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寧市下堡中學

興寧市下堡中學

興寧市下堡中學,廣東省梅州市興寧市的一所中學,教師安教樂教,學生勤奮學習, 教育教學質量有較大提高。

基本信息

簡介

下堡中學座落在206省道旁,離下堡好僅200多米。該校創辦於1970年。現已發展成為一間擁有16個教學班、800多名學生、50多名教職工的初級中學。

教育教學

這所學校通過歷任領導班子的努力,校容校貌不斷改觀。尤其在劉奕清校長為首的領導班子帶領下,上下團結一致,教師安教樂教,學生勤奮學習,教育教學質量有較大提高。近10年,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校容校貌煥然一新.校舍建築呈“回”字形,四邊是教室、住房,寬闊的水泥球場座落在校園中央;球場周圍的斜坡是天然的看台。校園內綠樹成蔭,花草飄香,整潔雅致,環境優美。如今學校已逐步形成“文明、守紀、愛校、進取”的良好校風。她的明天必將更美好!

教學教研

一、思想工作的重要性。只有充分了解了思想工作的重要性,才會重視思想工作,只有重視思想工作,同時掌握作思想工作的方法和技巧,才能作好思想工作。學生的思想,從一個心理的變化,到消除影響學生的各種矛盾,消除各種事故的隱患,再到良好的品德的形成、良好的習慣的養成,再到世界觀、人生觀的樹立,這其實是關於培養什麼樣的人的問題。教師的職責就是“教書育人”,“育人”是最重要的,所以要作好思想工作,首要的是要高度重視思想工作。

二、思想問題具有外露的特點,思想總是要見之於行動的,我們要儘可能多地深入學生中去,做到腿勤,當然,也要學會抓一些關鍵點和盲點。在學生中的時候,要仔細觀察,“聽其言,觀其行”,做到眼勤、耳勤。對一些重點對象要進行長期的追蹤,堅持不懈,才能出成果。

三、平時對學生還要用心、用情。我們思想工作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而人的思想是一個異常複雜的世界。要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必須與學生感情交融,我覺得觀察時不妨與學生打成一片。只有“愛之愈深,關之愈切”才能“知之愈細”。這要求我們要關心體貼學生,消除學生對班主任和其他老師的恐懼心理和敵對情緒。在平常,體察、關懷學生學習、生活上的困難,急其所急,成為他們的知心人,這樣他們才能說實話、講真話,這樣他們也願意接受班主任和其他老師的嚴格要求。

四、了解學生要深刻、全面。這要求我們要做到腦勤、嘴勤。腦勤就是無論多忙,都要認真思考班級狀況及學生的思想狀況,堅持定期對學生的思想工作進行分析、總結,做到既了解學生存在的思想問題,又注意分析產生思想問題的原因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嘴勤就是多向別的學生和老師打聽你所關注的學生情況,做到全面,不以偏概全,也要做到不偏聽。

規章制度

下堡中學“家長學校”親職教育責任書

為了更好地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努力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促進親職教育與學校教育的密切配合,特制訂“親職教育責任書”,共同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一、《中共中央關於改革和加強中國小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家長是孩子的啟蒙教師,所有家長都應對社會負責,對後代負責,身體力行,教育好子女。”學生違紀,家長應承擔教育自己子女的責任。

二、學校、班主任要求學生嚴格遵守《中國小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遵紀守法。家長必須經常檢查督促自己的子女,要遵守學校紀律,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不進營業性的網咖、歌舞廳、遊戲機室等娛樂場所;不參與打架鬥毆,不抽菸,不喝酒,不賭博。

三、學校、班主任和家長都有責任關心學生健康成長,對學生進行社會生活、生理衛生等方面指導和教育。

四、學校、班主任、科任老師要切實負責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家長有責任檢查督促自己子女完成學習任務,要堅決杜絕夜不歸宿現象。

五、班主任必須做好家訪工作,及時向家長反映學生在校表現情況;家長也必須向學校、班主任反映自己子女在家表現。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教育工作。

六、學生不聽從學校教育,違紀違法,由此產生的一切後果,由學生(或監護人)負責。

本責任書一式二份,班主任、家長各存一份。

校長

劉贊成

曾獲主要榮譽稱號和獎勵:

2001年加入興寧市數學學會

2005年至2009年連續5年評為全國國中數學競賽梅州市優秀輔導員

2006年梅州市青年教師優質課評比獲興寧市級獎

2006年7月被授予中國數學奧林匹克一級教練員稱號

2008年4月梅州市青年數學教師優質課評比一等獎

2007年5月撰寫的論文獲梅州市論文評比二等獎

2009年3月撰寫的論文獲梅州市論文評比一等獎

1998年被評為興寧市優秀班主任

2000、2001和2007年年度考核評為優秀

2001年被評為興寧市優秀德育工作者

2004年被評為興寧市教改積極分子

2006年被評為梅州市和興寧市教改積極分子

2008年被評為梅州市中學數學骨幹教師

2009年被確定為興寧市第一批骨幹教師培養對象。

2006年教師節前夕,梅州電視台、興寧電視台和梅州日報專題報導了他的教改先進事跡

發表論文、論著及參加科研情況:

論文《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的教學策略》在《中學理科》2008年第4期發表,

論文《注重學生合作學習、最佳化數學教學方式》在《梅州教育》2008年第8期發表,

論文《創設課堂教學情境,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在《金色年華》2009年第九期下期發表。

2004年市級課題《自主探究能力培養》第一負責人

2007年5月北師大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數學課題《國中數學探究式學習的研究》第一負責人.

