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州市第六中學

萊州市第六中學

萊州市第六中學建於1957年,現有28個教學班,1540名學生,教職工139名。其中,專任教師117人,本科學歷112人,專科學歷5人,高級教師24人,中級教師49人。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萊州市第六中學 萊州市第六中學
萊州市第六中學 萊州市第六中學

萊州市第六中學建於1957年,現有28個教學班,1540名學生,教職工139名。其中,專任教師117人,本科學歷112人,專科學歷5人,高級教師24人,中級教師49人。多年來,學校始終堅持以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方針,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大力推進素質教育,以創辦讓人民民眾滿意的教育為目標,不斷完善“德育為首,科研先行,強化師資,科學評價,全面育人”的綜合管理措施。不斷增加教育投入,完善學校的基礎建設,注重了各功能室的配套,科學、美術、圖書、計算機、多媒體等功能教室齊全。各種儀器、設備均按省級規範化學校的標準配備。

辦學條件

萊州市第六中學 萊州市第六中學

校園規劃合理,重視校園建設和管理,做到了綠化、美化、淨化,學校衛生工作專門負責,定期檢查,學期末評選先進班級。校園警示牌齊全,規範,黑板報、宣傳欄常換常新,醒目處懸掛的校訓、校風、教風、學風等均達到了環境育人的目的。

經過近幾年的積極投入,各種教學設施日漸齊全。占地58480平方米,建築面積30032平方米,塑膠場地、籃球場地現代先進,各種教學儀器設備齊全。語音、電化、多媒體設施一應俱全。每個教師配備一台微機,做到人手一機,建有校園網。

學校管理

該校按上級規定實行了校長負責制,合理設定了學校組織機構,各部門責任明確動作有序。堅持統籌兼顧的原則,採取“內強素質,外塑形象”的舉措,抓實抓好學校領導班子建設,把領導打造成師生的楷模,以達到抓管理搞教學兩不誤雙促進的目的。一是發揮實幹的工作作風。在學校領導班子中,大多數領導都兼課,工作量很大。二是堅持從嚴治校的工作原則。三是強化群體合力,團結協作、整體連動。

萊州市第六中學 萊州市第六中學

充分發揮工會組織作用。學校教工會組織健全,能充分發揮教代會參政議政的作用,學校的重大事項均提交教代會審議通過,學校各種工程、評先選優、職稱考核等各種重大事項都做到公開透明、公平公正,在全校進行公示,增強透明度。學校政務、教務、財務等大事均在公開欄中公開,實行民主監督。

教師隊伍建設

在師德建設上,我們堅持長效機制,有計畫有步驟有目的地開展了“讓師德在課堂閃光”、“ 踐行師德規範,忠誠教育事業”“敬業愛崗修師德、身正示範樹師風”等一系列師德教育活動,全校廣大教職工職業道德修養不斷提高,無體罰學生謀取私利等不良現象。健全師德規範,該校建立健全了三種長效機制。一是養成機制。先後出台了《萊州六中加強師德建設工作意見》、《師德建設達標考核方案》等教師行為準則,從正面對教師提出了要求,又從反面劃出了禁區。二是獎懲機制。注重抓了教師典型的培養,每年評選學校師德標兵,予以表彰獎勵;同時對嚴重違反師德的行為進行批評教育,並給予一定的懲罰。三是監督機制。對學生採取問卷調查、隨機調查和設立意見箱等方式,對社會開通了三條熱線電話,隨時廣泛地聽取家長和社會各界對學校和教師的意見。

