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無棣第一中學

山東省無棣第一中學

山東省無棣第一中學,始建於1953年,位於無棣舊城十字街東,1954年新校建成後遷入現址,2007年學校申報為省規範化學校。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山東省無棣第一中學山東省無棣第一中學

時稱“山東省無棣中學”,其前身是“無棣速師”與舊文廟(現無棣鎮中心國小)隔道相對,1954年新校建成後遷入現址(無棣縣城西首)。

發展歷程

這是新中國成立後無棣縣建的第一所中學,當時設有4個國中班,有教職工31名,學生218名。1958年“大躍進”時期,全縣新建了多處中學,“無棣中學”正式命名為“山東省無棣第一中學”,並於同年增設2個高中班,發展成為一所完全中學;1966年,該校有6個高中班,12個國中班,教職工54人。“文化大革命”中,學校的教學秩序遭到嚴重破壞,1967年和1968年沒有招生,至1969年,學校才恢復招收初、高中新生,根據全國統一規定,學制由“三三制”改為“二二制”,至1981年又恢復為“三三制”。1971年國中部停辦,學校稱為高級中學。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學校有了較大發展。1978年確定為地區重點學校。大規模的校舍改造自1989年開始,1992年全面竣工並通過省政府的驗收,實現了四達標。此次校舍改造總投資550萬元,興建了實驗樓、辦公樓、階梯教室、學生餐廳、標準體育場、學生宿舍樓和教工宿舍樓等一系列教學、生活設施,為今後學校的全面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1997年,被評定為濱州市規範化學校。在2002年普及實驗教學工作中,學校總計投資近180萬元,購置了實驗教學設施、設備。實驗室、微機室、多媒體教室、科技活動室以及體育、音樂、美術器材室的各類儀器、器械等都按國家級一類標準配齊配全,極大地改善了教學條件。

2002年經縣委、縣府批准,學校再次投資3000多萬元進行大規模的學校改建、擴建。目前,現代化綜合教學大樓、大型學生餐廳、學生公寓、服務中心樓等工程業已完工並投入使用,校舍建築面積已達到75000平方米,辦學規模將擴大到80個教學班。今天的無棣一中已不但能滿足本縣學生學習的需求,而且還吸引了外市、縣優秀高中生慕名來校就讀。

校容校貌

學校擁有可容納3600多名學生同時就餐的大型學生餐廳、別致漂亮的學生公寓(配備儲物櫥、衛生間、陽台等)、功能齊全的學生服務中心(內含超市、衛生室、理髮室、文印室、洗衣房、澡塘等),它們皆由有專業資質的物業公司經營和管理,加以學校膳食科、舍務科的監管督查,保證了全校師生食宿生活的高質量。學校還新建成18000平方米的現代化綜合教學樓,設施齊備(按國家一類標準建有標準教室、美術室、書法室、心理諮詢室、鋼琴房、閱覽室以及多媒體教室、語音實驗室、電化教學室、計算機室、視聽閱覽室、電子軟體資料室等十幾類專用教室),全省一流。2004年,學校為全校一線教師每人配備了一台電腦(投資55萬元),建成了先進的互動式閉路雙控系統和現代教育信息共享網路,將計算機終端引入每口教室和辦公室,實現資源共享。目前,學校已建設成省內一流的四大現代化教學系統:閉路電視教學系統,衛星地面接收系統,校園網路系統,電視監控系統。先進、配套的教學設施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供了可靠的物質保障。按校園整體規劃,塑膠跑道、大型風雨操場、舞蹈房、練功房等工程將於2006年建成並投入使用。同時,一中的“花園學校”工程可謂錦上添花,這裡冬青夏綠,鳥語花香,環境宜人,與現代化的教學設施珠聯璧合,是莘莘學子學習、成才的理想之地。現代化的辦學設施是提高我校教育教學質量的必備條件。

所獲榮譽

校先後被市教育局命名為"市級規範化學校"、"現代教育技術示範學校";連年被市教育局授予“教學質量優秀獎”“完成高考任務獎”;被縣委、縣政府榮記“三等功”,榮獲“山東省學校民主管理先進單位”“地級文明單位”“普及實驗教學先進單位”“先進黨組織”“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省規範化學校”等榮譽稱號60餘項。

所獲成績

半個多世紀以來,學校始終堅持以教學為中心,把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做為學校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已為國家培養優秀高中畢業生22000人,為高等院校輸送人才7263人。北大教授王啟文、陝西日報總編邢建堂、香港祥龍集團公司董事長王殿傑等都是我校培養出的優秀人才。近幾年,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有張彬、馬磊、杜金妹等多名學生先後考入清華、北大、人大等全國名校。無棣第一中學

