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門預算

部門預算

部門預算是編制政府預算的一種制度和方法,由政府各個部門編制,反映政府各部門所有收入和支出情況的政府預算。部門預算的實施,嚴格了預算管理,增加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是防止腐敗的重要手段和預防措施之一,是當前財政改革的重要內容。

基本信息

作用

(圖)部門預算(圖)部門預算
部門預算是事業發展計畫的綜合反映,是加強單位巨觀調控能力、改善資金使用狀況的有效手段,是涉及單位管理的各個方面、集預測與決策一體的綜合性工作。因此,單位法人以及相關領導必須高度重視部門預算編制工作,切實履行預算工作的主體責任,有效組織相關部門共同完成編制預算工作,提高預算編制的準確性、真實性、合理性。各相關部門應按照單位的統一部署,努力做好職責單位內的預算編制工作,切實實現預算從基層編起,夯實預算準確性的基礎。

存在的問題

(圖)部門預算部門預算

1、部門預算編制沒有標準定額,計畫彈性大

完整、科學的支出定額體系是衡量預算編制是否科學合理的標準,也是編制的預算能夠順利執行,年度工作任務順利完成的保證。我們現在之所以還擺脫不了傳統的“基數加增長”的預算編制方式,關鍵就是缺乏這樣一套支出定額體系。另外,沒有定額標準,也很難確定資源工作合理的支出規模,如何保證、保證多少很難做到比較客觀地加以衡量,也給預算工作帶來很大的困難。

如果預算編制不能真正符合實際開支的需要,不能避免“跑、冒、滴、漏”現象,就不可避免地出現執行中的各種問題,計畫的隨意性大,預算漫天要價,擠占挪用,鋪張浪費,事業任務不能順利完成。如果說前一階段的預算改革主要的是在形式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那么支出定額標準就是下一步繼續深化改革、在預算編制的內涵上進行突破所亟待解決的一個突出的問題。

2、部門預算編制難以做到自下而上

財政部門預算控制數下達各部門後,各部門編報正式預算的時間只有10天左右。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根本不可能做到從基層單位逐級編報匯總預算。水利部所屬預算單位有5級,但預算編制並不是從5級匯總而來,只能由主管單位按以往的情況估列代編。一方面預算的準確性和科學性受到很大限制,另一方面基層單位沒有預算,預算管理很難進行,國庫集中支付也支付不到基層。

預算編制過程中,由於時間和傳統做法的影響,財政部門和業務部門之間、部門上下級之間缺乏溝通,對實際需求了解不夠。財政部門或主管單位財務部門在核定預算時,缺乏客觀依據,該安排的項目沒有安排,不該安排的項目安排了,或者對所報項目的預算金額統統削減一部分,這些做法都對預算的科學性、合理性造成一定的損害。例如,2002年水利部編制項目預算幾百項,說明幾百萬字,但最後確定的預算只占很小的比例,這樣必然會影響各部門預算編制的積極性,預算管理水平難以提高。

在這個問題上,西方已開發國家的做法是大幅度提前預算編制的啟動時間,拉長預算編制周期。以美國為例,從開始準備到編制完成開始執行往往要24個月,其中大量的工作和時間都用在進行巨觀形勢的預測、年度工作計畫的制定以及業務管理部門和財政管理部門之間的反覆充分的磋商。這樣下來,預算編制可以得到有關各方面的充分研究分析和醞釀,可以比較好地反映實際需求和財政支持的結合。這種做法很值得我們借鑑。

預算編制比較粗,許多項目都還沿襲了過去切塊打捆的編報辦法,沒有按要求細化到具體單位和具體項目。在具體執行上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不僅很難和國庫集中支付、政府採購等管理制度銜接,不能起到預算管理監督的作用,而且容易滋生以權謀私、貪污腐敗等違法犯罪行為。

改革思考

(圖)部門預算部門預算

1、儘快制定科學合理的預算單位支出定額

制定預算支出定額是一項非常複雜的系統工程,首先要有比較科學合理的業務工作量化指標體系,然後才能測算確定單項業務工作的定額標準。

首先,把經費支出按性質劃分為基本人員機構支出、基本業務經費支出和項目支出三大部分。

其次,對業務工作的內容加以分類歸納整理,逐類制訂業務支出定額。主要由以下幾個部分構成:

2、大力推行部門預算,從基層單位開始規範編制,逐級匯總編報,真正做到自下而上全面實行

從基層單位開始編報預算,是保證水利部部門預算完整、真實、科學的基礎,是增強基層單位預算管理,完善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和政府採購制度的必要前提。因此必須在目前取得成績的基礎上,繼續下大力氣推行。要藉此機會改革體制、創新機制,按定員定額的原則重新理順各級單位的預算、財務管理體系,把預算管理推行到三級、四級預算單位。這項工作有一定難度,但一定要堅持做下去。

