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寧市新陂中學

興寧市新陂中學,興寧市規模較大、辦學歷史悠久的一所農村初級中學。學校有著特色農村示範性國中的奮鬥目標,著力從建立健全各項制度、打造一支高效精幹的師資隊伍入手,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績,獲得社會各界的高度讚譽。

基本信息

簡介

新陂中學創辦於1939年,是我市規模較大、辦學歷史悠久的一所農村初級中學。該校黨支部在創先爭優活動中,緊緊圍繞“創特色文化校園,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的目標,突出打好“四張牌”,促進學校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績,獲得社會各界的高度讚譽。

辦學理念

該校黨支部著力細化管理,以“管理精細,育人精心,教學精彩,文化精緻”為辦學理念,制訂了中長期學校發展規劃,明確了在三年內把學校辦成高質量、有特色農村示範性國中的奮鬥目標,著力從建立健全各項制度、打造一支高效精幹的師資隊伍入手。

學校管理

一是實施以校長負責制、崗位責任制、教職工量化考核與績效考核制和以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的獎教教學制與問責制,進一步完善了層級管理責任制。
二是建立以班主任為組長、學科教師參與的德育管理體制,以及教研組長為帶頭人的教研工作負責制,分工合作,形成了人人有事乾、事事有落實的良好氛圍。
三是把黨員的教育學習與學校工作結合起來,以黨員的先進性教育促進學校各項工作的提高,注重發展新黨員,將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強的作為發展對象。

師資力量

目前,學校黨支部52名黨員中,高級職稱黨員12人,中級職稱黨員40人,在學校行政班子擔任職務的15人,支委5人,年級組主任教研組長等骨幹教師10人,占學校教職工數的31%,充分發揮黨組織在學校工作中的戰鬥堡壘作用。

辦學特色

一是嚴抓常規促教改。學校黨支部和教改領導小組堅定不移地從常規管理入手,嚴格執行《教學常規管理要求》,制訂了《新陂中學常規教學實施細節》、《常規教學工作檢查制度》,堅持每月28日進行作業、教案檢查,採用隨堂聽課,加大對老師作業批改、課外輔導工作等隨機抽查的力度。同時提出“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訓練為主線,以思維為核心,以素質為目標,以育人為根本”的教學原則和向45分鐘要質量的要求。通過集體備課和公開教學活動、“上課--議課--反思”一條龍制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教改領導小組,以教研室為依託,以教學模式為突破口,以“集體式”備課為載體的校本教研活動,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發展、自主創新”作為教研課題,落實課改“自主、探究、合作”精神,鼓勵教師開放式教學,開展探究性學習課堂教學,促進教學中自主學與合作學,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與思維品質。2010年3月學校主辦了教育局組織的分片教研活動,該校黨員骨幹教師羅柳華等同志在物理、歷史、美術等公開教研課活動中,教學出色,得到上級部門和兄弟學校的一致好評。

取得成效

今年該校升中考試共有45名學生考上市第一中學,成績位列全市農村中學第一。另一方面,該校著重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黨支部、團委組織舉辦“國慶60周年”學生徵文比賽和“五四”唱紅歌比賽,各級球類比賽,初一美術書法展,初一初二語文、數學、英語和初二物理比賽,豐富了學生的學校生活的同時,促使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如,李夢婷同學參加2009年省青少年跆拳錦標賽第二名;在梅州市第六屆運動會跆拳道比賽李夢婷獲女子甲組第一名,李韻婷同學獲女子乙組第二名,彭標同學獲男子56公斤級第二名。
二是細化管理出佳績。在德育管理中,該校制訂、完善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德育管理制度,形成校長室、德育處、年級組、班主任管理體系。本著“嚴、理、情、導”的德育管理方針,以《中小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為綱,以“感恩教育”、“法紀教育”、“安全教育”為教育主線,以“禮儀文明”、“儀表文明”、“語言文明”、“舉止文明”為評定標準,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對不同年齡的學生進行分層次目標教育,根據各年級學生的不同特點,對學生提出不同的德育目標要求,通過班級日常量化管理制度,學生德育操行量化管理制度,每星期一早晨國旗下教育活動制度和上好系列班會課制度等,使學生懂得感恩,學會自立自律自強,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校園文化

