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源縣[城市]

漢源縣[城市]
漢源縣[城市]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漢源縣隸屬四川[川峽四路的簡稱]雅安市,位於四川省境西部偏南,東鄰樂山市金口河區和眉山市洪雅縣,南連涼山彝族自治州的甘洛縣,西靠甘孜藏族自治州的瀘定縣和雅安市石棉縣,北接雅安市滎經縣;全境東西長71.4千米,南北寬70.1千米。 漢源縣地理坐標介於東經102°16′—103°00′,北緯29°05′—29°43′之間。 2016年,全縣幅員面積2388平方千米,轄30個鄉鎮(5個少數民族鄉)。漢源縣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冬暖夏涼,四季分明。 2016年,漢源縣總人口32.9萬,其中城鎮人口3.3萬,農村人口29.6萬;共有漢、彝、藏、回等17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人口約占10%。2015年,漢源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3.3億元,比2014年增長7.6%。 2017年12月14日,漢源縣獲評第四屆四川省文明縣級城市。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漢源縣古名笮都,屬蜀國。

漢源縣城 漢源縣城

公元前316年,秦滅蜀國設蜀郡,屬蜀郡管轄。

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平定西南夷,以笮都為旄牛縣置沈犁郡,郡治旄牛。

漢武帝天漢四年(公元前97年),撤沈犁郡入蜀郡。

東漢延光二年(123年),旄牛縣治遷至今九襄鎮。

東漢中平六年(189年),改蜀郡為漢嘉郡,旄牛縣隸之。以後歷代在此設郡、州、縣等。

隋仁壽四年(604年),以漢源之名於今九襄鎮置漢源縣。

元、明為黎州安撫司。

清雍正七年(1729年),改稱清溪縣。

民國3年(1914年),因清溪縣與貴州省的青溪縣同名同音,復改名漢源縣。

1950年3月,漢源解放,縣城由清溪遷至九襄,屬西康省雅安專區。

1952年10月,縣政府駐地遷富林。

1955年10月,西康省併入四川省,漢源縣屬四川省雅安地區。

2000年12月,雅安撤地設市,漢源縣隸屬四川省雅安市。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隋置漢源縣。漢水出界內飛越山之仙人洞,縣因名。意為漢川水(今名流沙河)之源。

2000年,漢源縣轄8個鎮、27個鄉、5個民族鄉。

2004年,漢源縣轄8個鎮、27個鄉。

2009年5月到11月,歷經酷暑和金秋,漢源農村移民6個集鎮、31個安置點和2個分散安置區。

2009年11月1日,瀑電成功下閘蓄水。而在距大壩幾十公里之外的漢源庫區,已有近1.5萬農村移民舉家搬遷入住新家園,開始了新生活。

漢源縣位於四川省雅安市南部,全縣現轄8個鎮,33個鄉,191個村,社區19個,漢源縣轄8個鎮、27個鄉(5個少數民族鄉)。

漢源縣鄉鎮區劃一覽表
富莊鎮 烏斯河鎮 宜東鎮 九襄鎮 清溪鎮 大樹鎮 皇木鎮 富林鎮
大田鄉 唐家鎮 富春鄉 河西鄉 大嶺鄉 前域鄉 後域鄉 大堰鄉
兩河鄉 富鄉鄉 梨園鄉 三交鄉 雙溪鄉 西溪鄉 建黎鄉 市榮鄉
富泉鄉 萬工鄉 安樂鄉 萬里鄉 馬烈鄉 白岩鄉 青富鄉 桂賢鄉
河南鄉 曬經鄉 料林鄉 小堡藏族彝族鄉 片馬彝族鄉 坭美彝族鄉 永利彝族鄉 順河彝族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漢源縣位於大渡河中游,四川省雅安市西南部,地理坐標東經102°16′—103°00′,北緯29°05′—29°43′。全境東西長71.4千米,南北寬70.1千米。東鄰樂山市金口河區和眉山市洪雅縣,南連涼山彝族自治州的甘洛縣,西靠甘孜藏族自治州的瀘定縣和雅安市石棉縣,北接雅安市滎經縣,歷為通往雅、康、寧交通咽喉,成昆鐵路、京昆高速、國道108線、省道306線橫穿境內,是川西交通次樞紐。縣城駐富林鎮,距省會成都市210千米,距雅安市81千米。

