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嶽[中國五嶽]

五嶽[中國五嶽]

中國五嶽,中國五大名山的總稱,是古代民間山神崇敬拜、五行觀念和帝王巡獵封禪相結合的產物,後為道教所繼承,被視為道教名山。分別是東嶽泰山(海拔1532.7米,位於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區)、西嶽華山(海拔2154.9米,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華陰市)、南嶽衡山(海拔1300.2米,位於湖南省衡陽市南嶽區)、古北嶽恆山(海拔1898米,位於河北省保定市位於唐縣、淶源、阜平三縣交界處)、北嶽恆山(海拔2016.1米,位於大同市渾源縣)、中嶽嵩山(海拔1491.71米,位於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泰山曾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禪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於天、定鼎中原的象徵。

基本信息

簡介

東嶽泰山東嶽泰山
五嶽是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和中嶽嵩山的總稱。因為泰山位於五嶽之東,是五嶽之長。所以古代帝王登基之初或太平年歲,都要登泰山祭告天地,舉行封禪大典。漢武帝以後,各代皇帝對五嶽不斷追加各種封號。唐玄宗曾封五嶽為“王”,宋真宗封五嶽為“帝”,到了明太祖則封五嶽為“神”了。這五座山的名氣也就愈來愈大,山上的名勝古蹟也特別多。自古至今五嶽一直是中國著名的旅遊勝地。名列五嶽之首的東嶽泰山,位於山東省中部的泰安市,長約200千米,主峰玉皇頂,高1524米。山峰挺拔峻秀,雄偉壯麗,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氣勢。山上有南天門、斗母宮、經石峪、黑龍潭、日觀峰等古蹟。泰山已有20億年的歷史,是一個由斷層上升而形成的斷塊山。在漫長的地質年代中,許多山峰都被侵蝕化為平地,而由堅硬的花崗岩、片麻岩組成的泰山,卻仍巍然屹立在大地上,難怪人們要用“穩如泰山”來形容事物的穩固,不可動搖。
西嶽華山位於陝西省華陰縣南,又名太華山。最高峰海拔1997米,像一柄利劍直刺天空。因為華山的北部是平坦的渭河平原,所以顯得特別高峻。又因它險峻難攀,自古有“華山一條路”的說法。華山的蓮花峰、落雁峰、朝陽峰、玉女峰和五雲峰等山峰,都是旅遊勝地。
南嶽衡山位於湖南省中部。主峰祝融峰海拔1290米,在五嶽最高峰中是個小弟弟。但是由於衡山的東面為低平的湘江谷地,山勢卻顯得雄偉高大。衡山72峰中,最著名的有祝融峰、天柱峰、芙蓉峰、紫益峰和石廩峰。這些山峰經常籠罩在輕煙般的雲霧裡,給人以神秘莫測之感。
祝融峰之高,藏經殿之秀,方廣寺之深,水簾洞之奇,是南嶽的“四絕”。
北嶽恆山位於山西省東北部,東至河北省境內,長約150千米。恆山主峰玄武峰海拔2017米,是五嶽中最高的山峰。主峰之東為天峰嶺,西有翠屏山,雙峰對峙,渾水中流,地勢十分險要。位於渾源縣境內的懸空寺,建於半山腰的懸壁上,從下面望去,就像懸掛在空中一樣,是北嶽的一大勝景。
中嶽嵩山位於河南省登封縣北,主峰太室山海拔1440米,也是嵩山的東峰。中峰叫峻極山,西峰叫少室山,天下馳名的少林寺就在嵩山的西峰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

歷史淵源

華山華山
古代封建帝王把五嶽看成是的象徵。

“岳”在春秋前原是掌管大山的官吏職稱,堯時分掌四方外事的部落首領就叫“岳”。後來把主管方岳的官吏與岳官駐地的大山名稱統—起來了,便出現了代表四方大山的“四岳”。

據道教典範《洞天記》云:“黃帝畫野分州,乃封五嶽。”黃帝遠在五千年前,其疆域版圖不出黃河流域,黃帝是否封岳無正史可查,但到唐虞三代出現了四岳是無可置疑的。

那時各朝京都雖屢有變遷,均不出晉、陝、豫三省範圍,其所封四岳都在黃河流域。

春秋產生了“五行”之說,戰國時頗為流行。由於陰陽學家鄒衍等人的大力宣揚,“五德終始論”越來越盛。“五嶽”之說才應運而生,故《詩話》曾說:“唐虞四岳,至周始有五嶽。”

中國岳山稱名始見於《尚書》。

《尚書》有東、西、南、北四岳,而無五嶽。四岳山名見於經書者唯有東嶽岱宗。《周禮•大宗伯•大司樂》始言五嶽,而不言為何山。
後來司馬遷在《史記.封禪書》中才對名山大川較翔實可靠地總結了自五帝至秦代的演變過程:“因為夏、商、周的國都都在黃河與洛水之間,所以嵩山為中嶽,其他四岳各隨其方,四瀆都在山東。至秦稱帝,建都鹹陽時則五嶽、四瀆均在東方。自五帝以至秦,名山大川或在諸侯,或在天子,不可勝紀。及秦並天下後,才有了明確規定:自河南省崤山以東為名山五,即嵩山、恆山、泰山、會稽、湘山;大川二,即濟水和淮河。”

綜上所述,漢之前五嶽之制因勢而異,各有不同。周建都於豐、鎬,以華山為中嶽:周平王東遷洛邑以後,又以嵩山為中嶽,華山為西嶽。只有東嶽泰山和北嶽恆山自古未變。至漢武帝時,才正式創立五嶽制度,並登禮天柱山封為南嶽。據《漢書•郊祀志》載,漢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頒發詔書,確定以泰山為東嶽,華山為西嶽,霍山(即天柱山)為南嶽,恆山為北嶽,嵩山為中嶽。隋文帝楊堅統統一南北朝後,於開皇九年(公元589年)詔定湖南湘江之濱的衡山為南嶽,廢霍山為名山。北嶽恆山在漢、唐、宋時,皆在山陽的河北曲陽登禮。至金、元、明、清諸代均建都於北京,曲陽之山在京城之南,與北嶽名稱不符。而恆山主峰天峰嶺位於山陰的山西渾源,恰在京城之北。所以,明代稱渾源恆為北嶽,但因路途遙遠,祭祀仍在曲陽。直到清代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才根據禮臣的建議,改招北嶽於渾源。

“五嶽”是我國五大名山的總稱,即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南嶽衡山。
五嶽的說法始見於《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嶽。”現在公認《周禮》成書於戰國後期,是儒家思想融合道、法、陰陽等諸家而形成的。因此我們認為五嶽的思想是糅合商代以來的四方神和戰國初期的五行觀念而形成的山嶽崇拜。

