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原縣

湯原縣

湯原縣隸屬於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是佳木斯市下轄縣,位於黑龍江省東北部,三江平原西部邊緣,北依小興安嶺千里群山,南鄰松花江、湯旺河兩大水系,介於煤城鶴崗、林城伊春、口岸城市佳木斯之間。湯原縣面積3420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為33%,全縣共轄4鎮6鄉、137個行政村(湯原鎮、鶴立鎮、香蘭鎮、竹簾鎮、勝利鄉、太平川鄉、湯旺朝鮮族自治鄉、永發鄉、吉祥鄉、振興鄉)、駐縣有2個國有農場1個勞改監獄(湯原農場、梧桐河農場、黑龍江省香蘭勞改監獄)和1個林業局鶴立林業局。全縣總人口247631人。湯原縣屬中溫帶大陸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天氣多變,夏季暖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雨熱同季,冬夏氣溫變幅很大。湯原縣境內有哈佳、佳鶴等鐵路幹線和G201鶴大公路,G102京撫公路(原S101哈肇公路)等公路幹線;境內公路里程1018.859公里。

基本信息

概況

湯原縣湯原縣
湯原縣位於祖國邊陲黑龍江省三江平原的西部。傍瀕松花江湯旺河,側依小興安嶺。縣治南面稍東可覽松花江粼粼波光,北面偏西能聆聽興安嶺的娓娓松濤,境域狹長,介於北國魅力江城佳木斯、烏金之都鶴崗、紅松故鄉伊春三市之間-南鄰佳木斯市,北連鶴崗市,西接伊春市;東北與蘿北縣接壤,東南與樺川縣、西南與依蘭縣隔江相望。地理座標為北緯46°30′至47°21′,東經129°30′至130°59′。

湯原縣區域面積歷史上可謂大而無當,有自北向南流經千里的湯旺河。清末到民國時期,自西南而東北狹長千餘里,西與慶安、鐵力兩縣為鄰,西南以古洞河與通河縣為界。清末湯原縣衙署於今綏濱設一派出機構,“高家屯巡檢”管理東部地區。史稱“地大於一府,可設十縣”,境域最大時包括今伊春、鶴崗兩市,綏濱縣依蘭江北及蘿北一部。(《東三省紀略》);嗣後北大荒逐漸開發設治,本縣行政區域幾度劃出漸小。現有行政區劃部總面積3420平方公里。轄4鎮6鄉、134個行政村(湯原鎮、鶴立鎮、香蘭鎮、竹簾鎮勝利鄉、太平川鄉、湯旺朝鮮族自治鄉、永發鄉、吉祥鄉、振興鄉)、駐縣有2個國有農場1個勞改監獄(湯原農場、梧桐河農場、黑龍江省香蘭勞改監獄)和1個林業局鶴立林業局。全縣總人口265913人。

湯原縣幅原遼闊,自然資源豐富。三山一水四分田,一草一路和莊園的地貌格局,形成縣境優良的地理條件,北部為山區,生長有原始紅松母樹林、各種喬灌木以及山林特產品;中部為丘陵漫崗區,有大片荒山、牧場、草原;南部是平原,沃野連綿,地勢平曠,盛產水稻、玉米大豆及其它經濟作物。境內有大大小小河流23條,有“引湯”水利樞紐工程及各水利配套工程。泡沼密布、渠網縱橫,農田水利優勢明顯。本縣礦產資源已勘探出各種礦藏29種,其中貴重金屬及建築材料蘊藏豐富。湯原縣深山密林之中,野生植物達百餘種。野生動物有飛龍、雉、野豬、鹿、黑熊等珍禽異獸。

建制沿革

名稱由來

湯原縣,以湯旺河得名。湯旺河,史稱“土溫水”、“屯河”、“桃溫水”,諧音為“屯”,清末稱“吞河”、“湯旺河”。湯旺,一說滿語意為“島子“,一說滿語為“晨光”之意。設治時因地處湯旺河平原,故以“湯原”名縣。[2]