萊州市第六中學 萊州市第六中學

在教學技能上,我們對各類教師均有繼續教育計畫,加大校本培訓力度,積極作好教師的師訓工作,提高教師的思想認識水平和業務工作能力,使教師們儘快理解新課標、領會新教材,掌握新教法,適應新課程改革新形勢的需要。一是以制度建設為著力點,規範八小時工作制,建立健全請假制度,嚴格教師的工作紀律,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率,並將各種制度彙編成冊。二是建立教師培訓的長效機制,根據省廳要求利用假期進行教師遠程培訓,以教研室學科培訓為契機,組織教師進行學習、研究、探討,定期研究教情、學情,建立《教師專業成長檔案》、《教師教學檔案》,提升教師教育教學專業能力。三是變目標性管理為過程性管理,將省廳各項要求落實到日常教學常規中,規範教師備課、講課、聽課、批改、輔導等過程,並賦分於年終考核中,使教師管理更加科學化、規範化。四是以優質課評選為契機,充分調動教師爭先創優的積極性,著力開發教師的最大潛能。五是根據省廳要求設定各類課程,並引導教師研究開發各種自主課程,將各科教師配置重新洗牌、核編定崗,最佳化師資配備結構,完成教師由傳統學科教學向自主開發課程教學的順利轉型。建立起一支熱愛教育事業、勤於鑽研業務、勇於開拓進取、樂於拼搏奉獻的教師群體。

教學科研

萊州市第六中學 萊州市第六中學

新的教育教學形勢,要求我們的課堂教學節時高效,彰顯學生主體。我們在教學科研上主要做了以下幾點:一是建設達標課堂。達標課堂的形成是該校新一輪課程改革數年研究積累、修訂完善的結果。它源自於該校的誘思探究課堂,結合五環節教學,最終形成了目前的達標課堂,體現出學生最大程度的參與和學生思維的深刻性,以達到“和諧高效、思維對話”的目的。達標課堂要求人人過關、人人達標,真正做到向有限的時間要效率,向課堂要質量。二是開發自主課程。先由學校圍繞地域文化、自然科學、社會實踐等方面進行命題,引導教師自主選擇開設校本課程,並將開設的課程算入教師工作量。既解決了教師工作量多少不均的矛盾,又增加學校課程的吸引力,有利於學生學習多樣化的需求,同時成立了課程開發委員會,負責驗審自主課程的開發質量,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三是高二主要試行了選課走班制和學分認定製。該校從高一就開始進行學生調研、教師培訓,根據省廳要求,結合該校教學實際,最終確定了文傾理傾式的選課走班制。由八個行政班走出了10個教學班,配置了兩套相應的教師,建立了嚴格的管理制度,確保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紀律,賦予了學生足夠的自主選課權。

學生培養

我們注重學生日常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堅持精細化管理和人文管理相結合。實行“封閉式管理、開放式辦學”,推行全員負責、全程管理、全方位工作的管理模式的同時,學校還注重對學生的人文關懷。一是德育序列化。根據學生的生活習慣、學習特點和成長特性、心理需求等,按照“三大模組”開展循序漸進的活動,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序列化教育”模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要求教師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時時都是德育實施者。二是以學生髮展報告為抓手,學生管理實行積分制。並要求教師細心琢磨學生,及時捕捉學生心態,加強師生間的必要交流,採取跟蹤式管理方式,確保學生課內與課外的學習效果,正確引導健康成長。三是創辦“花季風”、“政教報”、“孝德報”等校刊校報。四是以軍訓、運動會、藝術節、教師節的文藝匯演、學生自辦的元旦晚會、學科競賽以及各種體育比賽等豐富多彩的活動為載體,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綜合能力與創新能力。

山東省級規範化學校(三)

