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合財務係數

複合財務係數

複合財務係數(MultipleFinacialSystem,簡稱MFS)是指為了評價企業的資產運用狀態和盈利能力,以若干與此相關程度較高的財務指標為基礎,綜合計算而得的一個評估係數。旨在通過對企業財務指標的複合,得出企業財務狀況的綜合態勢,進而了解企業經營情況的好壞,為投資者、債權人、政府、企業管理當局進行決策提供綜合的判斷依據。

特徵

與其他財務評價指標相比,複合財務係數具有如下兩個特徵。

1.評價的雙重性。評價企業經營狀況的好壞,通常可以從企業資金營運和企業盈利能力兩方面進行。如企業在某時期內損益表上表現出很強的盈利能力,但由於其銷售大部分是以賒銷的方式進行,價款無法收回,到期債務無法償清。即表現為盈利狀況好而資金營運狀況差。因此在考核評價上不能以一方代替另一方,而需綜合考慮兩方面的情況,複合財務係數較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

2.指標的綜合性。一方面該係數的計算基礎是多個財務指標,可以多方面考核企業的資產運用狀況和盈利能力,另一方面該係數計算的結果又是以單一數據的形式反映,複合了表現企業經營狀況的主要因素。將不同性質、方向的指標融為一體,突破了單一指標只能反映企業財務狀況某一方面的缺陷,能從整體上說明企業的經營狀況。

確定

要對企業一定時期內的財務狀況進行綜合評價,首先要對現有的財務資料進行分析、加工,從中篩選出一定數量具有較強代表性的指標,在篩選過程中,應遵循以下兩個基本原則:

1.全面性。選用的指標應儘可能多角度地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的本質特徵,包括籌資、生產、銷售、分配等階段的情況,但絕不要求面面俱到,而是必須突出重點,有較強的代表性。

2.實用性。所設定的指標要符合實際的需要。具體表現在:①各項指標的設定儘可能與統計口徑相一致,使指標具有縱橫可比性;②既要保持各項指標的相對穩定性,又要考慮其適應性;③所選取的指標應能直接利用現有的會計、統計資料或能利用現有資料進行推算。

計算

在充分考慮我國企業運行現狀的基礎上,借鑑西方複合財務係數的計算方法,可用下列一般模型對複合財務係數進行

複合財務係數複合財務係數
計算:

MFS=(N1X1+N2X2+…+NiXi)+(Ni+1Xi+1+Ni+2Xi+2+…+Ni+jXi+j)+(Ni+j+1Xi+j+1+ni+j+2Xi+j+2+…+NnXn)

式中,Nn是加權因子(其中N1+N2+…+Ni+…+Ni+j+…+Nn=1),Xn是被選中的財務指標,可分成三大類,一類是X1~Xi,反映資產運用狀況;二類是Xi+1~Xi+j反映盈利能力;三類是XI+j+1~Xn反映資產運用與盈利的相互關係。

根據上述數學計算模型,結合指標選取的基本原則,複合財務係數的計算主要涉及以下兩個基本問題:

1.基礎指標的確定。評價企業經營狀況的好壞,主要是從資產運用狀況,盈利狀況及其相互關係的角度考慮。從投資人、債權人及企業會計信息其他使用者來看,他們不僅關心企業現在的經營實債,而且也不同程度地關心企業的發展能力(發展量),因此,這類指標的選擇是:

①反映企業資產運用狀況的指標。一般地說,評價企業資產運用狀況不僅應考慮其整體效果,而且應考慮其內部結構是否合理,兩者不可替代,評價資產運用整體效果的指標是資金周轉次數。在西方複合財務係數中,一般用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來進行資產的內部結構評價。除負債外,存貨狀況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結構性項目。對此通常用存貨周轉率指標來反應。從企業資產運用的結構來看,如果存貨不存在問題,有關資產的變現能力較強,而且資產又主要不是用債務的形式,一般說這種結構是比較好的。

②反映資產運用狀況發展的指標。一般地說,隨著企業生產經營的連續進行。其資產存量是不斷增加的,其經營實力也在不斷增強。但如果資產存量的增長沒有伴之以資金周轉的加快,則不能視為是一種理想狀況,因此還需計算分析發展指標,即資產增長幅度和資金周轉加速幅度。

③反映企業盈利狀況的實績指標。在我國通常用銷售利潤率指標,來說明企業的盈利能力。

④反映企業盈利狀況的發展指標。企業盈利狀況發展指標是指利潤增長幅度。

⑤反映企業資產運用和盈利狀況的聯結指標。在正常情況下,企業資產運用情況和盈利能力大小是一致的,但有時也有不一致的情況,如占用較高資金盈利水平反而下降。因此,有必要將這兩類指標結合起來考慮,通常用資金利潤率(股份制企業可用每股淨利)來反映。將上述指標組合起來,就構成了計算複合財務係數的基礎指標。

