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寧市華僑中學

興寧市華僑中學

興寧華僑中學創辦於1956年8月。她的前身是1955年創辦的興寧華僑子弟中等補習學校(校址設在寧中區楓嶺鄉印尼華僑李尚紹的四角樓屋)。後為適應形勢需要,經上級領導批准,決定創辦興寧華僑中學,校址選在風景秀麗的神光山下,暫以老兵房為校舍,縣僑聯主席王才先生任名譽校長,劉永清任第一 任校長。於1956年秋招收首屆國中五個班學生310人,當時教工僅19人。

基本信息

學校發展

興寧市華僑中學 興寧市華僑中學

學校創辦初期,得到廣大華僑、港澳同胞及歸僑、僑眷的熱情支持,他們紛紛捐款,不到一年時間共捐款人民幣4萬多元。1956年10月1日由副縣長張花谷主持奠基典禮,建校舍第一期工程10個教室和20個廳房,並於1957年7月建成使用;接著33間學生宿舍於1958年10月竣工。建校舍過程中,全體師生髮揚艱苦奮鬥、勤儉辦學精神,親自動手搬土方、打方磚、挑沙石。接著,印尼華僑羅應強先生獨資捐建一幢辦公廳、圖書室、閱覽室的校舍於1960年落成。1961年又建一幢3個教室4個房間的校舍,1962年縣委批准將原兵房一幢舊樓拔給僑中。至此,僑中辦學初具規模。校舍整齊美觀,校園綠樹成蔭,繁花似錦。校門正中鑲嵌著著名愛國社會活動家何香凝先生題寫的校名“興寧華僑中學”。

因發展需要,1958年增辦高中。同年春,另一間華僑補習學校(校址在福興區梅子鄉,校長張宗文)併入僑中,成為僑中分教部。至1959年全校共有高、國中13個班,學生700多人,教工45人,並發展為一所公辦僑助完全中學。從創辦至“文革”前10年,僑中共招收10屆國中生和6屆高中生,當時僑中單獨招生,著重照顧僑生和僑屬子女就讀。

“文革”開始,華僑中學被當作“封、資、修”的產物,受到批判,由此,改名為“人民中學”,後又改為“福興中學”。粉碎“四人幫”後,隨高考恢復,1979年又更正為“興寧華僑中學”校名。

僑中復辦後,學校變成縣直屬完全中學,重新成立校董會,重新在校舍建築物上鐫刻僑胞捐資芳名。接著,廣大愛國華僑、港澳同胞及社會各界賢達繼續發揚“興學育人、造福桑梓”的精神,為華僑中學的發展慷慨解囊。1983年印尼羅應強先生在原捐建校舍的基礎上再捐4間教室,陳日章、陳公木、幸裕堅、盧偉強、黃清林、羅煥昌等10多位先生再捐資購置圖書、教學儀器一批。1985年陳朝棟先生捐建兩層“寶源樓”一棟。1986年陳日章先生又捐平房教室2間和住房2間,張榮珍、羅漢楨、刁遠春、鄒偉光、李玉蟠、黃建良等6位先生女士再捐教室2間和住房2間。1988年冬泰國華僑黃清林等62位先生女士捐款62萬元港幣興建樓高五層的“泰僑樓”一棟。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至2012年,僑中又獲社會各界賢達的熱心捐助,同時政府也加大了對學校的投入。1998年冬由王才先生的女兒王善玲女士及其家屬捐40萬元人民幣和教育局出資共同興建“王才科學館”一棟。2000年教育局又出資興建樓高四層的“綜合大樓”一棟。2001年由溫學濂先生、劉漢梅先生、曾沐彬先生等香港及內地校友、社會各界人士捐款110多萬元建成樓高五層的“紀念大樓”一棟。2006年由教育局撥款100多萬元興建樓高四層的學生宿舍一棟和兩層食堂一棟。2009年由中國香港燭光教育基金會引薦陳傳發先生捐資30萬元人民幣,以及興寧教育局撥款50萬元人民幣改建陳日章教學樓一棟。至此,僑中已具備了現代適中的辦學規模。僑中校園美麗、現代設施設備能滿足需要。校園占地近45畝,校舍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教學樓4棟,科學館1棟,學生宿舍2棟,師生食堂1棟。常規教學儀器、電教器材按省要求配齊,配備了實驗室6間,理、化、生7間儀器室和準備室,藏書室2間共藏書4萬多冊,閱覽室2間,各類報刊雜誌120多種,學生電腦室2間120台,語言室、多媒體教室、勞技室、音樂室、美術室、歷史室、地理室、展覽室各1間;計算機教室平台3個;有規模較大的生物園、地理園。運動區有比較標準的環形跑道,有足球場1個,籃球場3個,羽毛球場3個,排球場1個,桌球台10張及各類器械場若干。

