的腰帶,為其盤纏髮辮,配上項鍊、耳環、手錫等飾物。男孩則由舅舅為其脫去舊的長衫,穿上新的上衣和長褲,紮上腰帶,佩上腰刀。這時,穿上新裙或新褲的孩子,還要把狗喚進屋來,給狗餵飯糰和豬肉,並說:"狗能活60歲,人只能活13歲,咱們換個歲數,我才能長命百歲。"關於這一換歲數的習俗,摩梭人中流傳著一個神話故事:遠古時期,人與動物雜處一起,但都沒有固定的壽命。後來,司已神要給動物規定生命年限了,並告訴人類要在半夜傾聽他的呼聲,也可得到長壽。天神是在大年三十午夜喊歲數的,誰答應了便把這歲數給誰。天神第一次喊1000歲時,動物都在沉睡之中,只有機警的白鶴聽見,它答應一聲,便得了一千歲。第二聲喊100歲,讓水鴨聽見領去了。第三聲喊60歲,讓狗答應領受了。直到天神喊13歲時,人才驚醒應諾。人類覺得壽命太短,求得天神的允許,與狗換了歲數。於是,人每天要給狗餵三頓飯,並且每當舉行成年禮時都要餵狗,以示感謝狗的換歲之恩。儀式結束後,大人帶著穿上新裙、新褲的孩子,在村里轉一圈,接受村民的祝福和賀禮。同時,這也是向眾人宣布,孩子經歷了一生中第一周的十二生肖,已長大成人了,今後可參加各種社交活動了。摩梭先民認為,未滿十二歲的孩子還沒有靈魂,既不享了氏族的權利,也不承擔義務,不能參加正式的社交活動,死後也不能葬在氏族公共墓地上。而一旦滿了十二歲時,必須舉行以拴系靈魂(拴素)為內容的男穿褲女換裙的成年儀式,從此成了氏族的正式成員,便匹敵得了人生的各種權利。

母系家庭文化

母系家庭是摩梭母系社會的基本社會單位,許多不同的母系家庭構成了摩梭母系社會,正因為有了母系家庭,才使摩梭人一直保留著獨特而神奇的婚俗-走訪婚(簡稱為走婚),摩梭人母系家庭的歷史,也就是摩梭人走訪婚的歷史。什麼是摩梭母系家庭呢?

整個摩梭社會的文化結構,就是母系家庭文化,母系家庭("日杜")是摩梭最基本的社會單位,指同一母系親族成員組成的家庭及其居住的房屋,包含"母系家庭"和"房屋"雙重概念;摩梭人認為母為尊,女為貴,母親是摩梭人生活中的軸心和靠山,摩梭人離不開母親,離不開以母親為主的家屋,女性在母系家屋中享有尊貴的地位;母系家庭中的成員,少則十幾人,多則幾十人,均系一個或幾個外祖母的後裔組成,在母系家庭中,男不婚女不嫁,夜間,女子在家中花樓接待來自另一家庭的男子,而男子則外出與另一家庭的女子偶居,所生子女皆屬女方,血緣按母系計,財產按母系繼承,男子只負責撫養自己姐妹的孩子;摩梭人以生女孩為榮,在每個母系家庭中由一個最能幹、公正而且有威望的婦女安排生產、生活,保管財產,稱"依杜達布"或"達布",她是母系家庭的一家之長,負責一切內外事務,"達布"往往是自然產生的,不須經過任何選舉或儀式,家庭成員都絕對服從達布的安排,母系家庭中的成年男性一般以舅舅的身份和名義進行活動,他們盡力協助"達",參加全家的一切活動,撫養姐妹的子女,共同維繫母系大家庭,當他們年老的時候,就由他們姐妹的子女照顧,由於共同的生活和勞作,他們與姐妹的子女之間的關係比其生父的關係更為密切和特殊。在摩梭母系家庭中,只有"同一根"(同一母系血緣)的母系成員是親人,包括母親、女兒、兒子、舅舅等,"父親","妻子"等都是外人。

摩梭母系家庭與外界社會的家庭含義不同,首先摩梭母系家庭的結構模式不一定是一夫一妻制,傳統摩梭母系家庭內沒有父親、丈夫、妻、女婿或媳婦的角色,也沒有父子、夫妻、妯娌、翁婿或姑嫂關係,人人都與外祖母、外祖母的姐妹兄弟,母親、母親的姐妹兄弟同住,男不婚女不嫁,過著走婚的生活,家庭內每一個成員都來自同一根根(母系血緣),母系家庭以母系血緣為本,以走訪婚為主體;其次摩梭母系姐妹兄弟不分彼此,一個家庭內的摩梭個人基本沒有私有財產的概念,一切財產由家庭成員共分,其生活的原則是"分享"不是"占有",生活的主導意識"我們"不是"我";摩梭母系家庭中摩梭女人享受著高度的自主空間,男人也輕鬆無壓力,摩梭母系家庭文化體現了"重女不輕男"的母系文化思維。

