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灣區

沙灣區

沙灣區隸屬四川省樂山市,位於四川盆地西南邊緣與峨眉山市,市中區,五通橋區,犍為縣,馬邊彝族自治縣相接壤,幅員面積610.89平方公里,轄8鎮5鄉1個辦事處。境內地貌以山地為主,氣候多樣。年平均氣溫17.4℃,年平均降雨量1430毫米。2011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20.5億元。2013年沙灣區總人口約20萬人,境內漢族外,還有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彝族、壯族、滿族、白族、土家族、羌族、水族等12個少數民族。沙灣區著名景點有郭沫若故居、豐都廟等。

基本信息

概況

沙灣區沙灣區
沙灣,是世界文化名人郭沫若先生的故鄉,地處四川盆地西南邊緣,1985年樂山撤地建市時,沙灣區成縣級市轄區。全區幅員面積618平方公里,轄8鎮5鄉1個辦事處,146個行政村,21個社區居委會,現有人口21萬(其中非農業人口7.73萬人,農業人口13.27萬人)。區境內海拔最高2027米,最低367米,城區海拔406米。境內地貌以山地為主,地形複雜,氣候多樣。年平均氣溫17.4℃,年平均降雨量1430毫米。大渡河境內流長77.5公里,流域面積369.35平方公里沙灣區交通便捷。成昆鐵路、省道103線穿越全境,有4個火車站。運輸線路總長度達371公里。城區距成樂高速公路入口僅24公里,距樂山大佛37公里,距峨眉山19公里。沙灣區資源豐富。區境內石灰石、鉀長石、高嶺土等礦藏富甲大西南。沙灣區能源充足。區境內現有3個水電站和1個火電站,裝機容量143萬千瓦;年產煤130萬噸,天然氣已形成日供氣130萬立方米的能力。沙灣區旅遊資源豐富。城區有被列為“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四川省青少年教育基地”、“四川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郭沫若舊居;境內有國家級森林公園——美女峰森林公園,有首批全國工業旅遊示範點——銅街子、龔嘴電站,有大渡河漂流等項目和范店“一線天”等自然奇觀。沙灣是“名山、名佛、名人、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2003年被列入“成都-樂山-沙灣-峨眉”三日游精品線路之一。

沙灣區是樂山市的工業重鎮,2000年區委、區人民政府確立“切實改善投資環境,大力調整經濟結構,培育壯大支柱產業,全面提升沙灣形象”的發展思路和3年奠基礎,5年見成效,通過8-10年的努力,將沙灣建成樂山的“工業強區、生態優區、特色農業區和先進文化區”的奮鬥目標。四年來,圍繞既定目標,狠抓第一要務,奮力追趕跨越,區域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

歷史沿革

2000年,沙灣區轄8個鎮、5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區總人口192156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沙灣鎮53200嘉農鎮23734太平鎮24883福祿鎮19923牛石鎮8389龔嘴鎮5298葫蘆鎮10898踏水鎮10412潭壩鄉7703軫溪鄉5144范店鄉4545銅茨鄉5975碧山鄉12052。

2004年,沙灣區轄8個鎮(沙灣、福祿、太平、龔嘴、牛石、嘉農、葫蘆、踏水)、5個鄉(范店、碧山、銅茨、譚壩、軫溪)。

五鄉

碧山鄉

位於沙灣區大渡河東岸,距沙灣城區22公里。東與五通橋區蔡金鎮接壤,南與踏水鎮相連,西與太平鎮相鄰,北與市中區安谷鎮相接。面積40.34平方公里,轄四方、鐵寨、龍神、踩坭、馬鞍、柏林、涼水、兩河口、連溝、蜜蜂、海棠、中橋、安樂、江紅14個村,89個村民小組,人口12905人。2004年,全鄉工農業總產值6257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1700萬元,占27%,農業總產值4557萬元,占72%,農民人均純收入2885元。蠶繭、DLY仔豬、優質商品豬、鵝、優質水稻、水果、蓮藕、澤瀉、生薑等為全鄉的特色農產品。

譚壩鄉

位於沙灣城東南部,距沙灣城區13公里。東與五通橋區沫溪鄉接壤,南與福祿鎮相連,西與軫溪鄉以河為界,北與太平鎮相鄰。面積32.64平方公里,人口8504人。轄譚壩、捐峨、大同、永豐、寶峰、綠化、玉禪、濃江、廖灣9個村,69個村民小組。2004年,全鄉工農業總產值4947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2860萬元,占57.81%,農業總產值2087萬元,占42.19%。農民人均純收入2736元。譚壩西瓜、生薑是地方優勢農業產品。境內主要資源有石英砂礦。

