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梭文化

摩梭文化

據文字記載,兩千多年來,瀘沽湖畔摩梭人以另外一種方式組織家庭。一家之長是女性,家庭的未來屬於女孩。這個人、地、天系統都被女性特徵所籠罩的獨特環境裡,沒有父權主義和以男性為中心的文化背景,實行以“母系制家庭”為主,多種婚姻家庭並存的“阿夏(情侶)走婚”制,被稱為“東方女兒國”。

特點

瀘沽湖摩梭兩性關係與社會模式,既不是女人統治男人,也不是男性屈從於女人,是“夥伴關係”取代“統治關係”,是國際女性人類學界所追尋和倡導的社會模式。無論平等、博愛,還是脫貧致富及環保意識的進程中,摩梭人走在當地各民族的前列。
在聯合國成立50周年模範社區評審會上,瀘沽湖榮獲“文明社區”的殊榮。這對於研究婦女地位的歷史變遷、婚姻與家庭的產生、發展與未來,重新審視人類一夫一妻制終結的結論,提供了典型的環境和珍貴的資料,特別是對當今社會湧現的獨身主義、單親家庭的情感問題,親屬制度等人類兩性關係與社會結構的研究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
1、轉山節
農曆七月二十五日的轉山節,是摩梭人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也是最有“摩梭味”的節日。如果你正好在瀘沽湖旅遊,可千萬別錯過這個好機會。
轉山節,是朝拜格姆女神山的日子。
人們認為摩梭人對格姆山的崇敬,是因山上的雲來霧往直接影響瀘沽湖地區的農耕,所以摩梭人才把白露節令前后豐收在即的日子,定為崇敬山水的節日。
清晨,太陽還未升起,整個永寧壩還沐浴在震霧中的時候,村子裡就已歡鬧起來。小伙子們準備著自己的民族盛裝,家家戶戶的女兒們都在阿媽的操勞下打扮得花枝招展。老人們在為歡度轉山節而準備著經幡。扎美寺的僧侶們騎著馬,排著長長的隊伍,帶頭高高的雞冠帽出現在公路上時,朝拜隊伍們就會在後開始挪動著步子。鮮艷服飾的長長隊伍會讓你的相機忙得不可開交。
到山腳祭拜林後,人們紛紛把準備好的“風馬旗”布條拴在樹上,喇嘛們則坐成幾排吹響長號和鎖吶,人們此起彼伏面山叩拜,對山水虔誠的壯觀場面讓人感動而難忘。
祭拜後,便是歌舞聯歡和賽馬,一派濃郁的風俗畫讓遊客也歡樂無限。
人們到女神廟燒過香,就以家族為單位,在這兒一群那兒一夥也野炊。在那綠色的草坪上點點帳蓬拔地而起,遠遠望去好像是天上的人間。
吃過午餐人們就會在那草坪上進行各種活動 ,年青的小伙姑娘隨著長笛聲手挽手地輕輕飄舞起來,姑娘們的百褶裙像一片片白雲在空中飄動似的隨著長笛聲輕輕地飄著,一陣陣響亮“的阿哈吧啦”和“那喏喏喏……”歌唱聲在山谷中久久迴蕩。
偶爾在那草壩上可見到最精彩的賽馬,小伙子們騎著一匹匹剽悍的馬在那草壩上賓士著,使人不由自主地想起內蒙古草原上的那種賽馬場面。
轉山節給格姆山徒增了道亮麗風景。
2、扎美寺
摩梭人最初信奉達巴教,這是一種驅鬼除邪,祭祀祈福的原始宗教,後因毗鄰藏區,又信仰藏傳佛教,並形成兩種宗教共存的現象。藏傳佛教育有著更嚴密的教義,它也更深地影響著摩梭人的生活。
摩梭地區現存的最大藏傳佛教寺院落是永寧的扎美寺。
