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有支出

或有支出

或有支出是指依未來某種事項出現而發生的支出。未來事項的出現具有不確定性。或有支出實際發生時,應沖減重組後債務的賬面價值。結清債務時,或有支出如未發生,應將該或有支出的原估計金額作為結清債務當期的債務重組收益,計入當期損益。

簡介

債務重組中或有支出的財務處理分析
根據2001年新修訂的債務重組準則的規定,債務重組的方式有五種,一是以低於債務賬面價值的現金清償債務;二是以非現金資產清償債務;三是債務轉資本;四是修改債務條件,如延長債務償還期限,延長債務償還期限並加收利息,延長債務償還期限並減少債務本金或利息。五是混合重組方式。

內容

其中涉及或有支出的是:以修改其他債務條件進行債務重組,即如果重組債務的賬面價值大於將來應付金額,債

或有支出或有支出實際發生時,應沖減重組後債務的賬面價值
務人應將重組債務的賬面價值減記至將來應付金額,減記的金額確認為資本公積;如果重組債務的賬面價值等於或小於將來應付金額,債務人不作賬務處理。帳面價值是指某科目(通常是資產類科目)的帳面餘額減去相關備抵項目後的淨額。如應收帳款帳面餘額減去相應的壞帳準備後的淨額為帳面價值。帳面價值是會計核算中帳面記載的資產價值。這種估價方法不考慮現時資產市場價格的波動,也不考慮資產的收益狀況,因而是一種靜態的估價標準。帳面價值取數方便,但是其缺點是只考慮了各種資產在入帳時的價值而脫離現實的市場價值。

資產的帳面價值通常是該項資產的成本減去累計折舊或其它資產減損後的金額,很多情況下與其市場價值和經濟價值有很大差別,而後者是資產真實價值更準確的度量,所以當公司出售資產時,定價往往不是其帳面價值,而是根據市場價值或經濟價值重新評估後形成的價格。若售價高於帳面價值,會給公司帶來盈利,低於帳面價值時就會出現虧損。

如果修改後的債務條件涉及或有支出的,債務人應將或有支出包括在將來應付金額中。或有支出實際發生時,應沖減重組後債務的賬面價值;結清債務時,或有支出如未發生,應將或有支出的原估計金額確認為資本公積。這裡或有支出是指依未來某種事項出現而發生的支出。未來事項的出現具有不確定性。

情況分析

在實際工作中債務重組涉及或有支出通常有以下幾種情形:

或有支出或有支出相關案例
一、債務人包括或有支出在內的將來應付金額小於重組債務的賬面價值時,債務人應確認或有支出。或有支出實際發生時,則沖減重組後債務的賬面價值;結清債務時,或有支出如未發生,應將或有支出的原估計金額確認為資本公積。

例如:甲公司持有乙公司的應收票據100萬元,票據到期時累計利息為10萬元,由於乙公司財務陷入困境,甲公司同意減免10萬元利息,同時將償還期限延長2年,每年償還50萬元,但附有一條件:債務重組後,若乙公司第二年有盈利,則第二年多償還5萬元。

乙公司在此次債務重組中涉及的或有支出為5萬元,將來應付金額=100+5=105萬元,小於重組債務日的賬面價值110萬元,債務重組日乙公司賬務處理應為:

借:應付賬款110
貸:應付賬款105
資本公積5

第一年償還債務時,
借:應付賬款50
貸:銀行存款50

第二年償還債務時,乙公司當年若有盈利,則
借:應付賬款55
貸:銀行存款55

第二年償還債務時,乙公司當年若無盈利。
借:應付賬款55
貸:銀行存款50
資本公積5

二、債務人包括或有支出在內的將來應付金額大幹重組債務的賬面價值時,債務人是否應確認或有支出,一種觀點認為,根據謹慎性原則,應確認或有支出。或有支出實際發生時,則沖減重組後債務的賬面價值;結清債務時,或有支出如未發生,應將或有支出的原估計金額確認為資本公積

例如:甲公司持有乙公司的應收票據1O0萬元。票據到期時累計利息為10萬元,由於乙公司財務陷入困境,甲公司同意減免10萬元,同時將償還期限延長4年,每年償還25萬元,但附有一條件:債務重組後,若乙公司第二年起有盈利,則每年多償還4萬元。乙公司在此次債務重組中涉及的或有支出=3x4=12萬元

借:應付賬款110
營業外支出2
貸:應付賬款112
或有支出發生時沖減應付賬款賬面價值,若未發生或有支出,則轉作資本公積。乙公司第一年償還債務時
借:應付賬款25
貸:銀行存款25

