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皮影

泰山皮影

泰山皮影戲系山東[地理區域]皮影戲的嫡脈流傳和重要代表。在《檮杌閒評》中就有關於明代山東皮影戲的記載。清朝末年至民國期間是泰山皮影戲比較活躍繁榮的時期,在民間還流傳著影了戲與白蓮教起義的一些傳說。根據普查傳承譜系,藝人大都為山東籍,這裡的影戲大多為家傳或收徒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自清末民初至今,泰山皮影戲已傳承了六代。清末民初為泰山皮影戲的鼎盛時期,演出遍布泰山周邊地區。泰山皮影戲主要分布於泰安市城區、肥城市、東平縣、寧陽縣、新泰市等地,並影響到臨沂、濟南、魯東等地區。解放後,五十至六十年代,泰山皮影戲再度繁榮。文革期間,泰山皮影戲遭到嚴重破壞,開始銷聲匿跡,走向蕭條和衰亡。目前,泰山皮影諸多傳承人中只有范正安先生及其家人從事皮影戲演出。

基本信息

藝術特徵

泰山皮影戲泰山皮影戲
泰山皮影戲體現著我國早期皮影造型藝術的特徵:
泰山皮影戲受泰山文化的影響,人物造型粗獷豪放,主要手法是刀刻和彩繪。人物形象往往取材於民間剪紙和傳統戲曲臉譜,同時也逐漸形成具有泰山地域特色的臉譜程式。影人的高低約在50公分左右。皮影人物造型基本與戲曲行當相同。

保留劇目

泰山皮影戲演出的主要劇目有:泰山石敢當系列《石敢當大戰荊葛王》、《石敢當龍角山除狼》、《石敢當戰獨角》、《石敢當滅金爪》、《石敢當五閣廟捉鬼》、《石敢當奈河避邪》、《石敢當王莊裝媳婦》此外還有《西遊記》、《東遊記》、《封神榜》、《孫龐鬥智》等連台本戲。演出無劇本,完全靠演員記憶。

製作工藝

泰山皮影戲泰山皮影戲
泰山皮影戲的影人製作嚴謹考究,它採用生牛皮和驢皮為主要原材料。先將牛皮或驢皮用生石灰浸泡數日,浸泡後用刮刀刮淨油脂和雜物,釘於木板上陰乾。進入影人製作程式後,第一步先用紙板繪出人物基本造型輪廓,再將輪廓小樣附於皮革上描繪,然後剪出影人輪廓,待人物輪廓剪出後進行雕刻。泰山皮影戲人物以精細傳神著稱,一個影人形象的塑造完成,往往要經過幾千刀甚至上萬刀的精心雕刻。雕刻完成後進入彩繪階段,泰山皮影戲影人主要選用紅、綠、藍、黃為主要色譜。著色影人陰乾七成後,用沙袋壓七八天左右,使其平整。為防雨防潮,保持色彩的艷麗,用桐油噴塗於影人表面。最後用針線進行縫合裝釘,栓於桿上。製作完成的影人還要經過嚴格的調試,使影人達到最理想的狀態。

聲腔技巧

泰山皮影的曲調主要有鼓調、老調、南調、琴調、垛子板等,根據不同的人物身份和人物性格採用不同的曲調塑造人物。泰山皮影戲與全國各地的皮影戲不同,其他地方的皮影戲均由兩人以上甚至八、九人演出,而現在的泰山皮影戲則由一個人獨立完成。所謂泰山皮影戲“十不閒”即演員調動全身所有器官,表演、操縱、伴奏、演唱、道白均由一個人完成。

道具樂器

泰山皮影戲的道具與樂器:泰山皮影戲道具有:螢幕架、幕布(主幕、邊幕)、燈具、影人、布景、桌椅、馬匹、雲頭。
泰山皮影戲的樂器有:鼓、鑔、梆子、鑼、小鑔。

傳承

泰山皮影戲泰山皮影戲
泰山皮影戲在傳承傳統的同時,注重發展創新。從其第四代傳人范正安開始,由一人獨立完成皮影戲演出。
泰山皮影是山東皮影的重要代表,在全國皮影戲中具有獨特的藝術風貌。泰山皮影戲藝人經過歷代傳承,不僅保留了泰山皮影傳統的表演技藝,雕刻方法和口傳劇本,而且有許多新發展。前輩老藝人蘆太昌、劉玉峰,在繼承泰山皮影文化傳統的同時,也學習借鑑了濟南皮影表演的特點,豐富了泰山皮影的表演藝術。
作為泰山皮影戲的主要傳承人范正安先生,在完整地保持泰山皮影傳統的基礎上,又廣泛吸取了西河大鼓、山東四板書、十不閒等表演技藝,特別是獨創了一種由一人同時操縱、演唱和伴奏的表演方法,成為當今中國皮影表演罕見的一種絕技。他打造泰山文化品牌,用皮影表演“泰山石敢當”的故事,豐富充實了泰山文化的內涵。范正安先生的皮影表演技藝高超、表演劇目豐富、演唱曲調多樣,同時在皮影雕刻、布景繪製、樂器伴奏等多方面傳承的基礎上有許多重要創造,其皮影藝術是山東皮影的佼佼者。

意義

泰山皮影戲泰山皮影戲
鑒於泰山皮影戲與其它民間說唱的密切聯繫,挖掘整理泰山皮影戲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具有典型意義。對泰山皮影戲的保護和研究,也是對我國皮影藝術歷史,流傳和現狀的深入挖掘,整理和全面認識。對於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搶救瀕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繁榮當代民間文化,將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盤點齊魯民俗手工藝品

齊魯文化,是齊文化和魯文化的融合。春秋時期的魯國,產生了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學說,而東臨濱海的齊國卻吸收了當地土著文化(東夷文化)並加以發展。兩種文化在發展中逐漸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豐富歷史內涵的齊魯文化。齊魯民俗手工藝品以弘揚齊魯文化為主題,將中國古典藝術與齊魯文化巧妙結合,構思巧妙,匠心獨具,具有非常高的藝術價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