摩梭人的日常稱謂非常簡單,用得最多的就是母親("唉咪")和舅舅("唉烏");在同一摩梭母系家庭中與母親同輩的女性全部被稱作母親("唉咪"),男性全部被稱作舅舅("唉烏"),這種獨特的母系文化使摩梭小孩子擁有多位母親和舅舅,在體貼關愛與自由的氛圍下成長,以至於有很多在母系大家庭長大的成年摩梭人,一直都分不清眾多母親中究竟誰才是自己的親生母親;舅舅要承擔起教育和撫養自己姐妹的孩子的責任,這些與漢族家庭截然不同,這種特殊的母親和舅舅的思想也一直擴展到了所有的摩梭家庭,不論是走婚的,還是結婚的;正是由於摩梭母系體制,摩梭人很少分家,因為沒必要通過增加人口來增加勞動力,而且姐妹的子女都是自己的子女,一個家庭中只要有一個同輩姐妹生下女嬰,根根便可延續,其他姐妹就不一定要走婚,不一定要生小孩,摩梭人口增長速度極為緩慢,數百年來摩梭人口增長速度之慢是中國五十六個民族中之最,實是天然的計畫生育。

摩梭母系家庭與走婚,二者相輔相成;由於這種"同一根根"的母系家庭格局,生成了走婚這種特殊的婚姻形式,因為走婚保持了一個家庭中的成員只會是一個母親的後代,保持了母系家庭的母系純潔性,維護了"同一根根"的延續;摩梭人的走婚,是世界種種婚俗中,絕無僅有一朵奇葩,這種至今保留著唯一的、亘古獨存、淳樸獨特的奇俗,由21世紀外界社會看來,簡直不可思議,著實讓人感到撲朔迷離,充滿了神秘的誘惑。

禁忌

禁忌是原始宗教的一個組成部分,反映在生產、飲食、婚姻、妊娠和死亡等各個方面。摩梭人的禁忌主要有:禁忌任何人用腳跨過火塘,禁忌沷水在火塘里,在外做活累了,不能進家門就抱嬰兒。不準虐待歧視殘疾人。婦女正在分娩時,忌諱生人進家門。禁食狗、貓、蛙肉,忌捕殺緩帶鳥。忌用刀子砍門檻,忌男客登女榻。清早不能說夢見的事,傍晚不掃地。孕婦不得橫跨馬韁繩,孕婦面前忌談兔、蛇。孕婦天黑後不出門,產前婦女不參加葬禮。正在釀酒時,來人不能提喝酒的話。忌伐水源或墓地上的樹。果樹第一年結的果要讓老人吃。同一母系血統內的人不能結交阿夏(情侶)。小孩的頭一件衣服須用老人的舊衣服改做。

走婚制

兩地摩梭族人走婚時的通道兩地摩梭族人走婚時的通道

走婚即走訪婚,摩梭語"色色"(或"替色色","的色色"等),是摩梭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外界較多宣傳和關注的;走婚的形式"男不娶女不嫁",男女終身都住在自己的母系家庭里,是由男子走婚來維持男女雙方性關係而實現種族延續的一種特殊形式,男方晚上到女方偶次晨歸回自己家中,雙方都不是對方家庭的成員,有走婚關係的男女被俗稱為"阿肖"或稱"肖波","阿肖",就是有性關係的親密情侶,由於摩梭無文字,只能用漢字的"阿肖"稱謂,但也不能確切表達"色色"的意思;有的書上稱為"阿注",是不確切的,那只用於一般朋友之間的稱呼;走婚並非雜亂無章,更不是亂婚,群婚制,要遵循一定的原則:有親戚血緣關係的嚴禁走婚;不能同時結交多個阿肖;男女雙方有好感就可走婚;感情破裂標誌走婚關係的結束;若女方有小孩走婚關係就穩定下來。無論哪一種婚姻,它們的核心一樣:基於男女自願,感情為基礎,是一種男女在性選擇上平等的反映。傳統摩梭人在長輩姐妹兄弟前、火塘邊談有關性的一切話題都是害羞的;走婚純屬個人私事,有走婚關係的男女只在夜間相聚,白天裝作不知此事。

