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城區

雨城區

雅安市雨城區位於四川盆地西緣,青衣江中游,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過渡帶。處於川藏、川滇西公路交匯處。地處東經102°51′~103°12′,北緯29°40′~30°14′,東西寬34公里,南北長63公里,地勢呈南北長條形,西南高,東北低。川藏、川雲西線、雅(安)樂(山)3條國、省級公路貫穿全境,現成雅高速公路建成開通後距省會成都約120公里。

基本信息

區域概況

是古南方絲綢之路,曾為西康省省會。現為雅安地區行政公署所在地,是全區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和交通中心。區境幅員面積1066.99平方公里。轄24個鄉鎮,191個村,4個街道辦事處,32個居委會,常住人口32萬(其中城區人口13萬)。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16.2℃,冬曖夏涼,空氣

雨城區雨城區

清新,享有“雨城”之美稱。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1983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改設雅安市至2000年12月,2000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改設雅安市雨城區至今。1988年被國家列為對外開放城市,1998年被省上列為可持續發展實驗區。是四川省歷史文化名城和新興的旅遊城市。

境內蘊藏著豐富的水力資源,“一江六河”,年徑流量151億立方米,水能蘊藏量達53萬千瓦,可開發量為29萬千瓦,現已開發28%;林木資源獨具特色,是四川省速生豐產林的最佳栽挖區之一,森林復蓋率達47.3%;盛產天麻、黃蓮、杜仲、厚朴、白朮等名貴中藥材和竹筍獼猴桃、茶葉等,盛產的雅安“峨眉毛峰”綠茶,榮獲第24屆世界食品博覽會金獎;主要礦產資源有煤炭、芒硝、天然氣等40餘種礦藏。有久負盛名的貢魚——雅魚、大鯢、江團等。糧食主產水稻、玉米、小麥,經濟作物盛產茶葉、油菜、竹筍,尤以南路邊茶著稱。全區擁有風景名勝區面積總46平方公里,國家、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多處。市境內有新石器時期石器、古離堆,漢代石雕高頤闕,唐代白馬泉、金鳳寺,清代石牌坊、木雕建築,紅軍石刻標語、縣蘇維埃建立舊址等多處歷史文物和名勝古蹟,雅安是川西南發展中的旅遊勝地和黃金旅遊熱線。

歷史沿革

古為青衣羌國,秦、漢屬嚴道縣,西魏置始陽縣,隋復嚴道縣。清雍正七年置雅安縣,縣西有雅安川,故名。一說縣西有雅安山,縣以山名。1951年建雅安市,為西康省省會。1955年西康撤省後屬四川省,1958年撤市改縣,1983年復市。

2000年6月14日,國務院批准:撤銷雅安地區和縣級雅安市,設立地級雅安市。雅安市設立雨城區,以原縣級雅安市的行政區域為雨城區的行政區域。區政府駐沙灣路。

1997年,雨城區面積1070平方千米,人口31.2萬,轄4個街道11鎮11鄉:東城街道、西城街道、河北街道、青江街道、中里鎮、草壩鎮、姚橋鎮、合江鎮、晏場鎮、上里鎮、大興鎮、沙坪鎮、嚴橋鎮、多營鎮、對岩鎮、觀化鄉、八步鄉、下里鄉、隴西鄉、孔坪鄉、李壩鄉、香花鄉、和龍鄉、周河鄉、南郊鄉、北郊鄉。

2000年,雨城區轄4個街道、11個鎮、13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區總人口334475人,其中: 東城街道 54646、 西城街道 24213 、河北街道 31041 、青江街道 8097 、姚橋鎮 12395 、草壩鎮 14334、 合江鎮 7923、 大興鎮 13393、 對岩鎮 13684、 沙坪鎮 6251、 中里鎮 11318、 上里鎮 10251、 嚴橋鎮 9453 、晏場鎮 8743 、多營鎮 7494、 北郊鄉 19590、 南郊鄉 16039 、隴西鄉 8300 、八步鄉 8828 、觀化鄉 5332 、孔坪鄉 4934、 李壩鄉 4558、 周河鄉 4070 、下里鄉 9228 、香花鄉 6388 、和龍鄉 4302 、鳳鳴鄉 7237、 望魚鄉 2433。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滿族、侗族、瑤族、納西族、布依族、白族、壯族、傣族等民族分布。

2004年,雨城區轄4個街道(東城、西城、河北、青江)、12個鎮(草壩、中里、姚橋、合江、晏場、上里、大興、沙坪、嚴橋、對岩、多營、碧峰峽)、12個鄉(觀化、八步、隴西、孔坪、李壩、香花、和龍、周河、南郊、北郊、鳳鳴、望魚)。