建制沿革

光緒三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1905年12月24日)奏準,湯原遂自此設縣治,因建置在湯旺河平原上,故而名稱湯原。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湯原縣屬黑龍江省興東兵備道節制1912年歸綏蘭道管轄;
1929年東北政務委員會成立,廢除道制,湯原縣直屬於黑龍江省。
1934年10月隸偽三江省管轄
1945年8月17日蘇聯紅軍進駐湯原鎮,偽縣公署垮台。
1945年11月湯原縣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隸屬合江省政府。
1947年2月,合江省建立四個專員公署,湯原縣隸第四專員公署。
1949年4月合江省併入松江省,湯原縣遂改隸松江省。
建國後,湯原縣隸屬關係未變;
1954年8月,松江省建制撤銷,併入黑龍江,湯原縣始隸屬於黑龍江省合江專員公署;
1985年1月10日,合江專員公署與佳木斯市合併,實行市管縣體制,湯原縣由佳木斯市領轄。

地理環境

位置

湯原縣位於黑龍江省三江平原西部,東鄰口岸城市佳木斯,西連紅松故鄉伊春,南望古城依蘭,北接烏金之都鶴崗,隸屬佳木斯市。地理座標為:北緯46°30′至47°21′,東經129°30′至130°59′。

地貌

湯原縣境域狹長,由西北部山地丘陵與東南部沿江平原構成為“三山一水四分田,一草一路一莊園”的地貌格局。[5]

氣候

湯原縣屬中溫帶大陸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天氣多變,夏季暖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雨熱同季,冬夏氣溫變幅很大。全年無霜期136.6天,年有效積溫平均值為2559.5℃,年平均降水量536.8毫米,有三分之二集中於夏秋兩季。

行政區劃

湯原縣轄4個鎮、6個鄉(其中1個民族鄉):香蘭鎮、鶴立鎮、竹簾鎮、湯原鎮湯旺朝鮮族鄉勝利鄉吉祥鄉振興鄉太平川鄉永發鄉。縣境內有:鶴立林業局香蘭監獄、湯原農場、梧桐河農場。

歷史沿革

設治前

湯原縣湯原縣
湯原縣,以湯旺河得名。湯旺河,史稱“土溫水”、“屯河”、“桃溫水”,諧音為“屯”,清末稱“吞河”、“湯旺河”。湯旺,一說滿語意為“島子“,一說滿語為“晨光”之意。設治時因地處湯旺河平原,故以“湯原”名縣。周屬肅慎,漢屬靺貊,唐屬黑水靺鞨,遼為女真五國部盆奴里地,金屬蒲峪路屯河猛安,元初為遼陽行省開元路,中葉以後屬水達達路桃溫萬戶府,明屬奴兒乾都司屯河衛。清代前期,歸黑龍江將軍轄區呼蘭城守尉管轄;中葉以後,改歸吉林將軍轄區三姓副都統管轄。

1904年8月(清光緒三十年七月),於湯旺河荒段設立湯旺河荒務行局,出放官荒,招戶開墾。1905年12月24日(清光緒三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奉旨於湯旺河設定湯原縣。初隸吉林省依蘭府,1908年6月(清光緒三十四年五月)改歸黑龍江省興東兵備道管轄。中華民國成立後,1912年6月,裁撤興東道,直隸黑龍江省。1914年6月,劃歸綏蘭道管轄。1929年2月,撤銷道的建制,直屬黑龍江省。東北淪陷後,初隸黑龍江省,1934年12月改隸三江省管轄。1939年6月,將格節河、青黑山線以東地區劃歸新設定的鶴立縣管轄。

設治後

湯原縣湯原縣
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隸屬合江省管轄。1948年初,將舒樂河鄉劃歸依蘭縣。同年10月,撤銷鶴立縣,併入湯原縣。1949年5月,撤銷合江省,改隸松江省管轄。1952年10月,將湯原縣第五區(南岔)劃出,設定伊春縣。1954年8月,松、黑兩省合併後,隸屬合江專區管轄。1957年3月和11月,分兩次將峻德、永發、吉祥、振興4個鄉劃給鶴崗市。1959年1月,又將裕德鄉和鶴立鎮劃歸鶴崗市。1964年5月30日,國務院批准,將鶴崗市所屬的鶴立鎮和吉祥、裕德永發振興4個公社,以及梧桐河、鶴立河、伏爾基河3個農場劃歸湯原縣管轄。1985年1月1日,正式撤銷合江地區,劃歸佳木斯市領導。
1992年,湯原縣位於黑龍江省東北部,三江平原西部,松花江中游北岸。北抵鶴崗市,東北與蘿北縣接壤,東、南與樺川縣、佳木斯市依蘭縣毗連,西鄰伊春市。全縣總面積4051平方公里。全縣共轄5鎮、11鄉。1992年末全縣總人口33.1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9.5萬人;朝鮮、滿、回、蒙古等少數民族人口約占8%。縣政府駐地湯原鎮。 (以上摘自《黑龍江省志·地名錄》)