軫溪鄉

位於沙灣城南部,距沙灣城區12.5公里。東與譚壩鄉隔河相望,南與葫蘆鎮相連,西與龔嘴鎮接壤,北與沙灣鎮相鄰。面積32.47平方公里,人口5551人。轄富民、雙山、永利、軫溪、寨子、互利、紅岩、裕民8個村,52個村民小組。2004年,全鄉工農業總產值3020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1770萬元,占58.60%。農業總產值1250萬元,占41.40%。農民人均純收入2542元。境內省道103線和成昆鐵路穿越其間,白泥礦、石灰石和石膏礦儲量豐富。

銅茨鄉

位於沙灣城東南部,距沙灣城區39公里。東與峨邊彝族自治縣五渡鎮接壤,在南與沐川縣茨竹鄉相連,西與五通橋區石磷鎮相鄰,北與福祿鎮相接。面積35.98千萬公里。人口6889人。轄老街、龍柱、青坪、園壩、安池、營業、江山、獅公嘴8個村,54個村民小組。2004年,全鄉工農業總產值3230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2200萬元,占68%,農業總產值1030萬元,占32%。農民人均純收入2578元。境內建有優質水稻基地1260畝,建有生豬養殖基地1個,養牛基地1個,生薑種植基地2個,蘭草基地1個。

范店鄉

位於沙灣城西部,距沙灣城區18.38公里。東與沙灣鎮接壤,南與峨邊彝族自治縣五渡鎮隔河相望,西與峨眉山市龍門鄉毗鄰,北與峨眉山市沙溪鄉相接。面積52.65平方公里,人口4588人,轄五七、林原、岱灣、李於坪、先鋒、雙溪、斷山溝、畜豐、羅山、田興10個村,60個村民小組,1個社區。2004年,全鄉工農業總產值2570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1150萬元,占44%,農業總產值1420萬元,占56%。農民人均純收入2689元。境內林竹面積達3.5萬畝,木材蓄積量達18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70%,中藥材面積達1.12萬畝;有范店“一線天”、羊子洞、蠻王洞、溶洞、高佛庵“河心島”、大渡河龔嘴庫區等自然景觀。主要礦產資源有石灰石、白雲石、玄武岩、鉛鋅礦、鉀長石、石煤等

地貌特徵

沙灣全境處於大涼山與四川盆地的過渡地帶,可概括為:“九分山丘一分壩,一條大河繞城過,東低西高傾斜狀,亞熱氣候旱澇多”。地理坐標介於東經103度25分13秒至103度44分10秒,北緯29度11分18秒至29度31分30秒之間。周邊相鄰6個區市縣:北連樂山市市中區,南界沐川、峨邊兩縣,東臨五通橋區和犍為縣,西靠峨眉山市。沙灣城區海拔高度402-480米,南北長6公里,東西寬1.5公里。

山水系

沙灣境內地形以山地為主,大渡河以西為中山區,最高處為三峨山“美女峰”,海拔2027米;大渡河以東,沫溪河以南至銅街子一帶為低山區,最低處為沫溪河谷,海拔367米。

大渡河為境內主要河流,流經范店、銅茨、龔嘴、牛石、福祿、葫蘆、軫溪、譚壩、沙灣、太平、嘉農等11個鄉鎮,流程118公里(含與峨邊、沐川縣界河段),流成面積369.35平方公里,年平均經流量為400億至500億立方米。境內水力資源頗豐,開發利用條件好,已建成龔嘴、銅街子兩座大型梯級電站,總裝機容量132萬千瓦,可年發電量60多億度。聖達公司裝機48萬千瓦的沙灣水電站正在建設中,預計可在2007年建成發電。

大渡河古稱沫水(亦稱銅河),發源於青海省巴顏喀拉山南麓,由大金川、小金川在丹巴縣城東匯合,經石棉、漢源、峨邊自治縣於沙灣區范店鄉李子坪村入境,經龔嘴、銅街子、福祿、沙灣,於嘉農鎮燎原材出境,在樂山注入峽江。區境內流長118公里,流域面積369.35平方公里。大渡河福祿水文站記錄多年平均流量為每秒1490立方米。大渡河石棉至銅街子為下游,銅街子至樂山城下注入峽江的河段為河口段。沙灣區境內的大渡河屬下游與河口段。大渡河在沙灣區接納的主要支流有:范店溝、劉溝、斡溪、先村溝、插旗溝、六並溝。余溪,均為小型山地溪河。