2005年,雨城區轄4個街道、12個鎮、12個鄉:東城街道、西城街道、河北街道、青江街道、姚橋鎮、草壩鎮、合江鎮、大興鎮、對岩鎮、沙坪鎮、中里鎮、上里鎮、嚴橋鎮、晏場鎮、多營鎮、碧峰峽鎮、北郊鄉、南郊鄉、隴西鄉、八步鄉、觀化鄉、孔坪鄉、李壩鄉、周河鄉、香花鄉、和龍鄉、鳳鳴鄉、望魚鄉。

2006年3月17日,經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10號)批准,同意雅安市雨城區鄉鎮行政區劃建制由原來的12個鎮、12個鄉、4個街道辦事處調整為12個鎮、6個鄉、4個街道辦事處。具體批覆如下:

一、撤銷李壩、北郊、隴西、周河、和龍、香花6個鄉建制。

二、擴大5個鄉鎮、1個街道辦事處的行政區域。

將原北郊、隴西2個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姚橋鎮。姚橋鎮政府駐紅星村。

將原和龍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大興鎮。大興鎮政府駐前進村。

將原香花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草壩鎮。草壩鎮政府駐草壩村。

將原李壩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孔坪鄉。孔坪鄉政府駐新村村。

將原周河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望魚鄉。望魚鄉政府駐望魚村。

將姚橋鎮的檬子、姚橋、漢碑、土橋、沙灣5個村所屬行政區域併入青江街道辦事處。青江街道辦事處駐地由沙灣村遷至姚橋村。

三、姚橋鎮更名為北郊鎮。

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全區地勢西高東低,處於邛崍山脈二郎山支脈大相嶺北坡,為中低山地帶。山地占全區總面積極91%,其中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山占45%,1000米以上的中山占46%。平地占9%,主要是河谷階地和山間盆地。中山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東南,低山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南北河谷兩側。

西南與滎經縣交界的馬耳山,海拔2629.4米,為全區最高峰;青衣江與高腔河(又稱名山河)交匯處的江中小島“龜渚”,海拔515.97米,為全區最低點,兩地海拔高程相差2113.43米。境內山脈(山體),北部為邛崍山系西南部的余脈,呈北東至南西走向,主要山體有羅繩山、蒙頂山;中南部屬峨眉山系北西部的延續,走向近於南北,主要山體有羊子嶺、金船山、周公山等。主要山嶺、山峰:馬耳山,平均海拔1800米,南北走向,主體在滎經縣境內。羊子嶺,平均海拔1500米,主峰海拔1938.8米,山體走向微偏東,為雨城區和滎經縣界山。金船山,主峰海拔1721米,為李壩鄉與嚴橋鎮界山,山體走向北北東至南南西。

蒙頂山,主峰海拔1456米,位於東北部與名山縣分界線上,北北東走向。周公山,位於城區東南部,山頂海拔1744米,南北走向。羅繩山,平均海拔1600米,最高峰海拔1971米,是雨城區與蘆山縣的界山,山體走向北偏東。

氣候

全區氣候類型,除少數高山區外,基本屬於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全區氣溫特點: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多年年均氣溫16.1℃,最高年為16.9℃(1987),最低年為15.4℃(1976)。全年以1月最冷,月平均氣溫6.1℃;7月最熱,月年均氣溫25.3℃。日極端氣溫,最高37.7℃(1951、5、30),最低-3.4℃(1976、12、29)。

該區年均雨日218天,降水量1732毫米;最多年2367.3毫米(1966),最少年1204.2毫米(1974)。年降水量,夏季占50%左右,秋季占20%左右。降水高峰期多在8月,可達450毫米以上;最少期為12月和1月,約20毫米。暴雨多,年平暴雨日數6-7天,多在7、8兩月。綿雨多,年均約60天,多在9-11月。夜雨多,夜雨率約為60%。日照偏少,濕度較大。城區多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019小時,年日照率為23%。年平濕度為79%。蒸發量累年平均為838.8毫米,絕大多數月份蒸發量小於降水量。風力小,霧日少。城區年平風速1.7米/秒,8級以上大風年平2.8天,多在5-7月。霧日年平1.7天,最多8天,一般散見於河谷、平壩和山區地帶。無霜期長,降雪稀少。多年平均有霜日9.2天,最多年達20天。河谷、平壩罕見降雪,全區多年年平雪日7.6天,最多年26天。中山、高山雪日隨海拔增多。

