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順縣

富順縣

富順縣隸屬四川省自貢市,地處四川盆地南部、沱江下游,東與北鄰內江市隆昌縣,西靠自貢市沿灘區,南接瀘州市瀘縣,西北與自貢市大安區相連,西南與宜賓市接壤,距自貢市區25公里,省會成都210公里,距直轄市重慶150公里。截至2013年,富順縣幅員面積133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3.06萬人(戶籍人口109.02萬);轄22個鎮4個鄉;2013全年地區生產總值194.6億元。被譽為“千年古縣”、“巴蜀才子之鄉” 、“中國豆花之城” 。2016年12月,列為第三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千年古縣,西蜀鹽源—富順縣 千年古縣,西蜀鹽源—富順縣
富順縣原為古代江陽縣治域。
北周天和二年(公元567年)劃出富世鹽井及周圍地區設雒原郡及所轄設富世縣。
隋開皇二年(公元582年)撤郡存縣,隸於瀘州,縣域約15萬公頃。
唐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因避諱皇帝 李世民的‘世’字,更名為富義縣。
北宋乾德四年(公元966年)升縣為監,隸於梓州(潼川)府路,境域約30萬公頃。
太平興國元年(公元976年)因避諱皇帝趙匡義的‘義’字,易名富順縣,即富順鹽監。
元世祖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改富順鹽監為富順安撫使司,20年(公元1283年)升
千年古縣,西蜀鹽源—富順縣 千年古縣,西蜀鹽源—富順縣
為州,隸於四川行中書省之敘州。
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降州為縣,隸於敘州府。清代因之。
民國前期先後隸於川南道、永寧道。
民國十七年(公元1928年)裁道,隸屬四川省。
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隸於四川省第七行政督察區,縣域331.2萬畝。
解放後,富順縣先後隸於瀘縣、隆昌、瀘州、宜賓。
1983年從 宜賓地區劃歸自貢市管轄至今。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富順縣區劃圖 富順縣區劃圖

1997年,富順縣轄28個鎮、17個鄉:城關鎮、鄧井關鎮、東湖鎮、琵琶鎮、黃葛鎮、獅市鎮、騎龍鎮、代寺鎮、中石鎮、童寺鎮、古佛鎮、趙化鎮、萬壽鎮、安溪鎮、懷德鎮、長灘鎮、永年鎮、兜山鎮、彭廟鎮、板橋鎮、李橋鎮、福善鎮、瓦市鎮、仙市鎮、互助鎮、牛佛鎮、廟壩鎮、回龍鎮、起鳳鄉、新興鄉、王大山鄉、洪溝鄉、富和鄉、大城鄉、石道鄉、飛龍鄉、新農鄉、毛橋鄉、寶慶鄉、芝溪鄉、萬坳鄉、龍硐鄉、李子鋪鄉、柑坳鄉、永勝鄉。

1998年,富順縣轄8個區、28個鎮、17個鄉。富順縣設牛佛、瓦市、永年、板橋、童寺、代寺、趙化、懷德8個區公所,轄城關、鄧井關、安溪、童寺、代寺、永年、懷德、趙化、牛佛、東湖、黃葛、琵琶、獅市、騎龍、廟壩、回龍、瓦市、仙市、互助、彭廟、兜山、板橋、福善、李橋、萬壽、長灘、古佛、中石28個鎮和永勝、王大山、洪溝、新興、起鳳、富和、毛橋、新農、飛龍、大城、石道、寶慶、芝溪、龍硐、萬坳、柑坳 、李子鋪17個鄉。縣政府駐城關鎮。

2001年,撤區並鎮,全縣轄27個鎮、4個鄉。轄富世、牛佛、懷德、代寺、琵琶、獅市、騎龍、板橋、福善、李橋、趙化、安溪、廟壩、回龍、瓦市、萬壽、古佛、中石、永年、童寺、東湖、仙市、互助、彭廟、兜山、長灘、飛龍27個鎮和富和、石道、寶慶、龍萬4個鄉,共有589個行政村。

2005年7月,自貢市區劃調整,縣域廟壩、牛佛、回龍鎮劃歸大安區管轄,瓦市、仙市鎮劃歸沿灘區管轄。全縣轄22個鎮、4個鄉,幅員由1603平方公里減為1336平方公里。

區劃詳情

富順縣現轄22個鎮、4個鄉:富世鎮、東湖鎮、琵琶鎮、獅市鎮、騎龍鎮、互助鎮、代寺鎮、中石鎮、童寺鎮、古佛鎮、永年鎮、彭廟鎮、兜山鎮、板橋鎮、福善鎮、李橋鎮、趙化鎮安溪鎮萬壽鎮飛龍鎮、懷德鎮、長灘鎮、龍萬鄉、寶慶鄉、富和鄉、石道鄉

