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店鄉

范店鄉

范店鄉——中藥材之鄉。是四川省樂山市沙灣區一個典型的山區鄉。面積54.377平方公里。轄10個村委會,60個村民小組和1個社區。總戶數1473戶4745人。東臨龔嘴沙灣兩鎮,南面與峨邊縣五渡鎮隔河相望,西靠峨嵋山市龍門鄉,北連峨嵋山市和沙灣鎮。2006年已通過省級中藥材基地驗收。是遠近聞名的中藥材之鄉。

基本信息

地理環境

耕地面積4780.62畝。地理坐標介於東經103°25′13″至103°30′15″和北緯29°17′25″至29°23′20″之間。境域輪廓呈鍋邊形,周邊相鄰3個縣(市、區),平均海拔1094米,最高點為畜豐村3組筍子山,海拔1740米。鄉人民政府駐地海拔530米左右,距沙灣城區18.38公里。

范店鄉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為低山溫和中高山秋冬季霧照區。年日照為1010小時左右,日照百分率為20%——30%。最高氣溫為35℃,最低氣溫-3.5℃,全年無霜期天數為300——315天,常年降雨量1500——1700毫米。最高海拔1740米,最低海拔528米。

行政區劃

范店鄉下轄村:
五七村 林原村 代灣村 李子坪村 先鋒村 雙溪村 斷山溝村 畜豐村 羅山村 田興村

產業經濟

范店鄉黨委政府以黃連、白朮、林竹、乾果、茶葉為支柱產業,走出了一條有范店特色的農業產業化道路,現已擁有省級黃連種植示範基地1個,於2007年接受國家級黃連示範種植基地的驗收。全鄉黃連、白朮等中藥材種植面積已達到一萬畝,林竹發展已初具規模,現擁有林竹面積5.5萬畝,木材蓄積量達15萬立方米。

年內建成中藥材示範基地2094畝,中薊材面積達8550畝,其中黃蓮1988畝,白朮3400畝,同時引進天麻藥材新品種在代灣村試點種植320窩,本年藥材銷售收入達497萬元。2003年退耕還林2000畝,荒山造林2467.6畝,森林覆蓋率達70%,木材蓄積量達18萬立方。大力發展豬、牛、羊等為主的畜牧業生產,引進優良品種"三元"雜交豬,並在先鋒、五七村試點養殖。2003年生豬出欄5985頭,牛出欄560頭,存欄1125頭,羊出欄350隻,小家禽飼養量達3.45萬隻。大力發展生豬加工業,大打"范店老臘肉"品牌,全年出產臘肉60噸。積極鼓勵村民進行畜牧規模化養殖,逐步形成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農業產業化格局。

基礎設施

該鄉有1箇中藥材市場,自來水廠1個,2002年投資1000萬元,修建鋪設沙灣至范店公路硬化路面18.38公里,10村均已修通公路,通訊設施不斷改善,已建成移動、聯通、電信基站,鄉屬區域內全部開通了有線電話,並形成連線國際的網際網路、遠程教育網的“三網合一”的信息“快速通道”。

截止2003年底,電業務總量112戶,全社會固定資產333萬元,其中基本建設投資226萬元,基本建設新增固定資產226萬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10萬元,財政收入58萬元。國中在校生130人,國小在校生271人,兒童入學率100%,教師36人。電視覆蓋率100%。農民人均純收入2439元,年末城鄉儲蓄存款餘額710萬元。油料產量104噸。文化站1所,村級文藝骨幹隊伍2支,共25人。醫院1個,病床7張,衛技人員6人。敬老院1所,贍養"五保"老人34人,支出贍養費8700元。

社會事業

范店鄉黨委政府始終堅持“一手抓經濟建設,一手抓社會事業的發展”,使全鄉經濟、社會事業又快又好發展。鎮境內有國中1所、國小1所,建有衛生院、敬老院、文體活動中心,有業餘文化宣傳隊5個,並經常開展文體活動。

人文景觀

范店鄉山清水秀,人傑地靈,是古絲綢之路驛站。鄉境內鄉民熱情好客,民風純補,更有神奇迷人的“一線天”和“庫區風光”。溝幽谷深,環境清新。晨曦晚霞普照水面,野鴨、白鷺成群嬉戲悠閒。所轄的龔嘴電站庫區2004年4月17日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全國工業旅遊示範點。2004年12月28日被評為四川省生態園區。

人口數據

范店鄉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4545
2462
2083
家庭戶戶數 1371
家庭戶總人口(總) 4470
家庭戶男 2402
家庭戶女 2068
0-14歲(總) 830
0-14歲男 430
0-14歲女 400
15-64歲(總) 3139
15-64歲男 1752
15-64歲女 1387
65歲及以上(總) 576
65歲及以上男 280
65歲及以上女 296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4019

中國小校

沙灣區范店鄉先鋒村國小

沙灣區范店鄉雙溪村國小

沙灣區范店鄉學校

沙灣區范店鄉岱灣村國小

沙灣區范店鄉李子坪村國小

沙灣區范店鄉畜豐村國小

沙灣區范店鄉羅山村國小 。

特色農產品

中藥材、白朮、天麻、藥材、木材、生豬、家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