2000年,湯原縣轄4個鎮、9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228405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湯原鎮42177鶴立鎮20168香蘭鎮26957竹簾鎮12996正陽鄉16436勝利鄉12826黑金河鄉5318太平川鄉8023吉祥鄉14499振興鄉10640永發鄉7956裕德鄉9464湯旺鄉8527省鶴立林業局虛擬鎮10644省香蘭監獄虛擬鄉6615省湯原農場虛擬鄉5249省梧桐河農場虛擬鄉9910

基礎設施

交通運輸

湯原縣湯原縣
湯原縣交通運輸十分通暢,水路公路鐵路交叉運行,是黑龍江省交通發達的縣份之一。發達的交通運輸為招商引資和觀光旅遊提供了便利的條件。綏佳佳鶴鐵路貫穿東西南北,縣內公路里四通八達,總里程650公里,到2005年將全部完成鄉鎮三級白色路面的築制,水路運輸歷史悠久,松花江、湯旺河在我縣的流域面積為214平方公里,沿江沿河有11處碼頭,經松花江江海聯運可直出鄂霍茨克海到達俄羅斯、日本等國家。便捷的交通為地域經濟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保證。

郵電通訊

湯原縣郵電通訊事業發展迅猛,中國電信程控交換機總容量5萬門。程控電話直播國內國際。傳輸實現全縣所有鄉鎮光纜化、數位化,出口容量達622MB/S。IC卡公用電話已成為湯原街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小靈通用戶突破5000戶,貫穿全縣的數據通信網,DDN、分組交換業務,可實現金融保險政府機關信用卡業務及企業間微機聯網。風靡世界的計算機網際網路,通過撥號或專線及ADSL的接入方式,就可進入全世界最大的信息資源寶庫——INTERNET。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湯原縣已發現有褐煤、天然氣、礦泉水、地下熱水、鐵、鋁、鋅、鈷、砂金、岩金、鈹、水晶、鐵、大理岩、白雲岩、矽石、石英礦、鉀長岩、裝飾石材、粘土等22個品種,79處礦產地已探明的礦產資源褐煤、礦泉水、鐵礦、大理岩、白雲岩、石英砂、花崗岩、天然氣、地下熱水、黃金等儲量豐富,質地優良,可供長期開採。

生物資源

湯原縣野生動物有獐、狍、鹿、熊、野豬、狐狸、獾、香鼠、野雞、蛇、兔等多種野生動物。
湯原縣經濟作物主要有烤菸、食用菌、蔬菜、瓜類。
湯原縣林木資源有松、柏、樺、柞等木本植物110種。

水資源

湯原縣水資源有松花江、湯旺河等大小河流23條,有“引湯”水利樞紐工程及各水利配套工程,泡沼密布、渠網縱橫。湯旺河水量豐富,水能蘊藏量1.8萬千瓦。

人口

2015年末湯原縣總人口為248574人。有朝鮮、滿、回等20個少數民族,是黑龍江省有少數民族鄉的5個縣份之一。

工農發展

湯原縣湯原縣

湯原縣是黑龍江省36個產糧大縣之一。現有土地面積331萬畝。其中,耕地面積102.3萬畝。土壤肥沃,日照充足,年平均降水量580mm,無霜期120天左右,適應農作物生長。主要盛產水稻、大豆、玉米、烤菸和甜菜等作物。湯原大米久享盛名,是晚清“御米”的主要供應地。2000年以來,依託無污染的湯旺河水資源優勢,發展了綠色食品水稻產業,“湯旺河”牌綠色食品A級大米,採用黑龍江省優質米評選第一的龍粳8號,實施連片種植,

享譽國內外,年產“湯旺河”牌A級綠色食品大米10萬噸。玉米年產10萬噸,大豆以高油、高蛋白大豆為主,年產量5萬噸。有草原面積17.5萬畝,適合發展以奶牛為主的畜牧業,是省政府確定的全省15個奶牛養殖基地之一,是佳木斯地區唯一的全省奶牛養殖基地縣。農業機械總動力達到19千瓦,農機化水平不斷提高。水域面積11.4萬畝,水產養殖業發達。大型水利灌溉工程引湯灌區續建工程,正在抓緊建設,農業基礎設施條件不斷改善,為發展現代化農業創造了良好條件。