自然植被

雨城區自然植被結構屬季

雨城區雨城區

雨式的山地常綠闊葉林(次生),川西山地常綠樟櫟和二郎山東坡山坡樟、楠、石櫟林類型。植被垂直分布。

芒箕-杉木林:一般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山地帶,少數分布山頂。林下幼樹以樺木、枸樹、櫟類和部分常綠闊葉樹為主。喬木樹種還有絲栗,木荷等與杉木混交,呈向常綠闊葉林過渡趨勢。下木較希,有柃木、懸溝子類,復蓋度40%左右,地被植物以芒箕為主,復蓋率70%以上。

竹子-杉木林:一般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山頂或中上部。因過度採伐,多為殘林。林下灌木較密,有木姜子鹽膚木、竹類等,復蓋率70%以上。

落葉闊葉杉木混交林:分布在海拔1300米以下地帶。杉木被擇伐後,樺木、櫟類逐漸占優勢。喬木與下木分布不均,一般呈團塊狀。下木生長旺盛,復蓋率30-70%,地被植物以芒箕、裏白、苔蘚為主。

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分布

雨城區雨城區

在海拔900米以上地帶,多在低山中上部或高山中下部。喬木樹種以絲粟為主,也有錐粟、大頭茶、刺楸、燈台、樟、潤楠、樺木、木荷、杉木等。下木種類繁多,生長旺盛,有冬青、竹類、柃木、獼猴桃、鹽膚木、木姜子、鵝掌楸等,復蓋率50%左右。地被植物有蕨類、茅草等。

常綠樟櫟林:分布在海拔1100米以上高山上部,人為活動較少,具原始特徵。喬木樹種以木荷、櫟類、絲粟為主,也有香樟、槭樹等。下木以方竹、冬青為主,復蓋率50%左右。地被植物以苔蘚、蕨類為主。

杜鵑、竹類、針闊葉混交林:分布在羊子嶺,後經原始林區。後經分布在海拔1800米以上地帶,喬木樹種為冷杉、木荷、茶條,海拔1800-2000米地帶有珍貴孑遺植物-珙桐。下木,後經林區以箭竹、方竹為主;羊子嶺林區以杜鵑、箭竹、木姜子為主。復蓋率皆為50%左右,地被植物多為苔癬。

草叢榿木林:分布在海拔1200米以下地帶,多在高山中下部,多系人為破壞後,天然更新形成。喬木樹種除榿木外,還有樺木、衫木。下木以懸溝子、木姜子、鹽膚木為主,復蓋率30%左右,茅草生長旺盛。

茫箕雜灌叢:分布在1200米以下地帶,多系喬木被砍伐後更新困難而形成。灌木以方竹、木姜子、鹽膚木、化香、槭、櫟類為主,有少量喬木散生。草木植物以蕨類、茅草為主。

資源

水能

雅安市雨城區雅安市雨城區

雨城區主要河流有青衣江、周公河、隴西河、賁江、高腔河、晏場河、嚴橋河,總長197.4公里,平均徑流量580.5立方米/秒,年徑流總量151億立方米。除嚴橋河、高腔

河坡降較緩外,其它河道比降大、水流急,加上雨量多,水力資源豐富。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53.30萬千瓦,其中可開發量為48.80萬千瓦,現已開發總裝機容量10.8495萬千瓦,其中華能公司所屬雨城電站裝機容量6.0萬千瓦;市屬水電站8處,裝機容量4.11萬千瓦;區屬水電站4處,裝機容量0.369萬千瓦;鄉鎮屬水電站3處,裝機容量0.0885萬千瓦;村及村以下辦的水電站19處,裝機容量0.282萬千瓦。

土地

雅安市雨城區雅安市雨城區

幅員面積1067.31平方公里(1600965.2畝),其中耕地352093.2畝(田170006.9畝,地182086.3畝);園地59923.6畝;林地915784.1畝;牧草地1403.0畝;居民點及工礦用地59421.0畝;交通用地11683.7畝;水域47371.0畝;未利用土地153285.6畝。全區土壤可歸併為9個土類,13個亞類,29個土屬,88個土種,162個變種。

礦產

雨城區地層以沉積岩為主,故金屬礦較少。己發現的礦產多屬沉積礦床。主要有非金屬礦11種,金屬礦2種。已探明儲量的有煤、鈣茫硝、地熱水、礦泉水、泥炭等。已開發利用的礦產有:無煙煤,保有儲量208萬噸,另有地質儲量1621.8萬噸,現年產20萬噸左右。鈣茫硝,礦石儲量200餘億噸,其中草壩鎮礦區礦石保有儲量3978萬噸,屬中型礦床。鈣茫硝是雨城區有資源潛力的礦種。