特別要說明的是由於一些誤導使外界認為摩梭人只有走婚,其實在摩梭地區走婚制和結婚制是並存的,但走婚占絕大部分,摩梭人可以自由選擇走婚或結婚,可以在不同時期選擇不同形式,但選擇結婚就不能再走婚;結婚的有幾種情況:以前的土司階層實行結婚制;經調查統計,在永寧的摩梭人與摩梭人之間都是走婚的,與外族通婚或在外工作的摩梭人才結婚,還有文化大革命時政府強迫實行一夫一妻制,造成的結婚;永寧壩子及瀘沽湖畔的摩梭人盛行走婚,至今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摩梭男女仍然實行走婚,僅有不到百分之十的男女或因走婚情侶雙方需要同居,或因家中有男無女,視女"根"的摩梭人,只好娶一個媳婦,以續香火,其他男子仍然走婚,有的母系家庭兩種形式並存;國家政策鼓勵摩梭人的走婚風俗,大多數摩梭人願意走婚不願結婚,"走婚"占70%,"同居結婚"只占30%;無論哪一種婚姻,這裡從未產生過情殺、情斗及社會、家庭的婚姻紛爭,雖然形式不同,但它們的核心是一樣的:基於男女自願,感情為基礎,不受其他因素的制約。不論是走婚還是結婚的每一個摩梭人,在他們的心,只有母親家才是自己真正和永遠的家,母親的家門對兒女永遠是敞開。

春節習俗

摩梭人,把春節叫“庫詩”,即新的一年。摩梭人過春節,意味著祭拜祖先,祭祀天地日月和萬物,這是“女兒國”里婦女最忙碌的時候。

摩梭人保留著的母系社會,至今還實行以感情為唯一基礎的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習俗。在摩梭人中,母親的權威最高,因此被稱為“女兒國”。在摩梭家庭,由家中年紀最大、最有威信的老祖母或母親主持家政,全家每個人的收入都交給她,由她安排全家人的生活。過年前一個月,主持家政的婦女就要為全家每人買新衣褲,每人至少一套。接著,婦女們開始釀酒、榨油、做米花糖、舂米磨麵,春節所需的松明子、柴禾也要準備齊。因為,按照摩梭人習俗,從正月初一到十六,不能動用繩子,否則新的一年會遇到蛇。臘月二十四日,所有摩梭人家的婦女都從屋頂屋角到門縫鋪下,進行徹底清掃。女人給孩子理髮洗澡,換上乾乾淨淨的衣服。

正月初一,黎明剛剛來臨,摩梭婦女就背上木桶,到清泉或小溪邊背水,這叫“爭頭水”。誰起得最早並爭到頭水,意味著這家人在新的一年裡人畜興旺,財源茂盛。所以婦女很早就起床梳洗好,等到天邊泛白時候,爭先恐後來到山泉溪流邊。水背回來後,主婦準備好早餐,全家祭鍋莊,向祖宗和老人磕頭。太陽出山,母親帶著孩子,背籮里裝著豬膘、茶葉、酒,到同一“斯日”(同一母系血緣的各個家庭組成一個氏族)的長者家拜年。

家庭

摩梭人家庭成員為母系親屬,父系親屬並不屬於自己的家庭成員。

親屬稱謂

以永寧摩梭人習慣為準,括弧內為漢語對應親屬關係:

阿斯:曾祖父母

阿依:祖母

阿普:祖父

阿咪:母親,亦泛稱所有女性長輩例如姨母

阿烏:舅父,亦泛稱男性長輩,用作稱呼父親則有尊敬之意

阿咪的:姨媽,母親的姊姊,又譯“阿咪直”

阿咪斤:阿姨、姨娘,母親的妹妹,又譯“阿咪吉”

阿烏的:舅父,專指母親的哥哥

阿烏斤:舅父,專指母親的弟弟

阿烏生農:姨父,姨母的正式丈夫

阿達:父親,正式的稱呼

阿博:爸爸、爹爹,對父親表示親昵的稱呼,摩梭古語為“親親臉頰”之意

阿姆:哥哥、姐姐,泛稱較自己年長的同輩

格日:弟弟,泛稱較自己年幼的同輩男性

姑咪:妹妹,泛稱較自己年幼的同輩女性

阿姆汗處巴:姊夫

姑咪汗處巴:妹夫

阿姆處咪:嫂嫂

格日處咪:弟婦

處咪:妻子,正式配偶(男性稱)

汗處巴:丈夫,正式配偶(女性稱)

若:兒子、姨甥、侄兒(男性稱)

姆:女兒、姨甥女、侄女(男性稱)

若處咪:媳婦、姨甥媳、侄媳(男性稱)

若曼、姆汗處巴:女婿、姨甥婿、侄女婿(男性稱)

阿姆若:侄兒(女性稱),專指兄之子

格日姆:侄女(女性稱),專指弟之女

阿姆格日處咪:侄媳(女性稱)

惹烏:外甥惹咪:外甥女

惹烏處咪:外甥媳

惹咪汗處巴:外甥婿

如烏:孫男

如咪:孫女

阿夏:女朋友,走婚伴侶(男性稱)