2002年起,學校轉辦為高級中學。現有教學班14個,學生750多人,教工129人,其中專任教師114人,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14人。中級職稱的教師71人長期以來,華僑中學堅持正確貫徹執行國家教育方針,堅持以人為本,教書育人,強化教育教學管理,重視校園文化建設,一貫以校風好、質量高、辦學有特色、輸送人才好而享譽社會。同時,為國家為社會培養輸送了大批人才。如現任中共中央委員、廣東省委副書記、省長黃華華同志,廣東省政協委員、香港嘉應商會名譽會長溫學濂先生,梅州市政協副主席鄭少偉同志,原梅州市政協副主席、統戰部部長陳珍書同志,原梅州市政協副主席陳烈鋒同志,梅州市體育局長溫冠文同志,原梅州市委常委、興寧市委書記陳桂光同志,原興寧市人大副主任李普祥同志等等,都是我校培養過的學生,學校亦以此為榮。

2012年,我市提出了“整合優質教育資源,擴建二中,將興寧市第二中學更名為興寧市華僑中學”的方案。2013年初,二中擴建工程動工,學校按“廣東省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進行規劃擴建。經過一年多努力已建成投入使用,現在學校校園占地面積101畝,建築面積31940平方米,優質國中學位規模可達3600人。2013年底,經興寧市教育局報請興寧市人民政府批准,福興中學併入興寧二中。

坐落於神光山麓的原興寧市華僑中學是一座由華僑和港澳同胞集資興建,有著近60年歷史的學校。經興寧市人民政府報請梅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其高中辦學已經撤銷。今年5月下旬,經興寧市教育局報請興寧市人民政府批准,興寧二中更名為興寧市華僑中學。至此,原興寧僑中、興寧二中、福興中學實現“三校合一”。新“興寧華僑中學”校名沿用著名愛國人士何香凝女士在上世紀60年代的題字。

2014年,經興 寧市人民政府批准,興寧市第二中學更名為興寧市華僑中學。2014年6月6日,我市為此舉行了簡樸的更名揭幕儀式。市委書記陳略宇,以及夏思光、陳亮、彭志洪、袁勇華等市領導和教育局負責同志為新校名揭幕。

校風

華僑中學堅持以德育為首,教學為主,推動良好校風的形成。師生秉承“愛國、誠信、尊師、守紀”的校訓,廣泛開展“以身立教、為人師表”為主題的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活動,促進“嚴謹治學、因材施教、求實創新”良好教風的形成;廣泛開展“為偉大中華復興而讀書”的學生讀書熱活動,促進“勤學、鑽研、創新、發展”良好學風的開成,進一步形成“嚴肅活潑、團結友愛、文明進步、創新進取”的校風。

校園建設

教育活動

學校充分利用校會、級會、班會、廣播、黑板報、校報、校刊及重大節日或紀念日,廣泛開展各種有益的教育活動,尤其加強法制教育,使學生懂法、守法、用法、護法,培養學生成為現代好公民。此外,還充分利用德育基地——向陽山部隊和神光山烈士紀念碑,對學生開展革命史、解放軍優良傳統的教育;還加強校史教育。凡入學新生,都讓他們了解校史,了解興寧經濟、文化教育等發展史,用興寧人民世代窮不喪志、讀書報國的精神來激勵他們,成為國家有用之才。

教學管理

強化教學管理,突出教學中心,是華僑中學的一貫宗旨。學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學。而教學管理核心是“年級建制,科組負責”,在校長室的領導下,在教務處的督導下,年級組長、班主任、值日教師必須每天到各班級檢查學生的學習、生活、紀律、衛生等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實行責任制。常規打基礎,教改促提高。學校特彆強化常規教學管理,在“鑽研要深、備課要實、講課要精、改作要細、輔導要勤、考試要嚴、效率要高”的原則下,制訂了教學量化管理實施規定。加強作業檢查和問卷調查,每學期至少組織3次全校性的作業大檢查和2次問卷調查,及時摸清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情況,並將有關信息反饋給老師。完善輔導制度、集體備課制度。完善考試評價制度和教師工作評價制度。與此同時,積極加強教育科研,深化教學改革,全面推廣先進的教學思想與方法,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校園文化

此外,學校還重視校園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一是辦好“晨光”文學社和邀請名作家到校作專題輔導,以拓寬師生視野,培養學生的文學興趣;組織開展有益身心的文體活動,做到“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先進的思想武裝人”;健全規章制度,培養學生文明行為習慣和良好校風。二是建設美麗校園。2000年起至今,學校投入50多萬元人民幣美化綠化校園,修建擴建校道,廣種花草樹木,綠化覆蓋率達91.3%。綠化區內以種植不同顏色的花木,紡織精美圖案。豎立鼓舞人、激勵人的宣傳標語牌,教育學生愛護地球,勤奮讀書,為校爭光,充分體現了藝術性、知識性和科學性,把學校建成“園林化”的美麗學校。