湯原縣地方工業經建國四十餘年發展建設,現基本形成金屬採選業、電力工業、機械工業、建材工業、造紙工業、化學工業森林工業、市政工業等八大行業,主要產品有黃金、水電、塑膠製品白酒黃酒酒精、機製紙、耐火磚、防水卷材集成板材頁岩陶粒精製大米熱管鍋爐石棉水泥瓦、火柴、象棋、乙炔氣、家具、鮮奶製品等。金龍集團湯原紙業有限公司、東風山金礦、北方佳賓集團湯原分廠、碩業奶業等成為地方經濟的支柱企業。

旅遊觀光

湯原縣湯原縣

我縣旅遊資源豐富,大亮子河國家森林公園東湖公園渠道風景區抗日將領烈士陵園大亮子河三江第一漂,已成為湯原縣旅遊的亮點,距縣城37公里,占地7,171公頃的大亮子河國家森林公園,群山環繞、古樹參天、溪流清澈、空氣清新、馳名中外的原始紅松母樹林,遮天蔽日,氣勢雄偉,瞭望塔、巨樹島、神木鴛鴦湖、抗聯密營、望松樓、盤石松、千年古樹百年大鳥巢野生動物展館、原始獵屋、自然景觀令人目不暇接,殿宇巍峨融於群山懷抱的三江第一寺“願海寺”,急流險灘相間,驚險刺激的三江第一漂,大亮子河漂流等20餘處景點,

讓遊人留連忘返,秀水佳園、水上樂園、林海山莊造型各異的風情屋可讓您小憩於青山綠水之間。元代桃溫萬戶府遺址、遼金古城郎家津遺址,陶家灣古堡遺址等人文旅遊景觀,文化底蘊濃厚,不由人不發懷古幽情,感滄桑巨變,湯原以其自然景觀秀麗、北國風情獨具而深受旅遊者的青睞。

湯原是東北大地最早燃起抗日烽火的革命老區,正以嶄新的姿態,跨入新的世紀、新的征程,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實現資源、地緣、人緣優勢的綜合開發,以紙業米業奶業為主攻方向,加快工業興縣、科技興縣、開放興縣開發興縣、旅遊興縣的的步伐,是湯原的戰略選擇,用敬業創業興業的三業精神,凝聚全縣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努力快發展、全面建設小康是湯原人的共有追求。

湯原已敞開豪爽、質樸、寬闊的胸懷,歡迎海內外有識之士來湯原合資合作建功立業,我們將以優美的環境、寬鬆的政策、周到的服務,助您發展、共享繁榮,讓灑滿先烈鮮血的革命老區煥發異彩。

經濟狀況

綜合概述

2015年湯原縣生產總值實現794333萬元,比上年增長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實現354132萬元,比上年增長6.4%;第二產業增加值實現239826萬元,比上年增長2.1%;第三產業增加值實現200375萬元,比上年增長15.1%。人均地區生產總值31795元,比上年增長7.7%。產業結構有所調整,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44.7:32.3:23.0調整為44.6:30.2:25.2。

第一產業

2015年,湯原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實現696181萬元,比上年增長5.6%;糧食總產量達到864324噸,比上年增長0.7%。2015年湯原縣造林面積為939公頃,實現林業增加值7330萬元,比上年增長41.3%。擁有大中型拖拉機12120台,小型拖拉機4242台,年末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51.071萬千瓦。化肥施用量(折純)19296噸,增長1.7%;農村用電量7928萬千瓦/小時,增長2.6%。

第二產業

2015年,湯原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685616萬元。其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22317萬元;非國有企業實現663299萬元。總產值中,輕工業產值416554萬元。重工業產值269061萬元;實現工業增加值87225萬元。產品銷售收入686233萬元。利稅62096萬元。總資產貢獻率17.9%,產品銷售率100.1%,成本費用利潤率6.0%,全員勞動生產率207627元/人,流動資金周轉次數2.8次,資產保值增值率122.1%,綜合經濟效益指數249.2%。
十二五期間,湯原縣新開工項目285個、總投資165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21個。光明乳業、大北農、維維集團三家上市公司落戶湯原,海瑞特特種工程塑膠項目實現了湯原縣高新技術產業建設零的突破。打造了一批帶動力強、具有一定發展潛力的龍頭企業,逐步形成了乳品深加工、肉類加工、糧食加工、林下經濟發展、礦產資源開發、生態旅遊等六個產業鏈條,集群效應日漸凸顯,產業體系逐步完善。五年間累計投入資金3億元用於工業園區建設,打造了企業集聚平台。