五嶽是封建時代帝王加封的。“史記集解”載:“天高不可及,於泰山上立封禪而祭之,冀近神靈也。”帝王們為了“報天之功”,常以雄偉險峻的大山為祥瑞,在峰頂上設壇祭祀,舉行封禪大典。
封禪的理論起源於戰國時代的齊、魯。而第一個舉行大規模封禪儀式的是秦始皇。秦始皇親自祭祀的地方只有泰山一處。到了唐代,封禪活動更加頻繁。經過封建帝王的大肆吹捧,五嶽的地位更高了。
中國的名山不少,廬山黃山峨眉山名氣都不小,唯獨這五座山尊為“岳”,不是沒有道理。拿東、西、中三岳來說,都位於黃河岸邊,黃河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搖籃,是華夏祖先最早定居的地方。五嶽在我國雖不是最高峻的山嶺,但都高聳在平原或盆地之上,這樣也就顯得格外險峻了。“詩經”中有“泰山岩岩,魯邦所瞻”、“嵩高維岳,駿極於天”等詩句,可以看出泰山、嵩山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同時,由於受到當時一些條件的限制,不可能對天下名山全面考察,當然也就無法“擇優錄取”了。
五嶽劈地摩天,氣冠群倫。千百年來,皇帝在這裡祭祀,僧人道士在這裡修行念經,善男信女在這裡燒香許願,名人雅客也喜歡在這裡賦詩作畫,給五嶽留下了眾多的人文遺蹟,五嶽更加有名了。難怪人們登五嶽後,會發出“五嶽歸來不看山”的慨嘆。

東嶽泰山

泰山

泰山

自漢代我國確立“五嶽”以來,泰山就居於“五嶽獨尊”的地位。

泰山古稱“岱山”、又名“岱宗”,春秋時始稱“泰山”。“山以岳遵,岳為東最”。自漢代我國確立“五嶽”以來,泰山就居於“五嶽獨尊”的地位。中國歷代的封建帝王在這裡舉行隆重的封禪典禮,文人墨客在這裡流連觀賞,吟詠讚嘆。到泰山,既可以飽覽歷史文化的精品,又可以領略大自然的神奇之美。異峰突起在華北平原大地上的泰山,山勢突兀挺拔,氣勢磅礴,頗有“擎天捧日”之勢,通常被人們看做是崇高、偉大的象徵,成為中華民族的驕傲。

泰山位於山東省的中部。泰山從東平湖東岸向東北延伸至淄博市南和魯山相接,它的主要山峰都在泰安境內,外圍的低山丘陵一直延伸到歷城、長清、肥城和濟南等地,起伏綿延達200多公里,總面積為426平方公里。人們通常把泰安境內的泰山主峰及其鄰近的山地稱為“泰山”,而把泰山及其外圍的低山丘陵總稱為“泰山山區”,它是魯中山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按地質構造分類來看,泰山屬於“斷塊山”,它是在中生代,由地殼斷裂上升作用形成的。從紅門宮以南的一天門起,泰山拔地而起,在水平方向僅5000米的距離,垂直升高竟達1300多米;其間形成了三個明顯的階梯,一個在一天門,一個在中天門,另一個在南天門。泰山是我國古老的變質岩系出露的標準地區之一。它的古老岩系包括泰山群的混合變質沉積岩層,以及各種成因類型的花崗岩類,基性侵入岩體和岩脈等,它們統稱為“泰山雜岩”。泰山雜岩是太古代的古老岩石,根據同位素測定,泰山群的年齡在25億年以上,雜岩中的岩體的年齡也在22億年至17億年之間。
泰山主峰海拔1545米。名為“玉皇頂”,又稱“天柱峰”,其相對高度為1391米,是我國東部沿海地帶大陸口的第一高山。它山勢峻拔高挺,素有“泰山天下雄”之譽。

泰山泰山
泰山有“麗、幽、妙、奧、曠”五大遊覽區,即山麓的“麗區”、山頂的“妙區”、登山東路為“幽區”、西路為“曠區”,以及分布在山後的“奧區”。

岱廟坐落在泰山腳下,為泰山的正廟,創建年代久遠,有“泰即作畤”、“漢亦起宮”的記載,唐、宋、元、明、清歷代都有擴建和重修,從而形成了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在規模設計上,岱廟仿照古代帝王皇宮建造,雄偉莊嚴、金碧輝煌。天觀殿是岱廟的主體建築,它與北京故宮的太和殿、曲阜孔廟的大成殿共稱我國三大宮殿式建築。我國歷代有72個皇帝在這裡舉行過隆重的典禮,給“東嶽泰山之神”加冕封號。殿內現在還存在巨幅壁畫《泰山神啟蹕迴鑾圖》,它形象生動地描繪了東嶽大帝出巡和迴鑾的情景,其場面陣勢浩大,人物形態逼真,是稀見的藝術珍品。岱廟中古碑刻石如林,書法遺蹟密布,其中最為珍貴的要數秦李斯小篆《泰山刻召》,它是秦二世於公元前209年下的詔書,現僅殘存10個字。

登泰山原有東、中、西三條路。自隋唐以來東路逐漸廢棄,僅剩中、西兩路,於是原來的中路就成了現在的東路。到泰山的遊客大多習慣從東路開始登山,沿此線路自山麓的岱宗坊溯中溪至玉皇頂,行程近10公里,有約7000級石階可登。岱宗坊是東路登山的門戶,其餘文物古蹟多集中在道路兩旁,主要景點有景色如畫的王母池、富麗堂皇的紅門宮,以及萬仙樓、斗母官、三宮廟等;過了三宮廟,向東北拾階而行,可達經石峪,這裡有刻在大片天然石坪上的北齊石刻佛教《金剛經》,全文隸書,字大約50厘米,字型遒勁,被譽為“榜書之宗”、“大字鼻祖”,雖經1400多年的風雨侵蝕,現在仍存留著1000多字。從經石峪折回正路,過柏洞後,山勢漸陡,在群峰對峙、峭壁矗立之處有懸崖欲墜的壺天閣,經“回馬嶺”、“峰迴路轉”石坊,邁過步天橋,越十二連盤就是中天門。中天門也叫二天門,海拔847米,正好為旅程的一半,它處在山腰間,仰觀泰山陡立,雲梯高懸,南天門遙遙在望;俯瞰奇峰幽谷,松柏蒼翠,汶河流水似一條玉帶;東西中溪山群峰對峙,西面鳳凰嶺蜿蜒起伏,令人心曠神怡。從中天門起山勢越來越陡,過造型古樸的雲步橋,經古樹幽雅的五松亭,走如石如窟的朝陽洞,這裡既能看到“斬雲劍”、“飛來石”等奇異山石,觀賞“迎客松”、“五大夫松”等景致,又能品味歷代題字刻石。據《史記》記載,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乃遂上泰山,下,風雨暴至,休於樹下,因封其樹為五大夫”,人們就稱它為“五大夫松”。據說原樹已在明乙歷年間毀於山洪,現在的松樹是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補植的。後人因將五大夫松誤認為五棵松樹,就補栽了五棵,還修一個亭子,名“五松亭”。現在這五棵松樹也只剩下了三棵。在五松亭上面的山崖上,有一株古松,傳說它是秦始皇封“五大夫松”的見證,它有“俯望”、“迎人”之態,因名“望人松”,也就是泰山迎客松。五松亭北的朝陽洞,因其朝陽而得名,再往前就是對松山,也叫“萬松山”,這裡雙峰對峙,萬松疊翠,下臨千仞深淵,上蔽千年古松,亂雲飛渡,觀松聽濤,景味異常,乾隆曾稱之為:“岱嶽最佳處。”從對松山到南天門,行程不過1000米,卻要攀登石階1954級,相對高度達400米,幾乎垂直上下,這就是登泰山的最艱險之處——十八盤,三個“十八盤”稱之為“慢十八,緊十八,不緊不慢又十八”,十八盤始懸梯直立,令人望而生畏,當地有一名俗語:“到了十八盤,遊人心裡寒。”