地理環境

位置

富順縣地處四川盆地南部、沱江下游,位於東經104°40′-105°15′、北緯28°55′-29°28′之間。東鄰內江市隆昌縣,西靠自貢市沿灘區,南接瀘州市瀘縣,東北與內江市隆昌縣臨界,西北與自貢市大安區相連,西南與宜賓市接壤,在自貢、內江、瀘州、宜賓四市之間,縣城距宜賓、瀘州機場60公里左右。

地貌

富順縣地勢由北向南傾斜,地形以丘陵為主,占總面積90%以上,丘陵多呈饅頭狀。

氣候

類型

縣境屬亞熱帶濕潤季風型氣候。隆冬無嚴寒,初春氣溫回升不穩定、波動大,夏有酷暑,秋季綿雨不明顯。年內出現寒潮、暴雨、高溫、特大伏旱等自然災害,尤以高溫、伏旱造成危害最嚴重。

光照

2006年,平均氣溫19.2℃,比正常年份偏高1.3℃;年極端最高氣溫41.5℃,最低氣溫1.2℃。;年總日照時數1062小時,比正常年份偏少10%。富順縣累年(1971至2000年)年總日照時數平均在1000小時以上,其中歷年8月日照最多,平均可達191.1小時;7月次之,為175.9小時。歷年12月日照最少,平均僅35.0小時。年最多日照時數達1418.3小時;年最少日照時數僅876.5小時,月最多日照時數出現在8月份,約為300小時;月最少日照時數出現在12月份,僅為4.9小時。從季節分布看,春季總日照時數占全年總日照時數的比例為19%,初夏占22%,盛夏占31%,秋季占18%,冬季占10%。大春生長季節總日照時數為940小時,占全年總日照時數的比例達80%,而冬半年僅占20%。全年日照百分率為24%。自10月至次年2月日照百分率均低於20%,1月和12月日照百分率最小,僅有9%。3月至9月日照百分率大都在22%以上,其中4、5月和7、8月均在30%以上,8月日照百分率最大,達到了42%。

氣溫

冬季平均氣溫最低,為8.7℃;從冬季到春季和從春季到初夏氣溫回升均較快;盛夏平均氣溫最高,為27.1℃;由盛夏到秋季和由秋季到冬季氣溫下降迅速。一年當中, 1月最冷,8月最熱,1月平均氣溫最低僅4.8℃,8月平均氣溫最高可達30.0℃。氣溫年較差較小,為19.6℃。在氣溫的旬分布中, 1月中旬最冷,旬平均氣溫為7.4℃;8月上旬最熱,旬平均氣溫為28.2℃左右。累年極端最高氣溫為41.5℃,出現在9月;累年極端最低氣溫為-2.1℃,出現在1月。年平均最高氣溫為21.6℃。月平均最高氣溫8月最高,為32.0℃,1月最低。年平均最低氣溫為15.2℃,月平均最低氣溫1月最低,為5.7℃,8月最高。

降水

富順縣累年(1971至2000年)年總降水量平均為1028.8mm。歷年7、8月降水最多; 1、12月降水最少,均不足20mm。年最多降水量為1470.7mm,月最多降水量在448.9mm,出現在8月。年最少降雨量為777.4mm。月最少降雨量為0.5mm,出現在11月,而非出現在12、1月。各季節降水量占全年總降水量的比例分別是:春季占9%;初夏占27%左右;盛夏占37%;秋季占22%;冬季占5%。我縣大春生長季的降雨量為944.7毫米,占全年的92%,但全年大雨、暴雨均出現在本生產季,較多降水以徑流形式流失,使有效降水明顯減少。小春生長季降雨量為176.5mm,占全年的17%

水文

江河小溪

縣境內河流屬沱江水系,沱江由北向南縱貫縣境,總共有大小溪河351條,其中長50千米以上,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3條,長10千米以上,流域面積在30平方千米以上24條。

沱江幹流富順河段:境內流長87千米,總水面32平方千米。年平均流量400立方米/秒左右,年徑流總量129.3億立方米,最大峰量1520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6.72立方米/秒。

釜溪河:沱江一級支流,建國前自貢食鹽運輸之通道,故又稱鹽井河。源於旭水河、威遠河,在自流井鳳凰壩匯合後,名釜溪河。該河經自貢市南折由互助鎮力和村入縣境,在永年鎮李家灣匯入沱江,全長73.3千米,縣境內長32千米,天然落差19.1米,平均比降0.27‰,河道迂迴曲折,沿江多系低山淺丘,河谷開闊,岸邊多台地,比降平緩極易受沱江洪水倒灌。