論文《課堂上如何設計問題芻議》在《嘉應教育論壇》2010年第6期發表。

校園動態

在黨的90周歲生日之際,我校開展了紀念“七一”主題活動——組織黨員參觀中國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十大元帥之一的葉劍英元帥的故居及紀念館。

葉帥紀念館。這裡依山傍水,林木蔥籠,中國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十大元帥之一的葉劍英元帥就出生在此,並度過了他的童年、少年時代。列寧同志說得好:“偉大的革命鬥爭會造就偉大的人物,使過去不可能發揮的天才發揮出來”,葉劍英同志正是偉大的革命鬥爭過程中產生的革命者,屢次在革命的歷史關頭髮揮了關鍵作用。如在1927年蔣介石、汪精衛叛變革命,正是因為有了他的及時覺察和具有遠見的匯報,使黨順利地發動了“八一”南昌起義。1935年長征途中,張國燾搞分裂主義,又是他以敏銳的政治覺悟和眼光,不顧個人安危將情況及時報告黨中央,粉碎了張國燾分烈黨、分裂黨中央的陰謀,在關鍵時刻挽救了黨和軍隊。1976年江青反革命集團加緊篡奪黨的最高領導權,在這危及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嚴峻時刻,還是因為有了他挺身而出,採取斷然措施,粉碎了這個反革命集團,結束了“文化大革命”這場災難,再次為中國革命事業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毛澤東同志用“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這句話來讚譽葉劍英同志,確實是十分恰當的。1987年葉劍英元帥逝世以後,為了紀念葉劍英同志,讓他的光輝思想和革命業績永照人間,人民政府重修了故居,又在故居的左側動工興建葉劍英元帥紀念館。在離開之前,我們還瞻仰了在紀念館門外台基上矗立的葉帥的銅像。

通過這次黨日活動,使各位黨員接受了一次非常生動的黨課教育。大家都表示要在今後的工作中積極進取,不斷提高服務意識,牢記“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更好地承擔起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合格接班人這一歷史使命的迫切任務。