生物資源

植物

雅安市雨城區雅安市雨城區

雨城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屬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地帶,具有

多種植物良好的生態環境,因而植物種類繁多,分布廣,藏量大。森林復蓋率50.3%。有林地47726.7公頃,其中天然林25433.3公頃,人工林22293.3公頃。有木本植物85科350個屬,被列為國家保護的有23種。主要森林植物:用材類有杉木絲粟香樟楨楠等,面積34410.9公頃,蓄積量209.24萬立方米;防護林3579.5公頃,蓄積量21.18萬立方米;經濟林木類主要有核桃、板栗、棕樹、油桐等,面積1718.1公頃;薪炭林類有143.2公頃,蓄積量0.74萬立方米;其它林類1240.9公頃,蓄積量8.43萬立方米。竹類植物有水竹、白夾竹、班竹、冷竹、箭竹等,純竹林面積6634公頃,混交竹林面積6706公頃。中草藥材有黃連天麻銀花、白朮、厚朴,黃柏等1100餘種,尤以黃連為佳,古為貢品,稱雅連。主要農業類植物有水稻、玉米、紅苕、洋芋、小麥、油菜、茶葉、果樹、桑樹等。現存的珍、稀、古樹主要有桫欏、珙桐、峨眉含笑、杜仲、香果、紅椿、楨楠、紅豆、銀杏等。掛牌保護的有414株,城區內175株,鄉村239株。

動物

雅安市雨城區雅安市雨城區

境內野生動物種類多,業已查明的脊推動物種類有330餘種,野生捕乳類

動物主要有猴、熊、大熊貓、小熊貓、豹、獐、野牛、林麝、狐狸等45種;鳥類野生動物主要有紅嘴相思鳥、畫眉、鷹、白尾海雕、白鷳等204種。野生魚類主要有鯉魚、草魚、鯽魚、鰱魚、重口裂腹魚等有6目11科12亞科79種。屬國家保護的一級動物有:白尾海雕、黑頸鶴、大熊貓、雲豹、豹5種;二級保護的有蒼鷹、雀鷹、禿鷲、紅腹角雉、小熊貓、林麝、黑熊、金貓、大鯢9種;屬三級保護動物的有白鷳、白腹錦雞、林雕、大靈貓、小靈貓、叢林貓、髭羚、水獺9 種。主要經濟魚種有鯉魚、鯽魚、草魚、鰱魚、鱅魚、白甲魚、裂腹魚等21種,其中產於周公河和晏場河上游的齊口裂腹魚、重口裂腹魚、隱鱗裂腹魚、異唇裂腹魚,即俗稱"雅魚",是名貴的冷水性經濟魚,巳被列為省級保護魚種。

經濟發展

一、綜 合

2005年雨城

雨城區雨城區

區經濟成長加快,運行質量提高。經市統計局審定,全年全區實現生產總值 36.7億元,比上年增長12.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57億元,增長6.6%,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為7.6%;第二產業增加值15.14億元,增長12.2%,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為40.6%;第三產業增加值15.99億元,增長15.5%,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為51.8%。從需求的角度看,投資、消費、淨出口"三駕馬車"同向拉動經濟快速增長。其中,投資增長4.8%,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為17.2%,總消費增長17.7 %,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為74.7%。"十五"期間全區生產總值較"九五"末增長52.8%,年均增長10.8%。

產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三次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上年的16.2:41.1 :42.7調整為15.2:41.2:43.6 ,第一產業比重下降1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上升0.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上升0.9個百分點。

民營經濟快速發展 。全年民營經濟增加值11.02億元,增長19 %。第一產業增加值2.01億元,增長13.7%,第二產業增加值3.87億元,增長25.2%,第三產業增加值5.14億元,增長16.6%,民營經濟增加值占全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30%,比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民營經濟對GDP貢獻率達到41.9%。房地產市場價格繼續上漲,全年商品房預售價格上漲32.8%。

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經濟發展總量偏低,工業化、城鎮化水平不高,經濟發展的核心竟爭力不強;對外開放水平不高;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的基礎不穩固,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有待提高;城鄉居民增收難度仍然較大,就業矛盾進一步加劇,就業、再就業和社會保障壓力大,低收入家庭生活比較困難;科技自主創新能力不強;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後;居民消費水平偏低;外貿總量偏少。

