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縣畲江中學

梅縣畲江中學

畲江中學位於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畲江鎮,創辦於1905年,原校名為“畲江三堡彬文公學”,創辦者有劉清祥、劉雲根、葉則愚等人。學校占地面積103畝,校園建築面積32985平方米,學生人數2600多人,教學設施和設備也日臻完善,現有教職工198人。

基本信息

學校概述

畲江中學位於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畲江鎮,創辦於1905年,原校名為“畲江三堡彬文公學”,創辦者有劉清祥劉雲根、葉則愚等人。創辦之初,籌款維艱,擇地不易,後經熱心桑梓教育人士,歷盡艱辛,排除困難,才使學校得以開辦和續辦。最初,校址設在畲江文祠內,分高小和初小級,學生人數約七十多人。1919年,李健君任校長時,曾發動鄉賢捐資建校,後在畲江圩尾下開始建築新校舍,當建好幾間課室後,即將高小班遷入上課,學生人數增至一百多人。三十年代初,時任畲江公學的一些校長,曾擬增辦國中,但因籌款困難,地方多事故而未能實現,致使一些無力到梅城升學的高小畢業生失去了繼續深造的機會,殊為可嘆!

1937年,羅象文接任校長後,增辦國中,附設高小,學生人數三百多人。校名改“畲江中學”,旅南京校友黃震球,曾請著名書法家於佑任書寫下“畲江中學”校名。其時,興學育才,多靠僑資和社會集資,所以,宋卓英任校長時,為了改善辦學條件,曾經出洋募捐,得到海外楊溢璘等許多僑胞的熱心捐助,先後建有“華僑宿舍” “溢璘樓”,併購地擴展校園等,使辦學條件有所改善。

1945年秋,楊紅文接任校長,畲江中學升格縣辦,更名為“梅縣縣立第三中學”。增辦了高中,充實了師資力量和教學設備,學生人數增至六百多人,成為梅南片首間完全中學。為了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楊校長於1946年間,親自出洋募捐,當時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許多僑胞慷慨解囊,捐資助學。從而擴建了“溢璘樓”兩側4個教室,開闢了運動場,充實圖書和理、化、生儀器等。至此,畲江中學的辦學條件,漸趨完善,學校也辦得頗有朝氣,受到好評。

1949年,梅縣解放,人民政府派黃元渠為校長,接管三中,復校名為“梅縣畲江中學”。從此,畲江中學舊貌換新顏,氣象日新月異。解放後,歷任校長,為辦好畲江中學,都能團結師生進行不懈的努力,貢獻良多。他們中除了重視校風和學風,以及大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外,還力爭政府撥款和社會集資,擴建校舍,美化校園,爭取政府撥款建有:平房教室5棟、膳堂、集會二用平房一棟、勤工宿舍、司令台等。1980年以來,在熊偉英、李國華、葉天雲孫偉瓊李裕民、廖瑞輝等校長任內,由政府撥款和僑胞、校友、鄉賢集資,建有:辦公大樓、圖書館、科學館、讀書亭、東樓和西樓(教學大樓)、平房教室改建樓房一棟、教工宿舍和學生宿舍6棟、劉奕昭紀念門樓、水泥校道、400米標準運動場、築圍牆、花壇和美化校園、百年紀念電教大樓等等。為迎接百周年校慶,在廖校長領導下,學校決定籌建標誌性建築 ——“百年紀念綜合教學大樓”,現正籌款和興建中。興學育才,利國利民,流芳百世,有望校友、鄉賢等,發揚愛校愛鄉的傳統,繼續捐資助學,為發展桑梓教育事業而添磚加瓦。

畲江中學屬山區普通中學,在招生中生源素質較差。但學校領導有方,知難而上,定下“低進高出”的培養目標,從實際出發,因材施教,增強教師的責任感,改進教法,注意培優育尖和激發學生勤學善學等,想方設法地提高教學質量。功到自然成,所以畲江中學在高考中仍獲得可喜的成績。如59屆同學在高考中,絕大多數考生都升上了大學,又如1960年高考,畲江中學考生的錄取率達百分之八十五以上。五六十年代的高考錄取中,畲江中學的考生有的考上了清大、北大、北師大、武大、中大、華工、中山醫大、華中師院、華南師院、華農大等重點大學,這對山區普通中學來說,實是難能可貴。2000年以來,畲江中學在高考中,更是成績喜人。是年高考,118名考生中,錄取人數89人,其中上重點線的7人,上本科線23人,還出現高分700多分和單科800多分以上的考生。當時,《南方日報》、《梅州日報》對畲江中學高考獲得的好成績,均作了報導。2004年,畲江中學二百多名考生中,上A線117人,其中上重點線6人,上本科線59人,700分以上1人,入圍率居全區十間完中第四位。此外,畲江中學歷年中考也取得好成績,每年考入梅州東中、憲中、高級等重點中學者均為數不少。

