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民間剪紙

山東民間剪紙

山東省是中國民間剪紙的主要發祥地之一,這裡的剪紙種類繁多,用途不一,有春節時為了增強節日氣氛的“門箋”、窗花、牆花,有正月十五的燈籠花,新屋裡的頂棚花,膠東的紙斗、笸籮花,還有送禮用的禮花、喜花,用於刺繡底樣的鞋花、兜兜花、枕頭花、衣花,等等。山東民間剪紙的題材是很廣泛的,它不僅表現了民眾喜聞樂見的事物,也反映了他(她)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有文字圖案、鳥獸魚蟲、花卉蔬果、山水風景、民間傳說、戲曲人物、歷史典故、宗教民情等等。

淵源

剪紙是勞動人民自娛的民間古老裝飾藝術之一。是我國流傳最廣、時間最長的一種藝術樣式。剪紙在我國的歷史可上
11
溯到漢代造紙術發明以前的久遠年代。在商代,已有用金銀片雕鏤花紋的實物,湖北曾出土了戰國時代用皮革作材料的鏤空刻花。用紙剪成的圖案,目前發現最早的是南北朝時期新疆吐魯番附近出土的團花對馬對猴剪紙。到了唐代,剪紙就已經作為一種民間風俗廣為流傳了。《荊楚歲時記》中寫道:“正月七日為人日,剪彩為人或鏤金箔為人勝,以貼屏風,亦戴之頭鬢。”唐代大詩人李商隱有“鏤金作勝傳荊俗,剪彩為人起晉風”的詩句。段成式《酉陽雜俎》中說:“立春日士大夫之家剪紙為小幡,或懸於佳人之首,或綴於花下;又剪為春蝶、春錢、春勝以戲之。”從以上記載,可見唐代剪紙之盛了。宋代有關剪紙的記載更多,剪紙的種類也很多,有貼在窗上的窗花,有裝飾燈彩的燈籠花,這時已出現了職業的剪紙藝人。明、清時代剪紙作為一種民間藝術在承傳民間風俗方面起著很大的作用。說,民間風俗推動和發展剪紙藝術的功勞也是不能否認的。這時魯南已出現“門箋”。膠東等地已形成習慣的節日剪紙,如春節、正月十五、二月二、端午節等,都有固定的內容和形式的剪紙。以上的歷史事實說明,剪紙的產生和發展是同生活緊密聯繫著的,它所以能在民間廣為流傳,是同勞動民眾的喜聞樂見和製作上易於掌握是分不開的。

簡介

山東省是中國民間剪紙的主要發祥地之一,這裡的剪紙種類繁多,用途不一,有春節時為了增強節日氣氛的“門箋”、窗花、牆花,有正月十五的燈籠花,新屋裡的頂棚花,膠東的紙斗、笸籮花,還有送禮用的禮花、喜花,用於刺繡底樣的鞋花、兜兜花、枕頭花、衣花,等等。山東民間剪紙的題材是很廣泛的,它不僅表現了民眾喜聞樂見的事物,也反映了他(她)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有文字圖案、鳥獸魚蟲、花卉蔬果、山水風景、民間傳說、戲曲人物、歷史典故、宗教民情等等。

特點

在創作構思上一般採用象徵和寓意的手法,使作品既有美的視覺享受,又有豐富的想像力。如用桃子象徵“長壽”,石榴象徵“多子”,鴛鴦象徵“愛情”。用諧音的方法在剪紙中也常見。如蓮花和鯉魚表示“連年有餘”,喜鵲和梅花表示“喜上眉梢”等。這些題材和表現手法,在廣大農村經幾代民間藝人的承傳、提煉、修改,創作出一大批構圖嚴謹、造型優美、格調高雅的傳統剪紙精品。膠東,是山東民間剪紙的主要代表地區之一。煙臺以西的蓬萊、龍口、萊州(舊稱蓬、黃、掖)的剪紙,以線條細膩、小巧玲瓏、纖麗多姿見長。今威海市所轄榮成、文登、乳山等地的剪紙,則以誇張大方,渾厚樸實,粗獷中存細潔著稱。

