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縣松源中學

地處離梅州市梅縣區最遠的山區鄉鎮,有一所歷史悠久、環境優美的普通完全中學--梅州市梅縣區松源中學。

基本信息

簡介

梅州市梅縣區松源中學毗鄰本省的蕉嶺縣、福建省的上杭、永定縣,始創於公元一九零六年,初命名為"成達高等國小"。斗轉星移,滄海變幻,創辦之初僅有80多名學生的國小,現已發展到有2600多名師生的普通完全中學,這凝聚了歷代鄉賢、有識之士和師生們的艱苦創業的心血和汗水,更離不開各級政府的重視、關心與支持。

學校規模

學校歷經百年的變遷,已建有四棟教學大樓及辦公樓、圖書館、實驗樓學生公寓式宿舍、學生飯堂、四棟教師住宅樓等主要樓宇;有田徑場、籃球場、足球場、羽毛球場、桌球室等文體活動場地;有師生閱覽室、電腦室、理化實驗室、語言室、多媒體電教平台、生物園、地理園、文化長廊等學習園地。教學設備不斷完善,校園更是綠樹成蔭、花香濃郁、一派花園式學校氣象。

辦學理念

辦學近百年來,學校以"勤奮守紀、勤教勤學、艱苦樸素、勇於進取"著稱,為革命和建設培養了大批人才。目前還健在享受老紅軍待遇的仍有8人,廳級幹部、部隊高級幹部、區處級幹部、各類專家、學者、企業界、商業界精英等,更是不勝枚舉,學子遍布海內外。

堅持從嚴治校,敦品勵學,讓學生學會做人,能成才是該校一大辦學特色。經過不斷的探討、實踐、總結和完善,學校已形成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如:班主任工作評估制度,教研組長評估制度,教師工作量化細則,高中學生管理制度,國中學生管理制度,住宿生管理制度等。堅持做到以制度管人,避免了人治,使師生在日常的工作和學習中有章可循,按章辦事。近年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教育領域內各項改革的不斷深入,學校堅持抓好教師隊伍的職業道德建設,以《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去嚴格要求教職工,使教職工在經濟欠發達的革命老區鄉鎮仍能"安貧樂教",紮根山區,默默無聞地為山區培養輸送合格人才。同時,該校還千方百計地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水平,支持在職教師參加所任教學科的函授、自考、計算機培訓等學習,以掌握先進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在對學生的管理中,堅持貫徹《中學生守則》和《中學日常行為規範》。面對經濟欠發達地區家長外出打工多至使不少學生缺乏親職教育的狀況,老師都能"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不斷挖掘學生身上的內光點,以勤、嚴、細、實的工作作風做好德育綜治工作,使學校沒有出現過違法犯罪學生。一九九三曾評為梅縣區教育學院文明單位,一九九五年評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多次被區人民政府授予教育學院先進集體。

學校特色

堅持以質興校,求本務實,讓學生學會學習,能做事,又是該校辦學的另一特色。由於諸多原因,該校高中部從上世紀四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中期這近五十年間,曾有"五下六起"的經歷,這一極不正常的狀況,造成學校師資和設備的流失、生源不穩定且素質低下(高中新生入學錄取成績在全區10間完中最低)。但學校沒有因面臨的困難而退縮,而是面對現實,從樹立學生學習信心這方面入手,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經常關注學生心靈健康,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使之能進得來,留得住,愉快地學習。在教學上教師堅持因材施教,不搞"一刀切",不斷挖掘學生的潛能,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堅持進行教學改革,探討教改新路,在課堂教學上做到"三注意三互動"。即注意教的時機,激發互動;注意教的藝術,促使學生樂於互動;注意教的對象,促使全體學生互動。這樣學生經過三年的努力,綜合素質有著明顯的提高。高中畢業生參加省(市)畢業會考,畢業率達100%,近幾年高考錄取率都在65%左右,每年都有學生考入本科。國中畢業生,歷來受到重點中學的青眯,僅2002年參加全國部分學科競試,獲全國一、二、三等獲的學生競達16人次,學校在社會上有良好的口碑,曾多次評為區先進學校。