第三產業

2015年,湯原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248129萬元,比上年增長11.8%。其中城鎮零售額實現140123萬元,增長13.7%;鄉村零售額實現108006萬元,增長9.5%。
2015年湯原居民消費價格上漲0.6%。
2015年湯原縣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2129萬元,比上年增長3.5%;可支配財力125165萬元,比上年增長10.7%;
2015年湯原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685175萬元,比上年增長14.6%。各項貸款餘額442631萬元,比上年增長53.4%。

交通

湯原縣境內有哈佳、佳鶴等鐵路幹線,G201鶴大公路,G102京撫公路(原S101哈肇公路)等公路橫穿境內,可通往全國各地;境內公路里程1019.069公里,白色路面貫通城鄉。全縣形成了鐵路、公路、水路相連的四通八達交通網路。佳木斯機場已開通至北京、哈爾濱、上海、廣州、大連、三亞、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韓國首爾等國內、國際航線。[1]
到2015年末,湯原境內省道哈肇公路湯原過境段公路技術狀況評定MQI值為97,國道鶴大公路輔線半截河至鶴立段公路技術狀況評定MQI值為90.1。境內公路里程1010.859公里,公路客運量107萬人,公路貨運量260萬噸。

社會概況

通訊

截至2015年末,固定電話用戶14681戶。移動通訊達到155797台。計算機網際網路用戶發展到17341戶。

科學教育

2015年,湯原縣累計舉辦各級各類技術培訓班232班次,培訓農民2萬餘人次,其中鄉村技術幹部2200餘人次,種養科技示範戶1500戶,種養殖業農民5500人。舉辦科普大集2次,科普展覽4次,參觀人數達2600人次,發放資料16種5萬餘份,文化演出17場。
截至2016年,湯原縣中等專業學校1所,在校生372人。普通中學13所,在校生8023人。國小15所,在校生7031人。全縣適齡兒童入學率100%。

文化

截至2015年,湯原縣有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博物館1個。電視台和人民廣播電台各1座,廣播人口覆蓋率達到100%;1000瓦電視發射機3部,電視人口覆蓋率達到100%。湯原縣圖書館利用館內藏書,擴大服務領域,為經濟建設服務取得顯著成效。年內共接待讀者10.2萬多人次,流動圖書12萬冊次,得到讀者的好評。
湯原縣自2012年起,已經成功舉辦四屆“湯原縣紅色文化藝術節”,每年舉辦的時間大致在七月到八月中旬,為期一個月左右。四屆藝術節累計文藝演出百餘場,觀眾累計達百萬人次,實現文化惠民,受到百姓好評。

體育

2015年湯原縣全民健身活動廣泛開展,體育場、健身場、鳳鳴公園等健身點晨練和晚練人數不斷增多,民眾參與意識不斷增強,活動質量不斷提高。

醫療衛生

2015年湯原縣共有衛生機構22個,其中醫院5個,衛生機構共有床位788張,其中醫院擁有床位575張,共有衛生技術人員812人,其中醫生264人。農村有醫療點的村占總村數的比重達99%。有鄉村醫生250人。其中湯原縣中心醫院(即湯原縣人民醫院)為國家二級甲等醫院,是集醫療、教學、科研、急救、預防和保健為一體的綜合性醫院,與佳木斯市中心醫院為醫療協作醫院,黑龍江省林業衛校教學醫院,是湯原縣內的醫療中心,具有較強的醫療水平。

環境保護

2015年湯原縣採取多種有效措施,加強環保和污染源治理工作並取得了顯著成效,各項環保指標均達到了規定要求,其中水源、水質達標率連續多年保持100%,大氣可吸入顆粒物濃度年均值0.0727毫克/立方米,區域環境噪聲平均值52.1分貝。

