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山石

壽山石

壽山石,我國傳統的四大印章之一。若以礦脈走向,又可分為高山、旗山、月洋三系。以迪開石、葉蠟石、伊利石等礦物為主、並達到圖章石雕琢工藝要求的岩石。因主要產於福建壽山而得名因為壽山礦區開採得早,舊說的田坑、水坑、山坑,就是指在此礦區的田底、水澗、山洞開採的礦石,經過1500年的採掘,湧現的品種達百數十種之多。壽山石已成為海峽兩岸經貿往來、文化交流重要的橋樑之一。

基本信息

歷史發展

壽山石壽山石
1999年8月,中國寶玉石協會在京進行首次“國石”定名活動。推選出福州壽山石、浙江昌化雞血石、新疆和田玉、浙江青田石、遼寧岫巖玉、內蒙古巴林石等6個石種為候選石。壽山石名列榜首。
2000年2月19日,在第二屆國石評選中,福州壽山石獲得石類第一名,被譽為“石中之王”。
2001年10月17日,在中國寶玉石協會在第三次“國石”研討會上,壽山石成為了“國石”第一候選石。
2002年10月,壽山石再次亮相京城參加第四屆國石的評選,並正式被中國寶玉石協會命名為“中國國石”。
壽山石在寶石和彩石學中,是屬於彩石大類的岩石亞類,它的種屬,石名都很複雜,約有一百多個品種。按傳統習慣壽山石的總目一般可主要分為“田坑”、“水坑”和“山坑”三大類。環繞著壽山村的是一條涓涓的流水溪泉,就在這涓涓繞村行的壽山溪兩旁的水田底層,出產著一種“石中之王”壽山石。因為產于田底,又多現黃色,故稱為田坑石或田黃。田石以色澤分類,一般可主要分為田黃、紅田、白田、灰田、黑田和花田等。
田黃石是田石中最常見的品種,也最具代表性的石種。田黃的共同特點是石皮多呈微透明,肌理玲瓏剔透,且有細密清晰的蘿蔔紋,尤其黃金黃、橘皮黃為上佳,枇杷黃、桂花黃等稍次,桐油黃是田黃中的下品。田黃石中有稱田黃凍者,是一種極為通靈澄澈的靈石,色如碎蛋黃,產於中坂,十分稀罕,歷史上列為貢品。
白田石是指田石中白色者,質地細膩如凝脂,微透明,其色有的純白,有的白中帶嫩黃或淡青。石皮如羊脂玉一般溫潤,越往裡層,色地越淡,而蘿蔔紋、紅筋、格紋卻越加明顯,似鮮血儲於白綾緞間。石品以通靈、紋細、少格者為佳,質地不遜於優質田黃石。
紅田石:田石中色紅者稱為紅田石。生為紅田有兩種原因,一為自然生成一身原紅色;一為人工煅燒而成後天紅,天生的紅田石稱為橘皮紅,是稀有石種。
寺坪田石:壽山村外原有一座“廣應寺”,建於唐光啟三年(884)。寺中僧人時常採集田黃石,研磨成粉末給周圍百姓治病,未用的石頭儲於寺內,日積月累,寺中積攢田黃無數。元末戰亂,廣應寺因曾收留過朱元璋而被元兵付之一炬,連同僧人辛辛苦苦積攢起來的田黃石也沉默於火中,田黃石經火炙後又埋入土中。造化弄人,數百年的日曬雨淋、水分浸蝕不但沒有讓這些深埋於廢墟之下的田黃石黯然失色,特殊土壤的滋養反而賦予了它們更為絢麗的生命,既保留了田黃石原有的優良品質,更進一步成就了其溫潤如古玉的厚重質樸的獨特魅力。此時的寺坪田不再僅僅是簡單的石頭,更像是歷經風雲變幻後的智者,它們靜靜的守護著廣應寺這片飽經滄桑的土地,記錄了歷史,見證了歲月的變遷。廣應寺明洪武和崇禎年間,兩次焚毀、重建,反常的環境因素,是形成寺坪田獨特的演變條件。其中明代毀於大火兩次,也是寺坪石形成的最主要時間。明時寺坪石的數量頗多,到廣應寺附近採集寺坪石也成為文人雅士的風尚,寺坪田的身價逐年上漲,很久以前就已經是“易金十倍”了。壽山村東南有山名坑頭山,是壽山溪的主要發源地,依山傍水有坑頭洞和水晶洞,是出產水坑石的地方。因為洞在溪旁,石浸水下,故又稱“溪中洞石”。水坑石出石量少,佳質尤罕,因此今日市場上所見水坑石佳品,多系百千年前的舊物,故有“百年稀珍水坑凍”之說。水坑石是壽山石中各種徑凍石的薈萃,主要品種有水晶凍、黃凍、天藍凍、魚腦凍、牛角凍、鱔魚凍、環凍、坑頭凍及掘性坑頭等,色澤多黃、白、灰、藍諸色。