教學成果

辦學以來,教育教學成績顯著、碩果纍纍。師生的綜合整體素質不斷提高,在生源素質較差,重點中學擇優,次重點田家炳中學等第二次擇優錄取的情況下,而且剩下好的學生又被興民中學,沐彬中學,寧中中學挑選後,我校才進行錄取招生,但高考連續取得顯著成績。近3年高考成績一直超出興寧市教育局下達的指標任務,2009年我校267人參加高考,30人考上本科以上,203人考上大學;2010年240人參加高考,21人考上本科以上,198人考上大學;2011年267人參加高考,28人考上本科以上,208人考上大學。此外,2012年近三年來,我校為高等學校培養輸送了體育類、藝術類(音樂、美術)優秀新生有30多人。學生參加國家、省、市、縣各級各類學科競賽中均獲得優異成績,獲獎達100多人次。僑中辦學實績,深受上級肯定和社會各界讚譽。多次被市人民政府授予“梅州市美麗校園”、“文明學校”、“黨風廉正建設先進單位”、“興寧市先進學校”等光榮稱號。

在二十一世紀的金光大道上,華僑中學新的領導班子,以黨的新時期政策、方針為指針,以創優質名校為目標,在各級黨政和教育主管部門的領導下,帶領全體師生員工腳踏實地地勤奮工作、開拓進取,全面推動學校各項事業飛速向前發展。

