戡定

戡定
拼音:
解釋:1.能定,克定。 2.平定。
kān dìng ㄎㄢ ㄉㄧㄥˋ
戡定
(1).能定,克定。《書·康王之誥》:“畢協賞罰,戡定厥功,用敷遺後人休。” 孔 傳:“當盡和天下賞罰,能定其功,用布遺後人之美言,施及子孫無窮。”
(2).平定。《隋書·虞世基傳》:“戡定艱難,平壹區宇。” 唐 韓愈 《賀冊尊號表》:“經緯天地之謂文,戡定禍亂之謂武。”明 王鐸《太子少保兵部尚書節寰袁公(袁可立)神道碑》:“先是所約登萊兵至,集矢賊目,是故多戡定之伐,而客兵擾不熄。” 明 方孝孺 《送伴讀朱君之慶府序》:“ 高皇帝 以雄才神畧,戡定萬方。” 鄧慕韓 《史堅如事略》:“ 廣州 省之中堅,吾自當之,先搗庭穴,次第戡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