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市河東區益民實驗國小

臨沂市河東區益民實驗國小

臨沂市河東區益民實驗國小創辦於2002年7月,是臨沂市教育局批准的一所區直實驗學校。2009年與河東區益民實驗中學合併為臨沂河東益民實驗學校。學校位於相公街道辦事處駐地,校園占地面積近4萬平方米。現有34個教學班,學生1700多人,教師90名,教師學歷達標率100%。

基本信息

簡介

臨沂市河東區益民實驗國小 臨沂市河東區益民實驗國小

學校布局合理,設施齊全,環境優美,是一所花園式的實驗國小。學校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積極推進素質教育。高舉“以質量求發展”的旗幟,秉承“造福於民、傳承改革”、“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讓每個孩子成人”的教育理念,以“我是益民少年我能行”為辦學宗旨,以教科研為抓手,堅持小班化教學,注重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學校從一年級開設英語課,在注重聽力、口語訓練的同時,積極實現學科教學的英語滲透,學校還開設舞蹈、器樂、繪畫等藝術類課程,積極開發校本課程。辦學幾年來,益民雙語實驗國小取得了大跨步的快速發展,教學設施齊全,管理科學規範,教學質量居於全區前列。

榮譽

學校先後獲得“臨沂市規範化學校”、“臨沂市綠色學校”、“河東區教學管理先進單位”、“河東區師德建設先進單位”、“河東區平安建設先進單位”、“河東區教學工作先進單位”等40多個榮譽稱號。

益民鄉村少年宮

依託益民實驗國小,河東區建成了益民鄉村少年宮。這是一座總占地面積近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達4200平方米,有47名專職輔導教師,43名外聘兼職輔導員的“校內獨立式”少年宮。包括電視台、手工製作室、影視廳在內的30餘處活動場所,讓益民少年宮成為目前河東區標準最高、檔次最高的鄉村少年宮,在這裡,農村孩子享受到了和城裡孩子一樣的教育。

益民國小位於河東區相公街道,是一處封閉式寄宿學校,現有在校學生1400餘人,而在這些學生中,三分之二的學生是農村留守兒童。為了讓這些寄宿的留守孩子在上課之餘學到更多的知識,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2008年秋,益民鄉村少年宮應運而生。

少年宮配備鼓號隊器材、演出服裝道具、健身器材、美術書法器材等各類活動器材2000餘件套,建設了電腦機器人實驗室、圖書館、科技館、體育館、心理諮詢室、影視廳、聲樂戲曲室等活動場所30餘處,少年宮圖書館藏書達到5萬餘冊,可同時容納100多人讀書閱讀。為了培養孩子們的綜合能力,少年宮還辦有文學社、校園電視台、小記者站,讓孩子們走出校園、接觸社會,提高了孩子們動手動腦的能力。

解決了“硬體”,益民鄉村少年宮又開展了五大類教育活動,全面提升鄉村未成年人綜合素質。一是以沂蒙精神、河東精神為載體的地方紅色文化和思想道德教育;二是培養學生愛好藝術的興趣,提高藝術素養,陶冶高尚情操的藝術教育;三是通過“我們的節日”、“國學經典誦讀”等系列活動開展傳統文化和國學教育;四是藉助完善各類體育場所以及心理諮詢室等,加強體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五是通過科普講座、科技小製作、機器人興趣小組等活動,強化科技實驗教育,培養孩子們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提高科學素質。

發展

益民國小創辦之初,於相公東一村校舍,當時有6個教學班,17名教師;2004年9月,遷入新校址,學校占地六十畝,建築面積12000多平方米,現有29個教學班,學生1200餘人,專任教師66名,(其中高級教師2人,中級教師12人,初級教師33人,2005年新分配教師19人。),學歷達標率100%。學校後勤職工近三十人,設有保全門衛、醫療衛生室、保育員室、伙房等服務機構。校園布局合理,環境優美。幾年來,學校一直堅持大眾化、低收費、高標準、高水平的辦學思路,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積極推進素質教育。

學校以“一切為了學生的學習、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為教育教學理念,以教育科研為抓手,堅持小班化教學,注重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學校從一年級開設英語課,在注重聽力、口語訓練的同時,積極實現學科教學的英語滲透,同時學校還開始舞蹈、樂器等藝術類課程,積極開發校本課程。

學校先後被評為“河東區教學管理工作先進單位”、“河東區師德建設先進單位”、“河東區創建平安校園先進單位”,學校教師所撰寫的教育教學論文61篇獲得省、市、區級獎項。教師參加各類比賽,2人次獲省級獎項,32人次獲得市區級獎項。學生參加各類競賽活動,獲市區級獎項82人次,連續三年我校六年級學生畢業統考獲得河東區第一名,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作文競賽我校學生也取得了不斐的成績。河東區教育局領導多次深入我校檢查指導工作。2005年春季,河東區政協領導蒞臨我校檢查指導工作並給與了高度的評價。同期,臨沂市教育局副局長劉建都、國小教研室主任張洪軒、教研員陳忠傑、於江美、尹若飛、劉濤等領導先後到我校調研,對我校課改年級的課堂教學及其英語、美術等學科的教學從教學方法、教學路子上給予肯定,認為我校的教育教研水平走在了臨沂市的前列。

