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縣

名山縣

名山縣位於成都平原西南邊緣。幅員面積614.27平方公里,人口25.85萬,轄9鎮11鄉。東距成都90公里,西臨雅安13公里。古代是南方絲綢之路的驛站,今天是川藏國際旅遊線的起點。

基本信息

縣情概況

名山縣位於成都平原西南邊緣。幅員面積614.27平方公里,人口25.85萬,轄9鎮11鄉。東距成都90公里,西臨雅安13公里。古代是南方絲綢之路的驛站,今天是川藏國際旅遊線的起點。1989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對外開放縣。名山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區。氣候溫和,雨量豐沛,無霜期長,四季宜耕,植被茂然。年均降雨1500毫米,225個雨日,夜雨占80%;森林覆蓋率32%。空氣清新,氣候宜人,白燕、亮蝦、枯葉蝶、竹蓀、千佛菌等名貴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

名山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區。氣候溫和,雨量豐沛,無霜期長,四季宜耕,植被茂然。年均降雨1500毫米,225個雨日,夜雨占80%;森林覆蓋率32%。空氣清新,氣候宜人,白燕亮蝦枯葉蝶竹蓀千佛菌等名貴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名山制定了保護環境、生態強縣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大力發展退耕還林、生態農業、綠色產業,讓名山成為"天然氧吧"、"綠色世界",建成景色優美、環境宜人的"成都後花園"。 名山農業,糧油富足,茶果豐登。豬、牛、羊、雞、鴨

名山縣名山縣
、鵝、魚、兔、蠶等傳統養殖業興旺,為了提高農業經濟效益,正在加速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年出欄生豬26.5萬頭。是四川省瘦肉型商品豬基地縣,也是四川省水禽養殖基地、糧油生產重點縣、發展草食畜禽試點縣和國家科委重點聯繫縣。名山農副產品開發潛力巨大,條件優越。名山天寶物華,蘊藏多種礦產。芒硝儲量1600多億噸,為西南地區特大型礦床,品位高、埋藏淺。具有相當開採價值的還有:沙金石膏石灰石膨潤土頁岩腐植酸等。名山工業已初步形成食品、化工、機械、建材、造紙、印刷、飼料、輕紡等的產業格局,門類較為齊全。 今天,名山仍然是川藏、川滇公路的必經之路。成雅高速公路和國道318線並行貫穿全境,公路網路四通八達,交通極為便捷。縣境內共有水電站19處,農村電網改造後電力明顯改善。1998年天然氣進入名山,川藏線上獨家天然氣汽車加氣站正式投入使用,能源方便可靠。程控電話裝機容量達4萬門,移動通訊網、無線尋呼網,網際網路、光纖通訊已經開通。
山屬盆周丘陵縣,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蒙頂山、蓮花山、總崗山三山環列,地形地貌以台狀丘陵和淺丘平壩為主,最高點1456米(蒙頂山上清峰),最低點548米(紅岩鄉青龍村駱河扁)。其中海拔650米以下的淺丘平壩占總面積的22.1%,丘陵台地占61.2%,海拔800米以上的低山占16.7%。

自然條件

名山縣地處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區,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量充沛,終年溫暖濕潤。年均氣溫15.4℃,最高氣溫35.2℃;年均降雨量1500毫米

