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城市北宿中學

鄒城市北宿中學為山東省第十五批省級規範化學校。

基本信息

1簡介

鄒城市北宿中學
北宿中學始建於1960年,現占地面積70畝,建築面積25平方千米。擁有25個教學班,917名左右在校生,129名左右教職工,學歷合格達標率為100%,本科學歷現達82.1%。是一所具有較高辦學規模的初級農村中學。在2011年2月被山東省教育廳確定為山東省第十五批省級規範化學校。 學校自創辦以來,在鎮黨委政府及教育局的正確領導下,堅決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以全面育人為己任,放眼未來,注重實效,著重人文建設,倡導和諧發展,在教育教學方面取得了長足發展。

2背景

根據《山東省規範化學校建設與管理辦法》(魯教基字〔2008〕16號印發)和《山東省教育廳關於做好2010年省級規範化學校申報驗收複評工作的通知》(魯教基函〔2010〕24號)規定的標準和程式,山東省教育廳組織專家對各市申報的第十五批省級規範化學校和5年期滿申請複評的省級規範化學校進行了驗收評估,經研究,同意確定山東省青島第三中學等138所學校為第十五批省級規範化學校,山東省實驗中學等413所學校2010年複評合格,現予以公布。本次公布的省級規範化學校有效期至2015年12月31日。

3管理一流

幾年來,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提高素質,發展個性,全面育人”的辦學理念,突顯“塑造人格,啟迪心智,成就未來”的育人宗旨。積澱了厚重的文化底蘊,形成了高效的管理模式。
2008年以來,我校嚴格執行《山東省普通中國小基本管理規範》,認真落實新課程標準。確立了以文化課、活動課、技術課、藝體課齊頭並進的新課程體系改革的總體思路;制定《北宿中學新課程改革實施方案》,依據方案,開全開足了規定課程門類,學校共開設21門各類課程,積極探索,認真實踐,構建新課程體系;2008年2月,我校開始全面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緊抓“以人為本,以學為主,關注過程”這一課堂教學的生命線,圍繞新課程標準,通過開展一系列的教研教改活動,努力構建以學生“全員參與、主動探究,合作交流”為主要特徵的課堂教學方式。同時建立了教案多元制度;修訂了課堂教學評價細則,制訂了一堂好課的標準。各項措施的實施,保證了新課改向縱深發展;2009年學校又推出書香校園建設的整體方案措施,千方百計引導學生良好學風的形成,目前這項工作正在紮實進行當中,並且已經初顯成效。

4設施完備

根據鎮黨委、政府領導立足現實,著眼長遠的總體要求,我校確立“打造經濟強鎮,創辦聖地名校”的發展思路,切實將全面實施教育優先發展戰略落實到整合教育資源,改善辦學條件上。學校先後投資500多萬元著力改善辦學條件。先後建起了教師公寓、學生公寓、高標準操場,硬化、綠化、美化、智化了校園,實現了“四機一幕”進課堂,電化教學,圖書室、儀器室、語音室、音體美器材等得到進一步充實,有力保障了各項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2002年投資160萬元建起了一棟能容納900名學生的現代化公寓大樓,徹底解決了自1996年合校以來學生住宿難的問題。2002年9月份學校購置了五組高標準檔案櫥,充實完善了檔案管理工作,投資15萬餘元建設了高標準語音室,微機室。2007年暑假,籌集資金改造教學樓、新建綜合樓。先後投資70多萬元,改造裝修原有教學樓,整治綠化操場,美化校園。並於2007年教師節期間破土動工,開始籌建一幢完全按照省級規範化學校標準設計,六層框架結構,建築面積6600平方米,概算投資600多萬元,集現代實驗、圖書、辦公於一體的綜合樓,綜合樓的建成大大增強了學校的辦學實力,有效提升我校辦學水平。將為我校全面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加快創建鄒城市乃至濟寧市農村中學第一所“山東省規範化學校”,努力打造農村中學第一教育品牌打下堅實的硬體基礎。為鄒城農村教育的發展將再添新亮點。在這裡,農村的孩子也同樣會享受到和城裡孩子一樣優質的教育資源,達到城鄉共享現代優質教育成果的目的。2012開始修建塑膠操場。2013年完工。是鄒城市農村中學中唯一的一家有塑膠操場的中學

5成績顯著

至1998年以來,學校連續九年獲得鄒城市教育局年終督導評估第一名;連續九年中考榮獲教育局頒發的“育才貢獻獎”;連續十年中考取得“優秀學科獎”;連續九年榮獲鄒城市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學校先後被命名為山東省親職教育現代化實驗試點學校;濟寧市電化教育示範學校、濟寧市行風建設先進校、濟寧市職教工作先進校;鄒城市教育規範化學校、遵紀守法光榮校、交通安全先進校、教育教學工作示範校、文明單位等稱號。累計榮獲省、市、縣、鎮等各級獎勵200餘項,成為名副其實的農村中學的一面旗幟。形成了“教師成功,學生成才,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湧現出一大批敬業愛崗,業務精良、師德高尚的優秀教師。其中濟寧市骨幹教師1名,鄒城市骨幹教師46人,市級教學能手19名、優質課執教者32名。教師年齡平均結構為34.07周歲。2006年市中學生才藝大賽,我們獲得團體第四名,張娜同學獲歌詠比賽第一名。2007、2008和2009年市春季田徑運動會,我校分別獲團體第一名、第五名和第三名。這些都充分展示了我校素質教育的豐碩成果。