屹立在十八盤之首的就是南天門,是岱頂第一名勝,唐代大詩人李白有詩曰:“天門一長嘯,萬里清風來。”回首俯視,“天梯”高懸,雲濤洶湧,涼風徐徐,遊人似覺悠悠欲飄,進入“仙界”。岱頂景色雄奇壯麗,有碧霞祠、唐摩崖石刻、玉皇廟、日觀峰、瞻魯台、探海石和月觀峰名勝古蹟。登泰山極頂,可盡賞“旭日東升”、“晚霞夕照”、“黃河金帶”、“雲海玉盤”四大奇觀。當年孔子游泰山時,曾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讚譽。我國唐代大詩人杜甫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著名詩句更是膾炙人口。

黑龍潭黑龍潭
岱頂以北的岱陰,有幽徑清溪,怪石突立的後石塢,挺拔奇秀的天燭峰,尤以“石塢松濤”最佳。這裡幽深雅靜,人跡罕至,素有泰山“奧區”之稱。黑龍潭是泰山西部的重要名勝,三道瀑布飛瀉直下,瀑以潭名,叫龍潭瀑布。潭上的長壽橋宛若長虹橫跨西溪,橋下懸岩百丈,溪水奔騰,像傾倒萬斛珍珠,水花四濺,如雨似霧,水聲如擊鼓撞鐘,山鳴谷應。清光緒年間,泰安知縣毛蜀雲書一幅楹聯云:“龍躍九霄雲騰致雨,潭深千尺水不揚波。”

普照寺位於環山路以北古柏蔽日、寧靜幽雅的青山懷抱之中,是泰山現存最好的佛教寺廟。位於泰山西北麓玉符峰的靈岩寺,始建於晉,興於北魏,盛於唐宋。現在的靈岩寺是唐貞觀中至大寶初,高僧慧崇所建。千佛殿是寺內的主體建築,殿內有尊宋代大型彩色羅漢泥塑,它無一般佛教造像的固定程式,每尊塑像的姿態不同,性格各異,膚色、表情、動作、衣著均不雷同,神態逼真,氣質刻畫入微,被譽為“海內第一名塑”。寺周有“一線天”、“對松橋”、“五步三泉”、“鏡池春曉”、“方山積翠”、“明孔雪”等勝景,難怪明代學者王世楨稱“靈岩為泰山背最幽處,游泰山不游靈岩,不成其游”。

登泰山記里記述泰山

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陽穀皆入汶,陰谷皆入濟。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最高日觀峰,在長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於泰安。是月丁未,與知府朱孝純子穎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為磴,其級七千有餘。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繞泰安城下,酈道元所謂環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嶺,復循西谷,遂至其巔。古時登山,循東谷入,道有天門。東谷者,古謂之天門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經中嶺及山巔,崖限當道者,世皆謂之天門雲。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及既上,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

戊申晦,五鼓,與子穎坐日觀亭,待日出。大風揚積雪擊面。亭東自足下皆雲漫,稍見雲中白若摴蒱數十立者,山也。極天雲一線異色,須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或曰,此東海也。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宮在碧霞元君祠東。是日,觀道中石刻,自唐顯慶以來,其遠古刻盡漫失。僻不當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蒼黑色,多平方,少圜。少雜樹,多松,生石罅,皆平頂。冰雪,無瀑水,無鳥獸音跡。至日觀數里內無樹,而雪與人膝齊。

桐城姚鼐記。

西嶽華山

華山華山
華山位於位於陝西省華陰縣境內,為五嶽中的西嶽。華山之險居五嶽之首,有“華山自古一條路”的說法。素有“奇險天下第一山”之譽!

華山名字的來源說法很多,一般來說,同華山山峰像一朵蓮是分不開的,古時候“華”與“花”通用,正如《水經注》所說:遠而望之若花狀”,故名。

華山有東、西、南、北、中五峰。東峰是華山的奇峰之一,因峰頂有朝台可以觀看日出、美景,故又名朝陽峰。北峰也叫雲台峰,山勢崢嶸,三面絕壁,只有一條山道通往南面山嶺,電影《智取華山》即取材於此西峰叫蓮花峰,峰頂有一塊“斧劈石”,相傳神話傳說故事《寶蓮燈》中的沉香劈山救母就發生在這裡。南峰即落雁峰,是華山主峰,海拔2083米,也是華山最險峰,峰上蒼松翠柏,林木蔥鬱,峰東有凌空飛架的長空棧道,中峰亦名玉女峰,依附於東峰西壁,是通往東、西、南三峰的咽喉。

華山山路奇險,景色秀麗,沿山路從玉泉院到蒼龍嶺可以看到許多勝景,從華山腳下到青坷坪,一路上風光幽靜,山谷青翠,鳥語花香,流泉垂掛,令人心曠神怡。青柯坪以東才是真正爬山的開始,這裡有一巨大的回心石,站在石上往上一看是危崖峭壁、突兀凌空的“千尺幢”,膽小的人就在此停住,準備往回走了,只有不畏艱險,勇於攀登的人才有機會領略到華山險峰上更美的風光。千尺幢窄陡的石梯容納一人上下,370多個石級,非鐵索牽挽,難以攀登。過千尺幢經百尺峽就到了“老君犁溝”,這是夾於陡絕石壁之間的一條溝狀道路,有570多個石級,其盡頭是“猢猻愁”,顧名思義,就是連猴子都發愁的意思,可想而知崖壁是多么陡峭了。過了"猢猻愁"就到了華山北峰。北峰海拔1614.9米,為華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北得名。北峰四面懸絕,上冠景雲,下通地脈,巍然獨秀,有若雲台,因此又名雲台峰。峰北臨白雲峰,東近量掌山,上通東西南三峰,下接溝幢峽危道,峰頭是由幾組巨石拼接,渾然天成。絕頂處有平台,原建有倚雲亭,現留有遺址,是南望華山三峰的好地方。峰腰樹木蔥鬱,秀氣充盈,是攀登華山絕頂途中理想的休息場所。