碩果纍纍

改革開放以來,畲江中學教師教書育人,成績顯著,湧現出一批批獲國家級、省級和市、區級獎勵的優秀教師或先進教育工作者,其中有的被授予“全國優秀教師”、“南粵山區優秀教師”等稱號。有些教師撰寫的論文、教學經驗文章,還在省級以上的刊物上發表,或者獲得國家級和省、市、區級的獎勵。

2005年10月,是畲江中學建校百周年華誕。百年歲月,歷盡滄桑,如今老樹新校,花紅果碩。百年來,畲江中學不論在辦學規模和條件上,還是教書育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等方面,都有極大的發展。現在學校占地面積103畝,校園建築面積32985平方米,學生人數2600多人,教職工150多人,教學設施和設備也日臻完善。百年樹人,畲江中學培育出數以萬計的各類人才,他們為祖國為社會服務,業績喜人。他們中有黨、政、軍界的領導;有著名農業經濟學家、博士生導師、教授、講師、總工程師、工程師律師、醫師、中國小校長、教師;還有商界的企業家、董事長、經理等等。2000年5月,畲江中學順利通過了梅縣區一級學校的評估驗收。2005年,畲江中學又順利通過了梅州市一級學校的評估驗收,為畲江中學建校百周年校慶,獻上了一份厚禮。