沫溪河是氓江次要支流,發源於峰頂山北坡,流至五通橋區西榕鎮入氓江。流域面積313平方公里,流長44公里,平均流量每秒6.95立方米(來計大沫電站引大渡河水量)。境內流長24公里,流域面積56.8平方公里,至路水出境。在踏水處斷面流量為每秒1.52立方米。沫溪河在境內主要支流為磨刀溝。

地貌地質

境內震旦系至新生界第四系均有分布,地層塗缺失奧陶系中、上統、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老第三系外,其餘各系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總厚度達5925.35米。已探明的地下礦藏有鐵礦、銅礦、硬質耐火粘土礦、煤礦、磷礦、綠豆岩、石膏礦、石灰石、白雲石、長石砂岩礦、砂岩與泥岩、花崗石、玄武岩、砂金、鉛鋅礦、岩鹽和鹽滷。
沙灣區因地質結構複雜以及受多種因素綜合影響,形成多種多樣的土壤類型。土壤類型有水稻上、潮上、紫色土、黃壤上、黃棕壤土、石灰岩土共6個大土類。各類土占耕地面積的比重是:水稻土面積73047畝,占42.58%;潮土面積7838畝,占4057%;紫色土20281畝,占11.82%;黃壤土42413畝,占24.72%;黃棕壤土15682畝,占9.14%;石灰岩土12302畝,占7.17%。

樂山市沙灣區位於四川盆地西南邊緣,是四川盆地向盆周山地兩個1級地貌單元的過渡地帶,境內地層地質結構為形成多種地貌形態奠定了基礎。因新構造運動,形成了東北部丘陵、平壩,西南部盆周山地地貌。東北部丘陵、平壩屬相對下沉區,以剝蝕、堆積地貌為主;西部盆周山地為新構造運動強烈上升區,以侵蝕、剝蝕地貌為主。

地貌形態以岩性控制,且多喀斯特地貌為其特徵;地形類型既有山地區,又有丘陵區和平壩區,以山地地形為主,地勢呈西南高東北低。北連峨(眉)夾(江)平原,西與南接川西南山地,東部與川中丘陵相連。整個地形呈傾斜狀,由西南部中山、低中山向東北漸變為中低山、低山直到東北部變為丘陵、平壩。主要分布情況:大渡河以西的三峨山、二峨山一帶為中山區,最高海拔2027米;大渡河以東沫溪河以南五顯埂至銅街子一帶為低山區,海拔600~882米;山地面積占總面積的72.7%;丘陵區分布於豐都屆、沫溪河以北,面積71平方公里;平壩區分布於大渡河、沫溪河沿岸,由11級階地、I級階地及河漫灘構成,占總面積的13.6%。

就地質構造而言,樂山市沙灣區位於地震區劃的揚子區(I級)西部昆明昭覺分區(H級)的峨邊小區(H級)。境內震旦系至新生界,第四系均有分布,地層除缺失奧陶系中、上統、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老第三系外,其餘各系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總厚度達5925.35米。地層包括四界龍系,上元古界有震旦系;古生界有寒武系、奧陶系、二疊系;中生界有三疊系、體羅系、白墾系;新生界有上第三軌第四系。震旦繫上統至三疊系中統主要為海相沉積;三疊繫上統為海陸過渡相;誅羅系至白全繫上統為河湖相;第四係為沖洪積。地質構造大體以嘉農豐都廟~福祿一線為界,西南為活動性較強的峨眉山斷塊,岩層傾角大,為20~30度,地層古老,構造複雜;東北為川中台拗,岩層傾角小,為3~6度,地層較新,構造簡單。主要有三個背科,三個向科,三大斷層和一個“山”字型構造,分為新華構造、經向構造、“歹”字型構造和“山”字型構造等四個構造體系。它們分別是二峨山背科、范店背科、四峨山背斜,龔嘴向斜、九里向外、沫江向外、新華(牛石)向斜,南北向斷層、北東向斷層、北西向斷層。