各地剪紙概覽

蓬、黃、掖地區原屬登州府,文人墨客很多,它的剪紙受文人面的影響,在構圖上非常注意線面結合。就是用絕細的“線”和較大的“面”構成強烈的虛實對比,使畫面產生一種引人入勝、富有詩意的效果。如蓬萊的“水產和合”,萊州的“八仙”、“太白醉酒”,福山的“伯牙遇知音”等。這些作品大多六幅、八幅為一套,貼在窗欞正中的窗心,表現重山疊水的風景和富有詩意的典故。因當地的民居多是木欞窗,所以作品就分成若干條要跨越若干根窗欞,這種剪紙叫“窗越”。另有一種小方或長方形的窗花,貼在不糊白紙的窗格上,利用剪紙花紋的空隙流通空氣,達種剪紙叫“窗風”。萊州市民居過去多為小方格的雀眼窗,因此當地的窗花,一般都是大小相等的小品多,如“百子圖”、“百鳥圖”、“百獸圖”、“老鼠娶親”等。這些作品小巧玲瓏,剪法精細,根據窗子大小,少則幾十幅,多則上百幅成為一套,遠看近看都很出效果。

棲霞有個農村姑娘欒淑榮,人稱“神剪”,現場表演剪紙不用畫稿,完全用“隨心走”的手段,剪出的動物活靈活現,且速度極快,打毛(剪禽獸羽毛的一種手法)時也不用眼看。曾隨山東省文化代表團赴巴西訪間,並作多場剪紙表演。外國朋友連呼:“中國民間藝術真了不起!”

萊西民間剪紙花樣繁多,題材廣泛,窗花以表現人物走獸、花鳥魚蟲為主,尤其以魚、雞、猴題材的作品最多。這裡還有一種懸掛在窗前的“鬥雞”、“猴戲”剪紙,製法是將對稱剪好的鬥雞、猴戲紙花,按頭、身、四肢或尾部剪開,裱糊在硬白紙上,用紙捻在關節處聯結,再以細線聯一紙鳶於窗外,微風吹動紙鳶,屋內“鬥雞”或“猴戲”即被牽動,一掙一抖,十分有趣。因此“鬥雞”剪紙已成為萊西、即墨一帶民間剪紙的一大特色。

萊陽、萊西、即墨等地民居素興紙糊“仰棚”(天棚),一般人家結婚布置新房,愛在天棚中央和四角糊上裝飾圖案,這就是當地的“仰棚花”。仰棚花圖案結構嚴謹,花紋粗獷中寓細膩,題材以喜、壽、福、貴之類為多。如“喜鵲登梅”、“鴛鴦戲水”、“五福捧壽”等團花貼在中央,四角貼黑色角花,稱為“雲子”或“如意”。萊陽、萊西的牆花,是過節或結婚裝飾牆壁增加喜慶氣氛的,內容大都取材於戲曲故事、民間傳說,一般是幾幅合成一個故事。其中出現了不少佳作,如“蘇小妹三難新郎”、“蘇武牧羊”等。萊陽、萊西牆花是當地民俗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萊陽、萊西、即墨等地,地處膠東腹地,民間剪紙受到以娟秀著稱的膠東風格的影響。然而這裡的風格卻並不單一,窗花、鞋花纖細、秀麗,構圖嚴謹,疏密得當;而牆花、仰棚花造型卻粗獷質樸,簡潔大方,表現出一定力度。原中央工藝美院院長,著名畫家張仃對這裡剪紙的評價是“豪放、典雅”。

威海市地處我國東端,三面環海,一面靠山,這裡的人們自古生長在青山綠水之間,男人以漁農為業,養成了一種樸實、粗獷的性格;婦女勤於繅織,促成其心靈手巧、端莊秀美的品質。當地的剪紙正像創作它的人們一樣,以它粗獷大方、樸實流暢的風格見長。