鎮溪河:是釜溪河一級支流,源於自貢市沿灘區仲權鎮鐵匠灣,由自貢、宜賓、富順邊界流經合水橋、富全鄉黑水凼,入宜賓孔灘、草堂、王場鄉進入本縣富和鄉,流入木橋溝水庫後,在李家灣鎮溪口注入釜溪河,再下流400米處匯入沱江。全長75千米,境內長60.5千米,流域面積433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天然流量6.12立方米/秒,是縣城飲水水源。

大城河:源於中石鄉新橋水庫,主幹流經古佛鄉、童寺鎮芝溪、寶慶鄉至大城虎頭寨右側注入沱江,全長33千米,集雨面積122.93平方千米,河面平均寬度50米,年水量4919.6萬立方米,天然落差108.6米,河床平均比降3.27‰。主要用於灌溉,借河床落差下游納塔洞、大城老堰等地可修建小水電站。

石灰溪:在沱江右岸,源於南溪縣北殷家灘,由安溪鎮毛橋入本縣境,流至安溪鎮么灝陳家灣與南溪北部流來之石灰溪匯合,在安溪鎮場口馬鞍石注入沱江,全長26.8千米,境內長12千米,河面平均寬17.5米,集雨面積29.6平方千米,年水量473.1立方米。該溪上游建有金銀窩水庫,有效庫容1023立方米。沿溪利用落差曾建4處水輪泵站,並可建小水電站。

地下水

富順縣 富順縣
縣境內地下水資源不豐富,主要為分布於紅層砂、泥岩的孔隙--裂隙水,次為第四系鬆散堆積層孔隙水。碳酸鹽裂隙熔洞水僅在 青山嶺及梯子崖背斜局部有所分布。地下水一般埋藏深度25至50米。楊初步調查資料,本縣地下水儲量為0.42億立方米。

自然資源

水利資源

沱江富順段可開發電能6.8萬千瓦,開發裝機容量1.4萬千瓦和1.8萬千瓦水電站各1座。

2011年全縣擁有水庫120座,蓄水量9389萬立方米,其中:中型1座,蓄水量2970萬立方米,小一型25座,蓄水量3961萬立方米,小二型94座,蓄水量2458萬立方米。

礦產資源

類型

黃桷樹鹽井 黃桷樹鹽井
2011年縣境內發現礦產14種,分別是天然氣、煤、石灰石、石英砂岩, 陶土砂岩頁岩、建築用砂礫石、天然滷水、菱鐵礦、砂金、銅、石油。前8種正在開採利用,後5種,石油已枯竭,滷水停采,其餘為礦化點。

分布及儲量

砂礫石,分布在沱江兩岸,儲量6575萬立方,80%以上已拍賣;煤,7個煤井田,分布於古佛、童寺、寶慶、安溪、兜山,龍萬,保有儲量2035萬噸;石灰石,分布於古佛鎮,青山嶺地區(尖山坡),儲量533.84萬噸;石英砂,分布於安溪兜山及古佛、龍萬,童寺一帶,保有儲量1420萬噸;頁岩,分布全縣各鎮鄉,礦山保有資源量1592萬噸;砂岩,分布全縣,主要分布鄧井關及安溪鎮,礦山保有資源量259萬立方米;陶土,分布青山嶺地區,現保有儲量20.9萬噸,資源量113萬噸。

動植物資源

2011年縣境內野生植物藥材60餘種;野生動物以魚類為主,還有龜、鱉、野兔等。經濟作物以筍竹花生油菜籽大豆芝麻甘蔗、優質柑桔、茶葉、蠶桑為主;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玉米、高粱、紅薯為主。禽畜業以生豬、肉羊、雞、鴨、鵝、兔為主。森林復蓋率25%,主要樹種有馬尾松杉樹、大頭茶桉、泡桐等。

人口民族

人口

2005年面積1336.26平方千米,戶籍總人口101.5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82.51萬人。

2016年末全縣戶籍人口108.58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40.93萬人,農業人口67.65萬元;按性別分,男性55.92萬人,女性人口52.66萬人,性別比為106.2:100。全年出生人口11334人,人口出生率10.96‰;死亡人口4605人,死亡率7.01‰;人口自然增長率3.95‰。年末常住人口79.47萬人,比上年末減少3.54萬人,下降4.3%。其中常住人口中城鎮人口31萬人,鄉村人口48.47萬人。城鎮化率達39.01%,比2015年提高1.81個百分點。

民族

全縣除漢族外,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僳僳族滿族納西族布依族白族壯族傣族等民族分布。

交通

綜述

富順縣地圖 富順縣地圖
2007年富順縣境內擁有可通航水路209公里,公路里程2123公里。內宜高速、川雲中路、成自瀘、隆雅快速通道等公路主幹線同鄰近的成渝高速、 成渝鐵路、內昆鐵路通連,縣內河航道里程161公里,水路可上溯 內江資陽等,順流由 瀘州長江