3、加強預算編制過程中財政部門之間,上下級單位之間,單位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之間的溝通,保證部門預算服務於本部門、本單位的中心工作

從預算編制工作情況來看,在預算編制過程中至少應有3至4個月的時間進行廣泛的磋商。通過這個過程,可以根據目前水利各項事業發展任務和國家財力的可能,儘可能地爭取國家投入,同時儘可能地將有限的財政資金用於最重要、最急需的項目,按新的機構設定、編制方案和業務性質,配合治水思路的轉變,改變傳統的“基數加增長”的經費分配模式,逐步調整財政資金的支出結構,提高水利業務工作的資金保障力度,從而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4、按《預算法》的要求進一步細化預算

細化預算的工作,除了按照財政部門的統一部署按調整細化的預算科目和支出定額編制安排各項事業經費的支出預算外,關鍵在於水利基本建設支出和專項業務支出預算的細化。水利部基本建設支出的規模很大,在我國每年基本建設投資中也占有相當大的比重。財政部門已決定在水利部進行基本建設投資項目預算編制試點,今後我們還要做大量的工作。

5、進一步樹立預算的法律權威性

經批覆的部門預算是我國總預算的組成部分,是按《預算法》規定的程式編制,經過國家最高權力機關批准實施的,具有很強的法律效力。預算一經確定,必須嚴格執行,任何人不經規定的程式審批,都無權進行修改。過去我們在預算編制方面強調得比較多,在執行方面抓得力度不夠,管理不嚴;抓財務人員多,對實際用款部門的領導和職工宣傳不夠。因此預算的權威性一直沒有樹立起來。隨意改變資金用途和規模、不經財務部門同意任意開支、上級業務管理部門向下級單位隨意發指令調撥資金等等的情況屢有發生。隨著預算的進一步細化,這方面的問題會更加突出,必須引起我們各級領導的重視。同時,還要從制度上強化對預算執行的監管,推行國庫集中支付、政府採購,健全內控機制,抓好源頭治理。

填報說明

(圖)部門預算部門預算

一、政府採購預算填報範圍

從2009年部門預算開始,各單位上報"一上"、"二上"部門預算時均要編報政府採購預算。

根據院《關於轉發〈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中央預算單位2007-2008年政府集中採購目錄及標準的通知〉的通知》(科發計函字(2007)51號)中所確定的我院政府採購範圍,並依據單位預計收到的財政撥款、其他經費以及上年結轉經費,凡屬於政府採購範圍的採購項目必須編制政府採購預算。

二、政府採購預算填報方式

各單位政府採購歸口管理部門應與財務部門共同做好政府採購預算編制工作。

1、財務部門負責按“科目編碼”、“科目名稱(項目)”落實經費來源。

2、政府採購歸口管理部門根據經費來源情況,負責對單位內部(研究室、職能處室)政府採購預算進行布置。

3、政府採購歸口管理部門、財務部門按經濟適用、符合國家及院有關財務制度原則,對單位內部(研究室、職能處室)政府採購預算進行審核,經單位主管領導審批後,形成上報的政府採購預算。

三、政府採購預算填列方法

首先填列政府採購預算錄入表,其次填列院增設的部門預算項目支出政府採購預算表,再次填列項目支出預算錄入表中政府採購預算。政府採購預算錄入表金額合計加項目支出預算錄入表中"政府採購金額"合計為單位全部政府採購預算。

1.政府採購預算錄入表的填列方法。按部門預算基本支出安排採購政府集中採購目錄中的貨物、服務預算填列。

“科目編碼”按照基本支出的“科目編碼”填列。

對於只在京內單位執行的項目(計算機通用軟體、碎紙機、電視機、電冰櫃、移動存儲設備、電梯、供暖鍋爐、辦公家具、建築裝飾材料、變配電設備、汽車維修、汽車加油、印刷項目、工程監理、機關辦公場所物業管理),只由京區單位填列。"統一組織的房屋(含宿舍)修繕、裝修"不填。其他項目京區、京外單位都應填列,注意:會議服務由京區、京外單位按照財政部關於會議定點管理有關規定所需會議費預算填列。

本年預算合計必須等於項目支出預算錄入“政府採購金額”合計。

(1)50萬元以上的採購項目,按項目支出預算錄入表中各種項目(包括財政撥款項目及其他經費項目、當年項目及上年結轉項目。下同)安排採購的單價或批量50萬元以上的貨物和服務的本年預算填列。