二、農 業

2005年,糧

雨城區雨城區

食作物播種面積達到11662公頃,比上年增加351公頃,全年糧食生產實現了增產,農業內部結構不斷最佳化,農林牧漁業全面發展。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95504萬元,比上年增長16.58%。主要農產品產量增加。全年糧食總產量65804噸,比上年增長0.35%;油料產量3422噸,減產12.9%;茶葉產量5598噸,增長12.36%;水果產量4565噸,下降14.08%。養殖業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生豬生產穩定,草食牲畜和家禽特別是水禽養殖快速發展,全年肉類總產量37279噸,增長2.17 %;禽肉產量11550噸,增長14.35%;禽蛋產量5200噸,增長4.83%; 奶類產量24630噸,增長29.63%。繼續實施天然林保護和退耕還林還草工程,自然生態得到較好保護,生態環境不斷改善。全區森林復蓋率達58%,比"九五"末提高10個百分點。農業生產條件進一步改善。我區積極推進小微型水利工程建設,加緊修復水毀工程,病險水庫得到除險加固。同時,大力發展節水灌溉,努力擴大灌溉面積,年末有效灌溉面積達4721 公頃。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24.1913萬千瓦,增長2.37%。農村用電量5104萬千瓦小時,增長6.02%。"十五"期間,農村改革步伐加快,改革進一步深化,我區農村經濟取得了較快的發展,農民收入實現較快增長。"十五"末第一產業增加值達5.57億元,較"九五"末增長75.87%,年均增長11.95%。從2005年開始,全區全部免除農業稅及附加。

三、工業和建築業

2005年,我區工業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加速發展水電能源、綠色食品加工、機械製造加工等三大主導產業,工業生產保持穩定快速的增

雨城區雨城區

長勢頭。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277491萬元,比上年增長6.07 %。在國有及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中,輕工業產值43981萬元,增長24.18%;重工業產值168467萬元,增長24.29%。 實現出口交貨值3405萬元,完成新產品產值57787萬元,增長33.8%。主要工業產品產量生產情況良好,液態乳、標磚、茶葉、中成藥增量較大。中成藥490噸,增長93.68%,發電量220234 萬千瓦小時,增長10.74%,液態乳13284噸,增長8.51倍,標準磚13468萬匹,增長103.66%,茶葉6973 噸,增長1.43倍。紙漿51556噸,下降2.54%,水泥 6.19萬噸,下降36.93%,木地板174792平方米,下降19.64%,齒輪1237噸,增長18.71%,工業經濟效益大幅度提高。全年國有及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非國有工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216939萬元,比上年增長26.94%;實現利稅46910萬元,增長16.19%,利潤總額29681 萬元,增長22.35%;虧損企業虧損額1249萬元;全年總資產貢獻率8.12%,比上年下降0.75個百分點,資產負債率67.93 %,比上年增加3.4個百分點;流動資產周轉率1.09次;成本費用利潤率 15.82%,比上年下降0.8個百分點。全區具有資質等級的所有獨立核算建築企業26個。其中,虧損企業12個,盈利企業14個。房屋建築施工面53.95萬平方米,增加18.43萬平方米;房屋建築竣工面積19.21萬平方米,增加6.38萬平方米。"十五"時期,工業增加值累計增長28.08%,年均遞增 5.07%。"十五"期間,全區資質以上建築業企業共完成建築業總產值24557.9萬元。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

雨城區雨城區

在交通、能源、城市基礎設施等一批重點投資項目的強勢拉動下,實現了平穩增長。全年轄區內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52264萬元,比上年增長1.6%,其中:基建投資完成110377萬元,增長2.6%;更新改造投資完成11773 萬元,增長3%。2005年房地產投資完成19882萬元,同比下降0.4%;商品房實際銷售額21006萬元,同比增長217.6%,較"九五"末增長6.1倍。全年區屬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5000萬元,比上年增長17.9%,其中:基建投資完成55250萬元,增長2%;更新改造投資完成5100萬元,增長132%。"十五"期間全社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總額693797 萬元,比"九五"期間累計增長84.6%,年均增長13%。

五、交通運輸、郵電和旅遊

交通運輸生產及建設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成績顯著。全年完成公路貨物周轉量47163萬噸公里,比上年增長4.4%;完成公路客運周轉量53054萬人公里。我區大力實旅遊興區戰略,旅遊業得到快速發展。2005年接待遊客162萬人次,同比增加8.0%,全區實現旅遊綜合經濟效益7.6億元,比上年增長36.0%