截止2016年未,全縣26個鄉鎮318個村公路暢通,行政村客運班車通車率達76.8%。全縣公路總里程達2315.6公里。等級公路全長1470.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8.8公里,一級公路9.99公里,二級公里73.06公里,三級公路111.3公里,四級公路1278.8公里。等外級公路773.6公里。全年完成公路客運周轉量51093萬人公里,公路貨物周轉量16810.66萬噸公里。公路客運量(全社會)1552.45萬人,公路貨運量(全社會)151.48萬噸。截止年末全縣共有汽車7.38萬輛,較上年增長12%。其中營運車輛1140輛,非營運車輛7.17萬輛。營運計程車260輛。公車路數共9路,公交營運線路達87公里,營運公共汽(電)車58輛,公共汽車客運總量達1181.4萬人次。

公路

富順--成都210公里(成都--雙流機場28公里)

富順--重慶150公里(重慶--江北機場21公里)

富順--宜賓60公里(宜賓--宜賓機場12公里)
富順--自貢25公里
富順--內江46公里
富順--瀘州51公里,富順--瀘州雲龍機場66公里
富順--隆昌33公里(隆雅高等級公路31公里)
內宜高速公路:連線川南內江、自貢、宜賓三市,該高速公路於1999年通車,是富順西上昆明的重要出川通道,同時也是富順第一條境內高速公路。
成自瀘高速公路:連線成都,自貢,瀘州,赤水的出川通道。該高速於2012年通車,是富順縣第一條過縣城的高速公路;至此富順至成都僅需2個小時,富順至貴陽只需5小時;是富順南下貴陽、廣州的重要出川通道。
自隆高速公路:已於2015年底通車,此高速是樂渝高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富順北設富順出口,是富順通往重慶、樂山、雅安、西藏的重要出川通道。
內南高速公路(規劃):該高速連線內江、富順、南溪的區域高速公路,現已立項,等待批覆。
航空
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量1389.96萬人次,貨郵行吞吐量32.42萬噸。機場飛行區等級為4F級,是中國八大區域樞紐機場之一、中國內陸地區的航空樞紐和客貨集散地。
重慶江北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量8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8萬噸。為4F級民用國際機場,是中國八大區域樞紐機場之一;2013年12月成為中國第五個實行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的航空口岸。
富順縣距離瀘州藍田機場55公里。瀘州藍田機場是四川第三大航空港,籌建中的幸福瀘州航空主運營基地,可起降波音737-800及以下機型客機,已開通瀘州至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廈門、杭州、海口、長沙、南寧、西安、昆明、貴陽、稻城亞丁、蘭州、麗江、南京、武漢、鄭州等18個城市直達航班
富順縣距離宜賓機場72公里。宜賓機場上屬中國民用航空局西南管理局。宜賓菜壩機場(IATA代碼:YBP;ICAO代碼:ZUYB),1992年建成,位於四川省宜賓市區西北方向的菜壩鎮,是一個中國民用機場,屬於4C級機場。2015年,宜賓機場旅客吞吐量達71.6萬人,是川南重要的航空港,可起降波音737客機。現已開通至北京、上海、廣州、昆明、北海、深圳等航線。

港口

瀘州港國際貨櫃碼頭距離富順80公里,年貨物吞吐量350萬噸,5萬標箱。有瀘自路(省道)相連線,瀘州港重慶港270公里,可航行1000噸級船舶。也可從水路直達,距離富順130公里左右,可航行60-100噸級船舶,待沱江航道整治後,可航行300噸級船舶。

鐵路

內昆鐵路從富順縣西面穿過,縣城距自貢站35km。
建設中的川南城際鐵路(內自瀘段)穿過富順,在富順縣城設有富順站,預計2019年投入使用,屆時富順將進入高鐵時代。

政治

職務人員
縣長曹友良
常務副縣長劉軍
副縣長梁剛、繆劍、關義彬、曾平、舒利彬、鄒俊彬、龔弟霞
參考資料

經濟

綜述

新村風貌 新村風貌
2016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42.56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8.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2.11億元,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128.51億元,增長10%;第三產業增加值71.94億元,增長8.8%。三次產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分別為8.1%、62.1%、29.8%,分別拉動經濟成長0.7、5.3、2.6個百分點。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逼近三萬元大關,達到29858元(按平均常住人口計算),增長15.8%。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7.7:53.1:29.2調整為17.3:53:29.7。全年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增加值135.29億元,比上年增長8.9%,占GDP的比重為55.8%,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57.6%,拉動經濟成長5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4.42億元,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75.93億元,增長9.8%;第三產業增加值44.95億元,增長9%。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1%。其中,食品價格上漲4.6%,非食品價格上漲1.4%;服務項目價格上漲2.2%。在企業生產價格方面,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與上年持平,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降0.7%。
2016年全年全縣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2.22億元,比上年增長19.8%。其中: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7.16億元,增長9.9%;實現稅收性收入4.75億元,增長6.3%。公共財政預算支出38.02億元,下降5%。