地形地貌

花海果都-九襄 花海果都-九襄

漢源位於大渡河中游兩岸,為四川盆地與西藏高原之間的攀西河谷地帶。地處橫斷山脈北段東緣,地形以山地為主,西北高東南低,海拔最高點4021米,位於富鄉鄉境內馬鞍山,最低點550米,位於永利鄉境內白熊溝與大渡河匯合處,最大相對高差3471米。東北緣為邛崍山余脈南支大相嶺,西北緣為邛崍山余脈飛越嶺,南面為大涼山群峰。大渡河橫穿東西,流沙河縱貫南北,形成了四周高山環繞,中部河谷低平的地勢。

漢源縣地貌以山地為主,複雜多樣,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相對高差懸殊大。

氣候

漢源縣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冬暖夏涼,四季分明。高地寒冷,河谷炎熱,雨量偏少且不均,氣候垂直變化大,縣城年平均氣溫17.9度,無霜期300天,日照時數1475.8小時,年活動積溫5844.7度,年均降雨量741.8毫米,被譽為“攀西陽光第一城”。

漢源氣候情況 漢源氣候情況

漢源屬川西南山地亞熱帶氣候區,地勢山高谷深起伏較大,從河谷到低山、低山到中山,有亞熱帶、溫帶、亞寒帶之分。氣候的特點是:一是垂直變化顯著;二是降雨量集中;三是河谷地區較乾熱少雨。漢源氣溫受地勢的影響,氣溫垂直差異很大。四季的長短,也隨海拔高度的不同而存在較大的差異。漢源日照充足,光熱資源豐富,無霜期長。降水量的分布規律是:南部、東南部多,北部、西北部少,中山區多,河谷壩區少。

水文

漢源縣河流屬岷江流域的大渡河水系,大渡河自西向東橫穿縣境南部,因縣境地勢南、北高,兩岸河谷向大渡河對稱傾斜,大渡河在縣內的大小支流,都沿相反的方向注入幹流。流域面積大於50平方公里的支流有14條,河溝94條,沖溝1753條。天然湖泊不多,積水面積小,較著名的有舊八景之一“龍池夜月”和“七星抱月”、長海子、三合塘。泉眼較多,大都為下降泉,如小沽水、冒水洞。

自然資源

水能資源

漢源縣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在598萬千瓦以上。縣境內國家“十五”重點建設項目、西部大開發標誌性工程——裝機360萬千瓦的瀑布溝水電站,裝機66萬千瓦的深溪溝水電站相繼建成投產;裝機72萬千瓦的枕頭壩水電站位於縣境東部大渡河上。

礦產資源

漢源縣境內現有礦產資源33種,其中金屬礦13種,非金屬礦20種,分別是:金屬礦13種:鉛鋅礦、銅礦、錳、鈷、鎳礦、砂金礦、褐鐵礦、鈦鐵礦、赤鐵礦、磁鐵礦、銀礦、鎘礦、錫石礦;非金屬礦20種:硫鐵礦、煤礦、磷礦、菱鎂礦、石灰石礦、花崗岩、高嶺土、石膏礦、方解石、長石砂岩、水晶礦、冰洲石、石棉礦、瑩石礦、雄黃、辰砂、白雲岩、粘土礦、建材用頁岩、建築用砂石料。

已勘明的鉛鋅礦儲存量552萬噸;石膏礦儲存量1200萬噸;鉀磷礦儲存量10億噸以上;菱鎂礦儲藏量2億噸以上,儲量居西南地區之最,被譽為中國西部的鎂都磷都。

生物資源

漢源縣生物資源 漢源縣生物資源

漢源盛產水稻、小麥、玉米、紅薯、土豆、花生等農作物;“漢源貢椒”、“漢源金花梨”、“漢源黃果柑”、“漢源櫻桃”、“漢源芸豆”等農產品馳名中外;四季鮮果不斷,梨、苹、桃、李、櫻桃、桔、橙、桂圓、葡萄等琳琅滿目,色彩斑斕;蕃茄、洋蔥、蒜苔、大蒜、豌豆等蔬菜常年出新,應有盡有,暢銷全國。境內還有銀杏、楠木、香樟、雲杉等珍貴樹種和小熊貓,扭角羚等珍稀動物,豐富多彩。

區域人口

2016年,漢源縣總人口32.9萬,其中城鎮人口3.3萬,農村人口29.6萬;共有漢、彝、藏、回等17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人口約占10%。

