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陽縣泗店鎮中心國小

寧陽縣泗店鎮中心國小位於具有中華蟋都之稱的寧陽縣泗店鎮駐地,占地15110平方米,建築面積4426平方米,配有圖書室、閱覽室、科學探究實驗室、儀器室、微機室、電子備課室、音體美器材室、舞蹈室,多媒體教室,圖書、電子資料及音體美器材配套齊全,並建有校園區域網路。現有15個教學班,在校生602人。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學校堅持“關注每名一學生發展,促進每一名學生進步”的辦學理念,以教師發展促學生髮展、以師生髮展促學校發展,大力實行“六化管理”,不斷提高學校辦學水平,2008年12月,順利通過泰安市校園文化建設AAA級單位驗收,被評為寧陽縣教學工作先進學校、寧陽縣花園式單位。目前,學校為山東省創造教育重點實驗基地、泰安市規範化學校、泰安市教學示範學校、寧陽縣紅十字會青少年教育基地、寧陽縣文明單位,

辦學特色

一、班子建設民主化。

領導班子是學校工作的龍頭。我們健全了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的制度,重大事項、重點工作通過召開校委會、幹部會討論後通過。班子成員之間既分工負責又相互協調,形成了團結向上、創新求實的工作局面。完善了教代會制度和校務公開制度,聽取職工意見和建議,及時處理存在的問題,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通過落實每周幹部學習制度,不斷增強幹部的服務意識、創新意識,幹部素質不斷提升。去年校改期間,學校領導幹部衝鋒在前,帶動全校師生圓滿完成了搬遷、綠化等任務。

二、師資隊伍學者化。

師資是辦學水平的重要指標。按照“提高學歷、培養能力、增強實力、開發潛力”的要求,通過深入實施名師戰略、“骨幹教師帶動工程”、開展新理念達標活動、學校間的交流活動,舉行教學觀摩課,示範課,教學能手評選等,努力培養一支事業型、科研型的教師隊伍。去年,組織中層幹部和骨幹教師到實驗國小、伏山、鶴山等鄉鎮中心國小學習,有效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業務素質。目前,學校教師中省級骨幹教師4人,市縣級骨幹教師5人;有市縣級“優秀教師”、教學能手15人,縣級及縣級以上學科帶頭人4人,高學歷、高水平、年輕化的師資隊伍為學校加快發展提供了優質保障。

三、教學管理科學化。

科學的管理是學校工作運行的保障。學校堅持向管理要質量,推行了校級領導、中層幹部、教研組長、教師四個層面的分層管理制度,自主合作創造性的開展好各自的工作,為一線教師創設良好的工作條件和環境,

實施了《泗店鎮中心國小教師業績量化考核方案》,公正客觀的評價,調動了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使學校管理更合理,更科學。在歷次縣視導檢查中,學校教學管理成績均居全縣前列。

狠抓課改科研,構建了"課改為先、科研先導、全面參與、整體提高"的教科研工作模式,實現教師、學生、學校同步發展。學校現有省級課題1個、市級立項課題4個、縣級立項課題2個。近兩年,共有20多篇論文獲縣級以上獎。 

四、德育工作常態化。

德育工作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我們制訂了“起點低、立意高、能做到”的《德育實施細則》,努力使德育工作走向規範、科學的道路。通過積極推進學校、社會、親職教育的“三結合”德育網路建設,加強以班主任、任課教師,少先隊為骨幹的德育隊伍,拓寬德育陣地,夯實育人基礎。利用校會、演講比賽、徵文評比、自我激勵卡、手抄報、國旗下宣誓等形式,寓思想品德教育於活動中,發揮了思想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堅持環境育人,讓每面牆壁都說話,讓每個環節都育人,校紀、校訓、名言警句、宣傳欄、壁報欄、板報等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薰陶教育作用體現了學校無小節,處處皆育人。

發揮少先隊作用,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強、自主意識好。學校設有學生值日小組,實行學校值日幹部,學生對學校班級情況進行檢查,評選先進班級、先進街隊,從衛生到紀律,從集合到路隊,常抓不懈,形成了學校主導、學生參與的良性發展。

五、課外活動豐富化動聽的旋律有不同的音符,多彩的校園有豐富的活動。學校成立了音樂、美術、體育、英語、書法等多個興趣活小組,每年舉辦藝術節、演講比賽等,培養學生的特長,展現學生的風采。

“以特色引領班級,讓文化融入班級”,各班開展“說說咱的心裡話”、辯論會、“美麗教室”設計、學生才藝表演等文化活動,特別是設立的“班級書櫥”,倡響了“與書為伴,快樂成長”的主題,成為學生的精神家園。

利用大課間時間,師生一起跳繩、踢毽子、籃球、桌球,開展陽光體育活動。還有,每年春季和秋季校運動會,學生的德、智、體、美各方面得到全面發展。2008年,有7名學生被評為泰安市三好學生,學生劉為任參加泰安市“同映杯”作文大賽,榮獲特等獎,