名山縣名山縣
左右;年均無霜期298天;年均日照1018小時;年均相對濕度82%。  
土地資源豐富,土壤類型多樣。全縣建設用地106851.8畝,農用地780585.5畝,未利用地13664。城鎮規劃區土地面積29678畝,可轉為建設用地的土地面積16365畝。土壤類型分5個土類、9個亞類、18個土屬、47個土種、139個變種,酸性和微酸性土壤占耕地面積的64%,光熱條件好,土壤肥力強,相對成片集中,有48.8萬畝宜於種茶。
農產品資源得天獨厚。名山素有雅安"糧倉"之稱,傳統農作物有水稻、小麥盛產茶生豬家禽蠶絲等主要農產品,為四川省無公害畜產品生產基地縣、動物無規定疫病區示範縣。現有茶葉、食用油、分割肉等無公害農產品37個。
可供開採的礦產資源儲量巨大。境內礦產以沉積礦藏為主,有芒硝天然氣、沙金、石膏、石灰石、澎潤土、頁岩、泥炭等。其中芒硝遠景儲量達1616億噸,為西南地區特大型礦藏,品位高、埋藏淺、易開採。現已探明的天然氣儲量達100億立方米,石灰岩儲量約5億噸,泥炭儲量豐富。 
生態環境優越,動植物種類繁多。屬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有"綠色世界"、"天然氧吧"、"生態樂園"之稱,自然環境適宜多種動植物生息繁殖。現有林業用地面積32萬畝,活立木蓄積量102.8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34.2%。陸上野生動物包括豹、豺、狼、野豬等14種獸類和布穀、黃鶯、杜鵑等40餘種鳥類;水生野生動物包括鯉魚、鰱魚、桃花魚等16種魚類。樹種有
名山縣名山縣
松科、杉科、柏科、銀杏科等45個科,竹類資源豐富。珍稀生物有古茶樹、千年銀杏、拱桐、千佛菌、蘭花、白燕等10餘種。 
水資源利用率高。河流多源於縣境,分屬青衣江、岷江水系,名山河、延鎮河、臨溪河、朱場河、兩合水為主要河流,流域總面積705平方公里。全縣水資源總量67680萬立方,人均占有2724立方米,耕地畝均占有2724立方米;水資源利用量10240萬立方米,占水資源總量的13.15%,占可利用水量的30.2%。水能理論蘊藏量33560千瓦,可開發量21080千瓦,目前已開發19173千瓦,占可開發量的91%。現有各類水利工程963處,其中:玉溪河水利工程支渠4條、分支渠5條、斗渠140條,小型水庫24座,山平塘585口,蓄水量3598.8萬立方米,電力提灌站205處、231台,控制灌面17.16萬畝,有效灌面15.5萬畝,保證灌面11.8萬畝,海拔800米以下的農田能自流灌溉。建成農村集中供水工程10處,日生產能力5650噸,可解決4.3萬農村人口飲水困難。

交通通訊

運輸
解放初期,縣境內

名山縣運輸
只有一條39公里的泥結碎石路,崎嶇狹窄,晴通雨阻,物資運輸基本靠人背畜馱。"九五"以來,名山交通基礎設施的"瓶頸"制約得以緩解:高速、高等級公路從無到有,縣鄉公路交通明顯改善,基本形成了以成雅高速公路、國道318線為骨架,國道、省道、縣道,連線各鄉、幅射各村的現代公路網路。目前,全縣公路總里程達869公里,其中:成雅高速公路33公里,國道318線過境公路35公里,紅星高速公路出入口與國道318線的連線線4.4公里,縣道127公里,鄉道100公里,專用公路20公里,基寬大於4.5米的村道228公里,基寬小於4.5米、大於3.5米的村道323公里。不僅20個鄉鎮通水泥路,152個村通汽車,還有出入境公路10餘條。2003年,全縣貨物周轉量達5542萬噸公里,客運周轉量2545萬公里。
通訊
名山郵政肇始於元代設定專門傳遞官府文書的"急遞鋪",後改名"通遠鋪"、"郵驛站"。解放後,郵政傳遞事業脫胎換骨,函件、包裹、匯總、儲蓄、投遞、集郵、報刊發行等業務與日俱增。電話通信從1952年裝設2部20門磁石電話交換機開始,到1990年代數字程控電話開通後,實現了一個質的飛躍。特別是近年來,隨著移動GPRS無線分組技術的套用和電信光纜城域網的建成,為我縣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發展提供了快捷的信息通道。2003年,全縣電信通訊光纜總長度達144蕊公里,縣城通訊管道16孔公里,程控交換機容量達3.2萬門,分別有26個移動基站和21個電信接融網點,網際網路註冊戶935戶,年末郵電公網電話用戶達到20122戶。電信、行動網路覆蓋全縣20個鄉鎮,有187個村通電話。城鄉移動用戶2.3萬戶,電信用戶2.3萬戶,其中農村電話用戶1.2萬多戶,無線市話用戶0.4萬多戶。