第一產業

農田風光 農田風光
2016年,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69.25億元,比上年增長5.2%,實現農業增加值42.8億元,增長4.0%。
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7.08萬公頃,比上年增加176公頃,增長0.2%;油料作物播種面積0.79萬公頃,增加724公頃,增長10%;蔬菜播種面積 1.13萬公頃,增加5公頃,增長0.04%;藥材種植面積314公頃,增加78公頃,增長33.1%。
全年糧食總產量50.68萬噸,比上年增加6795噸,增產1.4%。其中:小春糧食產量4.58萬噸,增加262噸,增產0.6%;大春糧食產量46.1萬噸,增加6533噸,增產1.4%。油料產量1.77萬噸,增加1450噸,增產8.9%;蔬菜產量51.56萬噸,增加5712噸,增產1.1%。
全年肉類總產量8.81萬噸,比上年減少4噸。其中,豬牛羊肉產量5.27萬噸,減少1407噸,下降2.6%。生豬出欄63.72萬頭,下降4.3%;肉牛出欄11840頭,增長3.3%;肉羊出欄48.31萬隻,增長3.4%; 家禽出欄897.92萬隻,增長2.2%。
全年水產養殖面積2278公頃,比上年增長2%;水產品產量18952噸,增長3.56%。
全縣林地面積達31268公頃,森林面積達30764公頃,人工造林面積達3.015萬畝,改造低效低產林0.8萬畝,森林撫育總面積達8.52萬畝,四旁植樹548.7萬株,全縣森林覆蓋率達35.4%,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
全年新增農田有效灌溉面積0.85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6.7萬畝,年末有效灌溉面積達33.71萬畝。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28.63萬千瓦,下降3.2%。全年農村用電量1.1億千瓦小時,增長10%。

第二產業

濱江路的晨曦伴讀 濱江路的晨曦伴讀
2016年,全年實現全部工業增加值104.14億元,比上年增長9.6%,占GDP的比重42.9%,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為48.4%,拉動經濟成長4.2個百分點。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戶數為110戶,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以上)實現增加值74億元,增長11.1;實現出口交貨值1.48億元,下降19.52%;工業產品銷售率為98.52%,比上年上升0.54個百分點。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62.53億元,增長11.51%;盈虧相抵後實現利潤總額13.62億元,與上年持平;實現利稅20.96億元,比上年下降9.15%。
在納入統計的規模工業產品中,服裝132.28萬件,增長37.96%;變壓器931.81萬千伏安,增長13.18%;棉紗3.85萬噸,增長16.15%;鋼材13.4萬噸,下降25%;人造纖維板7.99萬立方米,增長30%;電力電纜4989萬米,增長20.89%;飲料酒30751.75千升,增長13.08%;鞋133.99萬雙,下降28.61%;中成藥2541噸,增長24.86%;金屬緊固件77178噸,增長25.69%。初級形態塑膠22501.51噸,下降5.64%;大米25.66萬噸,增長14.26%;機械化農業及園藝機具1.52萬台,增長2.76%;化肥9.69萬噸,增長235.1%。
全縣具有三級資質及以上建築企業41戶,其中納入“四上”統計的建築企業28戶,全年實現建築總產值60.9億元,增長19.9%;實現建築業增加值25.14億元,增長11.8%。房屋建築施工面積271.28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48.8%;竣工面積170.4萬平方米,增長4.19%。

第三產業

廣場 廣場
2016年,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8.99億元,比上年增長11.2%。按城鄉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69.89億元,增長11.2%;鄉村消費品零售額39.1億元,增長12.4%。按行業分,批發業零售額19.29億元,增長7.8%;零售業零售額74.1億元,增長11.8%;住宿業零售額1956.8萬元,增長8.5%; 餐飲業零售額15.41億元,增長13.2%。
全年共實現旅遊總收入36.1億元,比上年增長14.8%。全縣擁有星級飯店2家,星級飯店床位數205張。
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295.9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4.2%。其中,住戶儲蓄存款餘額244.6億元,增長12.5%;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147億元,增長18.4%。其中,住戶貸款餘額73.6億元,增長15.9%。
全年保費收入68905.5萬元,增長44.34%。其中,財產險收入14760.5萬元,增長13.97%;人壽險54145萬元,增長55.56%。全年處理各種賠款、給付支出6099.33萬元,增長6.03%。其中:財產險賠付金額5377.64萬元,增長7.83%;人壽險賠付金額721.69萬元,增長10.12%。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止2016年,全縣擁有各級各類學校(點)174所。其中:幼稚園83所,在園兒童23345人,幼稚園專任老師561人;普通國小34所,專任教師3046人,在校生65479人,國小適齡兒童(6-11歲)入學率達到100 %;普通中學55所,專任教師3001人,在校生48174人,國中適齡少年(12-14歲)適齡少年入學率達100%;特殊教育學校1所,專任教師25人,在校生151人;職業中學1所,專任教師173人,在校生4339人;電大進修校1所。2016年,報名參加聯考5486人,本科錄取2466人,錄取率為45%。