古蹟遺址

抗聯六軍遺址

抗聯六軍軍部遺址1979年7月,湯原縣亮子河林場工人發現抗聯六軍所屬的軍械修配所遺址,該遺址分布在一處山泉東南側的山樑上,遺址有南北兩座房基(原系木楞房屋)。1987年11月,林業作業中,在亮子河林場東南發現抗聯六軍軍部遺址,面積1500平方米,有抗聯軍政幹部學校、醫院、校軍場等。2004年,在湯原縣團結林場西南,綠野仙舟度假村南2公里吉興溝確定為東北反日聯合軍政擴大會議會址。亮子河軍械修配所1936年春,抗聯六軍成立,1936年秋開始,在湯原亮子河溝里創建了幾座密營。亮子河密營包括了這座軍械修配所,還有一個被服廠,兩座小型醫院(一個戰士醫院,一個幹部醫院)。密建設立之後,為抗聯部隊修造武器、治療傷病員,培訓幹部戰士,修補被服,提供給養等方面,起了很大作用。東北民眾反日聯軍政治軍事學校(後改為東北抗日聯軍政治軍事學校)趙尚志兼任校長、張壽籛、侯啟剛先後任教育長。雷炎、張德、王玉升、張文廉先後任政治、軍事教官。六軍被服廠1935年,湯原抗日游擊隊經過發展壯大成為東北人民革命軍第六軍。1935年夏,打掉湯原縣的一個大地主,繳獲一大批白布和兩架縫紉機,由裴成春、李在德和李桂蘭等同志組建了抗聯六軍被服廠。當時他們都不會做衣服,地方組織派來一位支持抗日的老裁縫到密營教他們使用縫紉機、裁作衣服。他們用樹皮和艾蒿煮的水將白布染成黃不黃、綠不綠的顏色,開始為部隊做衣服。做什麼樣的衣服,裴成春找六軍領導夏雲階、馮仲雲、張仁秋商量,因為馮仲雲是從南方來的,就介紹了工農紅軍穿的衣服樣子。裴成春根據當時戰士們所喜歡的馬褲和馮仲雲介紹的工農紅軍穿的衣服樣子,剪裁了軍服。不久,馮仲雲來到密營被服廠傳達滿州省委對做軍服的意見和指示,並確定了服裝的式樣。從此東北抗日聯軍有了自己的軍服。雖然當時條件差,環境惡劣,但是他們堅持為部隊做軍服,直至1939年部隊西征。東北人民革命軍第六軍授旗地湯原民眾反日游擊總隊經過多年的游擊戰爭,開闢了湯蘿綏反日游擊區,建立了太平川抗日游擊根據地。1936年1月擴編為東北人民革命軍第六軍。夏雲階任軍長、張壽籛(即李兆麟)代政治部主任。軍部下轄四個團:第一團團長王秀芝;第二團團長戴鴻賓,政治部主任裴敬天;第三團團長馮治綱,政治部主任周雲峰;第四團團長張傳福,代政治部主任徐文彬。各團下轄二至四個連,連下轄二至三個班。軍部直轄保全連,連長朱××(後為李鳳林)。建軍初期已達近千人,主要活動在湯原、蘿北、綏濱、通河、依蘭、樺川、富錦七縣。1936年1月30日,東北人民革命軍第六軍授旗儀式在湯原縣太平川溫家屯隆重舉行。張壽籛(李兆麟)代表抗日聯軍總司令部、聯軍總政治部在全軍指戰員佇列前發了軍旗,並宣讀了《東北人民革命軍第六軍成立宣言》,鄭重宣告:“四年多被日本帝國主義壓迫下的東北民眾,不但沒有在被奴役中屈服,沒有甘心作亡國奴,反而激起了全東北反滿抗日的怒潮……”最後表示:湯原民眾反日游擊總隊要為實現東北各族人民的解放、收復失地而戰鬥到底!因此我們繼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二、三、四、五軍之後,成立東北人民革命軍第六軍。

西古城遺址

歷史古城遺址郎君城包括東西兩座古城。西古城位於湯原縣振興村東南1公里。城址略呈長方形,夯土版築。東牆長200米,西牆長250米,南牆長470米,北牆長450米,周長1370米。有角樓、馬面、瓮門、護城河等軍事防禦設施,牆高3米,基下寬8米,上寬2米。城內地面分布有輪制細泥質灰陶片、仿定瓷片等。城址東西兩側各有耳城。《吉林歸聞錄》云:“湯原縣境內有東西古城,西古城有石碑文曰郎家津,今其地為郎家渡口”。東古城位於振興鄉古城村東南角100米,呈長方形,東西200米,南北長150米。周長700米。形制與西古城略同。東西兩古城相距1.5公里,在這兩座古城附近出土的文物有金耳墜、金釵、金代鐵鍬、三足平底鍋、石臼等。按兩座古城形制、地面分布陶片及出土之北宋及金代銅錢等文物,認定此城為金代胡里改路所轄的猛安、謀克城寨。清末的《黑龍江輿地圖》、《大清帝國全圖》稱其為郎君城。