特色文化

茶文化
高雅的茶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不

名山縣茶文化
可或缺,蒙山茶文化堪稱世界茶文化的一枝奇葩。據史料記載,西漢甘露年間(公元前53-50年),縣人吳理真在蒙頂山上開始種茶,蒙頂山由此成為我國有文字記載的人工種茶最早的地方。《現代漢語詞典》,在"蒙"字的詞條中專門注有"〖蒙山茶〗四川名山縣蒙山出產的茶葉"。蒙山茶由藥品、飲品、貢品到商品,歷兩千多年而經久不衰,緣自於本身的優異品質。茶的利用始作藥料。《神農本草經》:"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輿地紀勝》中記述了蒙山一僧人久病不愈,服蒙山仙家雷鳴茶去宿疾的故事。據考證,茶開始作為飲品,最早起源於秦漢時期的川蜀之地,後逐漸向各地傳播。西漢末年起,成為寺僧、皇室和貴族的高級飲料,到三國時,宮廷飲茶更為經常。唐天寶元年(742年),蒙頂名茶因其品質優異,工藝精湛,被列為貢品,文宗開成五年(840),蒙頂名茶便作為國家禮品,贈送日本友人。自唐至清,蒙頂名茶年年入貢,1200餘年從無間斷。蒙頂名茶成為商品後,唐天寶年間價格昂貴。宣宗時,楊燁撰《善夫經手錄》記有"束帛不能易一斤先春蒙茶"。宋時,因連年用兵,所需戰馬,多用茶換取。蒙山茶作為一個響亮的品牌,成為"不得他用,定為永法"的易馬專用茶。位於百丈湖之西3公里處、國道318線旁的"茶馬司",建於宋神宗熙寧七年(1072),是全國唯一保存完好的專司茶馬互市事宜的官辦機構遺址。蒙山茶不僅味高名重,而且為國家安定、民族團結寫下了光輝的篇章,因此受到歷代文人墨客的高度讚譽。"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的千古流唱;白居易"琴里知聞唯綠水,茶中故舊是蒙山"的比擬吟詠;黎陽王《蒙山白雲岩茶詩》中"若教陸持公論,應是人間第一茶"的由衷慨嘆;宋朝文同"蜀地茶稱聖,蒙山味獨珍"的品茶心得,更是賦予了蒙山茶無與倫比的茶文化底蘊。新中國成立後的1958年春,中共中央召開"成都會議",毛澤東主席在品嘗到蒙頂名茶後說:"蒙山茶要發展,要和民眾見面"。昔日皇室茶,今入尋常百姓家。
佛教文化
蒙頂山自古與蜀中峨眉山、青城
名山縣佛教文化
山齊名,其原因是蒙頂山歷代高僧輩出,享譽禪林。名山歷史上曾有72寺、院,其中蒙頂山占了一半,佛教文化歷史淵源深厚。三國時期,天竺僧人空定大師沿南絲路來華,結茅於蒙山,時稱"梵人之茅",因訪道求法者眾,佛法大興,遂成梵剎,名曰"大梵音院"。時移勢易,歲月滄桑,蒙山佛寺從"大梵音院"到"龍泉院"、"蒙龍院"、再到"永興寺",雖幾經興衰更迭,蒙山佛法卻一脈相傳,生生不息,廣行禪門宗風,致力於弘揚光大蒙山佛教文化。唐時,恰逢蒙山茶入貢皇室,蒙山僧眾研習茶藝,"禪茶並舉",始開蒙山禪茶文化之先河。北宋時,西域僧人甘露法師(或稱不動法師)住持蒙山,廣集大量顯宗經典和密宗瑜伽諸部,輯成《蒙山施食儀》和《大懺悔文》,作為佛門晚課的必誦儀規,相傳至今。依據《儀規》舉行法事,施食普濟眾生,免除饑渴之苦的宗教儀式,被稱為放蒙山,亦稱放焰口、做佛事、施供養。隨著《蒙山施食儀》《大懺悔文》的廣泛流傳,蒙山佛教文化遠播海內外,名揚千界,歐美、日本、東南亞及港台地區,依教奉信者甚篤。而今,蒙山紅宇古剎,香火鼎盛,永興寺、千佛寺、天蓋寺等寺院禪門宗風猶存,每年前來參拜的信徒和海外居士眾多。
祭祀文化
《尚書·禹貢》記載:"蔡蒙旅平,和夷底績。"宋代學者朱熹注釋:"蔡蒙"二山名。蒙山地誌蜀郡青衣縣,今雅州名山縣也。旅平者,治功畢而旅祭。意思是夏禹平定蔡山、蒙山一帶水患,登蒙山祭天,與當地少數民族共慶治水功成。由此留下了深厚的祭祀文化。名山舊時風行的祀孔、祀關岳、祀社稷壇、祀先農壇等禮俗,後來的"皇茶祭天祀祖"即為夏禹祭天的演變和延伸。故史籍記載:"蒙山之名始於禹貢",蒙山亦稱"禹貢蒙山"、"聖山"。如今,蒙頂山上尚存夏禹登蒙山祭天的天梯古道、禹王宮和大禹像。
紅軍文化1935年11月13日,紅四方面軍進至名山。16日-21日,由徐向前、王樹聲、王維舟、李先念等老一輩革命家指揮的紅四方面軍6個師、17個團、共2萬餘人的兵力,在百丈關一帶與國民黨劉湘部隊展開激戰,殲敵1.5萬餘人。後因敵我力量懸殊,紅四方面軍一部進駐蒙頂山、蓮花山一帶,挖戰壕、築工事,扼險防守。紅軍在名山戰鬥期間,刷寫、雕刻大量宣傳標語,播撒反剝削、反壓迫、反蔣抗日的革命鬥爭火種;組織發動民眾,打土豪,分浮財,建立蘇維埃政權;積極動員青年男女加入紅軍, 57名名山籍紅軍戰士在其後長征的歷次戰鬥中犧牲。紅軍駐紮期間留下的石刻標語、戰壕遺蹟至今尚存,紅軍紀念館陳列的紅軍遺物和老一輩革命家的題辭,再現了往昔的崢嶸歲月。蒙山紅軍文化是後人憑弔革命先烈,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好題材。紅軍精神,成為名山精神文化的光輝一頁。