誠然,該校在辦學中仍存在許多困難和問題。但全校師生將本著"只問攀登不問高"的敬業精神,苦練內功,繼往開來,與時俱進。使具有近百年歷史的老校--梅州市梅縣區松源中學,在新的征途中,乘風破浪,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再創佳績。

梅州市高中學校

興寧市宋聲中學
興寧市下堡中學
興寧市水西中學
興寧市水口中學
興寧市新圩中學
興寧市坭陂中學
興寧市濟平中學
興寧市陂西中學
興寧市陂東中學
興寧市壢陂中學
興寧市徑南中學
興寧市徑心中學
興寧市永興中學
梅州市曾憲梓中學
興寧市寧新中學
興寧市寧塘中學
興寧市寧江中學
興寧市四礦中學
興寧市黃槐中學
興寧市國本中學
興寧市僑光中學
興寧市黃陂中學
興寧市坪洋中學
興寧市崗背中學
興寧市龍北中學
興寧市合水中學
興寧市洋門中學
興寧市石馬中學
興寧市龍田中學
興寧市司城中學
興寧市霞嵐中學
興寧市柿子坪中學
興寧市羅崗中學
興寧市官莊中學
興寧市吳田中學
興寧市蘭亭中學
興寧市大坪中學
興寧市葉南中學
興寧市葉塘中學
興寧市葉東中學
興寧市勝青中學
興寧市新陂中學
興寧市長嶺中學
興寧市東紅中學
興寧市刁坊中學
興寧市華僑中學
興寧市福興中學
興寧市永和中學
興寧市興民中學
興寧市田家炳中學
興寧市沐彬中學
興寧市羅浮中學
梅州市學藝中學
興寧市第三中學
蕉嶺縣僑興中學
蕉嶺縣藍坊中學
蕉嶺縣廣福中學
蕉嶺縣逢甲中學
廣東省蕉嶺華僑農場田家炳中學
蕉嶺縣晉元中學
蕉嶺縣新鋪中學
蕉嶺縣金豐中學
蕉嶺縣華僑中學
蕉嶺縣鎮平中學
蕉嶺縣實驗學校
蕉嶺縣蕉嶺中學
平遠縣八尺中學
平遠縣河頭中學
平遠縣中行中學
平遠縣石正中學
平遠縣冬青實驗中學
平遠縣長田中學
平遠縣熱柘華僑中學
平遠縣壩頭中學
平遠縣鐵民中學
平遠縣茅坪中學
平遠縣東石中學
平遠縣泗水鎮泗水中學
平遠縣上舉中學
平遠縣仁居中學
平遠縣黃畲中學
平遠縣田家炳中學
平遠縣平遠中學
平遠縣梅青中學
平遠縣城南中學
平遠縣超竹中學
五華縣轉水中學
五華縣華民中學
五華縣矮車中學
五華縣新新中學
五華縣興林中學
五華縣五華中學
五華縣華西中學
五華縣華東中學
五華縣清化中學
五華縣皇華中學
五華縣雙頭中學
五華縣潭新中學
梅州市梅江區建設局職中
五華縣大田中學
五華縣蒲江中學
五華縣萃文中學
五華縣周江中學
五華縣中興中學
五華縣太坪中學
五華縣華陽中學
五華縣登畲中學
五華縣硝芳中學
五華縣龍村中學
五華縣洞口中學
五華縣興梅中學
五華縣梅林中學
五華縣橋江中學
五華縣平安中學
五華縣棉洋中學
五華縣棉新中學
五華縣文葵中學
五華縣五福中學
五華縣萬龍中學
五華縣華南中學
五華縣伏溪中學
五華縣楓林中學
五華縣安流中學
華縣大都中學
五華縣雙華中學
五華縣平南中學
五華縣郭田中學
五華縣油田中學
五華縣小都中學
五華縣端本中學
五華縣夏阜中學
五華縣馬汕中學