南嶽衡山

衡山衡山
南嶽衡山是中國著名的五嶽名山之一,國務院於一九八二年批准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現為中國首批5A級風景區。南嶽衡山自然風光秀麗多姿,人文景觀豐富多彩,素有“五嶽獨秀”和“文明奧區”之稱。祝融峰之高,藏經殿之秀,方廣寺之深,水簾洞之奇,古稱南嶽“四絕”。春看花,夏觀雲,秋望日,冬賞雪,為南嶽四季奇觀;飛瀑流泉,茂林修竹,奇峰異石,古樹名木,亦是南岳佳景。風景區內有24岩、12洞、7潭、8溪、20泉、3瀑布。自晉以來南嶽佛道共存,歷代不衰,為宗教史上所罕見。南嶽山高林密,環境宜人,氣候獨特,是著名的避暑和觀冰賞雪勝地。

南嶽又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園和動物園。這裡有世界稀有的原始次森林,有600多種樹木和800多種草本植物。其中有東晉的銀杏,明代的古松,世界罕見的絨毛皂莢,奇異的搖錢樹、連理枝、同根生、金錢松等。這裡還有極其珍貴的華南竹雞、杜鵑、鷹嘴龜、娃娃魚等。

南嶽也是一個享有盛名的文明奧區。古代,這裡曾有108所廟宇,現存還有26所。南嶽鎮上,有占地9.8萬平方米的江南最大的寺廟——南嶽大廟,廟前書有“天下南嶽”的花崗石大牌坊。南嶽大廟規模宏偉,集宋元以來古建築之大成,廟由南至北共分九進,中間是祭祀祝融神殿堂,東西兩廂分別是道教八觀和佛教八寺,以示南嶽佛道並存。祝聖寺為南嶽最大的叢林佛寺,由五進八群院落組成,內有五百羅漢石刻。山上有晉代封為“南嶽夫人”的女道士魏華存修道成仙的黃庭觀和飛仙石;有規模宏大的玄都觀;有“六朝古剎、七祖道場”的福嚴寺;有日本佛門曹洞宗視為祖庭的南台寺;有祝融峰上先道後佛的上封寺。

南嶽還是湖湘學派的發源地。自唐代宰相李泌的兒子李繁為紀念其父在南嶽隱居十二年修建的鄴候書院以後,先後在此出現了文定書院、甘泉書院、集賢書院等10餘所書院。正如古人所云:“天下之書院,楚為感;楚之書院,岳為盛”。

南嶽這塊神奇的土地,為歷代帝王、名人所仰慕。遠古時代的堯帝、舜帝、禹帝均到過南嶽祭祀,大禹治水,曾在衡山殺白馬祭告天地,在皇帝岩齋戒祈求上天幫助,獲天賜金筒玉書,取得了治水方案,制服滔天洪水,功垂萬世。乾隆、康熙皇帝曾為南嶽題詞;李白、杜甫、柳宗元、朱熹、魏源、王船山、譚嗣同等歷史名人以及當代國家領導周恩來、葉劍英、胡耀邦、陶鑄、郭沫若等均到過南嶽。並留下了3700多首詩詞、歌、賦和375處摩岩石刻。

南嶽還是中國唯一佛道並存的名山,宗教文化源遠流長。有形似故宮的岳廟,有為“六朝古剎、七祖道場”的福嚴寺,還有日本曹洞宗視為祖庭的南台寺、道家稱為二十二福地的光天觀。這裡自然風光秀麗多姿,有“祝融峰之高、藏經殿之秀、方廣寺之深、水簾洞之奇”;有“五龍朝聖”、“龍池蛙會”、“玉樹瓊花”、“祝融瑩光”。春觀花、夏看雲、秋望日、冬賞雪,四時景色各異;麻姑仙境之幽、穿岩詩林之趣、龍鳳清溪之野、禹王山城之古,融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為一體。

北嶽恆山

恆山恆山
北嶽恆山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境內。恆山風景名勝區總面積147.51平方公里,所轄功能各異、景色紛呈的旅遊小區十五個,由東北向西南綿延五百里,錦繡一百單八峰,主峰天峰嶺海拔2017米,為北國萬山宗主。

恆山又名玄岳,集“雄、奇、幽、奧”特色為一體,素以“奇”而著稱,在五嶽中有“泰山如坐、華山如立、衡山如飛、嵩山如臥”之說,而“恆山如行”。中華五千年的文明追溯,恆山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氣候涼爽,民俗獨特,自然和人文景觀兼勝,素有“人天北柱”、“絕塞名山”、“道教第五洞天”之美譽。

恆山曾名常山、恆宗、元岳、紫岳。據史書記載,早在四千多年前,舜帝北巡時,遙望恆山奇峰聳立,山勢巍峨,遂叩封為北嶽,為北國萬山之宗主。之後漢武帝首封恆山為神,唐玄宗、宋真宗封北嶽火王、為帝明太祖又尊北嶽為神。恆山山脈祖於陰山,橫跨塞外,東連太行,西跨雁門,南障三晉,北瞰雲代,東西綿延五百里,號稱108峰。倒馬關、紫荊關、平型關、雁門關、寧武關虎踞為險,是塞外高原通向冀中平原之咽喉要衝,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主峰天峰嶺在渾源縣城南,海拔2016.8米,被稱為“人天北柱”,“絕塞名山”,“天下第二山”。

在春秋時,代國靠恆山而存天下;戰國時,燕、趙憑恆山而立天下;兩漢時,匈奴利用恆山爭天下;東晉時,慕容氏踞恆山威天下;北魏時,拓拔氏依恆山而分天下;宋仗恆山守天下;金恃恆山而鞭天下;元滅天下,清統天下,也憑藉的是以恆山為主體的長城沿線天險。許多帝王、名將都在此打過仗,這是恆山的五嶽中最可引以為自豪的。