六、國內貿易

社會消費品零售市場保持持續活躍、穩步上升的態勢。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55億元,比上年增長16.21%。其中,按行業分組,批發零售企業零售額12.45億元,比上年增長20.09%,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3.10億元,比上年增長4.23個百分點。在各種經濟類型中,國有和集體經濟的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的25.17%,比上年增長0.14個百分點;私營個體經濟零售額比上年增長14.47%,股份制經濟零售額增勢強勁,增長17.5%。"十五"時期,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2000年增長86.45%,年均增長13.3%。

科教文衛

教育

2014年,成功創建3所市級、1所省級“應急教育示範學校”,3所市級、1所省級陽光體育活動示範校,3所市級校園文化示範校,2所市級語言文字示範校,2所中國書協蘭亭書法學校,雨城區二中成功創建區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科研課題《四川省地震災區新招聘教師培訓模式研究》獲四川省首屆人才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3個省級課題立項。

圍繞提升師德水平和專業素養發展目標,通過開展“樹師德、強師能、優結構、重激勵”四大板塊專項活動,促進教師愛崗敬業,崗位成才。2014年,2名教師被評為“四川省特級教師”,3名教師分別榮獲“全國模範教師”、“全國優秀教師”和“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在我區選送參加的省、市各類優質課競賽中,獲省級國中生物教學大賽一等獎1個,二等級1個;省級心理健康教育優秀成果一等獎1個、二等獎1個。隴西學校王艷老師榮獲四川省第八屆中國小音樂教師基本功比賽一等獎。

2014年,對全區中國小校的28314名中國小生,免除了學雜費及補助公用經費1740.5萬元,全面免除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課本費、作業本費,復蓋農村、城區義務階段。安排貧困生幫扶、學前教育“三兒”資助、普高、中職國家助學金等各類學生資助專項資金702.76萬元,受益學生達6639人。免除高中階段貧困學生學費79.5萬元。社會各界捐贈資金79.42萬元資助全區貧困學生,受益學生573人。繼續實施營養改善計畫,各級財政投入約1141.24萬元,受益學生16335人。生源地國家助學貸款337人,契約金額189.26萬。

科技

2014年,全區現已有雅安茶廠、吉祥茶業、益諾仕、弘利展4家企業分別與科研院所、高校組建了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泛華電器、弘利展通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全區共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4家,省級創新型企業15家,四川省戰略性新興產品達到6個。

新申報省級智慧財產權示範試點企業4家,新增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轉化示範企業3家,新增市級智慧財產權試點企業4家。組織區屬各類企業申請國家專利615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170件;專利授權401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58件;完成技術契約登記134項,交易額達3385萬元。

組織農業科技特派員專家實施區級農業科技攻關項目10餘項,舉辦培訓會10餘場次,組織實施培訓村民1400餘人次,進村入戶現場解決民眾發展項目過程中遇到的問題20餘項,培育科技示範戶21戶,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文化

2014年,雨城電視台聚焦災後恢復重建工作,製作《重建之路-雨城區災後重建一周年》、《春天的雨城》、《崛起》等專題5部,災後重建宣傳片15部、標語167條。在《雨城播報》中開設“提振精氣神 聚力抓重建”板塊,展現農戶聚居點建設、過渡安置成效和亮點,關注聯村幫戶、重建故事、對口援建相關工作,反映各級黨員幹部、民眾感恩奮進、昂揚向上的精神面貌;推出《再查短板促重建 好事辦好建家園》特別報導,關注一年來雨城災後重建工作開展進程,側重雨城旅遊產業恢復、災後重建重點項目建設,持續推出《科學重建 民生優先》系列報導。

推陳出新,深入打造雨城特色文化品牌。圍繞“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舉辦雨城迎新廟會、雨城區端午節民俗活動暨“秋山源”杯端午詩會,並在春節前夕開展了雨城春晚海選等大型民眾文藝演出。在上里開展年豬節系列文化活動。創新策劃了廟圷廟戲節系列活動和災後重建安置點節慶活動。

深入開展“掃黃打非”鬥爭。堅決封堵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嚴厲打擊侵權盜版和傳播淫穢色情活動,嚴肅整治文化市場和新聞出版行業秩序,嚴格規範市場經營主體的經營行為,相繼開展了清理整治涉藏非法出版物專項行動和打擊假媒體、假媒體機構和假記者專項行動,共查繳收繳非法出版物1083件。

