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海梭子蟹

遠海梭子蟹

遠海梭子蟹(學名:Portunuspelagicus)為梭子蟹科、梭子蟹屬爬行動物,分布於印度洋及西太平洋。殼呈淺紅或瘀紅,額角長六棘。紅花蟹自上至下八條腿,並有兩隻大鉗子,十分厲害,用鉗子來捕捉食物,紅花蟹為肉食性動物,其但小,但威力特大用來自衛。身體呈紅色,有深色花紋,腹部為白色,雌雄很易辨認,肉味道十分鮮美。花蟹的功效性味:鹹、寒、有小毒。歸經:入肝、胃,養筋益氣、理胃消食,散諸熱,通經絡,解結散血。對於淤血、黃疸、腰腿酸痛和風濕性關節炎等有一定的食療效果。

基本信息

外形特徵

遠海梭子蟹遠海梭子蟹
遠海梭子蟹頭胸甲呈橫卵圓形,頭胸甲寬稍大於長的2倍,表面具粗糙的顆粒,顆粒之間具軟毛,中、後胃區,中鰓區及心腸區隆起,整個表面具花白的雲紋;額緣有4枚刺,外側的2枚較大;螯足長節的前緣有3齒,雄性深藍色,雌性深紫色;頭胸甲和螯足的背面具有白斑、雲紋和淺藍色;第1對步足最長,末對步足呈漿狀,適於游泳,且前節與指節扁平,指節為長圓形;腹部由7節組成,雌性幼蟹腹部為等腰三角形,腹部長度與寬度(第5、6腹節間縫的長度)之比約為1.74:1,交配後的雌蟹腹部變為橢圓形,長寬之比約為1.23:1,隨後腹部寬度漸圓大,腹部第2~5腹節各具一對雙肢型腹肢,雄性腹部窄三角形,第3~5癒合,僅有不明顯的節縫,尾節三角形,腹部長度與寬度之比約為2.95:1;頭部附肢包括2對觸角、1對大顎、2對小顎,胸部附肢包括3對顎足、1對螯足和4對步足;腹部位於頭胸甲腹面後方,覆蓋在頭胸甲的腹甲中央溝表面,俗稱蟹臍,雄性尖臍,雌性團臍。
心臟呈五角形,位於內臟中央,前後端均有動脈與各器官相連;鰓6對,位於鰓腔內,水從螯足基部的孔流入,然後從口器近旁的出水孔流出;消化管由口、食道胃囊、腸和肛門組成;肝臟2葉,在胃的兩側;雌性生殖系統由卵巢、輸卵管受精囊組成,開口於胸板癒合後的第三節,雄性生殖系統由精巢、輸精管和射精管組成,開口於游泳足基部。

雄性除在螯腳之可動指與不可動指及各步腳的前節、指節為深藍色外,其餘部位大都呈藍綠色並布有淺藍或白色斑駁。雌性頭胸甲前部為深綠色,後部布有黃棕色斑駁;螫腳前節腹面淡橙色、延伸至可動指及不可動指基部,二指前端為深紅色;步腳前節和指節淡橙色。雄性頭胸甲長647.0毫米,甲寬1353.0毫米;雌性頭胸甲長653.0毫米,甲寬1320.0毫米。
頭胸甲寬約為長的2倍,梭形,表面具粗糙的顆粒,雌性的顆粒較雄性顯著;前額具4齒,中間1對額齒較短小,成體的較尖銳,幼體的較圓鈍;前側緣具9尖齒,末齒比前面各齒大得多,向兩側突出。螯腳左右大小不同,瘦長,雄性螯腳長度約等於頭胸甲長的4倍,表面具花紋。

物種種類

梭子蟹科現存大約250種,我國約有60種,蟹類資源豐富。該科的許多種類都是著名的體型大,食用價值高的蟹類,如我國的遠海梭子蟹(Portunuspelagicus)、三疣梭子蟹(PortunustrituberculatusMiers)、鋸緣青蟹(ScyllaserrataForskal)、紅星梭子蟹(PortunussanguinolentusHerbst)、銹斑蟳(CharybdisferiatusLinnaeus)等。