桃溫城遺址

桃溫城位於湯原縣香蘭鎮境內湯旺河大橋南1公里。呈長方形,東西長750米,南北500米,周長2500米。城牆為夯土版築,上寬2米、下寬8米,高3米。城牆外側有兩道護城河,有馬面、角樓等軍事防禦設施,瓮門已被破壞。清末以來,湯旺河道逐年西移,城之三分之二被河水衝掉,僅餘城址的三分之一。該城為遼代五國部之一的盆奴里部、金代屯河猛安、元代桃溫軍民萬戶府、明代戍討衛故城。元代在松花江下游設水達達路管轄女真各部,下屬桃溫、胡里改、斡朵憐、脫斡、孛苦江5個軍民萬戶府。桃溫萬戶府因桃溫水(湯旺河)而得名。

著名人物

歌唱家曹莉、特型演員柴雲清、冬奧會金牌得主楊揚、星光大道2014年度總冠軍楊帆、全省農村“百名好支書”初志國、國家鋼鐵研究總院副院長王臣、全國工商聯原副主席陳景新、全省優秀社區民警劉麗敏。

文化傳承

湯原精神
傳承凝聚創新圖強
湯原抗聯精神
忠貞報國不畏犧牲百折不撓敢於勝利
引湯工程精神
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眾眾一心矢志不渝

黑龍江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地區市轄區縣級市自治縣
哈爾濱市松北區 |道里區 | 南崗區 | 平房區 | 香坊區 | 道外區 |呼蘭區 | 阿城區| 雙城市 | 尚志市| 五常市 | 賓縣 | 方正縣 |通河縣 | 巴彥縣 |延壽縣 | 木蘭縣 |依蘭縣
齊齊哈爾市龍沙區 |昂昂溪區 |鐵鋒區 | 建華區 | 富拉爾基區 | 碾子山區 | 梅里斯達斡爾族區 | 訥河市 |富裕縣 | 拜泉縣 | 甘南縣 | 依安縣 | 克山縣 | 泰來縣 | 克東縣 | 龍江縣
鶴崗市興山區 | 工農區 | 南山區 | 興安區 | 向陽區 | 東山區 | 蘿北縣| 綏濱縣
雙鴨山市尖山區 |嶺東區| 四方台區 | 寶山區 | 集賢縣 | 寶清縣 | 友誼縣 | 饒河縣
雞西市雞冠區 |恆山區 | 城子河區 | 滴道區 | 梨樹區 | 麻山區 | 密山市 |虎林市 | 雞東縣
大慶市薩爾圖區 |紅崗區 | 龍鳳區 | 讓胡路區 | 大同區 | 林甸縣 |肇州縣 |肇源縣 | 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
伊春市伊春區 | 帶嶺區 |南岔區 | 金山屯區 | 西林區 | 美溪區 | 烏馬河區 | 翠巒區 | 友好區| 上甘嶺區 | 五營區 | 紅星區 | 新青區 | 湯旺河區 | 烏伊嶺區| 鐵力市| 嘉蔭縣
牡丹江市愛民區 | 東安區 | 陽明區 |西安區 | 綏芬河市 | 寧安市 | 海林市 | 穆稜市 |林口縣 | 東寧縣
佳木斯市前進區| 向陽區 |東風區 | 郊區佳木斯市) | 同江市 |富錦市 | 樺川縣 | 撫遠縣 | 樺南縣 | 湯原縣
七台河市桃山區 | 新興區 | 茄子河區 | 勃利縣
黑河市愛輝區 | 北安市 | 五大連池市 | 遜克縣 | 嫩江縣 | 孫吳縣
綏化市北林區 |安達市 | 肇東市 | 海倫市 | 綏稜縣 | 蘭西縣 | 明水縣 | 青岡縣| 慶安縣 | 望奎縣
大興安嶺地區呼瑪縣 | 塔河縣 | 漠河縣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