山東省級規範化學校(三)

山東省為提高中國小辦學水平,促進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大力推進素質教育,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開展了省級規範化學校的建設與管理工作。
東營市第一中學
蒼山縣第一中學
山東省無棣第一中學
青島遼源路國小
蓬萊市實驗中學
青州市口埠初級中學
濰坊市育華學校
汶上縣白石鄉明德國小
濟寧市任城區濟東中學
兗州市第八中學
臨沂傅莊中學
蒼山縣魯城鎮初級中學
臨清市民族實驗中學
陽穀縣西湖中學
德州市特殊教育學校
齊河縣特教中心
山東省濟南第二十六中學
文登市經濟開發區實驗國小
文登市宋村中學
沂水縣第三實驗國小
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一初級中學
山東省青州第二中學
臨沂湯莊實驗學校
德州經濟開發區實驗國小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薛家島國小
山東省青島第四十七中學
濱州市濱城區第五中學
鄒平縣韓店新世紀中學
濱州實驗學校
青島市城陽區第四中學
曲阜市息陬春秋中學
青州市東壩國小
臨沂高都國小
山東省青島第六十一中學
山東省青島第六十三中學
青島大學市北附屬中學
萊州市第六中學
青島市城陽區第十一中學
青島市嶗山區第五中學
青島市嶗山區第四中學
棗莊師範學校附屬國小
棗莊市市中區西王莊鄉郭里集中心國小
棗莊市嶧城區底閣鎮中心國小
棗莊市嶧城區古邵鎮中心國小
棗莊市嶧城區榴園鎮城郊中學
東營市勝利勝采國小
營市勝利第十一中學
東營市勝利第十五中學
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第六國小
蓬萊市北溝中心國小
濟南市長清區樂天國小
萊州市雲峰中學
章丘市明水街道明水國小
壽光市聖城街道徐家國小
壽光市洛城街道屯田國小
山東省濟南舜耕中學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致遠中學
安丘市青雲雙語學校
山東省青島第三中學
濟寧市任城區石橋鎮希望國小
曲阜市陵城鎮杏壇國小
曲阜市董莊鄉歇馬亭國小
青島汾陽路國小
汶上縣楊店鄉中心國小
微山縣昭陽街道彭聯國小
魚台縣漁城鎮洪廟國小
泗水縣洙泗國小
濟寧市第十二中學
青島虎山路國小
濟寧市任城區石橋中心中學
青島市城陽區夏莊街道古鎮國小
鄒城市北宿中學
青島市城陽區上馬街道張哥莊國小
汶上縣郭樓鎮中學
汶上縣劉樓鄉中學
微山縣傅村鎮第一中學
金鄉縣胡集鎮中學
金鄉縣第三中學
泰安市岱嶽區徂徠鎮中心國小
泰安市岱嶽區角峪鎮中心國小
新泰市宮裡鎮中心國小
新泰市新汶街道良莊實驗國小
肥城市王瓜店街道辦事處中心國小
寧陽縣泗店鎮中心國小
寧陽縣鄉飲鄉韋周中心國小
東平縣彭集鎮中心國小
山東省泰安第十五中學
山東省寧陽第十二中學
泰安市泰山區徐家樓街道辦事處泮河中學
威海市孫家疃國小
威海市千山路國小
威海市翠竹國小
威海市碼頭國小
威海市半月灣國小
威海市溫泉國小
威海市橋頭國小
威海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棘洪灘街道中華埠國小
威海市第十三中學
青島市城陽區上馬街道程哥莊國小
五蓮縣育才國小
萊蕪市高新區濱河國小
萊蕪市魯礦第二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張村河國小臨沂第七實驗國小
臨沂市羅莊區冊山街道辦事處中心國小
臨沂市河東區益民實驗國小
蒼山縣第二實驗國小
蒼山縣卞莊鎮代村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鳳凰台國小
臨沂第二十一中學
臨沂第二十二中學
青島市嶗山區漢河國小
蒼山縣卞莊街道辦事處第二初級中學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香江路第二國小
蒼山縣層山鎮初級中學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珠江路國小
寧津縣第一中學
山東政法希望國小
膠州市香港路國小
膠南市王台中心國小
鄒平縣高新街道辦事處高新國小
膠南市大場中心國小
鄒平縣明集鎮初級中學
山東省青島第二十四中學
鄒平縣西董鎮鶴伴中學
鄒平縣魏橋實驗學校
山東省青島第二十一中學
濟南市育園學校
青島市城陽區特殊教育中心
曲阜市特殊教育學校
萊蕪市特殊教育學校
臨沂特殊教育中心
山東省青島第三十一中學
禹城市特殊教育學校
齊河縣實驗中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