梅州市高中學校

興寧市宋聲中學
興寧市下堡中學
興寧市水西中學
興寧市水口中學
興寧市新圩中學
興寧市坭陂中學
興寧市濟平中學
興寧市陂西中學
興寧市陂東中學
興寧市壢陂中學
興寧市徑南中學
興寧市徑心中學
興寧市永興中學
梅州市曾憲梓中學
興寧市寧新中學
興寧市寧塘中學
興寧市寧江中學
興寧市四礦中學
興寧市黃槐中學
興寧市國本中學
興寧市僑光中學
興寧市黃陂中學
興寧市坪洋中學
興寧市崗背中學
興寧市龍北中學
興寧市合水中學
興寧市洋門中學
興寧市石馬中學
興寧市龍田中學
興寧市司城中學
興寧市霞嵐中學
興寧市柿子坪中學
興寧市羅崗中學
興寧市官莊中學
興寧市吳田中學
興寧市蘭亭中學
興寧市大坪中學
興寧市葉南中學
興寧市葉塘中學
興寧市葉東中學
興寧市勝青中學
興寧市新陂中學
興寧市長嶺中學
興寧市東紅中學
興寧市刁坊中學
興寧市華僑中學
興寧市福興中學
興寧市永和中學
興寧市興民中學
興寧市田家炳中學
興寧市沐彬中學
興寧市羅浮中學
梅州市學藝中學
興寧市第三中學
蕉嶺縣僑興中學
蕉嶺縣藍坊中學
蕉嶺縣廣福中學
蕉嶺縣逢甲中學
廣東省蕉嶺華僑農場田家炳中學
蕉嶺縣晉元中學
蕉嶺縣新鋪中學
蕉嶺縣金豐中學
蕉嶺縣華僑中學
蕉嶺縣鎮平中學
蕉嶺縣實驗學校
蕉嶺縣蕉嶺中學
平遠縣八尺中學
平遠縣河頭中學
平遠縣中行中學
平遠縣石正中學
平遠縣冬青實驗中學
平遠縣長田中學
平遠縣熱柘華僑中學
平遠縣壩頭中學
平遠縣鐵民中學
平遠縣茅坪中學
平遠縣東石中學
平遠縣泗水鎮泗水中學
平遠縣上舉中學
平遠縣仁居中學
平遠縣黃畲中學
平遠縣田家炳中學
平遠縣平遠中學
平遠縣梅青中學
平遠縣城南中學
平遠縣超竹中學
五華縣轉水中學
五華縣華民中學
五華縣矮車中學
五華縣新新中學
五華縣興林中學
五華縣五華中學
五華縣華西中學
五華縣華東中學
五華縣清化中學
五華縣皇華中學
五華縣雙頭中學
五華縣潭新中學
梅州市梅江區建設局職中
五華縣大田中學
五華縣蒲江中學
五華縣萃文中學
五華縣周江中學
五華縣中興中學
五華縣太坪中學
五華縣華陽中學
五華縣登畲中學
五華縣硝芳中學
五華縣龍村中學
五華縣洞口中學
五華縣興梅中學
五華縣梅林中學
五華縣橋江中學
五華縣平安中學
五華縣棉洋中學
五華縣棉新中學
五華縣文葵中學
五華縣五福中學
五華縣萬龍中學
五華縣華南中學
五華縣伏溪中學
五華縣楓林中學
五華縣安流中學
華縣大都中學
五華縣雙華中學
五華縣平南中學
五華縣郭田中學
五華縣油田中學
五華縣小都中學
五華縣端本中學
五華縣夏阜中學
五華縣馬汕中學
五華縣橫陂中學
五華縣水寨中學
五華縣琴江中學
五華縣河口中學
五華縣河東中學
五華縣梓皋中學
五華縣城鎮中學
五華縣興華中學
五華縣田家炳中學
五華縣實驗學校
五華縣華新中學
五華縣華強中學
五華縣大壩中學
五華縣城新中學
豐順縣湯西鎮穎川中學
豐順縣小勝中學
豐順縣砂田中學
豐順縣潭山鎮潭山中學
豐順縣潭江中學
豐順縣茶背中學
豐順縣東留中學
豐順縣球山中學
豐順縣黃金中學
豐順縣廣洋中學
豐順縣潘田中學
豐順潘田鎮第二中學
豐順縣徑門中學
豐順縣大龍華中學
豐順縣龍崗中學
豐順縣龍崗鎮中學馬圖分校
豐順縣建橋中學
豐順縣仙洞中學
豐順縣璜溪中學
豐順縣豐良中學
豐順縣第一中學
豐順縣北斗鎮千頃中學
豐順縣上八鄉鎮中學
豐順縣八鄉山中學
豐順縣湯西中學
豐順縣湯西鎮石江中學
豐順縣東聯中學
豐順縣三友中學
豐順縣三友聯合中學
豐順縣龍泉中學
豐順縣龍山中學
豐順縣湯坑鎮第一中學
豐順縣湯坑鎮第三中學
豐順縣湯坑鎮第二中學
梅江區嘉應中學
豐順縣豐順中學
豐順縣東海中學
豐順縣大同中學
大埔家炳第三中學
大埔縣大麻中學
大埔縣大麻鎮恭洲中學
大埔縣三河中學
大埔縣家炳第四中學
大埔縣銀江中學
大埔縣家炳第八中學
大埔縣玉瑚中學
大埔縣古野中學
大埔縣洲瑞鎮中學
大埔縣桃源中學
大埔縣光德鎮漳園中學
大埔縣光德鎮家炳五中
大埔縣高陂中學
大埔縣高陂鎮田家炳第二中學
大埔縣平原鎮平原中學
大埔縣石雲中學
大埔縣廣德中學
大埔縣雙溪鎮頌鑫中學
大埔縣雙溪鎮雙溪中學
大埔縣大東中學
大埔縣百侯中學
大埔縣百侯鎮中學
大埔縣百侯鎮耀鳳中學
大埔縣岩上中學
大埔縣西河中學
大埔縣埔北中學
大埔縣青溪鎮中學
大埔縣華僑中學
大埔縣古村中學
大埔縣大埔中學
大埔縣田家炳實驗學校
大埔縣田家炳第一中學
大埔縣進光中學
大埔縣華僑第二中學
大埔縣虎山中學
大埔縣湖山中學
梅縣石坑中學
梅縣龍虎中學
梅縣梅西中學
梅縣程風中學
梅縣瑤上中學
梅縣星聚中學
梅縣南口中學
梅縣梅興中學
梅縣徑義中學
梅江區公度中學
梅縣畲東中學
梅縣梅江中學
梅縣梅南中學
梅縣西陽中學
梅縣白宮中學
梅縣丙村中學
梅縣丙村華僑中學
梅縣三鄉中學
梅縣雁洋中學
梅縣松南中學
梅縣鬆口中學
梅縣梅東中學
梅縣松東中學
梅縣桃堯中學
梅縣寶坑中學
梅縣松源中學
梅縣隆文中學
梅縣白渡中學
梅縣梅北中學
梅縣職中專學校
梅江區雅園中學
梅縣教育局儀器電教站
梅縣教育局勤工儉學辦公室
梅縣教育局教學研究室
梅江區梅州中學
梅縣廣益中學
梅縣憲梓中學
梅縣槐崗中學
梅縣高級中學
梅州市培英中學
梅江區城北中學
梅江區長沙中學
梅江區水白中學
梅江區聯合中學
梅江區樂育中學
興寧市寧中中學
梅縣新城中學
五華縣潭江中學
興寧市第一中學
梅縣華僑中學
梅縣畲江中學
廣東梅縣東山中學
豐順縣華僑中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