恆山由於綿延五百里,氣勢壯觀,因此古有:“恆山如行”、“泰山如坐”、“華山如立”、“嵩山如臥”、“衡山如飛”之說。登上恆山,蒼松翠怕、廟觀樓閣、奇花異草、怪石幽洞構成了著名的恆山十八景。十八勝景,各有千秋,猶如十八幅美麗畫卷,展現在遊客面前磁峽煙雨雨、雲閣虹橋、雲路春曉、虎口懸松、果老仙跡、斷崖啼鳥、夕陽晚照、龍泉甘苦、幽室飛窟、石洞流雲、茅窟煙火、金雞報曉、玉羊游雲,紫峪雲花、脂圖文錦、仙府醉月、弈台弄琴、岳頂松風。再加上世界一絕的天下奇觀懸空寺,整個恆山景如詩如畫,令遊客如身於世外桃源,流連駐足。

中嶽嵩山

嵩山嵩山
“嵩高竣極”和“峻極於天”

嵩山屬伏牛山脈,其主體在今登封縣境內,東鄰省會鄭州,西鄰九朝古都洛陽。嵩山古稱外方山,周平王東遷洛陽後,以左岱(泰山),右華(華山),嵩山位於中央,是為天地之中,故定嵩山為中嶽。武則天天冊萬歲元年(695年)封禪嵩山時,改中嶽為神岳。北宋以後,又稱之為中嶽嵩山。嵩山主要由太室、少室二山組成,山體從東至西橫臥,蜿蜒70公里,故有“華山如立,中嶽如臥”之說。嵩山之頂名曰峻極,海拔1512米,古有“嵩高竣極”和“峻極於天”之說,站在峰頂遠眺,北可望黃河之雄,南可極山川之秀。

少室山景,以峰奇、路險、石怪、景秀而著稱天下。山中群峰爭艷,千奇百異,有的拔地而起,有的逶迤連綿,有的象猛虎蹲坐,有的似雄獅起舞,有的若巨龍睡眠,有的如烏龜爬行,峰巒參差,峽谷縱橫,三千米棧道穿梭山腰,山道彎彎,宛若絲帶逶迤在崇山峻岭中。從山南北望,一組山峰,互相疊壓,狀如千葉舒蓮,從唐代起就有"少室若蓮"之說,因名其為"九頂蓮花山"。少室山的南面,山姿很象古人戴的忠靖冠,所以宋代又有"冠子山"之名。少室山東側山峰,參差錯落,人們依其山姿,名之為"石榴嘴"。站在少林寺南望,少室山塹然若屏。高峰之下自西向東並列著五座小峰,人們依其形態,稱之為棋、鼓、劍、印、鍾。在劍峰西側,有一巨石如削,雨過天晴之際,光潔耀目,好似白雪,遙望此景引人入勝,被稱為“少室晴雪”。少室東側有一道盤繞彎曲的峽谷,名曰:"玉皇溝"。東口叫"吸風口",峽窄谷深,人行其間,時感吸風拔氣,令人望而生畏。西口叫小寨口,可直通山頂大寨東天門。東天門下面有條東門壕,當地稱之為“響潭溝”。響潭溝壁如刀削,溝寬不過十餘米,深卻有數百丈,谷內經常雲霧瀰漫,裊裊白雲在峽谷中奔騰翻滾,如風浪呼嘯,奔騰谷外,當地人稱其為“噴霧口”。峽谷中心,有一巨石狀如猴子,飄浮雲上,若隱苦現,惟妙惟肖,名曰:“猴子觀雲海”。此處風景尤宜人,下看雲霧繚繞,上看一線天,老虎嘴、擎天柱等怪石林立。山頂有個三皇寨,寨中有一座盤古洞,供奉著中華民族的三位先祖--黃帝軒轅氏、伏羲氏和炎帝神農氏。寨頂上邊,還有5平方公里絕少有人涉足的原始森林,林茂花繁,山泉潺潺。可謂“風景這邊獨好”,只是登攀難:486級的好漢坡石階,讓人上氣不接下氣;走上架在兩山之間的吊橋--"連天索道",如履薄冰,難免戰戰兢兢、心驚肉跳;而傍依絕壁、下臨深淵的"三皇棧道"也是險象環生,500多米的崎嶇山路令人神疲力竭。只有親身體驗了這樣的歷驚度險,才能真正領會"無限風光在險峰"的深邃意境。上得山來,抹一把額頭的汗水,極目遠望,“一覽眾山小”的壯志豪情油然而生。

“赫赫天中王,巍巍踞中”嵩山,位於九州和五嶽之中,北依黃河,南臨潁水,在這裡,不僅能看到“五世同堂”的奇特地質風貌,且能領略中華民族八千年歷史進程。佛、道、儒三教薈萃,少林寺、中嶽廟、嵩陽書院鼎足而立,少林寺千佛殿的西側是地藏殿,殿內南北兩面供十大閻羅王神位,是道教的。後壁繪製二十四孝畫圖則又是儒家的,並承認釋迦、孔子、老子都是“至聖”,強調三教九流“為善殊途”,“各有所施”,鐘樓前開元碑陰刻:“混元三教九流圖贊”,圖面是釋迦、孔子、老子三聖合體像,贊語是:“三教一體,九流一源。百家爭理,萬法一統”。“佛教見性,道教保命,儒教明倫,綱常是正,農流務本,墨流備世,名流責實,法流輔制……各有所施,一以貫之”一些禪宗大師既通佛理,又懂儒學,到明、清以後,道教變吮吸更多的儒家思想,少室山的安陽宮主殿洞是三皇洞,內祀釋迦牟尼、孔子、老子,門上大書:“才分天地人總屬一理,教有儒釋道終歸一途”。由此可以窺見三教在中嶽嵩山已熔鑄於一爐,使他具有中國四大佛教名山難以具備的魅力。

少林寺少林寺
“少林武術名天下”。少林寺,不但是聲名顯赫的佛教勝地,禪宗祖庭,而且是聞名中外的少林武術發源地。少林功夫以自己豐富的內涵,獨特的風格,而威震武林,名冠天下

嵩山的一山一水,都留下了各個時期的名勝古蹟和美麗動人的傳說故事,嵩山為偉大祖國的壯麗河山和悠久歷史增添了數不盡的耀眼光輝。

嵩山屬伏牛山系,史書對伏羲和黃帝在伏牛山作為活動的中心,有許多記載。《孟子》中說:“禹避舜之子於陽城”;“益避禹之子於箕山之陰。”箕陰即陽城,在嵩山南麓,《大記》云:“伯益舊政,就國於箕山之陰,是箕山為益封國也”。今舜墓嵩山之馬峪川,啟母墓在嵩陽書院之左,許由、巢父墓均在箕山之顛。“堯舜遺風”,“堯天舜日”之語流傳至今。《莊子》云:“堯讓天下,許由遂逃箕山,洗耳於潁水”。現在還有“掛瓢崖”“洗耳泉”,據說許由在山泉之下正在為牛飲水之際,大堯與之商談禪天下,許由聽說此事,馬上把飲牛喝水的瓢掛在山崖上,把自己的耳朵用此水洗了洗,以示去其污穢之言,逃入深山林去了。這個事情,嵩山腳下童叟皆知。