2.複合財務係數計算權數的確定。計算複合財務係數的基礎指標是劃分層次,與此相適應,權數亦可分層確定,基礎指標的第一層次是三大指標體系。即資產運用狀況指標,盈利狀況指標和反映兩者關係的聯結指標,前兩類指標的權數可稍高一些,而聯結性指標由於主要是從一個新的角度綜合考慮企業資產運用狀況和盈利狀況,具有一定的交叉說明性質,這類指標的權數可以較低。在確定了這一層次各指標體系的權數後,再將各權數在各指標之間進行分配。首先是實債指標和發展指標。一般來說,因複合財務係數著重描述企業考察期的資產實際運用狀況和盈利的現實能力,故實債指標的權數可較高,發展指標稍低。其次實績指標和發展指標內部,反映整體狀況的指標權數高,反映某一方面狀況的權數可稍低。當然,各種指標的權數究竟取多少合適,可考慮分不同行業或不同企業,由財政部門研究分析提出全國、行業,企業不同層次的分配標準。

現實意義

1.有利於資金市場的完善。在資金市場(特別是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上,投資者要想獲得較高的投資報酬率,必然要進行風險的預測,並以此為基礎進行投資決策,為此投資者除了對資金市場的供求及價格走勢進行預測外,還必須

複合財務係數複合財務係數
對被投資者的財務狀況和盈利能力作出評價,這就需要有一個令人置信的評價標準,複合財務係數為市場上成千上萬的知識結構不一樣的人提供了相同的尺度,都可能通過這個定期公布的,並經過公正的各個企業的複合財務係數確定其投資方向。同時市場亦可通過提供上市的不同類型企業的複合財務係數標準,通過與各企業實際複合財務係數比較,以便有效地對上市企業進行控制,從而規範資金市場的運行。

2.有利於國家巨觀調控。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可以通過測算不同行業的平均複合財務係數及其變動,以較高係數的行業作為其投資方向,這樣就可以最佳化產業結構。同,政府通過定期公布不同行業的平均複合財務係數,從而引導投資者的投資方向。此外,政府還可利用複合財務係數的信號,調節金融市場的供求關係。

3.有利於加強企業自身管理。首先,由於複合財務係數以標準的形式由外部制定,必然使企業經營管理受其約束,而不得不朝著標準方向努力。另外,複合財務係數制定的目的與企業經營目標是一致的,企業可以確定複合財務係數控制的目標,以此調節其生產經營活動,使企業經營狀況向著其目標發展。

財務管理術語2

財務管理是在一定的整體目標下,關於資產的投資,資本的籌資和經營中現金流量,以及利潤分配的管理。了解一下吧。

財務管理術語

財務管理是在一定的整體目標下,關於資產的投資,資本的籌資和經營中現金流量,以及利潤分配的管理。

財務活動
財務關係
財務管理目標
企業籌資
融資租憑
資金成本
成本習性
資金結構
證券投資組合
營運資金
固定預算
彈性預算
增量預算
定期預算
滾動預算
現金預算
投資中心
責任預算
責任報告
業績考核
內部轉移價格
營運能力
比例合併
半成品成本
保留盈餘
本利比
並行審計技術
標準成本中心
百分率法
本金
補償性餘額
標準工資
標準工資率
部門預算
保證
撥備
不合理保留利潤
邊際資金成本
保證債權
部門邊際貢獻
財務評價
財務評價體系
產值最大化
成本費用利潤率
產權比率
長期債務

財務管理
財務風險
財政赤字
財務預測
財務協同效應
財務困境
財務預算
財務政策
存貨
財務估價修正
籌資風險
財政管理體制
財政監督
成本分配
長期償債能力
超額利潤
財務檢查財務總監
出資違約責任
財務診斷
存貨舞弊
差別財務報告
財務總監委派制
財務流動性風險
財務危機成本
財務資源
財務風險管理
財務公司
財務欺詐
存貨投資
成本企劃
籌資渠道
產品全生命周期成本
財務結構
財務集中控制
財務支撐力
財務運行機制
財務異化
財務信息
財務管理環境
財務契約
財務預警
現金浮游量
產權比率
財務治理
充分就業預算
財務情況說明書

存貨損失
獨立董事
定額成本制度
定價成本
短期償債能力
電子預算
企業對外投資
單位成本彈性預算
獨立財務報告
單獨財務報表
定金
遞延年金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非財務信息
非財務指標
負債結構
非經常性損益
非經營性資產
複合財務係數
法定資本制
過度資本化
固定資產折舊
公允價值
固定資產投資
股東財富最大化
固定資產租賃
公司公積金
工會資產
固定資產經濟壽命
股權投資差額
固定資產原價
固定資金
股權收購
國庫單一賬戶
工資成本
股權重組
關聯方占款
股權出資
公司清算
固有風險
匯率風險
匯率
獲利能力
財務諮詢
財務流程
會計報表

貨幣資金
合併價差
互補性資本
或有會計事項
或有支出
貨幣空間價值
經營槓桿
借貸資本
借款費用
經濟利潤
淨利潤
基準收益率
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
經濟收益
精細化財務管理
借款管理
集成化財務管理
經營性資產
給付
拒絕履行
金融資產轉移
技術入股
會計成本
會計師事務所
會計欺詐
庫存現金管理
會計信息化
會計對象
會計本質
利息資本化
零營運資金管理
利潤庫
利潤質量
流動資產投資
利潤質
綠色財務管理
利潤計畫輪盤
流動資金
流動資金管理
利潤預算管理財務彈性
赤字財政
初始現金流量
存貨形態
存貨清查
COSO報告
次級債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