分布區域

廣泛分布於印度洋及西太平洋,包括中國(廣東、廣西、福建、浙江、海南島、台灣)、日本菲律賓澳洲泰國馬來群島及非洲東岸。棲息於水深10-30米的砂泥質海底或岩礁

生活習性

遠海梭子蟹 生活環境為海水,常生活於水深10-30米的泥質或沙質海底。遠海梭子蟹甲寬20厘米左右。遠海梭子蟹喜歡生活在沙質或沙質的海底。幼蟹多棲息在從潮間帶的沙灘中。白天遠海梭子蟹潛伏在海底,夜間活動覓食。通過捕撈獲得的遠海梭子蟹,其群體年間雄性甲寬分布範圍為47~186mm,優勢組在110~150mm,雌性甲寬分布範圍為44~187mm,優勢組在110~150mm。遠海梭子蟹雄性體重組成為30~420g,優勢組為60~150g,雌性體重組成為25~440g,優勢組為60~150g;所見雄性最大個體甲寬186mm,體重420g,雌性最大個體甲寬187mm,體重440g,甲寬與甲長之比1:2.01~2.23。

生長繁殖

遠海梭子蟹遠海梭子蟹
在我國沿岸,產卵期南方為3~4月,北方4~5月。從南到北3~5月、9~10月為生產旺季。

蟹類的雌性生殖系統包括卵巢及輸卵管(基部膨大處為納精囊)兩部分。卵巢為左右相連的兩葉,位於消化道兩側背方,成熟時幾乎充滿整個體腔。研究發現:蟹類卵巢的成熟和卵黃的發生都是在蛻皮間期進行和完成,在整個過程中,卵巢的外部形態特徵(如大小、重量、顏色等)與內部結構特徵和物質組成都會發生明顯的變化。
交配過的雌蟹排出的受精卵大都黏在腹肢的剛毛上,由於卵巢的膠質粘液囊形成的外層卵膜帶有粘性,所以能黏附在腹肢的剛毛上,受母蟹保護,直到孵出幼體為止。剛產出的卵呈卵圓形,卵經為290mm,淺橘黃色,一般每隻雌蟹抱卵量為10-150萬粒不等,這與親蟹個體大小有關,通常個體越大,抱卵就越多。遠海梭子蟹是一種暖水域蟹類,是西太平洋-印度洋暖水區最適合養殖和人工牧場建設的4種經濟蟹之一,也是我國海南、粵西、北部灣一帶海域的主要經濟蟹類,產量相當大。

功效

花蟹的功效性味:鹹、寒、有小毒。歸經:入肝、胃。養筋益氣、理胃消食,散諸熱,通經絡,解結散血。對於淤血、黃疸、腰腿酸痛和風濕性關節炎等有一定的食療效果。花蟹的營養價值螃蟹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微量元素,對身體有很好的滋補作用。螃蟹還有抗結核作用,吃蟹對結核病的康復大有補益。

挑選

必須是活的且動作靈活,用手翻過螃蟹後,能夠馬上翻過身來,好的河蟹還能不斷吐沫並有響聲。

保存方法

3-5天,先煮後凍,冰櫃保鮮

標本體長

雄性頭胸甲長647.0毫米,甲寬1353.0毫米;雌性頭胸甲長653.0毫米,甲寬1320.0毫米。

營養價值

花蟹營養豐富,肉質細嫩,肥碩鮮美,為蟹類中的上品。可食用部分每100克含蛋白質14.6克,脂肪1.6克,維生素a2微克,228毫克,262毫克,0.9毫克,以及、維生素e、維生素b1、維生素b2、尼克酸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可供藥用,性寒、味鹹,有小毒,入肝經,具有散瘀血、通經絡、利尿消腫、解漆毒、續筋接骨、滋補等功能。其肉、卵巢、肝臟均可食用。蟹黃為高級的調味品和滋補品。活花蟹一般有灰藍色和紅色兩種顏色。紅色的肉比較多一點,灰藍色的味道要更鮮美一些。