據古書《竹書紀年》和《世本》記載舜十五年命禹主祭嵩山,舜禪位禹後,“禹居陽城”。歷代歷史學家都認為陽城即今嵩山附近的陽城(在今告成鎮西三里)。夏代自禹至桀,共傳十七王、十四世,歷四百三十二年,王都自陽城數遷,但均在嵩山周圍。大禹治水三過其門而不入的故事至今在嵩山廣為流傳

中嶽嵩山,群峰挺拔,氣勢磅礴,景象萬千。由峰、谷、澗、瀑、泉、林等自然景素構成的中嶽二十景,嵩門待月箕陰避暑石淙會飲等,這些自然景觀或雄壯魁偉、秀逸誘人,或飛瀑騰空、層巒疊嶂、多姿多彩。嵩山林木蔥鬱,一年四季迎送風雪雨霜,生機昂然。峻極峰上松林蒼翠,山風吹來,呼嘯作響,輕如流水潺潺,猛似波濤怒吼,韻味無窮。嵩山秋色,少室紅葉更是迷人。少室山山勢陡峭險峻,奇峰異觀,比比皆是。登上山頂環顧四周,群山碧綠,林海蕩漾,雪霧飄渺如臨仙景。靈霄峽、大仙峽、響潭溝、水簾洞、回音樓.景物天成,引人入勝,風景秀麗。

中嶽嵩山被稱為五嶽之尊、萬山之祖,古稱外方、崇高、嵩高等。嵩山西起龍門,東至鄭州,長120公里,綿亘於黃河南岸,自西而東由萬安山、紫雲山、大苦山、當陽山、少室山、太室山、五指嶺(浮戲山)等組成。主體太室山、少室山位於登封市境內,太室山主峰峻極峰海拔1495米,少室山主峰連天峰海拔1512。8米。嵩山位居天中,有“中華民族的文化聖山”、“中華民族的父親山”、“東方的奧林匹斯聖山”等讚譽。禪宗祖庭,道教洞天,儒學聖地,武林盟主,天地之中,五世同堂,齊集嵩山,因此我們只能以仰視的角度來審視嵩山。

1.歷史文化

遠古時代,盤古開天,女媧造人,女媧補天、伏羲畫八卦、二郎擔山趕太陽等眾多神話傳說,在嵩山地區都留下了迴響的遺蹟。距今9000年到7000年的裴李崗文化在嵩山地區有43處遺址,數量之多,分布之密為全國之冠。距今4500年到4000年的龍山文化遺址在嵩山地區更是星羅棋布,王城崗、八方遺址、潁陽遺址、楊村遺址、君召南窪遺址分別是全國和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一時期,人文始祖黃帝誕生於嵩山余脈鳳後嶺下的軒轅丘,戰勝蚩尤建功立業,一統華夏後定都於嵩山腳下。唐堯、虞舜的重大政治活動在嵩山地區的也很多,堯晚年數次到登封箕山拜訪許由,留下了箕山、潁水、洗耳泉、飲牛坑、許由冢等文化遺存,後來帝堯巡狩陽城,並以百歲之高齡駕崩於嵩山腳下的登封陽城。舜帝傳說曾到登封負黍城經商和到嵩山訪賢大禹。

大禹身為崇伯鯀之子,繼承父親未竟的治水大業。十三年中,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為把嵩山南麓的洪水疏導入黃河,他即化為力大無比的黃熊開鑿軒轅關,並和妻子約定聞鼓餉夫。一次塗山嬌發現大禹身化黃熊的秘密,遂化為巨石,並石破北方而生啟。現仍屹立在登封市區周圍的啟母石、漢三闕正是這一歷史事件的明證,而嵩山主體太室山、少室山也因大禹的兩個妻子塗山嬌、塗山姚分別居住其下而得名。

距今4000年到3000年,嵩山地區是夏商周三代立國的中心,禹都陽城,啟都陽翟、斟尋、湯都西亳、商都鄭州、東都洛邑環嵩山而立,一舉奠定了嵩山在中國文化史上的不可取代的中心地位。周武王滅紂後,在太室山祭天,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有文字記載的封禪活動。歷代帝王不斷遊歷嵩山,留下了不少佳話。公元前110年,漢武帝禮登嵩山,拜謁啟母石後,率眾自東邊登上一座山峰,聽到大呼“萬歲”之聲時,“問上上不言,問下下不語”,有大臣就獻媚恭維說:“這是中嶽山神在迎接您。”漢武帝當下龍心大悅,於是就命名這座山峰為“萬歲峰”,並在峰上建“萬歲亭”,在峰下建“萬歲觀”。同時,命令祠官大規模增建祭祀中嶽山神的太室祠,並劃山下三百戶居民設立崇高縣,免除一切賦稅、徭役,專門奉命祭祀岳神。從此,“山呼萬歲”就成為一個成語沿用了幾千年。北魏太和十八年(495年),孝文帝巡幸嵩山,親作《祭嵩高文》,致祭中嶽。

唐高宗一生和嵩山關係密切,在皇后武則天的陪同下曾三來嵩山。永隆元年(680年)唐高宗第一次遊歷嵩山,他親謁少姨廟、嵩陽觀、啟母廟,拜訪了著名道士潘師正,並為其建隆唐觀、精思觀、尋真門、仙遊門。永淳二年(683年),唐高宗和武則天再次光臨嵩山,他們游幸奉天宮、少林寺,派人祭祀嵩岳、少室、箕山、具茨山等。弘道元年七月,唐高宗下詔當年十一月封禪嵩岳,並在嵩山極頂峻極峰上修建了圓徑五丈、高九尺的登封壇,在城西少室山下萬羊崗上修建了封祀壇。不久唐高宗車駕幸臨嵩山奉天宮,準備來年封禪中嶽,但不久就因身體不豫而下令罷封。大周女皇武則天對嵩山情有獨鍾,一後曾八次遊歷嵩山,前三次都是陪同唐高宗而來。公元696年,當她第四次駕臨嵩山時,她登封中嶽的大願終於得償。一向把嵩山作為精神寄託的武則天,在這裡向世人展示了巾幗不讓鬚眉的氣概。聖歷二年(699年)春,武則天第五次動身駕幸嵩山,這次她撰文並行書了大周升仙太子碑。聖歷三年四月,武則天再幸嵩山三陽宮避暑,五月癸丑,因武則天疾病康復,遂宣布大赦天下,並改元久視,大宴群臣於石淙河,並命隨從的太子李顯、相王李旦、梁王武三思、內史狄仁傑等16名隨臣各賦應制游石淙詩一首。