剪紙藝術在威海,不僅是節日喜慶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同時也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裝飾品。出嫁的大閨女,一般要剪一定數量的剪紙作為陪嫁,來布置新房和糊貼紙斗(一種用紙漿做成的圓形器皿,用來盛衣物或米麵等)。這是大家品評新媳婦心靈手巧的標誌。每到春節,榮成、文登一帶的民間婦女就大顯身手,她們剪喜慶花、過門箋、鬥神、窗花、牆花。內容多是“西廂記”、“天仙配”、“八仙過海”等戲曲故事,整個臘月是她們交流剪紙的大好時機。“二月二”龍抬頭,她們的剪紙創作主題主要是龍了。有角有腿為大龍,無角無腿為小龍,大龍、小龍活靈活現,以示大地回春,萬物復甦。有位叫王炳寬的老太太,她床邊貼有她剪的“聖蟲”剪紙,此剪紙人首龍身,表現方法是抽象化和符號化的。龍身由摺疊成四個圓形鋸齒紋組成,中間飾以“?”字,後拖一流蘇式尾巴,顯得非常古樸,據說“二月二”貼在房樑上能辟邪。筆者也曾在石島漁村蒐集到一盤曲蛇的剪紙,身上用銅眼錢作裝飾花紋,當地稱為“錢串子”,貼在錢柜子、板箱上,祈求納福添財。從這些剪紙中,能看出人們對龍蛇的祟拜。另外,也說明這種剪紙已超出藝術欣賞的範圍。然而她們創作更多的是用於美化生活的實用剪紙,如窗花、仰棚花、紙斗花和用於刺繡的枕頭花、鞋花、兜兜花、圍裙花、荷包花、衣花等等。

文登榮成,無論是山區、海濱,無論是漁村和鄉鎮,在人們的生活用品上大多都能看到剪紙。窗上、牆上、門上、灶旁和紙斗、簸籮、櫃櫥及糧倉,甚至漁船和農具上,也貼上了剪紙。年復一年,經過不斷的刷新、提高,造就了一大批民間剪紙藝人,以紙斗花為主要創作模式,促成了文登、榮成的獨特剪紙風格;她們採用粗獷的大片虛實對比方法,使作品達到了精煉、概括、誇張、變形的造型效果。剪出的作品特別注意神態的生動和圖案性。在製作過程中,她們往往是默思片刻,便胸有成竹,拿過剪刀信手剪來,各種動物和花鳥便維妙維肖地躍然而出。有的用剪尖或針尖畫下輪廓,然後邊剪邊改,把一幅幅剪紙作品處理得勻稱流暢,和諧自然,使人愛不釋手。威海環翠區有個百歲剪紙“女壽星”王洪蓮,1889年生,10歲就跟母親學剪紙,經過近百年的磨鍊,便其剪紙技藝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過去她曾多次為廟會剪“萬名傘”,窗花、鞋花等更為拿手。她還能以民間傳說及神話故事為題材進行創作。她的“荷花生人”在全國旅遊剪紙展覽會上獲三等獎。她還曾在山東省剪紙大展中獲過一等獎。

榮成寧津鄉劉桂清老人,剪的花鳥剪紙構圖自然樸實,淳厚大方。她還是一位剪傳統典故、戲曲人物的高手,她剪的“二十四孝”、“秦香蓮”等作品,用現代的抽象手法,獨具匠心地將其巧思體現在特定的構圖上,使作品產生了特殊的藝術韻味和情趣。另外,還有殷淑賢、姜則芝、郭妙寬、楊夕雲、車玉芬等一批心靈手巧的老大娘,她們不僅能剪傳統人物、鳥獸及花草魚蟲,還能用民間的風格創作新剪紙。威海近幾年湧現出一批很有成就和前途的中、青年剪紙作者。如,方桂鳳在全國旅遊剪紙大展上的一套“百虎圖”獲了獎,激動之餘,接著創作了“百羊圖”、“百鳥圖”、“百魚圖”、“百猴圖”、“百豬圖”等十餘套“百圖”,近2000幅作品。她的作品構圖創意非常嚴謹,講究整體感,外形誇張加上精細的打毛和黑、白、灰的合理處理,使作品產生出一種動人的韻味。

魯南鄒縣、泗水、曲阜、滕州一帶農村每到除夕,就用彩紙剪、刻成鏤花,每幅一般為32開(15厘米×20厘米),貼在門額上,五彩繽紛,相映成趣,使農家庭院充滿了喜慶和歡樂氣氛。這就是魯南“門箋”。它一般是用五彩紙鑿成或剪成,也有用元書紙鑿好圖案後再用品色點染。門箋圖案簡潔,框架嚴實,圖中穿插文字,大都是“壽比南山松”、“詩書傳家遠”、“學而優則仕”、“飛雪迎春到”等內容,圖案上除花、鳥、蟲、魚、吉祥獸外,還有人物。早先的門箋稱為“幡勝”,用青色紙條縛在木桿上,用來鎮鬼魅保平安。後來人們把紙條貼在門額上,使鬼魅不敢貿然進門,久之就演變成“過門箋”或“過門錢”。現在當地人叫它為“門吊”、“門掛”等。二月初二,農民們將門箋摘下焚燒,這是當地農民以示吉慶、平安、消災祛病的民間習俗。