種類

壽山石壽山石
壽山田黃凍石


田黃凍石是壽山田黃石中的珍品,田黃凍石通體明透,似凝固的蜂蜜,潤澤無比。
桃花凍石

桃花凍石形狀如同片片桃花瓣浮沉在清澈溪水之中,故名桃花凍石,桃花凍石又叫“桃花水”,或者“浪滾桃花。它質微透明,色多白、黃,中帶細密的紅點,深淺大小不一,疏密有致,聚散有情,濃淡掩映,點點分明,光彩奪目,嬌艷欲流,似三月桃花散落水上,凝而視之,似動非動,如花飄靜水。所以桃花凍石是非常美麗的壽山石之一

芙蓉凍石

芙蓉凍石凝結脂潤、細膩純淨,按照凍石質地主要有:白芙蓉石、黃芙蓉石、五彩芙蓉石、紅芙蓉石、青芙蓉石、綠芙蓉石、竹頭窩芙蓉石、瓷白芙蓉等,產地主要是將軍洞、上洞、天面洞、半山芙蓉石等。

荔枝凍石

荔枝凍石的石性凝結,透明度強,晶瑩透澈,紅、黃、白、黑等各色俱有,艷麗無比,肌里有粗蘿蔔絲紋,有些原石還有黃色皮。荔枝凍石分為老性荔枝、新性荔枝凍石、紅荔枝、黃荔枝、紅黃荔枝、純白荔枝。

牛角凍石

牛角凍石也是壽山石的一種,因色澤似牛角而得名。牛角凍石質地通靈,肌理隱存水流紋,紋色濃淡交錯,黑中帶赭,色如黑牛角,肌理隱含灰色或灰黑色的棉花紋,其中以羊脂凍最好。

魚腦凍石

魚腦凍石也是壽山石的一種,魚腦凍石石質溫潤瑩潔,半透明,肌理隱含棉花紋,產量稀少,十分難得,是水坑中的珍品。《後觀石錄》稱其為“半脂”,因狀如煮熟的魚腦而得名魚腦凍石。

天藍凍石

天藍凍石,顏色蔚藍帶白或黃,肌理有黑點和棉花紋,如雲霞朵朵。

環凍石

環凍石是因為壽山石上有單環、雙環乃至多環相連,布滿石面。以環紋清晰、圓圈色灰白或深灰,經油浸漬後或變淡或反增濃是好的環凍石。

水晶凍石

水晶凍石是因為這種壽山石透明度好,沒有渾濁感,如水晶一樣晶瑩剔透,所以因此得名。

大紅袍雞血凍石

大紅袍雞血凍石的紅色有鮮紅、大紅、淡紅、暗紅、深紅等,一般以鮮艷的紅色為上品,凍石質地細膩、油潤、微透明至半透明為佳品。大紅袍雞血石紅色越多,凍石價格越高,但是凍石的地子也非常關鍵,是決定凍石整體效果的因素之一。

鱔草凍石

鱔草凍產於坑頭洞,質地清靈,色蟹青中略帶微黃,肌理含細點,類似鱔魚之背脊。或色灰白,呈半透明體,內現條條粗紋,狀如水底飄蕩的草葉,或寥寥數片,或滿石密布。鱔草凍石石質凝膩,淨潔如玉,色光而通靈,是壽山石凍石精品品種。