相傳永寧寺寺址由西藏白教噶瑪巴親自戡定,因現在寺廟所在位置地名叫扎美柯,用藏語翻譯即為無敵之意。背依之山“增米瓦”亦與藏語“無法丈量之山”相同,寺旁村莊“巴搓古”又與藏語“巨大之匯集”同意。還說寺名用藏語全稱為“塔洛扎美歸”,塔洛又是含有通往涅磐之路之意。佛無處不在,緣隨遇皆是。
永寧距寧蒗縣城93公里,下車後,沿永寧街北行2公里,就能發現位於公路左側的扎美寺。
金頂彩繪的寺院大門在陽光下尤其耀眼,寺內有一幢大殿北側還有一個壯觀的活佛殿建築群。大殿門兩側的牆壁上繪著精美的宗教壁畫,壁畫前是金色的轉經筒,殿內奉著宗喀巴像、達賴和班禪的台座,還有格姆女神及其他佛神的塑像。
如通常的藏傳佛教寺院,幽暗的大殿、閃爍的酥油燈以及華麗而肅穆的彩雕和經幢,都能讓你無處不感到宗教的神秘和神聖,而把格姆女神和其他佛神並奉一處,卻是這座喇嘛寺的獨特處。
獻了功德,喇嘛會幫你點燃一盞酥油燈,你可以奉到你敬仰的神座前
偏殿內塑一金身彌勒坐像,高約12米,頭飾五佛冠,手持如意寶珠,為典型藏式泥塑風格。四面牆壁繪六鋪壁畫,為傾佛教經變內容。線條精細,設色明麗,造型生動。系清代作品。
扎美寺平時只有一兩個守寺喇嘛,其他喇嘛都各自在家裡生活,進行晨讀晚禱,也參與勞動,到了大法會之日,他們才自帶乾糧行李,盛裝匯集到寺里舉行法會。舉行法會時,數百名喇嘛身披袈裟,頭戴黃色雞冠帽,集在一起舉行儀式,蔚為壯觀。神秘的儀式、奇特的法具都能讓你大開眼界。
這樣的喇嘛大集會一年有四次:農曆正月初三至初九的咪洛其模會,初七是特別隆重的跳神;農曆三月中旬舉行的措區會;農曆六至七月舉行的歷時四十五天的亞能會;農曆十月二十五日舉行的祭宗喀巴的甘丹安區會。
3、瀘沽湖
瀘沽湖被青山綠林環抱,湖面面積48.45平方公里,湖水平均深度約45米,湖面海拔2685米,湖西屬雲南省寧蒗縣,湖東屬四川省鹽源縣。整個湖泊,狀若馬蹄,南北長而東西窄,形如曲頸葫蘆,故名瀘沽湖。
觀賞瀘沽湖,可從形和質兩方面去領略。
扯挎山丫口立著一個橫跨公路的彩門,彩門以下約200米的路段是觀賞瀘沽湖全景的最佳地點。在這裡,你可以清楚地看到瀘沽湖美麗的曲線輪廊,翠青的吐布半島散在藍玻璃鏡面般的湖面上,格姆女神山(獅子山)在湖北岸姿容端莊。如果恰是春天,你的鏡頭下緣還是串串簇簇的紅色山花。
瀘沽湖美麗的身形像一個馬蹄印,相傳這是格姆女神和她的“阿夏”瓦如卡那男神相會那晚,因纏綿沉醉,男神跨上神馬剛準備離去時天就亮了,天亮後他再不能回去,神馬被韁繩一緊而踏下一個深深的馬蹄窩,馬背上的男神化成了東邊回頭望的瓦如卡那山,女神傷心的眼淚注滿了馬蹄窩,她化成了格姆山。
這個被愛情的眼淚注滿的湖泊,你看懂它馬蹄印形的故事後,再走湖畔的摩梭村寨,就準備好了一個游“女兒國”的美麗心情。
因重山的蔽護,瀘沽湖直到70年代才有了通寧蒗縣城的公路,這裡沒有工業,也沒有污染和破壞,所以瀘沽湖的水質特別純淨,清澈可鑑。
把偌大一湖真正的純淨水作為鏡子,這樣“奢侈的享受”的最好方式,是在落水村乘豬槽船湖中蕩漾。天空湛藍,白雲浮游,水天一色。
瀘沽湖的景色在一天之中變幻無窮。
晨曦初露,霧靄煙霞,湖水如染,一片金紅;朝陽冉冉,湖周山巒如聚,倒映其中,則為翠綠;夕陽西下,風平浪靜,平滑若鏡,積萬頃碧玉,又成一片墨綠;夜色幽靜,微風柔漫,波光粼粼,星星閃動,讓你如夢如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