明、清時代門幡依據“五行”演變成五色“門箋”。門箋按五行排列為木(青)、火(赤)、土(黃)、金(白)、水(黑)。青為綠,黑為藍,赤為紅,金為黃橙色,所以最早的門箋顏色以黃為中,色相上對稱綠-藍、紅-橙,並為補色對比綠、紅、橙、藍。絢麗的五彩門箋是魯南人民智慧和藝術的結晶。“門箋”的製作用剪刀剪的少,而是用專門工具鑿出來的多,用這種方法一次可以鑿出一百餘張,到了臘月,鄉間集市還有專賣門箋的小市場。

泰山五嶽之首,是著名旅遊勝地。泰山腳下的泰安市有位著名的剪紙藝術家柯大大先從事剪紙藝術至今已有40餘年,他虛心向民間藝人學習剪紙技法,總結了山東剪紙的特點,加上自己的藝術素養,創作出具有簡練概括、線條流暢、富有裝飾性和具有自己獨特風格的剪紙作品。40年來,他的作品在省級以上報刊發表2000餘幡,同時他的剪紙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剪紙作品展覽會上獲獎。他的表現泰山風光的剪紙作品,先後有9件被日本美術館和個人收藏。

魯中地區的高密市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民間藝術之鄉”,以撲灰年畫、聶家莊泥塑、民間剪紙這“三絕”而聞名。高密剪紙內容豐富,生活氣息濃厚,歷史悠久,在農村非常普及。進了臘月門,農村裡的大姑娘、小媳婦就在老太太們的指導下,共同著手為增加春節的節日氣氛而製作剪紙。這個時侯,也是剪紙藝人們互相交流剪技,評比作品的好時期。她們以程式化的表現方法,嫻熟地運用篦紋和挺拔的線條,巧妙地利用黑、白、灰關係,組成深淺不同的生動畫面。到了正月,當地鄉民利用拜年、串門的時候,相互學習和欣賞剪紙,誰家有個好樣子,誰剪得好,很快就被傳開了。這樣經過世世代代的承傳,使剪紙的花樣及技法不斷地完善。在高密農村,幾乎每村都有幾個剪紙高手帶動著全村剪紙活動。剪紙藝人大多是婦女,但近幾年也出現了男性剪紙高手,這就是高密“剪紙世家”代表人物范祚信一家。范祚信是井溝鎮河南村一戶農民,一家八口老少三代都能剪紙,且剪技頗高。老母親范劉氏年事已高,是這一家的主要剪紙“顧問”,許多傳統的“花樣子”都出自她手。范祚信是這一家兄妹五人中的老大,七八歲就跟母親學剪紙,農閒時手不離剪,他的剪紙造型樸拙、粗獷而不呆板,誇張、變形而不失真,線條剛柔相濟,情趣濃厚,格調清新,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他的作品有上百件被中國民間美術博物館收藏並多次參加全國展覽、多次獲獎。他還隨濰坊民間藝術展覽團組到深圳、濟南等地作剪紙表演。他妻子劉彩花也是一位剪紙能手,他們夫妻的剪技在相互的幫助和影響下得到進一步提高。他們的作品取材廣泛,有家喻戶曉的民間傳說、神話故事,有活靈活現的昆蟲、動物,有造型誇張、神采飛揚的歷史人物等等。劉彩花剪的“水滸”人物曾發表在《美術》雜誌上,深得同行和專家的好評。女兒范雲英曾隨濰坊市物產展覽團組去日本進行剪紙表演。兒子范存銘14歲時便在山東省少年製作工藝展覽中獲剪紙表演一等獎。

魯北平原的濱州市,民間剪紙有著濃郁的地方特色和鄉土氣息,據《濱州志•風俗篇》記載:“夕貼春聯彩勝,易鬥神桃符。”由此可見剪紙藝術在這裡與民眾生息相伴已有長久的歷史了。濱州一帶歷史上曾有大量山西移民遷居於此,西北的鄉俗也隨之而來,那裡的民間剪紙對這一帶剪紙風格的形成起到了直接的作用。濱州的地理位置,是東部沿海商賈、士民走京串衛的必經之地,江浙、膠東一帶的剪紙對這裡也有一定的影響,因此濱州剪紙有些作品較玲瓏秀氣。但大量作品接近於西北剪紙風格,保持著簡潔明快、粗獷豪放、古樸渾厚,繼承著黃河流域的文化遺風,給人們留下鮮明的印象。濱州剪紙,外輪廓粗獷,內部裝飾簡潔,整體感強。人物剪紙主要靠形象、姿勢、動態來表現內容,頭部不是正面就是側面,表現的故事情節多用道具,一般不用景物。老藝人張金娥剪的“鋸大缸”,人物外輪廓處理簡練,注意動態效果;內部用粗獷的裝飾花紋,明快,具有鮮明的濱州風格。