阿註:男朋友,走婚伴侶(女性稱)

舅權

男性需要撫養自己的姐妹與其他男子走婚生下的子女。因此,摩梭人最信任的人為自己的舅舅(稱呼為“阿烏”),他們稱呼自己的生父也為阿烏,以示尊敬。“阿烏”在後輩眼中地位崇高,亦形成獨有的“舅權”,就連生父要打子女,也要先得到子女的舅舅同意。因此被稱為“阿烏”是男性的榮譽,男性要通過“阿烏”身份來確認“男權”。此外亦避免讓母親、兄弟姐妹尷尬與不和。因為同一家族中的兄弟姊妹往往有不同生父,若對他們的稱呼不同,會削弱兄弟姊妹間的凝聚力,統稱“阿烏”即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強化人們對母系家族的認同與感情。

生母與姨母

摩梭人出生後由整個母系家庭的長輩共同撫養,對生母和姨母只有稱謂上的不同,而沒有親疏之別,也常常統稱為“阿咪”,有些摩梭人甚至不知道誰才是親生母親。對家中不同“阿咪”所生的子女,也視為親兄弟姊妹,而不像漢人那樣稱為表兄弟姊妹。

父親

摩梭人都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孩子擺滿月酒時,母親需要邀請父親出席並確認親子關係。在過年、重大節日時,子女必須去父親家中拜見父親,父親亦會送禮物給子女。子女有重大儀式如成年禮等,父親亦必須在場。但父親並不負責管教和供養子女,他們只需要管教和供養姊妹的子女,與外甥的關係比親子女親密。所以摩梭人是“知父不親父”。

變異

隨著摩梭人與外界的接觸,一部分摩梭人已經脫離母系氏族制度。除了傳統的娶妻和招婿外,文化大革命時就有不少摩梭情侶被強制結為夫婦,一部分摩梭人也已經開始認可並自願實行固定的一夫一妻制度。另外,有一些與其他民族相戀的摩梭人亦會按照主流社會的習慣結婚,女性若嫁給其他民族的男性為妻,亦會把家婆視為“阿咪”般尊敬。

建築風格

摩梭女兒的房間摩梭女兒的房間

摩梭人依山傍水而居,傳統住宅獨具風格。房屋皆用圓木或方木壘牆,以木板復頂(現多已蓋瓦),一般由四棟二層樓房經戒四合院,分正房、花樓、經堂、門樓。其建築結構,與宗教信仰、婚姻形態和家庭組織相適應。正房,摩梭語稱"依咪",是家庭集中飲食、議事、祭祀及老人兒童住宿場所,因而其結構較為複雜。屋後設夾壁,直通後院,分隔時里外兩間,裡間儲存糧食和肉食,兼作老年人的起居室;外間存放農具雜物,人去世後,屍體停放於此,婦女也在此生育、"坐月子"。正房左側為家庭主婦的居室兼儲藏貴重物品;右側設大灶,用來煮豬食、烤酒,並設定石磨、石破等。在正房的正中間屋內設有高灶台,兩側裝有木板,可供人睡;灶台頂角有一神鑫叫"梭拖",上面放置神像、花瓶和供品。高灶台下方設火塘,設定鍋莊石和平台,壁上供有泥塑或硬紙畫成的圖像,上有日月星辰、火苗、海螺、金銀元寶等,摩梭人稱"冉巴拉",即灶神,一日三餐例行祭祀。火塘兩邊,均鋪木地板,右邊是主位,左邊是客位,不能相混。房中有兩根大柱子,左為男柱,右為女柱。摩梭人在砍這兩根柱子時必須用一棵樹,頂上一節為左柱,根底一節為右柱,象徵男女柱生同根、存同基,團結一體。在舉行成年禮儀時,男的在左柱旁舉行,女的在右柱旁舉行花樓摩梭語稱"尼扎日",供年輕女子居住,以便於單獨接交男阿夏。底樓主要存放雜物,樓上分隔成2至4間小房,每屋設有小火塘,裝飾華麗。樓梯設在底層走廊中段,靠樓梯間的樓板平面上有一橫槓封住上樓進口。經堂,摩梭語稱"嘎拉日",是另外一側廂房,供本家僧侶念經修習也F。樓下住單身男子或客人,樓上專辟一間潔淨的房間作象瓮經堂。經堂神鑫上供奉菩薩造像,板壁上繪蓮花、海螺、火焰等圖像。案桌上供長年油燈和淨水碗,每日清晨換一次。家庭經堂除僧侶和貴賓外,其他人均不得使用。門樓,也稱草樓,以庭院大門相配套。底層正中開有大門,大門隨邊設有畜厥,樓上則放草料等雜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