打好“校友牌”,謀求辦校良策
該校黨支部修訂激勵機制、營造先進校園文化,把校友們關注母校發展,關心家鄉教育的赤子之心聚攏過來,支部班子成員積極主動與校友鄉賢聯繫、溝通,匯報學校工作,邀請校友鄉賢們回校指導工作,虛心向他們請教,謀求辦校良策,廣大校友熱情回應。今年,該校成功舉行了“校友鄉賢新春茶話會”,校友們共商母校發展大計,為進一步辦好學校出謀劃策。其中廣州校友賴建雄先生捐款5萬元設立“流行美獎教獎學金”;梅州市正興房地產有限公司鄭氏兄弟鄭健兒董事長、鄭健雄董事總經理、鄭健輝副總經理從2010年7月起連續10年每年為母校捐“鄭丙英獎教獎學金”2.5萬元;廣州校友思明為修繕禮堂捐款1萬元。
打好“創強牌”,營造創先爭優氛圍
結合新陂鎮黨委政府“五聯創”活動中創建“教育強鎮”的工作目標,該校黨支部號召全校師生做好軟硬體建設工作。一方面,做好校園建設,包括校門改造工程,以及圍牆、操場、7棟教學樓、生活用房的維修翻新工作,整理“創強”的各項材料,興建校園網等工作。全校教職工紛紛為“創強”出一份力,共得捐款1.8萬多元。另一方面,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為契機,認真學習貫徹有關檔案精神,召開支部大會和教職工大會,以創建“教育強鎮”為己任,號召全體黨員教師勤學樂教,掀起學先進、爭先進熱潮,營造創先爭優良好氛圍。

獲得榮譽

該校黨支部在抓好政治思想建設的同時,始終把教育教學工作擺到重要位置,群策群力、奮發圖強抓好教管工作。2009年先後被評為“梅州市書香校園”、“興寧市先進學校”;在2010年教學論文評比中,吳頌平等8人獲梅州市獎,羅利標等18人獲興寧市獎。

2010年5月入黨積極分子吳頌平老師在市教育局主辦的“真情關愛學生,爭做人民滿意教師”演講比賽中獲優勝獎,2009年9月何利蘭同學榮獲市中國小“百佳好學尊師模範”稱號,2010年5月李婷婷同學在市中國小第二屆“千萬賀卡寄恩情”活動中獲優秀獎。