旅遊資源

蒙頂山以夏禹治水足跡所至而有"禹貢蒙山"之稱,以入貢"仙茶"久負盛名而列諸經史, 其秀麗的自然風光,悠久的茶史茶文化更令遊人讚不絕口, 仰

名山縣旅遊資源
慕嚮往,名山縣亦因蒙頂而得名。境內的百丈湖,位於川藏公路113公里右側,水面3000餘畝,常年蓄水2000萬立方米。 名山是茶的故鄉,是中國茶文化的發源地之一,蒙山種茶歷史始於西漢。蒙頂名茶唐始入貢,綿延至清,一千二百餘年無間斷。建國以後,蒙頂名茶被正式列為國家禮茶,名山茶葉伴隨"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的名句蜚聲古今,天下流傳。全縣現有茶園面積6萬畝,乾茶產量4000多噸,其中名優茶700多噸,是國家茶樹良種苗木繁育基地。名山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境內可供開發的人文景觀和自然風景名勝70多處,山、湖、峽、林資源類型多樣、內涵豐富。境內擁有省級風景名勝區蒙山與百丈湖。蒙山以夏禹治水蹤跡所至而名列經史,因蒙頂仙茶自唐入貢而久負盛名,山川秀色與仙茶盛譽相得益彰。與蒙山相鄰的十里煙波百丈湖,水碧如藍,山島坐落其間,湖邊綠樹成蔭,山光水色,淡雅寧靜,冬春野鴨嬉水,夏秋白鷗翔集,堪稱川藏線上的水上樂園。還有清漪湖、雙龍峽、黑竹森林公園……各具特色,令人流連忘返。