豹皮凍

豹皮凍是因為壽山石肌理里有隱隱約約的豹紋而得名,豹皮凍很少見。

山坑石

是壽山石中的大宗,是高中檔壽山石印章和石雕藝術品的主要原料來源。高山系是山坑石的總代表。

高山石通靈瑩麗,唯石品多達上百種,石質優劣各異,命名多不規範,以色、以相、以產地、以始掘者命名的現象都有。以色分類的有紅高山、白高山、黃高山、蝦背青、巧色高山等。以相分類的有高山凍、高山環凍、高山晶、掘性高山、高山桃花凍、高山牛角凍、高山魚腦凍、高山魚鱗凍等。以產洞命名的有和尚洞高山、大洞高山、瑪瑙洞高山、油白洞高山、大健洞高山等等。
在高山東北2公里處的杜陵山中,出產一族相對獨立的石材,統稱杜陵坑石。杜陵坑石品種繁多,亦有以石色、以開採人名和開採方式來區別命名石種的習慣,如白杜陵、紅杜陵、黃杜陵、杜陵晶、棋源洞杜陵等。

源於杜陵坑山臨溪處的善伯洞,從質地來講,此石溫膩脂潤、半透明、性微堅,肌理多含金砂點和粉白點,杜陵坑石則無。從顏色上看,色多鮮艷。1989年以來,屢出佳石,其石分為紅善伯洞、黃善伯洞、白善伯洞、善伯晶、銀裹金善伯洞、善伯尾等。
月尾石產於與於善伯山相連的月尾山麓之中,是善伯石礦脈的延續,月尾石質地細潤而較松,為透明或不透明,肌理中偶有白點或綠色斑點,色澤主要有綠色、紫色兩種,且深淺變化不同,其品種有月尾綠、月尾紫和艾葉綠石等。

在壽山村東南8公里處有月洋村,有座山稱月洋山,其周遭所產壽山石統稱月洋系石。月洋系產石僅十餘種,其中最佳麗的神品,要稱芙蓉石,芙蓉石被稱為中國“印石三寶”(田黃、芙蓉、雞血)之一。芙蓉石洞在月洋山頂峰,石質極為溫潤,凝脂,細膩,雖不甚透明,然雍雅盡在其中。同時,芙蓉石亦是壽山石中一大石族,以色劃類,分為紅芙蓉、白芙蓉、黃芙蓉、芙蓉青、紅花凍芙蓉;又有以洞分類者,稱將軍洞芙蓉、上洞芙蓉等。

旗降石質地細膩脂潤,微透明或不透明,富有光澤,年久不變,在壽山石中韌性最強。色澤很豐富,以黃色為基調,有黃、紅、白、紫、灰等色,或單色,或二三色相間,色澤深淺變化,或濃或淡,相互輝映。

旗山系壽山石礦藏豐富,品種繁多,是僅次於高山系的第二大系。旗降石石質結實,溫潤,堅細,凝膩,微透明或不透明,實有光澤,色彩豐富,以紅、黃、紫、白等兩色及多色相間者常見,是壽山石中一大家族,如黃旗降、紅旗降等。

杜陵坑山各洞均有剝離於石脈的獨石,埋藏於坑洞周圍的砂土中,由掘取而得。掘性杜陵坑石石質脂潤,微透明,惟不及洞產石通靈,有網狀或環狀紋,但紋理紊亂。黃色掘性杜陵坑石,有桂花黃、枇杷黃、橘皮黃,有時亦出現蘿蔔紋。石皮紅筋,易與田黃石相混。二號礦石:產於壽山鄉黨洋村二號葉蠟石礦,屬黃巢礦脈,石性凝結微堅,細膩滋潤,色彩絢麗。結晶狀態:有全結晶,半結晶,未結晶,即使未結晶的二號礦石,也至少已經起凍,而且質地細膩,光彩奪目。在開採葉臘石時偶然獲取結晶體團狀凍石,瑩潔通靈,有紅、黃、白、綠等色,並分布有白色糕點,以黃色為最佳。二號礦的一部分黃色品種被命名為黃巢凍、花蟲洞、醉紅。壽山村是壽山石的唯一的原產地。其位於中國福建省福州市的東北部,出福州市區北上,在蜿蜒而平坦的盤山公路上行車三十餘公里就能到達壽山。

