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夜之夢[威廉·莎士比亞喜劇作品]

仲夏夜之夢[威廉·莎士比亞喜劇作品]
仲夏夜之夢[威廉·莎士比亞喜劇作品]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仲夏夜之夢》,是英國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青春時代最為成熟的喜劇作品,同時也是威廉·莎士比亞最著名的喜劇之一,講述了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愛情故事。書中講述了由“魔汁”引起的衝突及衝突被解決、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故事。有兩個男青年拉山德(Lysander)、狄米特律斯(Demetrius)同時愛上了女青年赫米婭(Hermia),而赫米婭戀著拉山德,她的好友海倫娜(Helena)又戀著狄米特律斯。赫米婭為了反對包辦婚姻和情人私奔,來到約定好的森林裡。海倫娜將這一訊息告訴了狄米特律斯,二人也跟著趕到了森林裡。此劇在世界文學史特別是戲劇史上影響巨大,後人將其改編成電影、故事、遊戲、繪畫等。《仲夏夜之夢》的首次上演,是在1594年5月2日托馬斯·赫尼奇爵士和騷桑普頓伯爵夫人結婚的前夕,地點是在騷桑普頓莊園,看來該劇是為爵士婚禮助興之作。

基本信息

作品簡介

仲夏夜之夢演出仲夏夜之夢演出
(1)威廉·莎士比亞戲劇《仲夏夜之夢》
《仲夏夜之夢》是威廉·莎士比亞青春時代最後一部也是最為成熟的喜劇作品,同時也是威廉·莎士比亞最著名的喜劇之一。整部戲劇情調輕鬆,總的來說就是一個“亂點鴛鴦譜”的故事。劇中有穿插了小鬧劇當作笑料,即眾工匠為婚禮所排的“風馬牛不相及”的喜劇以及排戲經過。這部戲劇沒有什麼深遠的社會意義與內涵。它所包含的,只是純淨的快樂,仿佛是一部戲劇的狂歡,中間也掠過一絲愛情所固有的煩惱,但亦是加以歡樂化、喜劇化的。
(2)孟德爾頌所作《仲夏夜之夢》配樂
孟德爾頌17歲時為《仲夏夜之夢》配樂。這是孟德爾頌的名作之一,是古典精神與浪漫的意想世界相結合的典範之作。作曲家的著筆不在悲劇性,哲理性或是角色的刻畫,而是著重描寫大自然的詩情畫意以及民間神話的幻想裡面有仙女的舞樂,情人的追逐,小丑的頑舞,花妖的輕盈等等的惡作劇。完全揉和在縹緲的幻境當中。樂曲好像給我們展現了夏天月明之夜,在森林中的神奇生活;神秘的氣氛和詩意的背景使樂曲罩上幻想和仙境的特殊色彩。被贊為與威廉·莎士比亞劇作“珠聯璧合”的配樂。其中著名的《婚禮進行曲》就出自於這部作品。

內容梗概

相關書籍相關書籍
書中講述了由“魔汁”引起的衝突及衝突被解決、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故事。有兩個男青年拉山德(Lysander)、狄米特律斯(Demetrius)同時愛上了女青年赫米婭(Hermia),而赫米婭戀著拉山德,她的好友海倫娜(Helena)又戀著狄米特律斯。赫米婭為了反對包辦婚姻和情人私奔,來到約定好的森林裡。海倫娜將這一訊息告訴了狄米特律斯,二人也跟著趕到了森林裡。這個森林裡本來住著仙王、仙后和侍奉他們的小仙、精靈,此時仙王、仙后正因為一個“換兒”(傳說中仙人常於夜間將人家美麗的小兒竊去充做侍童)而不和。仙王為了讓仙后做出讓步,便派小精靈迫克(Puck)去取來魔汁(西方一朵純潔的白色小花因為誤中了丘比特的愛情之箭,受創傷後而流出的汁液)以戲弄仙后。這種魔汁有這樣的魔力:如果它滴在睡者的人的眼皮上,無論男女,醒來一眼看見的生物,就都會發瘋似的愛上它。

因為魔汁的出現,整個故事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魔汁滴在睡著的拉山德的眼皮上,他醒來時一眼看見的是誤闖進來的海倫娜,因此而“移情別戀”,對海倫娜大獻殷勤,這讓可憐的赫米婭傷心萬分;而狄米特律斯醒來時一眼看見的恰是被精靈引來的海倫娜,因而“舊情復燃”,這讓可憐的赫米婭苦惱萬分。兩個同樣美麗善良的女孩如今一個被悲傷逼得要發瘋、一個被驚喜沖昏了頭腦,於是開始惡意地揣測甚至中傷起對方。而另外兩個痴情的熱血青年又在憤怒中為海倫娜而決鬥。此刻我們發現這四個人分別在不同的方向跑著,讀來令人忍俊不禁又頓生同情。幸福的鬥爭是如此艱難,天命弄人,可是這種鬥爭的過程並非一種痛苦,一種悲劇,而是一種有著快樂意味的戲劇性的東西。而在這個故事中,最具戲劇性的情節恐怕要數仙后在魔汁的作用下與一個闖入林中的織工荒唐的“相愛”。這個滑稽可笑的織工本來是和幾個同是手藝人的夥伴們來林中來排戲,小精靈迫克使織工變成了一頭更可笑的蠢驢,而仙后在接觸魔汁後一覺醒來時正是看見了這個可憐的傢伙。於是對於織工而言,“橫禍”又變成了“橫福”,因為他得到了尊貴的仙后的恩寵。這是多么不可思議的事情,又顯得多么滑稽!而這一切都取決於魔汁的威力、仙王的旨意和小精靈迫克的頑皮。後來也正是按著仙王的旨意,魔力得以解除、情人終成眷屬、仙人和好如初,仙界、人間復歸太平。