山東省為提高中國小辦學水平,促進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大力推進素質教育,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開展了省級規範化學校的建設與管理工作。
東營市第一中學
蒼山縣第一中學
山東省無棣第一中學
青島遼源路國小
蓬萊市實驗中學
青州市口埠初級中學
濰坊市育華學校
汶上縣白石鄉明德國小
濟寧市任城區濟東中學
兗州市第八中學
臨沂傅莊中學
蒼山縣魯城鎮初級中學
臨清市民族實驗中學
陽穀縣西湖中學
德州市特殊教育學校
齊河縣特教中心
山東省濟南第二十六中學
文登市經濟開發區實驗國小
文登市宋村中學
沂水縣第三實驗國小
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一初級中學
山東省青州第二中學
臨沂湯莊實驗學校
德州經濟開發區實驗國小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薛家島國小
山東省青島第四十七中學
濱州市濱城區第五中學
鄒平縣韓店新世紀中學
濱州實驗學校
青島市城陽區第四中學
曲阜市息陬春秋中學
青州市東壩國小
臨沂高都國小
山東省青島第六十一中學
山東省青島第六十三中學
青島大學市北附屬中學
萊州市第六中學
青島市城陽區第十一中學
青島市嶗山區第五中學
青島市嶗山區第四中學
棗莊師範學校附屬國小
棗莊市市中區西王莊鄉郭里集中心國小
棗莊市嶧城區底閣鎮中心國小
棗莊市嶧城區古邵鎮中心國小
棗莊市嶧城區榴園鎮城郊中學
東營市勝利勝采國小
營市勝利第十一中學
東營市勝利第十五中學
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第六國小
蓬萊市北溝中心國小
濟南市長清區樂天國小
萊州市雲峰中學
章丘市明水街道明水國小
壽光市聖城街道徐家國小
壽光市洛城街道屯田國小
山東省濟南舜耕中學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致遠中學
安丘市青雲雙語學校
山東省青島第三中學
濟寧市任城區石橋鎮希望國小
曲阜市陵城鎮杏壇國小
曲阜市董莊鄉歇馬亭國小
青島汾陽路國小
汶上縣楊店鄉中心國小
微山縣昭陽街道彭聯國小
魚台縣漁城鎮洪廟國小
泗水縣洙泗國小
濟寧市第十二中學
青島虎山路國小
濟寧市任城區石橋中心中學
青島市城陽區夏莊街道古鎮國小
鄒城市北宿中學
青島市城陽區上馬街道張哥莊國小
汶上縣郭樓鎮中學
汶上縣劉樓鄉中學
微山縣傅村鎮第一中學
金鄉縣胡集鎮中學
金鄉縣第三中學
泰安市岱嶽區徂徠鎮中心國小
泰安市岱嶽區角峪鎮中心國小
新泰市宮裡鎮中心國小
新泰市新汶街道良莊實驗國小
肥城市王瓜店街道辦事處中心國小
寧陽縣泗店鎮中心國小
寧陽縣鄉飲鄉韋周中心國小
東平縣彭集鎮中心國小
山東省泰安第十五中學
山東省寧陽第十二中學
泰安市泰山區徐家樓街道辦事處泮河中學
威海市孫家疃國小
威海市千山路國小
威海市翠竹國小
威海市碼頭國小
威海市半月灣國小
威海市溫泉國小
威海市橋頭國小
威海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棘洪灘街道中華埠國小
威海市第十三中學
青島市城陽區上馬街道程哥莊國小
五蓮縣育才國小
萊蕪市高新區濱河國小
萊蕪市魯礦第二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張村河國小臨沂第七實驗國小
臨沂市羅莊區冊山街道辦事處中心國小
臨沂市河東區益民實驗國小
蒼山縣第二實驗國小
蒼山縣卞莊鎮代村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鳳凰台國小
臨沂第二十一中學
臨沂第二十二中學
青島市嶗山區漢河國小
蒼山縣卞莊街道辦事處第二初級中學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香江路第二國小
蒼山縣層山鎮初級中學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珠江路國小
寧津縣第一中學
山東政法希望國小
膠州市香港路國小
膠南市王台中心國小
鄒平縣高新街道辦事處高新國小
膠南市大場中心國小
鄒平縣明集鎮初級中學
山東省青島第二十四中學
鄒平縣西董鎮鶴伴中學
鄒平縣魏橋實驗學校
山東省青島第二十一中學
濟南市育園學校
青島市城陽區特殊教育中心
曲阜市特殊教育學校
萊蕪市特殊教育學校
臨沂特殊教育中心
山東省青島第三十一中學
禹城市特殊教育學校
齊河縣實驗中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