梅州市高中學校

興寧市宋聲中學
興寧市下堡中學
興寧市水西中學
興寧市水口中學
興寧市新圩中學
興寧市坭陂中學
興寧市濟平中學
興寧市陂西中學
興寧市陂東中學
興寧市壢陂中學
興寧市徑南中學
興寧市徑心中學
興寧市永興中學
梅州市曾憲梓中學
興寧市寧新中學
興寧市寧塘中學
興寧市寧江中學
興寧市四礦中學
興寧市黃槐中學
興寧市國本中學
興寧市僑光中學
興寧市黃陂中學
興寧市坪洋中學
興寧市崗背中學
興寧市龍北中學
興寧市合水中學
興寧市洋門中學
興寧市石馬中學
興寧市龍田中學
興寧市司城中學
興寧市霞嵐中學
興寧市柿子坪中學
興寧市羅崗中學
興寧市官莊中學
興寧市吳田中學
興寧市蘭亭中學
興寧市大坪中學
興寧市葉南中學
興寧市葉塘中學
興寧市葉東中學
興寧市勝青中學
興寧市新陂中學
興寧市長嶺中學
興寧市東紅中學
興寧市刁坊中學
興寧市華僑中學
興寧市福興中學
興寧市永和中學
興寧市興民中學
興寧市田家炳中學
興寧市沐彬中學
興寧市羅浮中學
梅州市學藝中學
興寧市第三中學
蕉嶺縣僑興中學
蕉嶺縣藍坊中學
蕉嶺縣廣福中學
蕉嶺縣逢甲中學
廣東省蕉嶺華僑農場田家炳中學
蕉嶺縣晉元中學
蕉嶺縣新鋪中學
蕉嶺縣金豐中學
蕉嶺縣華僑中學
蕉嶺縣鎮平中學
蕉嶺縣實驗學校
蕉嶺縣蕉嶺中學
平遠縣八尺中學
平遠縣河頭中學
平遠縣中行中學
平遠縣石正中學
平遠縣冬青實驗中學
平遠縣長田中學
平遠縣熱柘華僑中學
平遠縣壩頭中學
平遠縣鐵民中學
平遠縣茅坪中學
平遠縣東石中學
平遠縣泗水鎮泗水中學
平遠縣上舉中學
平遠縣仁居中學
平遠縣黃畲中學
平遠縣田家炳中學
平遠縣平遠中學
平遠縣梅青中學
平遠縣城南中學
平遠縣超竹中學
五華縣轉水中學
五華縣華民中學
五華縣矮車中學
五華縣新新中學
五華縣興林中學
五華縣五華中學
五華縣華西中學
五華縣華東中學
五華縣清化中學
五華縣皇華中學
五華縣雙頭中學
五華縣潭新中學
梅州市梅江區建設局職中
五華縣大田中學
五華縣蒲江中學
五華縣萃文中學
五華縣周江中學
五華縣中興中學
五華縣太坪中學
五華縣華陽中學
五華縣登畲中學
五華縣硝芳中學
五華縣龍村中學
五華縣洞口中學
五華縣興梅中學
五華縣梅林中學
五華縣橋江中學
五華縣平安中學
五華縣棉洋中學
五華縣棉新中學
五華縣文葵中學
五華縣五福中學
五華縣萬龍中學
五華縣華南中學
五華縣伏溪中學
五華縣楓林中學
五華縣安流中學
華縣大都中學
五華縣雙華中學
五華縣平南中學
五華縣郭田中學
五華縣油田中學
五華縣小都中學
五華縣端本中學
五華縣夏阜中學
五華縣馬汕中學
五華縣橫陂中學
五華縣水寨中學
五華縣琴江中學
五華縣河口中學
五華縣河東中學
五華縣梓皋中學
五華縣城鎮中學
五華縣興華中學
五華縣田家炳中學
五華縣實驗學校
五華縣華新中學
五華縣華強中學
五華縣大壩中學
五華縣城新中學
豐順縣湯西鎮穎川中學
豐順縣小勝中學
豐順縣砂田中學
豐順縣潭山鎮潭山中學
豐順縣潭江中學
豐順縣茶背中學
豐順縣東留中學
豐順縣球山中學
豐順縣黃金中學
豐順縣廣洋中學
豐順縣潘田中學
豐順潘田鎮第二中學
豐順縣徑門中學
豐順縣大龍華中學
豐順縣龍崗中學
豐順縣龍崗鎮中學馬圖分校
豐順縣建橋中學
豐順縣仙洞中學
豐順縣璜溪中學
豐順縣豐良中學
豐順縣第一中學
豐順縣北斗鎮千頃中學
豐順縣上八鄉鎮中學
豐順縣八鄉山中學
豐順縣湯西中學
豐順縣湯西鎮石江中學
豐順縣東聯中學
豐順縣三友中學
豐順縣三友聯合中學
豐順縣龍泉中學
豐順縣龍山中學
豐順縣湯坑鎮第一中學
豐順縣湯坑鎮第三中學
豐順縣湯坑鎮第二中學
梅江區嘉應中學
豐順縣豐順中學
豐順縣東海中學
豐順縣大同中學
大埔家炳第三中學
大埔縣大麻中學
大埔縣大麻鎮恭洲中學
大埔縣三河中學
大埔縣家炳第四中學
大埔縣銀江中學
大埔縣家炳第八中學
大埔縣玉瑚中學
大埔縣古野中學
大埔縣洲瑞鎮中學
大埔縣桃源中學
大埔縣光德鎮漳園中學
大埔縣光德鎮家炳五中
大埔縣高陂中學
大埔縣高陂鎮田家炳第二中學
大埔縣平原鎮平原中學
大埔縣石雲中學
大埔縣廣德中學
大埔縣雙溪鎮頌鑫中學
大埔縣雙溪鎮雙溪中學
大埔縣大東中學
大埔縣百侯中學
大埔縣百侯鎮中學
大埔縣百侯鎮耀鳳中學
大埔縣岩上中學
大埔縣西河中學
大埔縣埔北中學
大埔縣青溪鎮中學
大埔縣華僑中學
大埔縣古村中學
大埔縣大埔中學
大埔縣田家炳實驗學校
大埔縣田家炳第一中學
大埔縣進光中學
大埔縣華僑第二中學
大埔縣虎山中學
大埔縣湖山中學
梅縣石坑中學
梅縣龍虎中學
梅縣梅西中學
梅縣程風中學
梅縣瑤上中學
梅縣星聚中學
梅縣南口中學
梅縣梅興中學
梅縣徑義中學
梅江區公度中學
梅縣畲東中學
梅縣梅江中學
梅縣梅南中學
梅縣西陽中學
梅縣白宮中學
梅縣丙村中學
梅縣丙村華僑中學
梅縣三鄉中學
梅縣雁洋中學
梅縣松南中學
梅縣鬆口中學
梅縣梅東中學
梅縣松東中學
梅縣桃堯中學
梅縣寶坑中學
梅縣松源中學
梅縣隆文中學
梅縣白渡中學
梅縣梅北中學
梅縣職中專學校
梅江區雅園中學
梅縣教育局儀器電教站
梅縣教育局勤工儉學辦公室
梅縣教育局教學研究室
梅江區梅州中學
梅縣廣益中學
梅縣憲梓中學
梅縣槐崗中學
梅縣高級中學
梅州市培英中學
梅江區城北中學
梅江區長沙中學
梅江區水白中學
梅江區聯合中學
梅江區樂育中學
興寧市寧中中學
梅縣新城中學
五華縣潭江中學
興寧市第一中學
梅縣華僑中學
梅縣畲江中學
廣東梅縣東山中學
豐順縣華僑中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