學校榮譽
富順縣第二中學
四川省一級示範高中
富順縣第一中學
四川省二級示範高中
富順縣第三中學
市級示範高中
富順縣城關初級中學極富盛譽的國中品牌學校

文化事業

四川富順一中 四川富順一中
2016年末全縣共有公共圖書館1個,藏書8.56萬冊。文化館1個,文物對外開放場所2處( 富順文廟、劉光弟墓)。全縣文化學會、協會13個,有藝術表演團體5個,演出110場次。鎮(鄉)綜合文化站26個,農家書屋318個。全縣廣播綜合覆蓋人口達到107.38萬人,覆蓋率達到99%;電視綜合覆蓋人口106.78萬人,覆蓋率99%。有線電視總用戶5.83萬戶。其中:數位電視用戶5.83萬戶,有線電視入戶率18.17%。

科技發展

2016年,全年財政投入科研經費1768萬元。組織、實施科技項目46項,共獲得科技無償補助資金2855萬元。全年向國家、省、市、縣申報科技項目共16項;全年專利申請受理227項,專利申請授權187件, 其中發明69項;全年實施重點科技項目1項,其中國家級1項;科技攻關項目11項,合作研究項目13個;截止年末,新增自主智慧財產權227個,科技成果轉換5個,高新技術產業企業6個,專業技術人員8750人,全年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總產值125億元

醫療衛生

2016年末全縣醫療衛生機構743個(含村衛生室和計生機構)。其中:村衛生室649個,醫院、衛生院39個,有疾病預防控制機構1個,婦幼保健機構1個,衛生監督機構1個,鄉鎮(中心)衛生院26個。年末擁有床位3222張,醫院衛生院技術人員2635人。其中:執業醫師(含助理)922人,註冊護師、護士1102人。醫院門診人次為97.8萬人次。全年法定傳染病報告發病率為234.05/10萬,孕產婦死亡率為11.1/10萬,嬰兒死亡率為4.33‰,年內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6.99‰。

體育事業

2016年末全縣共有體育館2座,有體育協會19個,會員5500多人。全民健身路徑95條,本年新增10條。全年舉辦縣級以上運動會15場次。全年共獲得市級以上獎牌9塊,其中金牌4塊,銀牌2塊,銅牌3塊。

新聞媒體

截至2013年,全縣有線廣播電視傳輸幹線網路總長2142 公里;全縣廣播綜合復蓋人口達到106.9萬人,復蓋率達到89.61 %,電視綜合復蓋人口103.75萬人,復蓋率96.13%。全年廣播電視總收入2699萬元。有線電視總用戶8.3萬戶,其中:數位電視用戶6.5萬戶,有線電視入戶率45.38%。

人民生活

截至2013年,富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76元,增長10.5%。其中:工資性收入12359元,增長6.0%;經營性收入2529元,增長8.5%;財產性收入782元,增長6.7%;轉移性收入5314元,增長12.6%。人均消費支出13272元,增長10.8%。城鎮居民恩格爾係數50.46%,上升1.11個百分點。農民人均純收入9080元,增長12.55%,其中工資性收入4415元,增長13.82%;家庭經營性收入3833元,增長8.95%;人均生活消費支出5652元,增長4.0%。農村居民恩格爾係數48.54%,上升0.13個百分點。城鎮新增就業7324人,失業人員再就業2098人,就業困難對象再就業718人;登記失業人員3236人,城鎮登記失業率4.04%。