壽山村風景優美,氣候宜人。壽山村由群山所環抱,正是這些山頭構成了壽山一道道亮麗的的風景線。以壽山村為中心的“百里連亘”、“萬山村立”的群峰里,主要有高山、旗山、旗降山、杜陵、善伯等。從高空俯視,一條美麗的線條—壽山溪鑲嵌在壽山上,有“石帝”之稱的田黃正是出產於壽山溪自身及周邊。

顏色

壽山凍石顏色有多種,白色、乳白色、灰白色、紅色、粉色,天藍色,五顏六色的。壽山凍石紅如雞血,粉如桃花,讓很多印石收藏者愛不釋手。

如何保養

壽山石的保養是壽山石收藏的一個重要課題。雖然壽山石天生麗質,在自然狀態下,石形不容易變,石色也不輕改,但是,從陰暗的地底深處到暴露於陽光燦爛的世界,要保其天生麗質永駐人間,依然要涉及養石和護石這個話題。
壽山
石屬葉臘石,質地滋潤,富有光澤,硬度較低。一些品種在開採時,因爆炸震動,結構遭受破壞,多裂紋、裂格,如果不善加養護,日久天長就會枯燥易損,因此,自古以來就有以油養石之風。
壽山石的養護雖然簡單方便,易於操作,但也不是沒有忌諱,因而不可隨意處置,同時不同的石種有其不同的特性,所以養護也要因石而異。
首先,保持潤澤,切忌高溫壽山石最忌乾燥、高溫,養護的關鍵要注意保持潤澤。不論原石還是雕品,都應該避免陽光曝曬和高溫環境。新采的礦石不可長期放在山野或室外,要及時藏在地窖里或陰濕之處,時常灑些冷水以保潤澤。
其次,開料水磨,謹防燥裂以水鋸、濕磨為上,如須在砂輪上打磨,則應預備清水一盆,待石料摩擦發熱時,及時用冷水降溫。
第三,原坯石料,木盒裝放經過去皮、除污、清雜質,製成原坯後,應分出品種、檔次和塊度,置放在木質盤盒之中。塊度大且石質粗者,只需將木盒放在陰濕處保存即可。如屬高檔石料,塊度小者,最好浸入盛滿植物油的瓷盆里。如果塊度較大,為節省油料,也可將石坯沾油後用透明紙包裹好,放在陰濕處。
第四,雕刻成品,除塵保潔經過雕刻加工的壽山石雕成品,適宜陳列室內。石表被灰塵、污物沾染時,只要用細軟的綢布輕輕擦抹、即可恢復光彩。壽山石硬度低,約在摩氏二至二點五度之間,切忌用金屬片或其它硬物修刮。

方法用途

壽山石除了大量用來生產千姿百態的印章外,還廣泛用以雕刻人物、動物、花鳥、山水風光、文具、器皿及其他多種藝術品。這種供藝術雕刻用的壽山石主要產於壽山及峨嵋、東仔、湖潭、石碧頭等礦床,其礦物成分以地開石、高嶺石為主,葉臘石次之。
優美的壽山石藝術品在人類社會生活中不僅有助於物質文明,而更重要的是有助於精神文明事業的發展。它可以使人陶冶情操,美化心靈,益壽延年。例如,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郭功森用旗降石為材料所創作的“曲水流觴”就描繪了公元353年(永和九年)的蘭亭盛會。正如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蘭亭集序》之所贊述:“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所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作品布局合理,境界曠遠,富有詩情畫意。其他如高山石“竹林七賢”亦為郭功森的佳作。馮久和的高山石“鳥鳴花果艷”則展現了春光明媚,鳥語花香,生機永存。

壽山石“滿漢全席”壽山石“滿漢全席”

陳敬祥以高山石為材料所創作的“求偶雞”,在壽山石雕中首創了鏤空雕技法(1956年),刻有一隻母雞在雞籠內撲翅欲出,籠外幾隻公雞跳躍求歡,真實可愛。林亨雲以高山石為材料所創作的“海底世界”廣泛採用了鏤空雕的技法,不僅紅、黃、赭、白、黑、灰等各色藝術形象布局合理、協調一致,而且同一顏色中還有濃淡或深淺之分,使作品顯得別有風韻。特別是原來重達65公斤以上的高山石石料,經過他精心雕鏤,最後只剩下不足20公斤。由此而使作品更顯得色彩層次分明,對比強烈;虛實結合,玲瓏剔透。各種魚類游弋於水中,怡然自得。亞洲工藝美術大師一代翹楚