濱州民間剪紙這朵鄉土之花,由於受到了自然環境、風俗習慣方面的影響,題材是非常廣泛的。它有不少題材是直接反映勞動人民生活的,如“上坡”、“耕種”、“收穫”、“飼養”、“挑水”等。反映當地民俗活動的題材有“走親戚”、“趕集”、“跑旱船”等。還有戲曲人物、神話故事及鳥、獸、蟲、魚等等。濱州民間剪紙的創作技法主要有三點。一是剪技純熟的藝人憑著日常對生活的觀察積累,加上豐富的想像,拿過紙來用“隨心走”的手法,就能剪出很生動的剪紙,這就叫“心裡有樣”。二是先剪出大的輪廓,然後邊剪邊修,直到滿意為止,濱州稱這種方法叫“出模樣子”。三是用筆畫出簡單形體,然後下剪,憑經驗反覆修剪,把作品處理得恰到好處,如老藝人趙恆英剪的戲曲人物,都是採用的這種方法。濱城鎮范家村趙春秋老人的遺作“蓮生貴子”、“牧童與牛”等作品,下剪大膽、粗獷、簡練,樸實清新,生動有力,是濱州地區的代表作品之一。

濱州民間剪紙紮根於魯北大地,以自己獨具的格調,贏得了外界的注目。1988年,濱州民間藝術家張洪慶編著了一本《濱州民間剪紙》,是對濱州地區民間剪紙的一個系統總結。他曾組織濱州民間剪紙先後到濟南、北京等地展出,受到有關專家學者的關注和高度讚揚。

山東的剪紙藝術在一些畫家及有志之士和民間藝人的共同努力下,在創作、創新和理論研究方面有了很大發展。在老一代剪紙藝術研究家中,最有代表性的當屬葉又新了。葉又新在世期間,蒐集了上萬件民間剪紙精品,撰寫了幾十篇剪紙方面的論文。1959年主持編著了《山東剪紙集》,又於1982年發起成立了“山東省剪紙研究會”,並出任會長。另一位對山東剪紙藝術有貢獻的是吳鴻喜(筆名吳楓)。他曾就學於北平京華美術學院及山東大學藝術系,早年就對民間剪紙有著濃厚的興趣,曾在1948年編著出版過一本《渤海窗花剪貼選》,這是山東有史以來出版的第一本剪紙集,在當時對推動山東的剪紙藝術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近幾年,他又兩次舉辦風格古樸、裝飾味濃厚的個人剪紙展覽,並發表多篇剪紙論文。

山東剪紙藝術在創新方面有了很大發展,已滲透到很多藝術領域,如單幅主題創作、書籍插圖、卡通片、壁畫、壁掛、商店裝飾、藏書票、晚會布景等等。與此同時,也湧現出一批新的剪紙專家和人才,他們是別具裝飾風格的曲青棠、王玉哲,剪格風格古樸典雅的賀藝民、張國銓、馬桂馥、王濱、田旭紅等。在剪紙藝術挖掘、整理、理論研究上,鮑家虎有較大成就,1988年,他被國家文化部社文司授予“民間美術開拓者”稱號。

總之,民間剪紙在山東既有很深的根基,在新的歷史時期又有了新的發展,已形成了一種具有齊魯風格的藝術品種,以強大的生命力活躍在人們的文化生活中。

盤點齊魯民俗手工藝品

齊魯文化,是齊文化和魯文化的融合。春秋時期的魯國,產生了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學說,而東臨濱海的齊國卻吸收了當地土著文化(東夷文化)並加以發展。兩種文化在發展中逐漸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豐富歷史內涵的齊魯文化。齊魯民俗手工藝品以弘揚齊魯文化為主題,將中國古典藝術與齊魯文化巧妙結合,構思巧妙,匠心獨具,具有非常高的藝術價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