第二年償還債務時,乙公司當年若有盈利,
借:應付賬款29
貸:銀行存款29

或有支出或有支出相關案例
第三、第四年若乙公司仍有盈利,賬務處理同上。

第二年償還債務時,乙公司當年若無盈利,
借:應付賬款25
貸:銀行存款25

若乙公司以後年度仍無盈利,則賬務處理同上。最後一年,結清債務時,將或有支出的原估計金額12萬元確認為資本公積,則:
借:應付賬款12
貸:資本公積12

根據債務重組準則的規定,如果重組債務賬面價值等於或小於將來應付金額,債務人不作賬務處理。以上例來說,將來應付金額=110—10+12=112萬元,大於重組債務賬面價值,債務人不應作賬務處理。

若將來發生或有支出,則作為發生當期費用,記入損益。乙公司第一年償還債務時
借:應付賬款25
貸:銀行存款25

乙公司若第二年有盈利,則將未沖減的原豁免金額10萬元分期攤銷
借:應付賬款28.33
營業外支出0、67
貸:銀行存款29
乙公司若第三、第四年仍有盈利,賬務處理同上。
乙公司第二年若無盈利,
借:應付賬款25
貸:銀行存款25

若乙公司以後年度仍無盈利,則賬務處理同上。最後一年,結清債務時,將原減免金額10萬元確認為資本公積


借:應付賬款10
貸:資本公積10

財務管理術語

財務管理是在一定的整體目標下,關於資產的投資,資本的籌資和經營中現金流量,以及利潤分配的管理。

財務活動
財務關係
財務管理目標
企業籌資
融資租憑
資金成本
成本習性
資金結構
證券投資組合
營運資金
固定預算
彈性預算
增量預算
定期預算
滾動預算
現金預算
投資中心
責任預算
責任報告
業績考核
內部轉移價格
營運能力
比例合併
半成品成本
保留盈餘
本利比
並行審計技術
標準成本中心
百分率法
本金
補償性餘額
標準工資
標準工資率
部門預算
保證
撥備
不合理保留利潤
邊際資金成本
保證債權
部門邊際貢獻
財務評價
財務評價體系
產值最大化
成本費用利潤率
產權比率
長期債務

財務管理
財務風險
財政赤字
財務預測
財務協同效應
財務困境
財務預算
財務政策
存貨
財務估價修正
籌資風險
財政管理體制
財政監督
成本分配
長期償債能力
超額利潤
財務檢查財務總監
出資違約責任
財務診斷
存貨舞弊
差別財務報告
財務總監委派制
財務流動性風險
財務危機成本
財務資源
財務風險管理
財務公司
財務欺詐
存貨投資
成本企劃
籌資渠道
產品全生命周期成本
財務結構
財務集中控制
財務支撐力
財務運行機制
財務異化
財務信息
財務管理環境
財務契約
財務預警
現金浮游量
產權比率
財務治理
充分就業預算
財務情況說明書

存貨損失
獨立董事
定額成本制度
定價成本
短期償債能力
電子預算
企業對外投資
單位成本彈性預算
獨立財務報告
單獨財務報表
定金
遞延年金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非財務信息
非財務指標
負債結構
非經常性損益
非經營性資產
複合財務係數
法定資本制
過度資本化
固定資產折舊
公允價值
固定資產投資
股東財富最大化
固定資產租賃
公司公積金
工會資產
固定資產經濟壽命
股權投資差額
固定資產原價
固定資金
股權收購
國庫單一賬戶
工資成本
股權重組
關聯方占款
股權出資
公司清算
固有風險
匯率風險
匯率
獲利能力
財務諮詢
財務流程
會計報表

貨幣資金
合併價差
互補性資本
或有會計事項
或有支出
貨幣空間價值
經營槓桿
借貸資本
借款費用
經濟利潤
淨利潤
基準收益率
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
經濟收益
精細化財務管理
借款管理
集成化財務管理
經營性資產
給付
拒絕履行
金融資產轉移
技術入股
會計成本
會計師事務所
會計欺詐
庫存現金管理
會計信息化
會計對象
會計本質
利息資本化
零營運資金管理
利潤庫
利潤質量
流動資產投資
利潤質
綠色財務管理
利潤計畫輪盤
流動資金
流動資金管理
利潤預算管理財務彈性
赤字財政
初始現金流量
存貨形態
存貨清查
COSO報告
次級債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