四川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自治州市轄區縣級市自治縣(全省共18地級市、3自治州,14縣級市、122縣、3自治縣、41市轄區)
成都市青羊區| 錦江區| 金牛區| 武侯區| 成華區| 龍泉驛區| 青白江區| 新都區| 溫江區| 都江堰市| 彭州市| 邛崍市| 崇州市| 金堂縣| 郫縣| 新津縣| 雙流縣| 蒲江縣| 大邑縣| 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自貢市大安區| 自流井區| 貢井區| 沿灘區| 榮縣| 富順縣
攀枝花市東區|西區|仁和區|米易縣|鹽邊縣
瀘州市江陽區| 納溪區| 龍馬潭區| 瀘縣| 合江縣| 敘永縣| 古藺縣
德陽市旌陽區| 廣漢市| 什邡市| 綿竹市| 羅江縣| 中江縣
綿陽市涪城區| 遊仙區| 江油市| 鹽亭縣| 三台縣| 平武縣| 安縣| 梓潼縣| 北川羌族自治縣
廣元市利州區| 元壩區| 朝天區| 青川縣| 旺蒼縣| 劍閣縣| 蒼溪縣
遂寧市船山區| 安居區| 射洪縣| 蓬溪縣| 大英縣
內江市市中區| 東興區| 資中縣| 隆昌縣| 威遠縣
樂山市市中區| 五通橋區| 沙灣區| 金口河區| 峨眉山市| 夾江縣| 井研縣| 犍為縣| 沐川縣| 馬邊彝族自治縣|
南充市順慶區| 高坪區| 嘉陵區| 閬中市| 營山縣| 蓬安縣| 儀隴縣| 南部縣| 西充縣
眉山市東坡區| 仁壽縣| 彭山縣| 洪雅縣| 丹稜縣| 青神縣
宜賓市翠屏區| 宜賓縣| 興文縣| 南溪縣| 珙縣| 長寧縣| 高縣| 江安縣| 筠連縣| 屏山縣
廣安市廣安區| 華鎣市| 岳池縣| 鄰水縣| 武勝縣
達州市通川區| 萬源市| 達縣| 渠縣| 宣漢縣| 開江縣| 大竹縣
雅安市雨城區| 蘆山縣| 石棉縣| 名山縣| 天全縣| 滎經縣| 寶興縣| 漢源縣
巴中市巴州區| 南江縣| 平昌縣| 通江縣
資陽市雁江區| 簡陽市| 安岳縣| 樂至縣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馬爾康縣 | 九寨溝縣| 紅原縣| 汶川縣| 阿壩縣| 理縣| 若爾蓋縣| 小金縣| 黑水縣| 金川縣| 松潘縣| 壤塘縣| 茂縣
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縣| 丹巴縣| 爐霍縣| 九龍縣| 甘孜縣| 雅江縣| 新龍縣| 道孚縣| 白玉縣| 理塘縣| 德格縣| 鄉城 | 石渠縣| 稻城縣| 色達縣| 巴塘縣| 瀘定縣| 得榮縣
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 美姑縣| 昭覺縣| 金陽縣| 甘洛縣| 布拖縣| 雷波縣| 普格縣| 寧南縣| 喜德縣| 會東縣| 越西縣| 會理縣| 鹽源縣| 德昌縣| 冕寧縣| 木里藏族自治縣
備註1:成都市為副省級城市。
2:另有四川省汶川臥龍特別行政區,隸屬於四川省人民政府,由四川省林業廳代管。
3:帶“*”屬於地方設立的縣級行政或經濟管理區,並非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在冊的行政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