五華縣橫陂中學
五華縣水寨中學
五華縣琴江中學
五華縣河口中學
五華縣河東中學
五華縣梓皋中學
五華縣城鎮中學
五華縣興華中學
五華縣田家炳中學
五華縣實驗學校
五華縣華新中學
五華縣華強中學
五華縣大壩中學
五華縣城新中學
豐順縣湯西鎮穎川中學
豐順縣小勝中學
豐順縣砂田中學
豐順縣潭山鎮潭山中學
豐順縣潭江中學
豐順縣茶背中學
豐順縣東留中學
豐順縣球山中學
豐順縣黃金中學
豐順縣廣洋中學
豐順縣潘田中學
豐順潘田鎮第二中學
豐順縣徑門中學
豐順縣大龍華中學
豐順縣龍崗中學
豐順縣龍崗鎮中學馬圖分校
豐順縣建橋中學
豐順縣仙洞中學
豐順縣璜溪中學
豐順縣豐良中學
豐順縣第一中學
豐順縣北斗鎮千頃中學
豐順縣上八鄉鎮中學
豐順縣八鄉山中學
豐順縣湯西中學
豐順縣湯西鎮石江中學
豐順縣東聯中學
豐順縣三友中學
豐順縣三友聯合中學
豐順縣龍泉中學
豐順縣龍山中學
豐順縣湯坑鎮第一中學
豐順縣湯坑鎮第三中學
豐順縣湯坑鎮第二中學
梅江區嘉應中學
豐順縣豐順中學
豐順縣東海中學
豐順縣大同中學
大埔家炳第三中學
大埔縣大麻中學
大埔縣大麻鎮恭洲中學
大埔縣三河中學
大埔縣家炳第四中學
大埔縣銀江中學
大埔縣家炳第八中學
大埔縣玉瑚中學
大埔縣古野中學
大埔縣洲瑞鎮中學
大埔縣桃源中學
大埔縣光德鎮漳園中學
大埔縣光德鎮家炳五中
大埔縣高陂中學
大埔縣高陂鎮田家炳第二中學
大埔縣平原鎮平原中學
大埔縣石雲中學
大埔縣廣德中學
大埔縣雙溪鎮頌鑫中學
大埔縣雙溪鎮雙溪中學
大埔縣大東中學
大埔縣百侯中學
大埔縣百侯鎮中學
大埔縣百侯鎮耀鳳中學
大埔縣岩上中學
大埔縣西河中學
大埔縣埔北中學
大埔縣青溪鎮中學
大埔縣華僑中學
大埔縣古村中學
大埔縣大埔中學
大埔縣田家炳實驗學校
大埔縣田家炳第一中學
大埔縣進光中學
大埔縣華僑第二中學
大埔縣虎山中學
大埔縣湖山中學
梅縣石坑中學
梅縣龍虎中學
梅縣梅西中學
梅縣程風中學
梅縣瑤上中學
梅縣星聚中學
梅縣南口中學
梅縣梅興中學
梅縣徑義中學
梅江區公度中學
梅縣畲東中學
梅縣梅江中學
梅縣梅南中學
梅縣西陽中學
梅縣白宮中學
梅縣丙村中學
梅縣丙村華僑中學
梅縣三鄉中學
梅縣雁洋中學
梅縣松南中學
梅縣鬆口中學
梅縣梅東中學
梅縣松東中學
梅縣桃堯中學
梅縣寶坑中學
梅縣松源中學
梅縣隆文中學
梅縣白渡中學
梅縣梅北中學
梅縣職中專學校
梅江區雅園中學
梅縣教育局儀器電教站
梅縣教育局勤工儉學辦公室
梅縣教育局教學研究室
梅江區梅州中學
梅縣廣益中學
梅縣憲梓中學
梅縣槐崗中學
梅縣高級中學
梅州市培英中學
梅江區城北中學
梅江區長沙中學
梅江區水白中學
梅江區聯合中學
梅江區樂育中學
興寧市寧中中學
梅縣新城中學
五華縣潭江中學
興寧市第一中學
梅縣華僑中學
梅縣畲江中學
廣東梅縣東山中學
豐順縣華僑中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