如果50萬元以上的採購項目由多個項目承擔時,應按不同項目所承擔的份額分別填列。

“科目編碼”、“科目名稱(品目)”分別與項目支出預算錄入表的“科目編碼”、“科目名稱(項目)”一致。“設備名稱”按對應某一項目採購的設備名稱填列,不同設備分行填列,單位可根據設備的多少自行在表中插行。

有關單位務必將上報院聯合評議2009年採購200萬元以上大型儀器設備填列,以便財政部門審核。有關單位務必將120萬元以上大型儀器設備填列,以便辦理變更政府採購方式審批。

(2)60萬元以上的建設工程項目,按項目支出預算錄入表中院下達及本單位安排的總投資60萬元以上的建設工程項目(包括建築物和構築物的新建、改建、擴建、裝修、拆除、修繕等。包括財政撥款建設工程項目及其他經費建設工程項目、當年建設工程項目及上年結轉建設工程項目。下同)的本年預算填列。不同建設工程項目分行填列,單位可根據建設工程項目的多少自行在表中插行。

“科目編碼”、“科目名稱(品目)”、“本年預算”分別與項目支出預算表的“科目編碼”、“科目名稱(項目)”、“本年安排支出”一致。

(3)經常性商品購置項目,按項目支出預算錄入表中各種項目安排採購政府集中採購目錄中的貨物、服務的本年預算填列。

“科目編碼”與項目支出預算錄入表的“科目編碼”一致。

3.項目支出預算錄入表中政府採購預算的填列方法。項目支出預算錄入表中"政府採購金額"按我院增設的部門預算項目支出政府採購預算表中相應項目“本年預算”填列。

凡在項目支出預算錄入表中填列政府採購金額,無論金額大小,在“是否政府採購”項選擇“是”。

財務管理術語

財務管理是在一定的整體目標下,關於資產的投資,資本的籌資和經營中現金流量,以及利潤分配的管理。

財務活動
財務關係
財務管理目標
企業籌資
融資租憑
資金成本
成本習性
資金結構
證券投資組合
營運資金
固定預算
彈性預算
增量預算
定期預算
滾動預算
現金預算
投資中心
責任預算
責任報告
業績考核
內部轉移價格
營運能力
比例合併
半成品成本
保留盈餘
本利比
並行審計技術
標準成本中心
百分率法
本金
補償性餘額
標準工資
標準工資率
部門預算
保證
撥備
不合理保留利潤
邊際資金成本
保證債權
部門邊際貢獻
財務評價
財務評價體系
產值最大化
成本費用利潤率
產權比率
長期債務

財務管理
財務風險
財政赤字
財務預測
財務協同效應
財務困境
財務預算
財務政策
存貨
財務估價修正
籌資風險
財政管理體制
財政監督
成本分配
長期償債能力
超額利潤
財務檢查財務總監
出資違約責任
財務診斷
存貨舞弊
差別財務報告
財務總監委派制
財務流動性風險
財務危機成本
財務資源
財務風險管理
財務公司
財務欺詐
存貨投資
成本企劃
籌資渠道
產品全生命周期成本
財務結構
財務集中控制
財務支撐力
財務運行機制
財務異化
財務信息
財務管理環境
財務契約
財務預警
現金浮游量
產權比率
財務治理
充分就業預算
財務情況說明書

存貨損失
獨立董事
定額成本制度
定價成本
短期償債能力
電子預算
企業對外投資
單位成本彈性預算
獨立財務報告
單獨財務報表
定金
遞延年金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非財務信息
非財務指標
負債結構
非經常性損益
非經營性資產
複合財務係數
法定資本制
過度資本化
固定資產折舊
公允價值
固定資產投資
股東財富最大化
固定資產租賃
公司公積金
工會資產
固定資產經濟壽命
股權投資差額
固定資產原價
固定資金
股權收購
國庫單一賬戶
工資成本
股權重組
關聯方占款
股權出資
公司清算
固有風險
匯率風險
匯率
獲利能力
財務諮詢
財務流程
會計報表

貨幣資金
合併價差
互補性資本
或有會計事項
或有支出
貨幣空間價值
經營槓桿
借貸資本
借款費用
經濟利潤
淨利潤
基準收益率
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
經濟收益
精細化財務管理
借款管理
集成化財務管理
經營性資產
給付
拒絕履行
金融資產轉移
技術入股
會計成本
會計師事務所
會計欺詐
庫存現金管理
會計信息化
會計對象
會計本質
利息資本化
零營運資金管理
利潤庫
利潤質量
流動資產投資
利潤質
綠色財務管理
利潤計畫輪盤
流動資金
流動資金管理
利潤預算管理財務彈性
赤字財政
初始現金流量
存貨形態
存貨清查
COSO報告
次級債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