衛生

據報表統計,全區2014年出生 3381人,符合政策生育率82.1%;出生人口性別比103.92;人口自然增長率3.86‰;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完成413對,目標人群復蓋率114%;具有執法許可證的計生幹部比例96%;災後重建4月20日前開工率100%;災後重建項目年底完工率可達80%;依法徵收社會撫養費到位率23.9%;計生獎扶政策“三項”制度和手術併發症生活補助兌現率100%;完成計生“三結合”新增(戶)220戶。

2014年,加快推進縣級公立醫院科學發展。推行陽光成本管理機制和內部控制制度,圍繞“三升三降”,開展了公立醫院“曬指標”活動;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最佳化服務模式和服務流程,優質護理服務率保持在90%以上。大力推進城市青年醫師下基層工作。全面啟動全區醫療機構分級診療。在全區醫療機構全面啟動分級診療、雙向轉診工作,綜合運用醫療、醫保、價格等手段引導患者在基層就醫,加快形成了基層首診、分級診療、雙向轉診的就醫秩序。推進全科醫生執業方式和服務模式改革試點。在全區開展全科醫生與居民簽約服務試點工作,啟動社區(鄉村) 醫生與居民簽約服務工作,今年社區(鄉村)醫生與居民實際簽約服務數為17824人,完成率達94.7%。

體育

2014年,精心組織民眾體育活動。區代表隊參加全省第三屆氣排球比賽,榮獲第八名。舉辦第七屆龍獅燈表演活動、周末“體彩杯”籃球比賽。組隊參加元旦環城賽跑、全市中學生田徑運動會。雨城區隊員參加省第十二屆運動會榮獲3金、6銀、5銅的佳績。

人口和社會保障

人口

截止2014年底,全區常住人口36.09萬人,其中城鎮人口達21.11萬人,城鎮化率達58.5%,農村人口14.98萬人。

社會保障

2014年城鎮新增就業7460人,其中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2134人;就業困難對象再就業1495人;全區“零就業”家庭實現動態消除;城鎮登記失業率3.89%,低於控制目標0.11個點位;創業培訓316人;品牌培訓120人;青年勞動者技能培訓393人;勞務輸出8.21萬人;實現勞務收入10.26億元;建立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基地7個;促進高校畢業生實現創業17人。

按時保量支付基本養老保險金303953人次、40952萬元;支付城鄉居保養老金27436 人次、1055萬元;失業保險金4916人次、395萬元,代繳醫療保險4484人次、96萬元;支付工傷保險待遇74人、222萬元;支付生育保險待遇160人、175萬元萬元;新農合補償429903人次、6571萬元;城鎮職工基本醫療費用支出12633萬元,城鎮居民醫療費支出7182萬元,撥付企業離休人員醫療費58人次、125萬元,撥付機關離休人員醫療費117人次、262萬元;社會化服務工作完成企業退休職工、失地農民、個體參保24942人次,發放養老金40952萬元,社會化發放達100%,發放託管人員生活費15.67萬元;對25220名享受養老待遇人員調整待遇,補發養老金375.92萬元;辦理209名離退休人員死亡善後處理,發放喪葬費及一次性撫恤金總計1061萬元;待遇領取驗證24942人,驗證率達99.58%。

旅遊

雅安市雨城區雅安市雨城區

雨城區內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高頤墓闕及石刻;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高頤闕及高君頌碑、雙節孝牌坊、白馬泉及石刻等3處。

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觀音閣、金鳳寺大雄殿、韓家大院、紅軍石刻標語、雅安縣蘇維埃政府舊址、永興寺、碧峰寺、周公廟及石刻、千佛岩摩崖造像、二仙橋、陳氏家譜石坊、節孝總坊及大觀音亭,西康省東界石刻、明德中學舊址、張廷儒墓石刻等15處。其他文物還有定慧寺、接待院石雕群像、景賢堂。歷史紀念地有雅安烈士陵園,是經國家民政部批准的全國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

人文景觀有省級歷史文化名城雨城區,省級歷史文化名鎮上里鎮以及望魚鎮。

雨城區境內的名勝、公園、景區景點還有龜都府、金鳳寺、白馬泉公園、周公山森林公園、張家山公園、黃龍湖、雨城湖、音樂廣場、天河風景區、後經(九龍)景區、蒙頂後鹽景區、音樂石梯、鳳鳴白鶴林等。

特產

雅魚

雅魚古稱“丙穴魚”,產於四川省雅安市周公河流域。雅魚體形似鯉,鱗細如鱒,肉質緊密細嫩,口感爽滑,富含多種微量元素和胺基酸,久吃不膩,從唐代起一直為皇室貢品。

雨城獼猴桃

雨城獼猴桃獨產於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區境內,復蓋全區18個鄉鎮。雨城多夜雨、少日照,雲霧多,霜日少,再加之雨城獼猴桃種苗全引種自當地有上千年歷史的野生獼猴桃,使雨城獼猴桃獨具特色,具有果實大,整齊度高,細嫩多汁,香氣濃郁,酸甜適宜的風味特點。