山東省級規範化學校(三)

山東省為提高中國小辦學水平,促進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大力推進素質教育,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開展了省級規範化學校的建設與管理工作。
東營市第一中學
蒼山縣第一中學
山東省無棣第一中學
青島遼源路國小
蓬萊市實驗中學
青州市口埠初級中學
濰坊市育華學校
汶上縣白石鄉明德國小
濟寧市任城區濟東中學
兗州市第八中學
臨沂傅莊中學
蒼山縣魯城鎮初級中學
臨清市民族實驗中學
陽穀縣西湖中學
德州市特殊教育學校
齊河縣特教中心
山東省濟南第二十六中學
文登市經濟開發區實驗國小
文登市宋村中學
沂水縣第三實驗國小
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一初級中學
山東省青州第二中學
臨沂湯莊實驗學校
德州經濟開發區實驗國小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薛家島國小
山東省青島第四十七中學
濱州市濱城區第五中學
鄒平縣韓店新世紀中學
濱州實驗學校
青島市城陽區第四中學
曲阜市息陬春秋中學
青州市東壩國小
臨沂高都國小
山東省青島第六十一中學
山東省青島第六十三中學
青島大學市北附屬中學
萊州市第六中學
青島市城陽區第十一中學
青島市嶗山區第五中學
青島市嶗山區第四中學
棗莊師範學校附屬國小
棗莊市市中區西王莊鄉郭里集中心國小
棗莊市嶧城區底閣鎮中心國小
棗莊市嶧城區古邵鎮中心國小
棗莊市嶧城區榴園鎮城郊中學
東營市勝利勝采國小
營市勝利第十一中學
東營市勝利第十五中學
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第六國小
蓬萊市北溝中心國小
濟南市長清區樂天國小
萊州市雲峰中學
章丘市明水街道明水國小
壽光市聖城街道徐家國小
壽光市洛城街道屯田國小
山東省濟南舜耕中學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致遠中學
安丘市青雲雙語學校
山東省青島第三中學
濟寧市任城區石橋鎮希望國小
曲阜市陵城鎮杏壇國小
曲阜市董莊鄉歇馬亭國小
青島汾陽路國小
汶上縣楊店鄉中心國小
微山縣昭陽街道彭聯國小
魚台縣漁城鎮洪廟國小
泗水縣洙泗國小
濟寧市第十二中學
青島虎山路國小
濟寧市任城區石橋中心中學
青島市城陽區夏莊街道古鎮國小
鄒城市北宿中學
青島市城陽區上馬街道張哥莊國小
汶上縣郭樓鎮中學
汶上縣劉樓鄉中學
微山縣傅村鎮第一中學
金鄉縣胡集鎮中學
金鄉縣第三中學
泰安市岱嶽區徂徠鎮中心國小
泰安市岱嶽區角峪鎮中心國小
新泰市宮裡鎮中心國小
新泰市新汶街道良莊實驗國小
肥城市王瓜店街道辦事處中心國小
寧陽縣泗店鎮中心國小
寧陽縣鄉飲鄉韋周中心國小
東平縣彭集鎮中心國小
山東省泰安第十五中學
山東省寧陽第十二中學
泰安市泰山區徐家樓街道辦事處泮河中學
威海市孫家疃國小
威海市千山路國小
威海市翠竹國小
威海市碼頭國小
威海市半月灣國小
威海市溫泉國小
威海市橋頭國小
威海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棘洪灘街道中華埠國小
威海市第十三中學
青島市城陽區上馬街道程哥莊國小
五蓮縣育才國小
萊蕪市高新區濱河國小
萊蕪市魯礦第二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張村河國小臨沂第七實驗國小
臨沂市羅莊區冊山街道辦事處中心國小
臨沂市河東區益民實驗國小
蒼山縣第二實驗國小
蒼山縣卞莊鎮代村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鳳凰台國小
臨沂第二十一中學
臨沂第二十二中學
青島市嶗山區漢河國小
蒼山縣卞莊街道辦事處第二初級中學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香江路第二國小
蒼山縣層山鎮初級中學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珠江路國小
寧津縣第一中學
山東政法希望國小
膠州市香港路國小
膠南市王台中心國小
鄒平縣高新街道辦事處高新國小
膠南市大場中心國小
鄒平縣明集鎮初級中學
山東省青島第二十四中學
鄒平縣西董鎮鶴伴中學
鄒平縣魏橋實驗學校
山東省青島第二十一中學
濟南市育園學校
青島市城陽區特殊教育中心
曲阜市特殊教育學校
萊蕪市特殊教育學校
臨沂特殊教育中心
山東省青島第三十一中學
禹城市特殊教育學校
齊河縣實驗中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