社會保障

2016年未全縣城鄉居民參加養老保險42.32萬人,較上年增長3.4%。其中: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36.7萬人,增長3.5%;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5.6萬人,增長2.7%。其中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單位461個,參保職工0.97萬人,增長16.83%;個體參加基本養老保險4.66萬人,增長0.1%。全年養老保險費征繳率達98.09%,較上年提高0.98個百分點。
全年參加工傷保險2.71萬人,增長5.3%。參加生育保險2.3萬人,增長42.4%。458個單位15783人參加了失業保險,參保單位較上年增長9.8%,失業保險費征繳率達90%,與上年持平。
全年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15.33萬人,比上年增加0.58萬人,增長3.9%。其中城鎮職工參保4.69萬人,增長3.2%;個休參保4968人,增長4.7%。參加基本醫療單位855個,增長5.4%。基本醫療保險費征繳率達100%,較上年上升1個百分點。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到77.7萬人,參合率達99.55%,較上年上升0.03個百分點。
截止年未,全縣共有各種社會福利收養性單位28個(縣社會福利院1個,敬老院26個,麻風病院1個),共有床位5976張。社區服務設施385個,其中城鎮社區服務設施89個,城市社區綜合服務設施覆蓋率達90%,較上年提高了5個百分點。全年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48322人,其中城鎮13187人,農村35135人,城鎮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人均補助水平分別比上年提高14.27元和19.99元。符合條件的五保供養對象全部納入供養範圍,總計7149人,其中集中供養2135人,分散供養5014人,集中供養率29.9%。

基礎設施

2013年完成重大項目基礎設施投資21.8億元,增長23.2%。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加快建設,S305繞城改線A段建成通車、BC段開工建設,自隆高速公路富順段拆遷全面完成,福代路改造一期竣工,童踏路及瀘富路改造有序推進,沱江三橋開工建設,晨光大橋維修加固完成。城市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吉祥中路路基完成,富州大道西延線、鍾秀路、二環路建設有序推進;縣城一期排水、東幹道改造開工建設,沱江防洪堤T段全面完成、D段主體完工;110KV海棠變電站主體完工,天然氣“三站”加快建設。農村基礎設施逐步夯實,大坡上水庫26個專題報告編制完成,童寺中心水廠竣工投運,新建和改造通鄉通村公路123公里,改造升級農村電網495千米,6個土地增減掛鈎項目通過市級驗收。 

風景名勝

景點相關簡介代表圖片

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富順文廟

明朝洪武六年(1373)年,知縣鍾鉉重整廟壇,興建學校,砌石泮池。明成祖永樂年間始稱"文廟"。此後,文風日盛,教育事業發達,入學中舉者逐年增多。有明一代,赴京會試,中進士者達139人,占四川省進士總數的十三分之一,因而獲得"才子甲西蜀",富順才子內江官"的美譽。

富順文廟富順文廟
富順西湖富順西湖位於縣城中心,是一座人工修飾的天然湖,南大北小,形似平放的葫蘆,素以荷花聞名。西湖原是鍾秀、神龜、五府、瑪瑙諸山雨水匯流的自然窪地。早在宋代即已疏鑿,砌石為堤,隧成湖泊,“湖闊六七里”。經歷代培修點綴,先後修建有“西湖廳、湖光亭、凌波亭、吹香亭、春風亭、醒心亭、渙樂亭、景濂亭、浩然台、超然台富順西湖富順西湖
富順千佛寺富順千佛寺(又名千佛岩),位於富順縣城瑪瑙山中岩,始建於唐朝懿宗鹹通年間,距今已有1100餘年,岩上鑿巨佛一尊,宋朝真宗和孝宗分別親書賜名普覺院和中岩寺。1988年,經國家批准對外開放,寺院香火興旺,規模不斷擴大,至今已恢復和建成了圓通殿、千佛殿、雲會堂。富順千佛寺富順千佛寺
文光塔文光塔位於富順縣城東一公里的同心山上,始建於明朝,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培修,塔高38米,為七重樓閣式八楞形磚盤繞至頂,是典型的明代風格的風水塔。塔名含“文章興盛,光耀四方”之意,被視為富順的“文筍”。文光塔文光塔
回瀾塔回瀾塔位於富順縣城西南五里許,沱江西岸的大佛岩上。清道光二十六年興建。塔高56米,磚石結構,九層八角。回瀾塔是一個登高攬勝的好去處。春光明媚或秋高氣爽之際,登塔北可遠眺自流井之天車;南覽綿延蒼翠的青山山脈;西望煙雲繚繞的群山,東瞰縣城全貌。回瀾塔回瀾塔

省級森林公園

青山嶺森林公園

青山嶺位於富順縣萬壽鎮境內,距縣城約17公里處,有青山山脈亘橫。沱江縱流其中,形成青山鎖峽,青山嶺省級森林公園森林面積達五萬餘畝。青山嶺森林公園青山嶺森林公園
五條溝五條溝位於富順境內的李橋鎮和福善鎮,並與宜賓南溪縣大坪鄉接壤.總面積有15平方公里之寬。有人說五條溝是自貢人的香格里拉。因為香格里拉的名字的確有點誘人的。也有點神秘,有人說是人間天堂,也有人說那是一片尚未開發的處女地。五條溝五條溝
木橋溝人工湖木橋溝人工湖位於縣西鎮溪河上游,中和鄉境內,距縣城36公里。利用天然山溝改造。1975年大壩樞紐建成,水庫總長18公里,最寬處300米,正常水位面3000多畝。四周山巒起伏,九曲連環,並有幾公里長的峽谷。沿谷樹木成陰,風景秀麗,水鳥多聚集在穿山洞、玉河溝兩條岔河棲息。馬鞍山側有一嶺埂直插潭水,形若象鼻。木橋溝人工湖木橋溝人工湖