烹飪

姜蔥炒花蟹

原料:花蟹、鹽、生粉、蔥、姜、辣椒
製作:

1、花蟹洗淨,取出蟹蓋得砂囊,去肺腮,翻面,刷洗腹部,砍成小塊,瀝乾。
2、用鹽醃一下,再撒點生粉,吸去表面的水份。
3、在熱油中拖一拖,直到蟹身變硬變紅,撈起,瀝乾。
4、另起鍋,放油爆香蔥,姜,紅辣椒,加入下面調味,煮滾。
5、加入炸好得花蟹以中火煮,待汁收乾,撈起即可。

清蒸花蟹

材料:花蟹、姜、紅醋

做法:
1、花蟹在蒸以前要用細毛刷仔細刷洗乾淨,特別是外殼的一些凹陷處。
2、花蟹在被蒸的時候會掙扎,導致肢腿斷失,我們最好先用針從花蟹的嘴部扎進去破壞掉蟹的神經。
3、花蟹放進籠屜的時候一定要背部向下,這樣蟹的黃膏才不會流失。因為蒸蟹是冷水上鍋,海蟹的身材又大多很魁梧,所以開火後需要20—30分鐘才可以讓蟹熟透。
4、用10克去了皮的姜切成細末,調上50毫升的紅醋,可以提鮮去腥。

花蟹粥

材料:大米1杯、花蟹1隻。
配料:胡蘿蔔1小段、姜小塊、鹽少許。
做法:
1、大米淘洗乾淨,放入電飯煲中,加足量水;
2、將花蟹處理乾淨,分成小塊;
3、水滾之後,繼續煮十分鐘,加入處理好的花蟹;
4、再煮十分鐘,加入胡蘿蔔片;
5、加入薑絲;
6、繼續煮十分鐘左右,即可關火,加少許鹽提味。

香辣花蟹

材料:花蟹一斤,澱粉適量,油一大碗,姜一塊,蒜頭5粒,辣椒乾10隻,豆瓣醬2匙,米酒1匙,小蔥2棵,鹽少許,生抽少許,(水1/3碗保留)
做法:
1、花蟹2隻洗刷乾淨,敲暈,開肚子,清去腸子、肺、排泄物等東西,把每隻螃蟹斬成4塊
2、花蟹的切口位置沾上少許澱粉
3、鍋熱油(為了省油,我用小鍋炸,炸了兩次),放入螃蟹,炸直金黃,炸螃蟹的時候如果油不多,最好備一雙長筷子,方便翻凍而且濺油的時候不會濺到自己身上
4、所有的螃蟹炸好後,撈出備用,
5、灶上炒鍋,倒入少許炸螃蟹的油,爆香薑片和蒜片辣椒後,放入兩匙豆瓣醬炒出紅油,到這裡,如果喜歡吃帶汁的螃蟹的話,可以倒入1/3碗的水,燒開然後進入下一步,如果不愛汁,喜歡吃乾炒的直接進入下一步
6、花蟹回鍋,翻炒片刻,淋入米酒,撒入少許鹽,倒入少許生抽,翻炒均勻
7、放入蔥段,翻炒片刻即可出鍋
冬瓜花蟹湯
主料:花蟹2-3隻約500克、冬瓜500克
配料:姜3片、蔥1根、米酒1湯匙、鹽適量
做法:
1、花蟹洗淨,揭開殼去內臟和蟹腮,切塊;
2、冬瓜去瓤洗淨,帶皮切塊;
3、蔥洗淨,切段;
4、煮沸清水,放入冬瓜、花蟹、薑片和料酒,煮沸後轉中小火煲一個小時,撒入蔥段,下鹽調味即可食用。

食用禁忌

螃蟹不可與紅薯、南瓜、蜂蜜、橙子、梨、石榴、西紅柿、香瓜、花生、蝸牛、芹菜、柿子、兔肉、荊芥同食;吃螃蟹不可飲用冷飲會導致腹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