本數據來源於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

著名教師

劉憲龍(1935-1995),生於山東省寧津縣。畢業於山東大學物理系(函授)。任山東省無棣縣第一中學物理教研組長,1989年被評為高級教師。曾獲縣優秀教師光榮稱號。多年來致力於物理教研工作,與他人合作研製成3AD系列低頻大功率電晶體700餘只,並在省內展出。(以上內容摘自《中等教育名師大典》牛寶彤主編,經濟日報出版社出版。

山東省級規範化學校(三)

山東省為提高中國小辦學水平,促進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大力推進素質教育,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開展了省級規範化學校的建設與管理工作。
東營市第一中學
蒼山縣第一中學
山東省無棣第一中學
青島遼源路國小
蓬萊市實驗中學
青州市口埠初級中學
濰坊市育華學校
汶上縣白石鄉明德國小
濟寧市任城區濟東中學
兗州市第八中學
臨沂傅莊中學
蒼山縣魯城鎮初級中學
臨清市民族實驗中學
陽穀縣西湖中學
德州市特殊教育學校
齊河縣特教中心
山東省濟南第二十六中學
文登市經濟開發區實驗國小
文登市宋村中學
沂水縣第三實驗國小
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一初級中學
山東省青州第二中學
臨沂湯莊實驗學校
德州經濟開發區實驗國小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薛家島國小
山東省青島第四十七中學
濱州市濱城區第五中學
鄒平縣韓店新世紀中學
濱州實驗學校
青島市城陽區第四中學
曲阜市息陬春秋中學
青州市東壩國小
臨沂高都國小
山東省青島第六十一中學
山東省青島第六十三中學
青島大學市北附屬中學
萊州市第六中學
青島市城陽區第十一中學
青島市嶗山區第五中學
青島市嶗山區第四中學
棗莊師範學校附屬國小
棗莊市市中區西王莊鄉郭里集中心國小
棗莊市嶧城區底閣鎮中心國小
棗莊市嶧城區古邵鎮中心國小
棗莊市嶧城區榴園鎮城郊中學
東營市勝利勝采國小
營市勝利第十一中學
東營市勝利第十五中學
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第六國小
蓬萊市北溝中心國小
濟南市長清區樂天國小
萊州市雲峰中學
章丘市明水街道明水國小
壽光市聖城街道徐家國小
壽光市洛城街道屯田國小
山東省濟南舜耕中學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致遠中學
安丘市青雲雙語學校
山東省青島第三中學
濟寧市任城區石橋鎮希望國小
曲阜市陵城鎮杏壇國小
曲阜市董莊鄉歇馬亭國小
青島汾陽路國小
汶上縣楊店鄉中心國小
微山縣昭陽街道彭聯國小
魚台縣漁城鎮洪廟國小
泗水縣洙泗國小
濟寧市第十二中學
青島虎山路國小
濟寧市任城區石橋中心中學
青島市城陽區夏莊街道古鎮國小
鄒城市北宿中學
青島市城陽區上馬街道張哥莊國小
汶上縣郭樓鎮中學
汶上縣劉樓鄉中學
微山縣傅村鎮第一中學
金鄉縣胡集鎮中學
金鄉縣第三中學
泰安市岱嶽區徂徠鎮中心國小
泰安市岱嶽區角峪鎮中心國小
新泰市宮裡鎮中心國小
新泰市新汶街道良莊實驗國小
肥城市王瓜店街道辦事處中心國小
寧陽縣泗店鎮中心國小
寧陽縣鄉飲鄉韋周中心國小
東平縣彭集鎮中心國小
山東省泰安第十五中學
山東省寧陽第十二中學
泰安市泰山區徐家樓街道辦事處泮河中學
威海市孫家疃國小
威海市千山路國小
威海市翠竹國小
威海市碼頭國小
威海市半月灣國小
威海市溫泉國小
威海市橋頭國小
威海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棘洪灘街道中華埠國小
威海市第十三中學
青島市城陽區上馬街道程哥莊國小
五蓮縣育才國小
萊蕪市高新區濱河國小
萊蕪市魯礦第二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張村河國小臨沂第七實驗國小
臨沂市羅莊區冊山街道辦事處中心國小
臨沂市河東區益民實驗國小
蒼山縣第二實驗國小
蒼山縣卞莊鎮代村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鳳凰台國小
臨沂第二十一中學
臨沂第二十二中學
青島市嶗山區漢河國小
蒼山縣卞莊街道辦事處第二初級中學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香江路第二國小
蒼山縣層山鎮初級中學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珠江路國小
寧津縣第一中學
山東政法希望國小
膠州市香港路國小
膠南市王台中心國小
鄒平縣高新街道辦事處高新國小
膠南市大場中心國小
鄒平縣明集鎮初級中學
山東省青島第二十四中學
鄒平縣西董鎮鶴伴中學
鄒平縣魏橋實驗學校
山東省青島第二十一中學
濟南市育園學校
青島市城陽區特殊教育中心
曲阜市特殊教育學校
萊蕪市特殊教育學校
臨沂特殊教育中心
山東省青島第三十一中學
禹城市特殊教育學校
齊河縣實驗中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