自然地理

沙灣地形

沙灣區沙灣區
沙灣,以山地地形為主,全境處於大涼山與四川盆地的過渡地帶,可概括為:“九分山丘一分壩,一條大河繞城過,東低西高傾斜狀,亞熱氣候旱澇多”。地理座標介於東經103度25分13秒至103度44分10秒,北緯29度11分18秒至29度31分30秒之間。周邊相鄰6個區市縣:北連樂山市市中區,南界沐川、峨邊兩縣,東臨五通橋區和健為縣,西靠峨眉山市。沙灣城區海拔高度402-480米,南北長6公里,東西寬1.5公里。境內地形以山地為主:大渡河以西為中山區,最高處為三峨山“美女峰”,海拔2027米;大渡河以東,沫溪河以南至銅街子一帶為低山區,最低處為沫溪河谷,海拔367米。

地質:就地質構造而言,樂山市沙灣區位於地震區劃的揚子區(I級)西部昆明昭覺分區(H級)的峨邊小區(H級)。境內震旦系至新生界,第四系均有分布,地層除缺失奧陶系中、上統、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老第三系外,其餘各系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總厚度達5925.35米。地層包括四界龍系,上元古界有震旦系;古生界有寒武系、奧陶系、二疊系;中生界有三疊系、體羅系、白墾系;新生界有上第三軌第四系。震旦繫上統至三疊系中統主要為海相沉積;三疊繫上統為海陸過渡相;誅羅系至白全繫上統為河湖相;第四係為沖洪積。

地質構造大體以嘉農豐都廟~福祿一線為界,西南為活動性較強的峨眉山斷塊,岩層傾角大,為20~30度,地層古老,構造複雜;東北為川中台拗,岩層傾角小,為3~6度,地層較新,構造簡單。主要有三個背科,三個向科,三大斷層和一個“山”字型構造,分為新華構造、經向構造、“歹”字型構造和“山”字型構造等四個構造體系。它們分別是二峨山背科、范店背科、四峨山背斜,龔嘴向斜、九里向外、沫江向外、新華(牛石)向斜,南北向斷層、北東向斷層、北西向斷層。

地貌:樂山市沙灣區位於四川盆地西南邊緣,是四川盆地向盆周山地兩個1級地貌單元的過渡地帶,境內地層地質結構為形成多種地貌形態奠定了基礎。因新構造運動,形成了東北部丘陵、平壩,西南部盆周山地地貌。東北部丘陵、平壩屬相對下沉區,以剝蝕、堆積地貌為主;西部盆周山地為新構造運動強烈上升區,以侵蝕、剝蝕地貌為主。

沙灣區沙灣區
地貌形態以岩性控制地貌形態,且多喀斯特地貌為其特徵;地形類型既有山地區,又有丘陵區和平壩區,以山地地形為主,地勢呈西南高東北低。北連峨(眉)夾(江)平原,西與南接川西南山地,東部與川中丘陵相連。整個地形呈傾斜狀,由西南部中山、低中山向東北漸變為中低山、低山直到東北部變為丘陵、平壩。主要分布情況:大渡河以西的三峨山、二峨山一帶為中山區,最高海拔2027米;大渡河以東沫溪河以南五顯埂至銅街子一帶為低山區,海拔600~882米;山地面積占總面積的72.7%;丘陵區分布於豐都屆、沫溪河以北,面積71平方公里;平壩區分布於大渡河、沫溪河沿岸,由11級階地、I級階地及河漫灘構成,占總面積的13.6%。

沙灣山脈

境內地形以山地為主,大渡河以西為中山區,最高處為三峨山“美女峰”,海拔2027米。

沙灣水文

大渡河沫溪河是沙灣區境內的主要河流。

大渡河:大渡河古稱沫水(亦稱銅河),發源於青海省巴顏喀拉山南麓,由大金川、小金川在丹巴縣城東匯合,經石棉、漢源、峨邊自治縣於沙灣區范店鄉李子坪村入境,經龔嘴、銅街子、福祿、沙灣,於嘉農鎮燎原材出境,在樂山注入峽江。區境內流長118公里,流域面積369.35平方公里。大渡河福祿水文站記錄多年平均流量為每秒1490立方米。大渡河石棉至銅街子為下游,銅街子至樂山城下注入峽江的河段為河口段。沙灣區境內的大渡河屬下游與河口段。大渡河在沙灣區接納的主要支流有:范店溝、劉溝、斡溪、先村溝、插旗溝、六並溝。余溪,均為小型山地溪河。