著名人物

名稱相關簡介
晏鋒
景泰十才子之首
熊過嘉靖八才子之一
劉光第戊戌六君子之一
鄧萍紅軍將領
江竹筠革命烈士
宋育仁四川報業第一人
李宗吾厚黑學創始人
鄭必堅中央黨校常務副校
賴雨川南才女
郭敬明
當代青春作家領軍人物
譚維維
歌唱

名優特產

富順縣有巧媳婦大米、美樂香辣醬、牛佛宮肘、富順豆花蘸水、芙蓉蛋等特產。

城市榮譽

2015年01月07日,富順縣以嗩吶為載體獲評“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中國區縣(1)

詳細介紹中國的區縣。  

四川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自治州市轄區縣級市自治縣(全省共18地級市、3自治州,14縣級市、122縣、3自治縣、41市轄區)
成都市青羊區| 錦江區| 金牛區武侯區| 成華區| 龍泉驛區| 青白江區| 新都區| 溫江區| 都江堰市| 彭州市| 邛崍市崇州市| 金堂縣| 郫縣| 新津縣| 雙流縣| 蒲江縣| 大邑縣| 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自貢市大安區| 自流井區| 貢井區| 沿灘區| 榮縣| 富順縣
攀枝花市東區|  西區|  仁和區|  米易縣|  鹽邊縣
瀘州市江陽區| 納溪區| 龍馬潭區| 瀘縣| 合江縣| 敘永縣| 古藺縣
德陽市旌陽區| 廣漢市| 什邡市| 綿竹市| 羅江縣| 中江縣
綿陽市涪城區| 遊仙區| 江油市| 鹽亭縣| 三台縣| 平武縣| 安縣| 梓潼縣| 北川羌族自治縣
廣元市利州區| 元壩區| 朝天區| 青川縣| 旺蒼縣| 劍閣縣| 蒼溪縣
遂寧市船山區| 安居區| 射洪縣| 蓬溪縣| 大英縣
內江市市中區| 東興區| 資中縣| 隆昌縣| 威遠縣
樂山市市中區| 五通橋區| 沙灣區| 金口河區| 峨眉山市| 夾江縣| 井研縣| 犍為縣| 沐川縣| 馬邊彝族自治縣
南充市順慶區| 高坪區| 嘉陵區| 閬中市| 營山縣| 蓬安縣| 儀隴縣| 南部縣| 西充縣
眉山市東坡區| 仁壽縣| 彭山縣| 洪雅縣| 丹稜縣| 青神縣
宜賓市翠屏區| 宜賓縣| 興文縣| 南溪縣| 珙縣| 長寧縣| 高縣| 江安縣| 筠連縣| 屏山縣
廣安市廣安區| 華鎣市| 岳池縣| 鄰水縣| 武勝縣
達州市通川區| 萬源市| 達縣| 渠縣| 宣漢縣| 開江縣| 大竹縣
雅安市雨城區| 蘆山縣| 石棉縣| 名山縣| 天全縣| 滎經縣| 寶興縣| 漢源縣
巴中市巴州區| 南江縣| 平昌縣| 通江縣
資陽市雁江區| 簡陽市| 安岳縣| 樂至縣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馬爾康縣 | 九寨溝縣紅原縣| 汶川縣| 阿壩縣| 理縣| 若爾蓋縣| 小金縣| 黑水縣| 金川縣| 松潘縣| 壤塘縣| 茂縣
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縣| 丹巴縣| 爐霍縣| 九龍縣| 甘孜縣| 雅江縣| 新龍縣| 道孚縣| 白玉縣| 理塘縣| 德格縣| 鄉城 | 石渠縣| 稻城縣| 色達縣| 巴塘縣| 瀘定縣| 得榮縣
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 美姑縣| 昭覺縣| 金陽縣| 甘洛縣| 布拖縣| 雷波縣| 普格縣| 寧南縣| 喜德縣| 會東縣| 越西縣| 會理縣| 鹽源縣| 德昌縣| 冕寧縣| 木里藏族自治縣
備註1:成都市為副省級城市。
2:另有四川省汶川臥龍特別行政區,隸屬於四川省人民政府,由四川省林業廳代管。
3:帶“*”屬於地方設立的縣級行政或經濟管理區,並非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在冊的行政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