六、環境建設人文化。

學校是學生健康成長的樂園,是學生時時聆聽的樂聲。近兩年在資金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我校通過內爭外儉,藉資融資,先後投資近百萬元,新建綜合實驗樓,擴建標準化操場,硬化路面1800多平方米,栽植花木300多棵,建起假山、雕塑,更新實驗室、儀器室、電子備課室的設施,新建探究實驗室、舞蹈室等,學校面貌煥然一新,辦學條件得到根本改變。我們還突出環境的人文特色,對校園的每一景、每一物均賦予育人的功能。使“柳蔭開口說良言,處處含情皆育人”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泗店鎮中心國小始終把目光瞄向更光輝的未來——爭一流,志在高遠;創示範,回答今天。我們相信,有全校師生的銳意進取,有各級領導的重視關心,有社會各界的支持幫助,泗店鎮中心國小在火紅的地平線上,必將更加輝煌燦爛。

山東省級規範化學校(三)

山東省為提高中國小辦學水平,促進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大力推進素質教育,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開展了省級規範化學校的建設與管理工作。
東營市第一中學
蒼山縣第一中學
山東省無棣第一中學
青島遼源路國小
蓬萊市實驗中學
青州市口埠初級中學
濰坊市育華學校
汶上縣白石鄉明德國小
濟寧市任城區濟東中學
兗州市第八中學
臨沂傅莊中學
蒼山縣魯城鎮初級中學
臨清市民族實驗中學
陽穀縣西湖中學
德州市特殊教育學校
齊河縣特教中心
山東省濟南第二十六中學
文登市經濟開發區實驗國小
文登市宋村中學
沂水縣第三實驗國小
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一初級中學
山東省青州第二中學
臨沂湯莊實驗學校
德州經濟開發區實驗國小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薛家島國小
山東省青島第四十七中學
濱州市濱城區第五中學
鄒平縣韓店新世紀中學
濱州實驗學校
青島市城陽區第四中學
曲阜市息陬春秋中學
青州市東壩國小
臨沂高都國小
山東省青島第六十一中學
山東省青島第六十三中學
青島大學市北附屬中學
萊州市第六中學
青島市城陽區第十一中學
青島市嶗山區第五中學
青島市嶗山區第四中學
棗莊師範學校附屬國小
棗莊市市中區西王莊鄉郭里集中心國小
棗莊市嶧城區底閣鎮中心國小
棗莊市嶧城區古邵鎮中心國小
棗莊市嶧城區榴園鎮城郊中學
東營市勝利勝采國小
營市勝利第十一中學
東營市勝利第十五中學
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第六國小
蓬萊市北溝中心國小
濟南市長清區樂天國小
萊州市雲峰中學
章丘市明水街道明水國小
壽光市聖城街道徐家國小
壽光市洛城街道屯田國小
山東省濟南舜耕中學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致遠中學
安丘市青雲雙語學校
山東省青島第三中學
濟寧市任城區石橋鎮希望國小
曲阜市陵城鎮杏壇國小
曲阜市董莊鄉歇馬亭國小
青島汾陽路國小
汶上縣楊店鄉中心國小
微山縣昭陽街道彭聯國小
魚台縣漁城鎮洪廟國小
泗水縣洙泗國小
濟寧市第十二中學
青島虎山路國小
濟寧市任城區石橋中心中學
青島市城陽區夏莊街道古鎮國小
鄒城市北宿中學
青島市城陽區上馬街道張哥莊國小
汶上縣郭樓鎮中學
汶上縣劉樓鄉中學
微山縣傅村鎮第一中學
金鄉縣胡集鎮中學
金鄉縣第三中學
泰安市岱嶽區徂徠鎮中心國小
泰安市岱嶽區角峪鎮中心國小
新泰市宮裡鎮中心國小
新泰市新汶街道良莊實驗國小
肥城市王瓜店街道辦事處中心國小
寧陽縣泗店鎮中心國小
寧陽縣鄉飲鄉韋周中心國小
東平縣彭集鎮中心國小
山東省泰安第十五中學
山東省寧陽第十二中學
泰安市泰山區徐家樓街道辦事處泮河中學
威海市孫家疃國小
威海市千山路國小
威海市翠竹國小
威海市碼頭國小
威海市半月灣國小
威海市溫泉國小
威海市橋頭國小
威海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棘洪灘街道中華埠國小
威海市第十三中學
青島市城陽區上馬街道程哥莊國小
五蓮縣育才國小
萊蕪市高新區濱河國小
萊蕪市魯礦第二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張村河國小臨沂第七實驗國小
臨沂市羅莊區冊山街道辦事處中心國小
臨沂市河東區益民實驗國小
蒼山縣第二實驗國小
蒼山縣卞莊鎮代村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鳳凰台國小
臨沂第二十一中學
臨沂第二十二中學
青島市嶗山區漢河國小
蒼山縣卞莊街道辦事處第二初級中學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香江路第二國小
蒼山縣層山鎮初級中學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珠江路國小
寧津縣第一中學
山東政法希望國小
膠州市香港路國小
膠南市王台中心國小
鄒平縣高新街道辦事處高新國小
膠南市大場中心國小
鄒平縣明集鎮初級中學
山東省青島第二十四中學
鄒平縣西董鎮鶴伴中學
鄒平縣魏橋實驗學校
山東省青島第二十一中學
濟南市育園學校
青島市城陽區特殊教育中心
曲阜市特殊教育學校
萊蕪市特殊教育學校
臨沂特殊教育中心
山東省青島第三十一中學
禹城市特殊教育學校
齊河縣實驗中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