沫溪河:沫溪河是氓江次要支流,發源於峰頂山北坡,流至五通橋區西榕鎮入氓江。流域面積313平方公里,流長44公里,平均流量每秒6.95立方米(來計大沫電站引大渡河水量)。境內流長24/k里,流域面積56.8平方公里,至路水出境。在踏水處斷面流量為每秒1.52立方米。沫溪河在境內主要支流為磨刀溝。

沙灣氣候

沙灣區屬亞熱帶季風區,氣候呈濕潤性季風氣候,一年有四季。其特點是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大暴雨集中在夏季,尤以夜間降雨為主要特徵。年平均氣溫攝氏17.3度。最熱在7月,平均月氣溫攝氏26度;最冷為1月,平均月氣溫攝氏7.3度。年平均日照數1091.6小時,日極端最高氣溫攝氏38.l度,日極端最低氣溫攝氏零下4.3度。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澇、暴雨、土石流、低溫、秋綿雨、大風、冰雹等。

由於海拔高度的變化和迎風坡和背風坡的影響,區內壩丘區和山區降雨差異在500毫米以上。壩丘區多年平均年降雨量1200~1400毫米。北少南多,東少西多。二峨山、三峨山等中山頂部降雨量1900毫米以上。四季降雨量分配不均是該區季風氣候的顯著表現,夏季(6~8月)降雨量782.7毫米,占全年的59%,冬季(12~2月)降雨量54.4毫米,占全年的4~5%,春季降雨量230.7毫米,秋季降雨量267.6毫米。7、8兩月降雨最集中,平均雨量分別為314.4、321.7毫米,最少為1月和12月,分別是15.4、14.6毫米。隨著海拔高度升高,冬季雨量比例稍有增大,對於山地區域,降雨強度隨高度上升而增。全年平均降雨量為1430毫米,降雨日數平均為185天左右,最多年份210天,最少年份150天。平壩、丘陵區域無霜期長,霜雪稀。平均無霜期330天,降雪通常隨降隨化,年平均積雪時間僅0.3天,連續積雪時間不超過一天,一般是夜間積雪,次日上午消融。

日照受地形和降水、雲霧影響,分布較懸殊。開闊地日照時數隨海拔高度每上升100米而下降5~10小時。光照資源的季節分配合理,夏季是黃金時期,每年7.8月是高光照時期,其次是4月。由於有較好的光熱條件,壩區和低山區幾乎沒有高溫乾旱,沒有嚴寒冰凍,作物四季都能生長,光照資源的有效性好,利用率高。

沙灣自然資源

區內礦產資源豐富,探明的有鐵礦、銅礦、鋁土礦、砂金、鉛鋅礦。硬質耐火粘土礦、煤、磷、綠豆岩、石膏礦、溶劑石灰岩、花崗岩、玄武岩、岩鹽、鹽滷、白雲石、長石砂岩礦、砂岩泥岩等20餘種礦產。

鐵礦:主要分布在牛石、四峨山、銅茨青槓坪、沙灣等地,以新華礦區為主,主礦層厚度1.05~0、41米,平均0.58米,鐵品位36.61~41.01%。

銅礦:分布在四峨山、牛石、沙灣、青槓坪等地,以四峨礦區為主,礦層平均厚度為幾77米,礦區平均品位O.82%;礦石類型有銅粘土頁礦及含銅砂岩。

鋁土礦:分布在四峨山、牛石、沙灣等地,以新華礦區為主,最厚7.49米,最薄0.47米,一般厚度1~1.5米,礦石類型有水鋁石鋁土礦、高嶺石水鋁石鋁土礦、含綠泥石水鋁石鋁土礦三類。

沙灣區沙灣區
砂金:主要分布在區境內大渡河和沫溪河的沿河漫灘與階地上,無成型金礦,儲量625千克左右,葫蘆壩一帶大渡河階地底部產金較旺,每立方米含金10~20毫克,個別階地底部的石灰岩溶洞中砂金特別富集。

鉛鋅礦:分布在境內西南山區,范店鄉水池壩多呈“雞窩狀”分布零星。

硬質耐火粘土礦:分布在沙灣、范店等鎮,以沙灣礦區為主,厚度0~3.74米,平均厚度0.80米。

煤礦:主要分布在大渡河東岸的太平、路水、福祿、譚壩等鄉鎮,儲量1900萬噸,均為肥氣煤。

磷礦:分布在范店一帶,區內礦層總長6000米左右。東北端400米,平均厚度為1米,平均品位含五氧化二磷19.08%;東南端600餘米,礦層平均厚度094米,平均品位15.88%;其它地段礦層厚度均在05米以下。