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游幸嵩山,並夜宿少林寺方丈室,當天晚上寫下一首詩作:“明日瞻中嶽,今宵宿少林,心有六禪靜,寺據萬山深,樹古風留籟,地靈夕作陰,應教半岩雨,發我夜窗吟。”然後,他又遊歷了會善寺、嵩陽書院、中嶽廟、峻極峰,臨走時,乾隆還將越南貢品9隻玉如意賜於中嶽廟道士收藏保存,作為震山之國寶,專供每年祭祀之用。

2.天文文化

周王朝建立後,周武王認為嵩山是天室,並在此祭天。成王繼位後,攝政的周公遵照武王的遺囑建設新都洛邑。在占卜盛行的時代,周公一方面做洛邑位居地中、“求地之中,以建王而阜安萬民”、“王者必居土中”的輿論,一方面打著制訂曆法、發展農業生產的旗號,開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天文測量。他在全國設定了五處觀測點,以潁川陽城為中表,開始築土圭、立木表,測量日影。通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測量,周公把測量的數據一一記錄下來,發現了日影有一個由長到短再由短變長的周期,並根據每天日中日影的變化找出了季節的變化,得知了冬天日影長、夏天日影短的規律。於是,他就把一個周期稱為一年,並把日影最長的那一天定為冬至,把日影最短的那一天定為夏至,把長短變化中的兩次等分點分別稱為春分和秋分,這樣根據四季變化指導農業生產就有據可依。

古時,因為科技落後,生產力不發達,認識水平低下,人們認為天圓地方,認為天球投影下的地球南北長三萬里。與八尺表測量出來的日影長對照,認定“影長一寸,地差千里”。周公利用圭表之法“測土深、正日景、求地中、驗四時”,發現登封陽城夏至時表影長一尺五寸,恰在地球南北的中心點上,於是就認定這裡為天地、宇宙的中心。正因為此,周公即派太保召公去距地中陽城僅一百多里的洛邑觀察地形,隨後親往洛邑建設都城。周公證得陽城為天地之中,於是中原地區被稱為中國,豫州被稱為中州,華夏民族被稱為中華。中國、中華、中州、中原、中嶽、中土、中央、中天等詞語中的“中”字都由此而來。連河南方言也不說“好不好”、“行不行”,而說“中不中”。

嵩山嵩山
開元十二年(724年),著名天文學家僧一行奉命“考前代諸家曆法,改撰新曆”,再次組織了一次空前的天文測量,他仍以登封陽城為中心觀測點,並根據實地測量結果,編成了結構嚴謹、條理分明的《大衍曆》。他的下屬南宮說為保存周公測景的舊制,遂把周公時期的土圭木表更改為石圭石表,並刻上“周公測景台”五個大字。

至元十三年(1276年),忽必烈任用著名的科學家郭守敬、王恂等人進行大規模的天文觀測活動,以改進、修訂曆法,這就是著名的“四海測驗”。改歷之初,郭守敬就敏銳地首先提出實際觀測是治歷之本的原則,他說:“歷之本在於測驗,而測驗之器莫先儀表。”所以他集中精力研製新的天文觀測儀器,在簡要實用的原則指導下,他先後創製了簡儀、高表、仰儀、景符等十八種天文儀器,而簡儀和高表是最重要的兩種儀器。而觀星台實際就是郭守敬創建改進的高表。為了制訂出更加精準的曆法,郭守敬向忽必烈進諫說:“唐朝開元年間,一行和尚曾命令南宮說到天下十三個地區實地觀測,而今天國家的疆域比唐時尤為廣大,更需要到邊遠的地方進行測驗。不然,日月交食分數時刻不同,晝夜長短不同,日月星辰去天高下不同,可以先南北立表,取直測影。”英明的忽必烈批准了他的建議,於至元十六年(1279年),設十四路監候官,分幾路出發到全國各地進行天文觀測。據記載,登封陽城就是這次四海測驗活動中的一個觀測所,並且是當時全國的中心觀測站。至元十六年三月,郭守敬由上都、大都開始,歷經河南,轉抵南海,行程數千里,親自掌握這一路的測驗,曾親自在登封陽城主持觀測,得出了陽城“北極出地三十四度太弱”的結論。今天的登封觀星台北京觀象台是郭守敬創建的兩所永久性高表。登封觀星台是一座具有測影、觀星和計時等多種功能的天文台,也是“四海測驗”中二十七座觀測站迄今仍然保存於世的唯一一處。觀星台不僅是我國現存最的天文台,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遺址之一。觀星台距今已有700多年歷史。她是世界上沿用最久、保存最為完整的古天文建築之一,是中國歷史上天文科學發展高峰的佐證,也是目前中國現存最早的一座觀星台。

郭守敬通過在觀星台的實地觀測,掌握了地球運轉的規律,並準確地測出二十四節氣,特別是夏至、冬至、春分、秋分的準確時間,於至元十七年(1280年)編制出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曆法——《授時曆》,該曆法的一個回歸年長度為3652425天,合今天的365.2422天即365天5小時49分12秒,同現代科學測定的回歸年長度365天5小時48分6秒相比,一年僅長0.0003日即26秒,而與現今世界上通用的格里高利曆相比一秒不差,但卻比它早了三百多年。《授時曆》編成後,元世祖忽必烈根據《尚書》中“敬授民時”一句定名為《授時曆》。《授時曆》使用長達364年之久,是我國歷史上施行時間最長的曆法。後來元朝皇帝還下詔書把《授時曆》賜給高麗(今朝鮮)、日本、安南(今越南)等國家使用。

3.地質文化

中嶽嵩山東西橫亘60餘公里,峻極於天,氣勢磅礴。23億年前,當世界還處於滄海橫流時,當中國大部分地區還沉浸在浩翰的汪洋大海深處時,嵩山便已橫空出世,巍然聳立。5。7億年前,當嵩山最後一次升出海面,雄姿矗立碧天時,喜馬拉雅山和秦嶺都還在海底沉睡。嵩山岩齡有的已屆36億年,無愧於地球上的老壽星這一讚譽,嵩山堪稱萬山之祖、五嶽之尊。