交通

漢源縣交通便利,成昆鐵路、京昆高速、國道108線、省道306線橫穿境內,是川西交通次樞紐。 成昆鐵路過境17公里處,在縣境內長河壩、烏斯河處建有長河壩站和漢源站兩個火車站;成昆鐵路在雅安唯一一個站就設在漢源縣烏斯河鎮,縣內有國道108線、漢烏公路、金烏公路兩條省道以及23條縣道公路,雅西高速於2012年5月1日通車,交通便利。

成昆鐵路 成昆鐵路

汽車:成都石羊場長途汽車站有發往漢源新縣城和漢源九鄉鎮長途汽車,車程3個小時左右。

火車:從成都火車北站或南站上車,可乘到昆明、攀枝花、西昌等地的列車直達漢源站,票價40元左右,約5小時即可到漢源。

高速公路:雅西高速公路已經通車,漢源設有九襄、漢源北、漢源南三個高速公路出入口,漢源到省會成都交通條件徹底改變,由原來經108國道行駛時間7個多小時縮短至2個半小時左右。而且冬季再也不用翻越冰雪堆積的泥巴山。

經濟

綜述

漢源縣 漢源縣

2014年,漢源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1%,總量達到59.5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4億元,比2013年增長5.4%;完成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95億元,比2013年增長12.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6億元,比2013年增長1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079元,比2013年增長10.5%;農民人均純收入8267元,比2013年增長12.5%;金融機構存款餘額123.2億元,比2013年增長6.9%;貸款餘額51.5億元,比2013年增長24.4%。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9︰55︰26。

2015年,漢源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3.3億元,比2014年增長7.6%;地方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7億元,比2014年增長6.3%;固定資產投資57億元,比2014年增長5.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2014年增長7.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811元,比2014年增長8.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57元,比2014年增長10.2%。

第一產業

2014年,漢源縣栽種蘋果、甜櫻桃、花椒等特色經果林2.21萬畝,中藥材種植1.6萬畝,核桃高接換種48.9萬芽。推進金花梨、黃果柑、高山蔬菜等9 個“現代農業千億增收工程示範區”建設,建成糧經複合產業基地4萬畝。申報綠色食品5個,有機農產品6個,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2個。新增專業合作社97個;推行產供銷一體化模式,實現農業產業化經營。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9.4億元,比2013年增長4.1%。

2015年,漢源縣完成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70%,維修整治堰渠1798公里,新增有效灌溉面積4.8萬畝,完成土地整理項目5萬畝。建成十大特色農業產業基地66萬畝,,獲得農業部地理標誌認證產品2個,工商總局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認證2個,質檢總局地理標誌保護產品2個,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示範縣創建通過專家組核查。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2億元,比2014年增長4.2%。

第二產業

2014年,漢源縣新增規上工業企業2家;規上工業實現工業總產值72.3億元,比2013年增長14.9%(扣除瀑電、深電產值42.5億元,縣域規上工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9.8億元,比2013年增長33.6%);工業增加值增速11%(扣除瀑電、深電,縣域工業增加值增速30.3%)。全縣工業化率38.4%。

2015年,漢源縣投入資金5000餘萬元,改善園區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園區承載能力進一步提升。初步形成以水電為主體,以食品加工、有色金屬、磷化工、新材料為支撐的“一主體四支柱”工業發展格局。全年新增規上企業5家,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80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7.6%。

第三產業

2014年,漢源縣創建省級鄉村旅遊示範鄉3個、示範村5個,順利通過四川省鄉村旅遊示範縣驗收。舉辦“賞花旅遊文化月” 、“飛越花海”國際滑翔傘表演秀等會節活動。商貿流通、餐飲住宿、家政服務等傳統行業持續健康發展,“你弄我農”、“遠智養生”等電商企業開始起步,縣內企業紛紛建立電商平台,大渡河食品淘寶網店正式上線,鑫馨超市、五豐黎紅、金鑫酒店等正積極籌備,浙江趕街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正式入駐漢源,電子商務實現破題。全年新增限額以上商貿企業5家、重點服務企業2家。

2015年,漢源縣新建旅遊碼頭1個,“漢源6號”等11艘遊艇、遊船順利下水。花海果鄉成功創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年共接待遊客249.8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8.5億元,比2014年分別增長19.6%和38.7%。新註冊電子商務銷售企業8家,掛牌成立天府商品交易所漢源花椒交易中心,“網際網路+特色農業+旅遊產品”取得重大突破。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5億元,比2014年增長12.5%。