綠豆岩:主要分布在龔嘴鎮(金牛村)一帶。分布面積為5平方公里,礦層厚度0.79~5.04米,平均1.83米。礦石品位氧化鉀6.30%~8.70%,平均7.67%。類型為密塊狀水雲母粘土岩。

石膏礦:分布在輪溪、龔嘴一帶,區內為七層,主礦有四層,平均厚度3.62~6.34米,品位69.18%~81%,礦區總儲量14.699萬噸。

溶劑石灰岩:區境內除碧山鄉外均有石灰岩礦,儲量在10]乙噸以上,大部分是露天礦,一般氧化鈣含量在50%以上,是建材、化工冶金生產的重要原(配)料。礦區黑色緻密石灰岩尚可作裝飾板材的“黑色大理石”用。

花崗岩:主要分布在范店鄉、龔嘴鎮的大渡河兩岸,可供開採的有55萬立方米以上,露天開採。

玄武岩:分布在沙灣鎮,厚度達200~400米,可用於製造鑄石與岩棉。

岩鹽和鹽滷:分布在碧山鄉境紅碧山一帶,儲量豐富,開採歷史悠久,其起源可溯至宋代,解放前夕月產鹽105萬公斤。

白雲石:主要分布在范店、龔嘴、羅亦和沙灣六並溝,其儲量在1.8億噸左右,尤以范店鄉岱灣和李子坪居多,氧化鈣含量在19~21%之間,是冶金、建材、化工生產的重要原(配)料。

長石砂岩礦:主要分布在譚壩、路水、太平等鄉鎮,主礦區有譚壩鄉胡岩,厚度30~40米,遠景儲量3157萬噸,氧化矽含量在85.88%-93%之間。可用於製作玻璃、陶瓷等。

砂岩與泥岩:砂岩主要分布在沙灣羅槽,泥岩主要分布在嘉農蘇店兒,儲量分別在1000萬噸以上。

石灰石、大理石、花崗石、石膏礦、石英礦、煤等儲量豐富。

經濟概況

沙灣區國內生產總值11。7億元,比1996年(下同)增12.1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49億元,增6.23%;第二產業增加值8.23億元,增11。77%;第三產業增值1.98億元,增22。98%。糧食產量61704噸,增0.99%;油料產量1270噸,減2.22%;肥豬出欄15.65萬頭增0。99%,鄉鎮企業營業收入5.47億元.增33.33%;上交稅金877萬元,增5。97%;實現利潤802萬元。工業企業銷售收入89662萬元;上交稅金502萬元,增32.1%。貨運量五萬噸,減44。4%;客運量79。4萬人(次),減3%。郵電業務總量1748萬元,增42.3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2447萬元,增3。5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3452萬,減8。21%,其中:國有單位基本建,設投資6422萬元,增30.16%;國有單位更新改造投資2139萬元,減8.16%。全社會新增固定資產13455萬元,減18。21%。財政收入2855萬元,減4%;支出3842萬元,減95。年末城鄉居民儲蓄餘額40726萬元。中學在校生5607人,減11.07%國小在校生16140人,增2。55%;學齡兒童人學率100%。推廣套用科技成果10餘項,有文化館(站)14個。醫院病床962張,增1.3o%;衛生技術人員99人。

經濟社會發展特點:一是全區經濟發展勢頭良好,區內主要經濟指標穩中有升。二是農村經濟進一步鞏固發展。有45個村實現小康目標,占區總數的32.2ok%;在農村以“五荒”為主要內容的土地使用權改革取得成功。三是企業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國有企業改制面達百分之百,7家區屬重點企業規範的完成了企業產權、國家資產售讓,涉及資產總額2.14億元,廠長(經理)持股最多的達100多萬元。盛大公司以2480萬元的競買價收購樂山市鋼鐵廠,蘇沙公司整體兼併沫若賓館。四是旅遊業發展較快。以郭沫若居、“美女峰”石林、眠壩渡假村、高山守人工湖為龍頭的旅遊業已具規模,年接待遊人近百萬人次,五是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投資4100萬元的二級標美路蘇沙路改造工程於1997年元月31日竣工通車,豐九路改造工程,綏山西路火車站段改造工程,上街舊城改造已於年底前順利完成;名城大橋已完成工程總量的40%。電話裝機容量突破萬門。