在嵩山,我們可以探索華北古陸三十多億年的滄桑變化:太古宙的岩漿侵入,元古宙的地殼運動,古生代的海進海退,中生代的滑動構造,新生代的山嶽冰川。險峻壯美的嵩山因岩齡古老和發育完全、出露完整、類型齊全的獨特地層構造而被冠以“天然地質博物館”、“地學百科全書”、“五世同堂的地質史記”。嵩山歷來為國內外學者所重視,中國地質科學院第五任院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地質公園專家組惟一的中國專家趙遜這樣讚美嵩山:“嵩山與美國的黃石公園、加拿大的蘇必利爾湖、俄羅斯的卡拉半島等相比,科學價值在其之上。”馬杏垣教授在向國際文化與自然遺址保護委員會推介嵩山地質遺址時說:“嵩山地區地質現象中最可貴的是它的重力滑動構造,這是世界上最宏偉的,可以說也是獨一無二的。世界上前寒武紀重力構造雖然在西南非也有,但不如中國嵩山精彩。從古構造觀念上講,它們是輕沉積物的變形,琳琅滿目。”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地學部主任伊德博士對嵩山地質景觀考察後激動萬分地說:“嵩山不僅擁有全球罕見的五世同堂地質現象,還融合了地球的歷史和文化,真是太奇妙了,全世界的人都期待來此參觀。”

嵩山是石頭與人文景觀的完美融合,其地層構造在全球有重要的地學對比意義。嵩山地區發育著集典型、稀有、系統性於一身且不可再生的珍貴地質遺蹟,是研究地殼演化規律、追溯地球演化歷史的理想場所。在不到400平方公里的區域內,嵩山地區連續完整地出露著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個地質時期的沉積和構造——熱事件的序列產物,清晰地保存著發生在距今25億年、18億年、5。43億年分別被命名為嵩陽運動、中嶽運動、少林運動三次全球性前寒武紀造山、造陸運動所形成的不整合接觸界面及構造形態遺蹟,嵩山以其豐富的地質文化內涵受到世人的青睞。

嵩山地區現代意義上的地質調查開始於上世紀初期。1950年,地質學家張伯聲在登封嵩岳寺塔西南山溝中發現了片麻岩與石英岩之間的不整合接觸關係,隨即命名為“嵩陽運動”。1954年,張爾道教授把五佛山一帶分布的輕微變質或不變質岩層稱為五佛山系,並把五佛山系與石英岩之間的不整合接觸命名為“中嶽運動”。1960年,王曰倫教授發表了論文《嵩山地質觀察》,在證實肯定嵩陽運動、中嶽運動的同時,把五佛山系與寒武系之間的不整合接觸命名為少林運動。不久,走遍了嵩山山山水水、溝溝坎坎的馬杏垣教授在五佛山群葡萄嶺組頁岩與駱駝畔組之間發現了微弱交角不整合接觸關係,創立了舉世聞名的重力滑動構造理論。

嵩山嵩山
嵩山山系中最古老的岩石是太古代花崗綠岩系,它是距今36-25億年由海底基性岩漿噴發和酸性岩漿侵入而形成的火山岩和侵入岩,後經地殼運動的應力作用和溫、壓效應,使其褶皺造山、變質變形的片麻岩,地質學家把不同類型的片麻岩總稱為登封群。距今25-18億年古元古代濱海、淺海沉積物變質而成的石英岩、片岩和白雲類岩石,地質學家總稱為嵩山群。距今18-10億中元古代濱海、淺海沉積的礫岩、石英岩狀砂岩、泥岩、頁岩、白雲岩等,地質學家稱其為馬鞍山群和五佛山群。大約從36億年前開始,嵩山地區的海底發生了來自地幔的基性熔漿噴發和酸性岩漿侵入,形成了被稱為結晶基底的花崗綠岩系。在距今25億年前後,嵩山地區發生了被稱為“嵩陽運動”的劇烈地殼運動。嵩陽運動是指太古宙登封群片麻岩與元古宙嵩山群之間不整合界面所代表的一次造山運動。嵩陽運動的結果使海底沉積的花崗綠岩系受到近南北向的應力作用、溫壓效應而發生褶皺隆起,慢慢露出海面,形成山脈,這是嵩山首次露出崢嶸。後來經過長期風化剝蝕,嵩山漸漸被夷平了,加上地殼不斷下降,嵩山又被淹沒在海水之下,形成濱海和淺海環境,接受了被稱作嵩山群的碎屑物質、泥質及鈣鎂等物質的沉積。到了距今18億年前後,嵩山地區發生了被稱為中嶽運動的全球性地殼運動,中嶽運動是指發生在中元古代和古元古代之間嵩山地區五佛山群與嵩山群不整合界面所代表的一次褶皺造山運動。中嶽運動期間,來自東西方向的應力作用和溫、壓效應使海底的碎屑岩——碳酸岩地層慢慢隆起成山,露出海面,嵩山第二次屹立於中華大地。中嶽運動是嵩山地區地質發展演化史中最重要的構造事件,它形成了區內統一的基底,是基底演化階段的結束、沉積蓋層演化階段開始的標誌,它還標誌著華北統一大陸的形成。中嶽運動後,嵩山再次慢慢風化、剝蝕、夷平、下降,逐漸被海水吞噬,形成濱海、淺海等環境,先後沉積了被稱作馬鞍山群、五佛山群和羅圈冰磧層的地層層序,到了距今5。43億年前後,嵩山地區又發生了被稱為少林運動的地殼運動。少林運動指嵩山地區寒武系關口砂礫岩與五佛山群之間的不整合界面所代表的褶皺造山運動。少林運動使嵩山一帶大範圍地升出海面,形成了現在的嵩山山系,後來雖然發生了古生代廣泛的海侵,但嵩山山系的主要山峰始終未被海水淹沒。少林運動結束了地質史上的元古代,進入了古生代。這次運動的證據在少林寺南面的山坡上清晰可見。少林寺的位置正代表著這段地質史的分野,少林寺前面是元古代地層,後面是寒武紀地層。從寒武紀到奧陶紀,嵩山地區大部分仍然被海水覆蓋,又經過了兩億年,這裡的地殼最終上升到海平面以上,嵩山從此揚眉吐氣,昂首屹立於天地間。

三疊紀時,發生了一次延續時間很長的被稱為燕山運動的地殼運動,我國的很多山脈都是在這次運動中形成了現在的基本格局。嵩山這次受到南北方向力量的擠推,形成了東西方向的主軸,又因受力部位不均勻,一方面形成了嵩山南北兩側的東西方向大斷層,形成了壁立千仞的懸崖峭壁,使得嵩山挺拔峻峭;一方面出現了兩組剪下斷裂,沿著東西方向的大斷層,太室山相對少室山北移,五指嶺又相對太室山北移,形成了現在嵩山的山勢和地貌。

古老、悠久的嵩山,其誕生、演化就是中原大地滄桑變遷的見證。正因獨特的地質構造和珍稀的地質遺蹟,2001年3月16日,嵩山成為首批國家地質公園,2004年2月13日,嵩山通過評審成為世界地質公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