作者簡介

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Shakesbeare1564-1616)是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戲劇家和詩人。莎士比亞於1564年4月23日出生在英國中部斯特拉福德城一個富裕的市民家庭,幼年在家鄉的文法學校念過書,學習拉丁文、文學和修辭學。後來家道中落,曾幫助父親經商,1578年左右隻身到倫敦謀生,據說從事過馬夫或僕役一類當時被看作“最下等的職業”。後來當了演員和編劇,隨著劇團到各地巡迴演出,與社會各階層的生活有比較廣泛的接觸。他在劇團里扮演過像《哈姆萊特》中的鬼魂之類的配角,也擔任過導演,但主要是編寫劇本,開始時不過是給舊劇本加工,逐漸由加工而改寫,或自己創作.他後來成了劇團的股東,1613年左右從倫敦回到家鄉,1616年四月二十三日逝世。

作品特點

1.序曲快板
以木管的4個常和弦把人帶進夢幻世界,清妙飄逸的鏇律表現妖精的嬉戲,與西西亞斯公爵及宮廷的氛圍。
2.諧謔曲活潑的快板
木管表現了妖精的嬉戲,各種精妙的變化中似有情人們嘆息。
3.間奏曲
表現了主人公在森林中憂鬱的徘徊。
4.夜曲
描寫劇中兩對戀人被魔法盅惑,在森林中睡著了的情景。
5.婚禮進行曲活潑的快板
著名的結婚進行曲,表現了兩對戀人終成眷屬。
(3)電影《仲夏夜之夢》
《仲夏夜之夢》是威廉·莎士比亞最富有想像力的喜劇,它激發了後世多部精彩的電影作品,舉個例子來說,1999年由米歇爾·菲佛所主演的《仲夏夜之夢》,集結了迷人的演員陣容,如夢似幻的場景,成就了一部華麗、甜美又詼諧的電影,可能是至今該劇作最熱鬧的一個版本了。
但是在1986年,由英籍劇場大師彼得·霍爾所執導的《仲夏夜之夢》,其成就還遠遠超過了1999年的版本,60年代的自由精神,碰上莎翁最異想天開的作品,擦撞出了經典的火花。
此片的卡司也是它經典的原因所在,每一個演員都是英國劇場界擲地有聲的重量級人物,包括了伊恩·理查森、朱迪·丹奇、黛安娜·瑞格、海倫米蘭、大衛·華納與伊恩·霍爾姆
當年《仲夏夜之夢》上映之時,歸功於導演彼得·霍爾前衛的攝影與大膽的服裝設計,它引起了一陣不小的騷動,片中所有的仙子們啥也沒有穿,身體僅塗上一層綠色的顏料,而朱迪·丹奇所飾演的皇后蒂坦妮亞,則穿著葉子遮掩重要部位,這種裝扮可能連《蝙蝠俠》中的毒藤女烏瑪·瑟曼,也要妒嫉的眼紅了。
除了服裝設計與攝影機運作之外,此片真正杰出的部份還是在於演員一流的演技,他們以優雅從容的態度,說起莎翁詼諧的台詞。伊恩·霍爾姆飾演狡猾小精靈帕克,輕快的飛舞在樹林間,執行仙王吩咐他做的差事;黛安娜·瑞格也將她在電視影集《復仇者》中冷酷形象擺一邊,演出沒有安全感、極度神經質的海倫娜,讓1999年新版本中演出同一個角色的克莉絲塔·弗洛克哈特(《艾莉·麥克比爾》),顯得有一點,嗯……貧乏!

點評鑑賞

芭蕾舞劇《仲夏夜之夢》芭蕾舞劇《仲夏夜之夢》

仲夏夜之夢》是威廉·莎士比亞青春時代最後一部也是最為成熟的喜劇作品,同時也是威廉·莎士比亞最著名的喜劇之一。整部戲劇情調輕鬆,總的來說就是一個“亂點鴛鴦譜”的故事。劇中有穿插了小鬧劇當作笑料,即眾工匠為婚禮所排的“風馬牛不相及”的喜劇以及排戲經過。這部戲劇沒有什麼深遠的社會意義與內涵。它所包含的,只是純淨的快樂,仿佛是一部戲劇的狂歡,中間也掠過一絲愛情所固有的煩惱,但亦是加以歡樂化、喜劇化的。

作品影響

《仲夏夜之夢》被公認為是莎士比亞的第一部傑作,是莎士比亞演出次數最多的喜劇,也是最受觀眾喜愛的喜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