沙灣區政府結合境內的實際情況,出台了一系列有關政策,對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給予政策上的支持,年內新增私營企業10家,個體工商戶1005戶,至此,全區私營企業已有84家,個體工商戶6807戶,從業人員逾萬人,年營業收入達8000多萬元。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08年沙灣區有公辦學校56所,其中教師進修學校、職業高中、普通高完中各1所,單設國中8所,九年一貫制學校8所,中心國小、直屬國小7所,村小30所。農村國小附設有學前班,25所幼稚園均為民辦。
2008年沙灣區在校、在園學生25615人,其中普高生2628人,職高生730人,國中生6738人,國小生12616人,在園幼稚園2903人。
2008年沙灣區公辦在職教師1459人,其中國小教師745人,國中教師482人,高中教師232人。

電力事業

2012年龔嘴、銅街子、沙灣3座大型水電站,在建安谷水電站1座,總裝機容量280萬千瓦。

歷史文化

名稱來源

唐僖宗乾符二年(公元875年),高驕為劍南西川節度使時修復城平柵將鎮移至姚河壩,因當地廣生楠樹且成林,故將鎮名改稱南(楠)林鎮,另有一說因地處峨眉山南麓而名“南陵”,故亦稱“南陵”鎮。南宋詩人,四川制置史范成大,在淳熙四年離任回京前,曾作峨眉三山游,寫下讚譽峨眉三山的詩篇,評“南陵”地處“靈山秀山水,沙岸灣環處”。清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南陵鎮沒於大水,鎮始移於今址,由於在“靈山秀水,沙岸灣環”處建場,故名“沙灣”。

宗教

2014年沙灣區境內宗教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

旅遊資源

沙灣區沙灣區
沙灣區旅遊資源豐富。城區有被列為“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四川省青少年教育基地”、“四川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郭沫若舊居;境內有國家級森林公園——美女峰森林公園,有首批全國工業旅遊示範點——銅街子、龔嘴電站,有大渡河漂流等項目和范店“一線天”等自然奇觀。

樂山美女峰國家森林公園面積1900公頃,包括美女峰、沙灣林場和桫欏溝三部分,最高處海拔2027米,那裡生長著750多種野生植物和84種野生動物,構成了絢麗多姿的森林生態群落。

“郭沫若故居”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紀念館占地7,000m2,建築面積2,280m2,大門坐西朝東,門匾“郭沫若故居”為鄧穎超1982年9月題寫。

沙灣是“名山、名佛、名人、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2003年被列入“成都-樂山-沙灣-峨眉”三日游精品線路之

交通概況

沙灣區交通便捷。成昆鐵路、省道103線穿越全境,有4個火車站。運輸線路總長度達371公里。城區距成樂高速公路入口僅24公里,距樂山大佛37公里,距峨眉山19公里。沙灣站位於成昆線K179+137米處,車站貨運營業辦理限制為三角危,零擔僅辦理笨零發到。貨場總面積15334平方米,該站貨運年設計能力為50.13萬噸,貨物線兩條:貨物線有效長212米,倉庫使用面積1076平方米,站台裝卸長度136米,使用面積3775平方米。

土產特產

福祿泉水魚:福祿泉水魚,是生長在福祿場鎮附近“魚洞子”泉眼裡的一種淡水魚。當地人因其生長在泉水洞中而以“泉水魚”命名。每年春夏之交桃花水發,泉水魚隨泉水游出洞外,到大渡河中安家落戶。

杜仲:杜仲屬杜仲科落葉喬木,常用川產道地中藥材。又稱思仙、思仲、絲棉皮、扯絲皮。高可達15m~20m。樹皮入藥,始載於《神農本草經》。性溫,味甘、微辛,具有補肝腎、強筋骨、安胎、降血壓等功效。

川芎:川芎是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狀莖黃褐色。二至三回羽狀複葉,小葉三至五對,邊緣呈不整齊羽狀全裂或深裂。花白色,復傘形花序。果實卵形,有銳棱。都江堰川芎多採取山區育種,平原栽培。

浙江景寧

沙灣區,位於景寧畲族自治縣境西南部。東連城郊區,南部和西部與慶元縣接壤,北界雲和縣、下轄沙灣鎮和梧桐、毛洋、秋爐,蓮川、葉橋、大地、家地、標溪7鄉。有83個行政村,303個自然村,7519戶,34862人,其中畲族2136人,余系漢族,以區公所駐地沙灣村得名。全區面積445.4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5372畝,占3.8%,林地面積523718畝,占78.4%。分屬縣綜合農業區劃中的中部低山——茶、糧、果、藥、畜區和西南部低中山——林、糧、食用菌、畜、藥區。