梅州市高中學校

興寧市宋聲中學
興寧市下堡中學
興寧市水西中學
興寧市水口中學
興寧市新圩中學
興寧市坭陂中學
興寧市濟平中學
興寧市陂西中學
興寧市陂東中學
興寧市壢陂中學
興寧市徑南中學
興寧市徑心中學
興寧市永興中學
梅州市曾憲梓中學
興寧市寧新中學
興寧市寧塘中學
興寧市寧江中學
興寧市四礦中學
興寧市黃槐中學
興寧市國本中學
興寧市僑光中學
興寧市黃陂中學
興寧市坪洋中學
興寧市崗背中學
興寧市龍北中學
興寧市合水中學
興寧市洋門中學
興寧市石馬中學
興寧市龍田中學
興寧市司城中學
興寧市霞嵐中學
興寧市柿子坪中學
興寧市羅崗中學
興寧市官莊中學
興寧市吳田中學
興寧市蘭亭中學
興寧市大坪中學
興寧市葉南中學
興寧市葉塘中學
興寧市葉東中學
興寧市勝青中學
興寧市新陂中學
興寧市長嶺中學
興寧市東紅中學
興寧市刁坊中學
興寧市華僑中學
興寧市福興中學
興寧市永和中學
興寧市興民中學
興寧市田家炳中學
興寧市沐彬中學
興寧市羅浮中學
梅州市學藝中學
興寧市第三中學
蕉嶺縣僑興中學
蕉嶺縣藍坊中學
蕉嶺縣廣福中學
蕉嶺縣逢甲中學
廣東省蕉嶺華僑農場田家炳中學
蕉嶺縣晉元中學
蕉嶺縣新鋪中學
蕉嶺縣金豐中學
蕉嶺縣華僑中學
蕉嶺縣鎮平中學
蕉嶺縣實驗學校
蕉嶺縣蕉嶺中學
平遠縣八尺中學
平遠縣河頭中學
平遠縣中行中學
平遠縣石正中學
平遠縣冬青實驗中學
平遠縣長田中學
平遠縣熱柘華僑中學
平遠縣壩頭中學
平遠縣鐵民中學
平遠縣茅坪中學
平遠縣東石中學
平遠縣泗水鎮泗水中學
平遠縣上舉中學
平遠縣仁居中學
平遠縣黃畲中學
平遠縣田家炳中學
平遠縣平遠中學
平遠縣梅青中學
平遠縣城南中學
平遠縣超竹中學
五華縣轉水中學
五華縣華民中學
五華縣矮車中學
五華縣新新中學
五華縣興林中學
五華縣五華中學
五華縣華西中學
五華縣華東中學
五華縣清化中學
五華縣皇華中學
五華縣雙頭中學
五華縣潭新中學
梅州市梅江區建設局職中
五華縣大田中學
五華縣蒲江中學
五華縣萃文中學
五華縣周江中學
五華縣中興中學
五華縣太坪中學
五華縣華陽中學
五華縣登畲中學
五華縣硝芳中學
五華縣龍村中學
五華縣洞口中學
五華縣興梅中學
五華縣梅林中學
五華縣橋江中學
五華縣平安中學
五華縣棉洋中學
五華縣棉新中學
五華縣文葵中學
五華縣五福中學
五華縣萬龍中學
五華縣華南中學
五華縣伏溪中學
五華縣楓林中學
五華縣安流中學
華縣大都中學
五華縣雙華中學
五華縣平南中學
五華縣郭田中學
五華縣油田中學
五華縣小都中學
五華縣端本中學
五華縣夏阜中學
五華縣馬汕中學
五華縣橫陂中學
五華縣水寨中學
五華縣琴江中學
五華縣河口中學
五華縣河東中學
五華縣梓皋中學
五華縣城鎮中學
五華縣興華中學
五華縣田家炳中學
五華縣實驗學校
五華縣華新中學
五華縣華強中學
五華縣大壩中學
五華縣城新中學
豐順縣湯西鎮穎川中學
豐順縣小勝中學
豐順縣砂田中學
豐順縣潭山鎮潭山中學
豐順縣潭江中學
豐順縣茶背中學
豐順縣東留中學
豐順縣球山中學
豐順縣黃金中學
豐順縣廣洋中學
豐順縣潘田中學
豐順潘田鎮第二中學
豐順縣徑門中學
豐順縣大龍華中學
豐順縣龍崗中學
豐順縣龍崗鎮中學馬圖分校
豐順縣建橋中學
豐順縣仙洞中學
豐順縣璜溪中學
豐順縣豐良中學
豐順縣第一中學
豐順縣北斗鎮千頃中學
豐順縣上八鄉鎮中學
豐順縣八鄉山中學
豐順縣湯西中學
豐順縣湯西鎮石江中學
豐順縣東聯中學
豐順縣三友中學
豐順縣三友聯合中學
豐順縣龍泉中學
豐順縣龍山中學
豐順縣湯坑鎮第一中學
豐順縣湯坑鎮第三中學
豐順縣湯坑鎮第二中學
梅江區嘉應中學
豐順縣豐順中學
豐順縣東海中學
豐順縣大同中學
大埔家炳第三中學
大埔縣大麻中學
大埔縣大麻鎮恭洲中學
大埔縣三河中學
大埔縣家炳第四中學
大埔縣銀江中學
大埔縣家炳第八中學
大埔縣玉瑚中學
大埔縣古野中學
大埔縣洲瑞鎮中學
大埔縣桃源中學
大埔縣光德鎮漳園中學
大埔縣光德鎮家炳五中
大埔縣高陂中學
大埔縣高陂鎮田家炳第二中學
大埔縣平原鎮平原中學
大埔縣石雲中學
大埔縣廣德中學
大埔縣雙溪鎮頌鑫中學
大埔縣雙溪鎮雙溪中學
大埔縣大東中學
大埔縣百侯中學
大埔縣百侯鎮中學
大埔縣百侯鎮耀鳳中學
大埔縣岩上中學
大埔縣西河中學
大埔縣埔北中學
大埔縣青溪鎮中學
大埔縣華僑中學
大埔縣古村中學
大埔縣大埔中學
大埔縣田家炳實驗學校
大埔縣田家炳第一中學
大埔縣進光中學
大埔縣華僑第二中學
大埔縣虎山中學
大埔縣湖山中學
梅縣石坑中學
梅縣龍虎中學
梅縣梅西中學
梅縣程風中學
梅縣瑤上中學
梅縣星聚中學
梅縣南口中學
梅縣梅興中學
梅縣徑義中學
梅江區公度中學
梅縣畲東中學
梅縣梅江中學
梅縣梅南中學
梅縣西陽中學
梅縣白宮中學
梅縣丙村中學
梅縣丙村華僑中學
梅縣三鄉中學
梅縣雁洋中學
梅縣松南中學
梅縣鬆口中學
梅縣梅東中學
梅縣松東中學
梅縣桃堯中學
梅縣寶坑中學
梅縣松源中學
梅縣隆文中學
梅縣白渡中學
梅縣梅北中學
梅縣職中專學校
梅江區雅園中學
梅縣教育局儀器電教站
梅縣教育局勤工儉學辦公室
梅縣教育局教學研究室
梅江區梅州中學
梅縣廣益中學
梅縣憲梓中學
梅縣槐崗中學
梅縣高級中學
梅州市培英中學
梅江區城北中學
梅江區長沙中學
梅江區水白中學
梅江區聯合中學
梅江區樂育中學
興寧市寧中中學
梅縣新城中學
五華縣潭江中學
興寧市第一中學
梅縣華僑中學
梅縣畲江中學
廣東梅縣東山中學
豐順縣華僑中學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