名優特產

漢源花椒

漢源特產----櫻桃、花椒 漢源特產----櫻桃、花椒

歷史悠久,唐代列為貢品,故名“貢椒” 。以其色澤丹紅,粒大油重,芳香濃郁、醇麻爽口,暢銷省內外,用鮮椒煉製的花椒油,84年榮獲省優質產品稱號,深受消費者歡迎。

漢源金花梨

漢源金花梨 漢源金花梨

漢源金花梨又名林檎,屬自然實生後代,果實大或稍大,平均單果重400克左右,最大660克,果實圓或長圓形,縱橫徑8.6×7.3厘米,果皮綠黃色,果點小,中多,萼窪深廣,果心小,可食率88.5%,果肉白色,質地細,石細胞少,鬆脆、汁多,味濃甜、微香。漢源金花梨先後獲:1984年四川梨資源調查鑒評第一名;1989、1994、1996、1999年在四川省梨子評比中名列白梨系統第一,並獲優質證書;一九九五年榮獲全國第二屆農業博覽會金獎。四川省已把金花梨列為全省大力發展的優質品種之一。

漢源櫻桃酒

漢牌櫻桃酒,乾白櫻桃酒和櫻桃白蘭地,是四川省名優酒品,屬低度果酒,色澤鮮紅透明,口感純正,產品質量上乘,參加酒類產品評比,連年獲獎,深受旅遊者和廣大消費者喜愛。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4年,漢源縣有各級各類公辦學校53所(教師進修校1所,職業高級中學1所,高完4所,單設國中9所,鄉鎮中心國小33所,公辦幼稚園5所)。

其中有省級示範高中1所,省級校風示範學校2所,省級示範幼稚園1所,市級重點高完中1所,市級校風示範學校6所,縣級校風示範學校13所。全縣有在崗教職工2837人(含民辦幼稚園教職工339人)。其中有省特級教師6人;省級中青年骨幹教師39人,市級中青年骨幹教師95人,縣級中青年骨幹教師166人;市級學科帶頭人14人;縣級優秀校園6人;省級優秀班主任1人,市級優秀班主任29人;受省級表彰優秀教師21人,市級表彰優秀教師72人,縣級表彰優秀教師259人。全縣有各級各類學生43739人,其中普通高中4794人,職業高中學生2510人,義務教育階段在校學生27225人,在園(包括公辦和民辦)幼兒9210人。

醫療衛生

設有縣、區(鄉)醫院41所,擁有衛生技術人員732人。2015年,漢源縣人民醫院圓滿完成二甲複評,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成效明顯,基本醫療衛生服務能力顯著提高。

社會保障

2015年,漢源縣投入財政資金2億元,用於改善和保障民生,完成市上下達的十大民生工程和20件民生實事。城鎮新增就業2538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676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開展職業技能培訓1790人次,實現勞動力轉移7萬餘人。全年累計保障9.5萬人次;五保孤兒供養穩步實施,全年累計保障1.2萬人次。健全城鄉醫療保障制度,新農合參合率達99.7%,累計補償45萬人次,發放補償資金9671萬元。

文物古蹟

古遺址

漢源古遺址有舊石器時代的富林文化遺址;新石器時代的獅子山型文化遺址、富林背後山型文化遺址、大樹背後山型文化遺址;秦漢時代的大田二半山冶煉遺址;古文化遺址有黎州古城遺址、王建城遺址、清溪古道遺址、大樹古堡遺址、清溪關遺址、孟獲城遺址、三交城古遺址。

古墓葬

有背後山商周土坑墓、大瑤石棺葬,桃坪戰國、西漢土坑墓群、東漢磚室墓、明瓮棺葬。

碑刻

有玉淵銘碑、山橫水遠石刻、劉延摩崖石刻、文昌宮書法碑、花椒免貢碑、三絕墓碑、紅軍長征石刻。

館藏文物

有新時器時代的玉斧、雙耳罐、豆形器;商周時代的單口雙聯罐、繩紋陶釜、青銅兵器;戰國時代三叉格劍、巴蜀短劍、銅鉞、銅釜、戈;西漢時代的龍首玉帶鉤、貯錢罐、耳環、陶罐、銅柄鐵劍、銅刀、銅鏡、博山爐、銅釜、銅鍪、五銖銅幣、四銖半兩幣;唐代的三魯銅鏡、銅佛、銅鏡、乾元通寶;明代的瓷瓶、瓷杯、瓷碗、銅鏡;清代的瓷瓶;革命文物有水壺、菜刀。