沙灣區,位於甌江支流小溪上游的浙江省景寧縣沙灣,1992年撤擴並前,這裡一直是景寧西南部經濟、政治、文化、貿易集散中心。曾經管轄沙灣、梧桐、毛洋、秋爐,蓮川、葉橋、黃湖、隆川、英川、葛山、鸕鶿、大地、家地、標溪等鄉鎮,人口23000人。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侗族、瑤族、蒙古族、土家族、僳僳族、滿族、納西族、布依族、白族、壯族、傣族等民族分布。

四川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自治州市轄區縣級市自治縣(全省共18地級市、3自治州,14縣級市、122縣、3自治縣、41市轄區)
成都市青羊區| 錦江區| 金牛區| 武侯區| 成華區| 龍泉驛區| 青白江區| 新都區| 溫江區| 都江堰市| 彭州市| 邛崍市| 崇州市| 金堂縣| 郫縣| 新津縣| 雙流縣| 蒲江縣| 大邑縣| 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自貢市大安區| 自流井區| 貢井區| 沿灘區| 榮縣| 富順縣
攀枝花市東區|西區|仁和區|米易縣|鹽邊縣
瀘州市江陽區| 納溪區| 龍馬潭區| 瀘縣| 合江縣| 敘永縣| 古藺縣
德陽市旌陽區| 廣漢市| 什邡市| 綿竹市| 羅江縣| 中江縣
綿陽市涪城區| 遊仙區| 江油市| 鹽亭縣| 三台縣| 平武縣| 安縣| 梓潼縣| 北川羌族自治縣
廣元市利州區| 元壩區| 朝天區| 青川縣| 旺蒼縣| 劍閣縣| 蒼溪縣
遂寧市船山區| 安居區| 射洪縣| 蓬溪縣| 大英縣
內江市市中區| 東興區| 資中縣| 隆昌縣| 威遠縣
樂山市市中區| 五通橋區| 沙灣區| 金口河區| 峨眉山市| 夾江縣| 井研縣| 犍為縣| 沐川縣| 馬邊彝族自治縣|
南充市順慶區| 高坪區| 嘉陵區| 閬中市| 營山縣| 蓬安縣| 儀隴縣| 南部縣| 西充縣
眉山市東坡區| 仁壽縣| 彭山縣| 洪雅縣| 丹稜縣| 青神縣
宜賓市翠屏區| 宜賓縣| 興文縣| 南溪縣| 珙縣| 長寧縣| 高縣| 江安縣| 筠連縣| 屏山縣
廣安市廣安區| 華鎣市| 岳池縣| 鄰水縣| 武勝縣
達州市通川區| 萬源市| 達縣| 渠縣| 宣漢縣| 開江縣| 大竹縣
雅安市雨城區| 蘆山縣| 石棉縣| 名山縣| 天全縣| 滎經縣| 寶興縣| 漢源縣
巴中市巴州區| 南江縣| 平昌縣| 通江縣
資陽市雁江區| 簡陽市| 安岳縣| 樂至縣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馬爾康縣 | 九寨溝縣| 紅原縣| 汶川縣| 阿壩縣| 理縣| 若爾蓋縣| 小金縣| 黑水縣| 金川縣| 松潘縣| 壤塘縣| 茂縣
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縣| 丹巴縣| 爐霍縣| 九龍縣| 甘孜縣| 雅江縣| 新龍縣| 道孚縣| 白玉縣| 理塘縣| 德格縣| 鄉城 | 石渠縣| 稻城縣| 色達縣| 巴塘縣| 瀘定縣| 得榮縣
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 美姑縣| 昭覺縣| 金陽縣| 甘洛縣| 布拖縣| 雷波縣| 普格縣| 寧南縣| 喜德縣| 會東縣| 越西縣| 會理縣| 鹽源縣| 德昌縣| 冕寧縣| 木里藏族自治縣
備註1:成都市為副省級城市。
2:另有四川省汶川臥龍特別行政區,隸屬於四川省人民政府,由四川省林業廳代管。
3:帶“*”屬於地方設立的縣級行政或經濟管理區,並非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在冊的行政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