江在勛的一件選用石種雕刻而成的名為《嘉夢》的作品則是通過曼妙女子的姿態、神情,配以象徵性的春之萌芽,那是隱忍,是堅韌,是希望,亦或是···讓我感受到的是一種堅強不屈的品質和一種樂觀向上的態度。但是,越是有靈魂的事物,能夠讀懂它的人往往越少。不過這也體現了藝術品有別於其它庸俗之物的獨特之處。
那些色澤暗淡、質地較差的壽山石則不能用作石雕材料,可大量用於工業生產,如耐火材料、造紙、橡膠、塑膠、塗料、油漆、陶瓷、水泥、化學工業等生產即用之。

鑑別真偽

概述
壽山石品種繁多,色彩斑斕,不同的石種從外形、色澤至肌理,都有其獨特之處。雖然上好佳品和粗劣下品之間有天壤之別,人們憑肉眼也能斷其優劣,但是,假如把100多個壽山石品種全部集中陳列在一起,就是行家裡手恐怕也得眼花繚亂,三思而慎言。
儘管當今市面上常見的壽山石只有二三十種,但是,不乏色澤相近、品質相似、肌理相似者。再加上造假技術滲透其中,這就使壽山石的鑑別更加複雜。在這種情況下,掌握一定的鑑別知識就顯得特別重要。在長期的實踐中,我積累了一些鑑別經驗,歸結起來,不外乎以下幾種:
外形
包括形狀、稜角、皮相。如:田坑石無根而璞,無脈可尋,呈自然塊狀,無明顯稜角,有明顯色皮。山坑石分布於壽山、月洋兩個山村,石質因脈系及產地不同,各具特色,所以山坑石的名目特別豐富。凡坑頭各洞出產的礦石,統稱“水坑石”,由於礦體地下水豐富,礦石受其浸蝕,多呈透明狀,壽山石中各種“晶”、“凍”多出於此。
色彩
主要看色相色彩的分布情況,色彩結聚狀態的表里情況。壽山石色彩多樣,各種顏色均有,每個石種顏色都有規律可循。
質感
眼睛看的感覺(觀察石質表面和內部的紋理),上手摸的感覺(體會表面的質感),上手掂的感覺(體會重墜感,如水坑、老坑的石品手感發重),刀刻的感覺(吃刀難易,流暢與否,澀阻度等;壽山石吃刀流暢)。
肌理
包括紋理、裂格(裂是有明顯或不明顯的縫隙,格是石本身固有的分隔線或紋線)。壽山石大部分都存在著格,有些石種有漂亮的紋理,如荔枝洞石的蘿蔔絲紋,大山石的波濤形紋理,山秀園的斑斕色塊等等。具備了基本的鑑別方法後,可對壽山石雕進行鑑別。
綜合
壽山石雕鑑別方法除了以上幾點,還要看作品的創意度、雕工度、稀有度、知名度以及看年代等。最後做綜合評價,判斷是否值得收藏,如作投資性收藏,要對當下、遠期收益做出判斷。
綜合評價具有八品之一的就可以收藏了,如能兼具多品,更是世間寶物。這八品是:美品(美不勝收);奇品(奇妙無比);妙品(妙不可言);絕品(不可多得);神品(出神入化);稀品(難以見到);怪品(怪異多味);極品(完美無瑕)。
綜合評價時,還要注意這樣幾點:
做舊判斷
石雕是真實的,為了提高收藏價值,賣家故意對石雕表面做老化處理,弄得老氣些。作偽判斷。仿刻古人和現代名家的篆刻和雕刻作品,有的賣家明說是仿的,有的則說不知道,讓你自己去判斷,有的就說是真跡,還拿出某某評獎證書,欺騙性極大,是藏家必須注意的。
作色判斷
市場上現存大量經過物理和化學處理過的石雕作品。物理法是用植物或礦物的天然色彩,對原石進行煮泡處理著色,這樣處理過的作品往往能蒙蔽很多人的眼睛,甚至有些鑑定機構也被蒙蔽。化學處理的色彩比較容易判斷,色彩鮮艷,感覺發愣。相關地域石與壽山石的區別,這也是讓收藏者最頭疼的問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