古建築

漢源縣古建築——孔廟 漢源縣古建築——孔廟

文廟即孔廟:坐落在清溪古城東北隅,是歷代文人祭祀孔子的主要場所。始建於1799年,重建於1870年,是西南地區保護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古建築群。萬仞宮牆、欞星門、泮池、戟門、鐘樓、大成殿等保存完好。廟內四周,古杉參天,丹桂飄香,庭園幽深。1987年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修繕了大成殿,同年12月被省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這座保存完整度在全省乃至西南地區都罕見的文廟,既是莘莘學子祭祀孔子的一個主要場所,又是濟濟遊客攬勝的一個美好地方。在地方上被稱之為"南有金鐘、北有文廟"的宗教聖地、旅遊佳境。

歷史文化

漢源縣衛星地圖 漢源縣衛星地圖

漢源建制於公元前97年,至今有二千多年的建制歷史。縣城所在地富林鎮,是舊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古氂牛道"記敘著"南方絲綢之路"的悠悠歲月;太平天國、辛亥革命、萬里長征,曾在這裡寫下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富林文化"、"清溪文廟"、"九襄石牌坊"古樸深邃;"漢源春色"、"大渡晴波"、"雞冠朝陽"絢麗多姿,景色迷人,文化底蘊豐厚。

漢置沈黎郡、氂牛縣,北周改稱黎州,隋置漢源縣,唐代曾先後設漢源、飛越、城陽、陽山(後改通望)縣,元、明置黎州、大渡河守御千戶所,清雍正七年(1729)置清溪縣,1914年改清溪縣為漢源縣(縣治清溪鎮,今漢源縣清溪鎮),1935年屬四川省第十七行政督察區,1939年屬西康省第二行政督察區。

風景名勝

大渡河峽谷國家地質公園

漢源縣 漢源縣

大渡河峽谷國家地質公園位於雅安漢源縣和樂山金口河區與涼山州甘洛縣接壤部位,總面積93.57平方公里,是典型的高山峽谷地貌。最高峰大瓦山海拔3222米,大峽谷最低出口處海拔僅580米。2001年12月被國土資源部批准命名為四川大渡河峽谷國家地質公園,2002年2月在北京正式授牌。峽谷長17千米,最窄處20餘米,最深處2690米,比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深860米。峽谷集急流、奇峰、湖泊、典型地質剖面、珍稀動植物、歷史文化古蹟和民族風情於一體,是地質景觀、生態旅遊、科考、攀岩、漂流、探險的理想之地。2005年,大渡河峽谷被《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評選為“中國最美的十大峽谷”之一。

轎頂山

轎頂山為大相嶺山脈東段余脈,呈南北走向,面積75平方千米,頂平而寬闊,四周懸岩絕壁,形如轎頂。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主峰海拔3552米,登高俯瞰,群山盡收眼底。北眺峨眉雲海,白浪翻騰,一望無際;南觀貢嘎雪峰,崢嶸奪目,千山峰尖,出露雲霧之中,宛如雲海中小島,風吹幻化,千姿百態。環顧林間,時有獐、兔、麋鹿等野生動物出沒,是遊人避暑勝地。

大樹龍塘山

方圓34平方千米,海拔2231米,主峰高擎,蒼崖翠壁,移步換形,峰頂俯瞰,驚魂奪魄。山麓金鐘山觀音閣始建於唐代,建昌道過往客商無不到此朝拜,現有觀音閣、大佛殿、玉皇殿等建築。西麓有溶洞3處,內寬外窄,上下3層,形如地下宮殿,岩燕常棲洞內。北坡曬經關相傳為唐僧曬書之所,大石斑駁,遺痕猶存。

佛靜山

金鐘山景點 金鐘山景點

佛靜山位於雙溪鄉境內,海拔2617米,山頂建有龍佛寺,據傳西漢宣帝甘露二年(公元前53年)辟支佛誕降於漢水之濱(今富泉鄉蘭家營),乳齒碩體,經年不語,後飛升於雞冠山,覺搖拽不安,復飛此山乃安靜,佛靜之名,是其緣起,漢晉及隋為辟支道場。佛靜山龍佛寺,元明時毀於火,殘存古蹟露於荒山林箐之中。

河南站與清溪峽

河南站為“南方絲綢之路”漢源段最後一個驛站,歷來達官貴人、商賈、腳夫均在此住宿。出清溪峽即進入甘洛縣境內。太平天國石達開西征先鋒賴裕新經過此峽,被清軍用滾木擂石打死於峽內深谷,遺恨千古;1935年紅軍長征過漢源,左權、劉亞樓、張愛萍率部經此搶占大樹堡,佯攻富林鎮,掩護主力紅軍在安順場強渡大渡河。

