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竹龍

泰山竹龍

竹龍之所以在泰山盛行,是因為泰山為五嶽中之東嶽,而我國古代代表東、西、南、北四個方位的神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故以青龍象徵東嶽,同時又以它象徵統治泰山的玉皇大帝。雖然有些迷信色彩,但約定俗成,在老百姓當中是傳播很廣的。

簡介

竹製玩具“泰山竹龍”是過去泰山遊覽時常見的旅遊商品,近年來已不多見。

泰山竹龍泰山竹龍

竹龍由相當於手指頭粗細的竹節做成,每節長約10厘米至12厘米,共5節至7節。每節前後鑽孔,以細鐵絲相連,故可自由擺動,手執尾端,全體作扭動狀,似龍之騰游。竹龍的頭部選取略粗一些的竹節部,前端刻出上下吻,張口欲噬狀,眼以黑料珠綴貼,再以細竹枝作角,十分簡括地把龍的頭型刻畫出來。各節竹段均以煙炱燻黑,或塗以黑漆,再用鋒利的弧形刀刻括出幾道鱗紋來,龍便活靈活現起來。有的配以四足,有的在上顎部綴一紅絨球,黑紅對照,更加鮮艷動人。

竹龍之所以在泰山盛行,是因為泰山為五嶽中之東嶽,而我國古代代表東、西、南、北四個方位的神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故以青龍象徵東嶽,同時又以它象徵統治泰山的玉皇大帝。雖然有些迷信色彩,但約定俗成,在老百姓當中是傳播很廣的。

現今,泰山竹龍的製作者日漸稀少,所以已經很難覓購。近年來,萬德一些匠人又恢復竹龍的製作,在靈岩寺風景區出售,但工藝較粗糙,有待改進提高。

盤點齊魯民俗手工藝品

齊魯文化,是齊文化和魯文化的融合。春秋時期的魯國,產生了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學說,而東臨濱海的齊國卻吸收了當地土著文化(東夷文化)並加以發展。兩種文化在發展中逐漸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豐富歷史內涵的齊魯文化。齊魯民俗手工藝品以弘揚齊魯文化為主題,將中國古典藝術與齊魯文化巧妙結合,構思巧妙,匠心獨具,具有非常高的藝術價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