梅州市高中學校

興寧市宋聲中學
興寧市下堡中學
興寧市水西中學
興寧市水口中學
興寧市新圩中學
興寧市坭陂中學
興寧市濟平中學
興寧市陂西中學
興寧市陂東中學
興寧市壢陂中學
興寧市徑南中學
興寧市徑心中學
興寧市永興中學
梅州市曾憲梓中學
興寧市寧新中學
興寧市寧塘中學
興寧市寧江中學
興寧市四礦中學
興寧市黃槐中學
興寧市國本中學
興寧市僑光中學
興寧市黃陂中學
興寧市坪洋中學
興寧市崗背中學
興寧市龍北中學
興寧市合水中學
興寧市洋門中學
興寧市石馬中學
興寧市龍田中學
興寧市司城中學
興寧市霞嵐中學
興寧市柿子坪中學
興寧市羅崗中學
興寧市官莊中學
興寧市吳田中學
興寧市蘭亭中學
興寧市大坪中學
興寧市葉南中學
興寧市葉塘中學
興寧市葉東中學
興寧市勝青中學
興寧市新陂中學
興寧市長嶺中學
興寧市東紅中學
興寧市刁坊中學
興寧市華僑中學
興寧市福興中學
興寧市永和中學
興寧市興民中學
興寧市田家炳中學
興寧市沐彬中學
興寧市羅浮中學
梅州市學藝中學
興寧市第三中學
蕉嶺縣僑興中學
蕉嶺縣藍坊中學
蕉嶺縣廣福中學
蕉嶺縣逢甲中學
廣東省蕉嶺華僑農場田家炳中學
蕉嶺縣晉元中學
蕉嶺縣新鋪中學
蕉嶺縣金豐中學
蕉嶺縣華僑中學
蕉嶺縣鎮平中學
蕉嶺縣實驗學校
蕉嶺縣蕉嶺中學
平遠縣八尺中學
平遠縣河頭中學
平遠縣中行中學
平遠縣石正中學
平遠縣冬青實驗中學
平遠縣長田中學
平遠縣熱柘華僑中學
平遠縣壩頭中學
平遠縣鐵民中學
平遠縣茅坪中學
平遠縣東石中學
平遠縣泗水鎮泗水中學
平遠縣上舉中學
平遠縣仁居中學
平遠縣黃畲中學
平遠縣田家炳中學
平遠縣平遠中學
平遠縣梅青中學
平遠縣城南中學
平遠縣超竹中學
五華縣轉水中學
五華縣華民中學
五華縣矮車中學
五華縣新新中學
五華縣興林中學
五華縣五華中學
五華縣華西中學
五華縣華東中學
五華縣清化中學
五華縣皇華中學
五華縣雙頭中學
五華縣潭新中學
梅州市梅江區建設局職中
五華縣大田中學
五華縣蒲江中學
五華縣萃文中學
五華縣周江中學
五華縣中興中學
五華縣太坪中學
五華縣華陽中學
五華縣登畲中學
五華縣硝芳中學
五華縣龍村中學
五華縣洞口中學
五華縣興梅中學
五華縣梅林中學
五華縣橋江中學
五華縣平安中學
五華縣棉洋中學
五華縣棉新中學
五華縣文葵中學
五華縣五福中學
五華縣萬龍中學
五華縣華南中學
五華縣伏溪中學
五華縣楓林中學
五華縣安流中學
華縣大都中學
五華縣雙華中學
五華縣平南中學
五華縣郭田中學
五華縣油田中學
五華縣小都中學
五華縣端本中學
五華縣夏阜中學
五華縣馬汕中學
五華縣橫陂中學
五華縣水寨中學
五華縣琴江中學
五華縣河口中學
五華縣河東中學
五華縣梓皋中學
五華縣城鎮中學
五華縣興華中學
五華縣田家炳中學
五華縣實驗學校
五華縣華新中學
五華縣華強中學
五華縣大壩中學
五華縣城新中學
豐順縣湯西鎮穎川中學
豐順縣小勝中學
豐順縣砂田中學
豐順縣潭山鎮潭山中學
豐順縣潭江中學
豐順縣茶背中學
豐順縣東留中學
豐順縣球山中學
豐順縣黃金中學
豐順縣廣洋中學
豐順縣潘田中學
豐順潘田鎮第二中學
豐順縣徑門中學
豐順縣大龍華中學
豐順縣龍崗中學
豐順縣龍崗鎮中學馬圖分校
豐順縣建橋中學
豐順縣仙洞中學
豐順縣璜溪中學
豐順縣豐良中學
豐順縣第一中學
豐順縣北斗鎮千頃中學
豐順縣上八鄉鎮中學
豐順縣八鄉山中學
豐順縣湯西中學
豐順縣湯西鎮石江中學
豐順縣東聯中學
豐順縣三友中學
豐順縣三友聯合中學
豐順縣龍泉中學
豐順縣龍山中學
豐順縣湯坑鎮第一中學
豐順縣湯坑鎮第三中學
豐順縣湯坑鎮第二中學
梅江區嘉應中學
豐順縣豐順中學
豐順縣東海中學
豐順縣大同中學
大埔家炳第三中學
大埔縣大麻中學
大埔縣大麻鎮恭洲中學
大埔縣三河中學
大埔縣家炳第四中學
大埔縣銀江中學
大埔縣家炳第八中學
大埔縣玉瑚中學
大埔縣古野中學
大埔縣洲瑞鎮中學
大埔縣桃源中學
大埔縣光德鎮漳園中學
大埔縣光德鎮家炳五中
大埔縣高陂中學
大埔縣高陂鎮田家炳第二中學
大埔縣平原鎮平原中學
大埔縣石雲中學
大埔縣廣德中學
大埔縣雙溪鎮頌鑫中學
大埔縣雙溪鎮雙溪中學
大埔縣大東中學
大埔縣百侯中學
大埔縣百侯鎮中學
大埔縣百侯鎮耀鳳中學
大埔縣岩上中學
大埔縣西河中學
大埔縣埔北中學
大埔縣青溪鎮中學
大埔縣華僑中學
大埔縣古村中學
大埔縣大埔中學
大埔縣田家炳實驗學校
大埔縣田家炳第一中學
大埔縣進光中學
大埔縣華僑第二中學
大埔縣虎山中學
大埔縣湖山中學
梅縣石坑中學
梅縣龍虎中學
梅縣梅西中學
梅縣程風中學
梅縣瑤上中學
梅縣星聚中學
梅縣南口中學
梅縣梅興中學
梅縣徑義中學
梅江區公度中學
梅縣畲東中學
梅縣梅江中學
梅縣梅南中學
梅縣西陽中學
梅縣白宮中學
梅縣丙村中學
梅縣丙村華僑中學
梅縣三鄉中學
梅縣雁洋中學
梅縣松南中學
梅縣鬆口中學
梅縣梅東中學
梅縣松東中學
梅縣桃堯中學
梅縣寶坑中學
梅縣松源中學
梅縣隆文中學
梅縣白渡中學
梅縣梅北中學
梅縣職中專學校
梅江區雅園中學
梅縣教育局儀器電教站
梅縣教育局勤工儉學辦公室
梅縣教育局教學研究室
梅江區梅州中學
梅縣廣益中學
梅縣憲梓中學
梅縣槐崗中學
梅縣高級中學
梅州市培英中學
梅江區城北中學
梅江區長沙中學
梅江區水白中學
梅江區聯合中學
梅江區樂育中學
興寧市寧中中學
梅縣新城中學
五華縣潭江中學
興寧市第一中學
梅縣華僑中學
梅縣畲江中學
廣東梅縣東山中學
豐順縣華僑中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