河西溶洞

河西溶洞位於河西鄉境內,海拔約1100米,冬暖夏涼。洞分兩進:第一進洞口,高約20米,寬約5米,縱深約30米,呈錐形。洞內空氣流通,平如砥石,四周石筍石柱林立,“金剛力士”、“簪花仙女”栩栩如生;第二進洞口,入口處為直徑約1米的圓形洞口,粟球狀石鐘乳,環繞洞門。從洞口直下,約3米許,又一洞穴,乳石縱橫,滿目玲瓏,正中有一鍾乳直立,似觀音持楊枝灑露,又有數處乳石倒懸,滴水成池,叮咚鳴響,稱為“玉盤承露”,又叫“水濺花心”。

四川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自治州市轄區縣級市自治縣(全省共18地級市、3自治州,14縣級市、122縣、3自治縣、41市轄區)
成都市青羊區| 錦江區| 金牛區| 武侯區| 成華區| 龍泉驛區| 青白江區| 新都區| 溫江區| 都江堰市| 彭州市| 邛崍市| 崇州市| 金堂縣| 郫縣| 新津縣| 雙流縣| 蒲江縣| 大邑縣| 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自貢市大安區| 自流井區| 貢井區| 沿灘區| 榮縣| 富順縣
攀枝花市東區|西區|仁和區|米易縣|鹽邊縣
瀘州市江陽區| 納溪區| 龍馬潭區| 瀘縣| 合江縣| 敘永縣| 古藺縣
德陽市旌陽區| 廣漢市| 什邡市| 綿竹市| 羅江縣| 中江縣
綿陽市涪城區| 遊仙區| 江油市| 鹽亭縣| 三台縣| 平武縣| 安縣| 梓潼縣| 北川羌族自治縣
廣元市利州區| 元壩區| 朝天區| 青川縣| 旺蒼縣| 劍閣縣| 蒼溪縣
遂寧市船山區| 安居區| 射洪縣| 蓬溪縣| 大英縣
內江市市中區| 東興區| 資中縣| 隆昌縣| 威遠縣
樂山市市中區| 五通橋區| 沙灣區| 金口河區| 峨眉山市| 夾江縣| 井研縣| 犍為縣| 沐川縣| 馬邊彝族自治縣|
南充市順慶區| 高坪區| 嘉陵區| 閬中市| 營山縣| 蓬安縣| 儀隴縣| 南部縣| 西充縣
眉山市東坡區| 仁壽縣| 彭山縣| 洪雅縣| 丹稜縣| 青神縣
宜賓市翠屏區| 宜賓縣| 興文縣| 南溪縣| 珙縣| 長寧縣| 高縣| 江安縣| 筠連縣| 屏山縣
廣安市廣安區| 華鎣市| 岳池縣| 鄰水縣| 武勝縣
達州市通川區| 萬源市| 達縣| 渠縣| 宣漢縣| 開江縣| 大竹縣
雅安市雨城區| 蘆山縣| 石棉縣| 名山縣| 天全縣| 滎經縣| 寶興縣| 漢源縣
巴中市巴州區| 南江縣| 平昌縣| 通江縣
資陽市雁江區| 簡陽市| 安岳縣| 樂至縣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馬爾康縣 | 九寨溝縣| 紅原縣| 汶川縣| 阿壩縣| 理縣| 若爾蓋縣| 小金縣| 黑水縣| 金川縣| 松潘縣| 壤塘縣| 茂縣
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縣| 丹巴縣| 爐霍縣| 九龍縣| 甘孜縣| 雅江縣| 新龍縣| 道孚縣| 白玉縣| 理塘縣| 德格縣| 鄉城 | 石渠縣| 稻城縣| 色達縣| 巴塘縣| 瀘定縣| 得榮縣
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 美姑縣| 昭覺縣| 金陽縣| 甘洛縣| 布拖縣| 雷波縣| 普格縣| 寧南縣| 喜德縣| 會東縣| 越西縣| 會理縣| 鹽源縣| 德昌縣| 冕寧縣| 木里藏族自治縣
備註1:成都市為副省級城市。
2:另有四川省汶川臥龍特別行政區,隸屬於四川省人民政府,由四川省林業廳代管。
3:帶“*”屬於地方設立的縣級行政或經濟管理區,並非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在冊的行政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