非物質文化遺產

綠林派武術

雨城區綠林派武術,起源於中國封建社會冷兵器時代末期——清朝光緒年間的四川青城趙公山。距今有一百二十餘年的歷史。初以農民起義形式創派,融合中國傳統武術南北二派之長,受中國俠文化思想影響甚大,又涵蓋儒,釋,道等傳統文化思想特點,集技擊、養生、修身、演練於一體。傳統風格濃郁獨特,尤以南派手法見長,在四川武術界享有“綠林小手”的盛名。由於形成背景及歷史淵源,綠林派武術對中國傳統武術文化具有較強的總結性。歷代高手輩出,影響甚廣。2009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列入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雨城唯一入選的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四川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自治州市轄區縣級市自治縣(全省共18地級市、3自治州,14縣級市、122縣、3自治縣、41市轄區)
成都市青羊區| 錦江區| 金牛區| 武侯區| 成華區| 龍泉驛區| 青白江區| 新都區| 溫江區| 都江堰市| 彭州市| 邛崍市| 崇州市| 金堂縣| 郫縣| 新津縣| 雙流縣| 蒲江縣| 大邑縣| 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自貢市大安區| 自流井區| 貢井區| 沿灘區| 榮縣| 富順縣
攀枝花市東區|西區|仁和區|米易縣|鹽邊縣
瀘州市江陽區| 納溪區| 龍馬潭區| 瀘縣| 合江縣| 敘永縣| 古藺縣
德陽市旌陽區| 廣漢市| 什邡市| 綿竹市| 羅江縣| 中江縣
綿陽市涪城區| 遊仙區| 江油市| 鹽亭縣| 三台縣| 平武縣| 安縣| 梓潼縣| 北川羌族自治縣
廣元市利州區| 元壩區| 朝天區| 青川縣| 旺蒼縣| 劍閣縣| 蒼溪縣
遂寧市船山區| 安居區| 射洪縣| 蓬溪縣| 大英縣
內江市市中區| 東興區| 資中縣| 隆昌縣| 威遠縣
樂山市市中區| 五通橋區| 沙灣區| 金口河區| 峨眉山市| 夾江縣| 井研縣| 犍為縣| 沐川縣| 馬邊彝族自治縣|
南充市順慶區| 高坪區| 嘉陵區| 閬中市| 營山縣| 蓬安縣| 儀隴縣| 南部縣| 西充縣
眉山市東坡區| 仁壽縣| 彭山縣| 洪雅縣| 丹稜縣| 青神縣
宜賓市翠屏區| 宜賓縣| 興文縣| 南溪縣| 珙縣| 長寧縣| 高縣| 江安縣| 筠連縣| 屏山縣
廣安市廣安區| 華鎣市| 岳池縣| 鄰水縣| 武勝縣
達州市通川區| 萬源市| 達縣| 渠縣| 宣漢縣| 開江縣| 大竹縣
雅安市雨城區| 蘆山縣| 石棉縣| 名山縣| 天全縣| 滎經縣| 寶興縣| 漢源縣
巴中市巴州區| 南江縣| 平昌縣| 通江縣
資陽市雁江區| 簡陽市| 安岳縣| 樂至縣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馬爾康縣 | 九寨溝縣| 紅原縣| 汶川縣| 阿壩縣| 理縣| 若爾蓋縣| 小金縣| 黑水縣| 金川縣| 松潘縣| 壤塘縣| 茂縣
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縣| 丹巴縣| 爐霍縣| 九龍縣| 甘孜縣| 雅江縣| 新龍縣| 道孚縣| 白玉縣| 理塘縣| 德格縣| 鄉城 | 石渠縣| 稻城縣| 色達縣| 巴塘縣| 瀘定縣| 得榮縣
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 美姑縣| 昭覺縣| 金陽縣| 甘洛縣| 布拖縣| 雷波縣| 普格縣| 寧南縣| 喜德縣| 會東縣| 越西縣| 會理縣| 鹽源縣| 德昌縣| 冕寧縣| 木里藏族自治縣
備註1:成都市為副省級城市。
2:另有四川省汶川臥龍特別行政區,隸屬於四川省人民政府,由四川省林業廳代管。
3:帶“*”屬於地方設立的縣級行政或經濟管理區,並非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在冊的行政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