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溪縣

南溪縣

南溪縣位於我國四川省。西接翠屏區,東鄰江安縣,南靠長寧縣,北連自貢市富順縣。截至2013年,全區幅員704平方公里,轄2個街道、7個鎮、6個鄉,人口42萬,城區居住人口10餘萬人。

基本信息

南溪縣南溪縣
南溪縣位於四川省南部,
路可見644100

隸屬宜賓市管轄,東鄰江安縣,南靠長寧縣,西接宜賓市翠屏區,北連富順縣。萬里長江自宜賓匯合後首經南溪滾滾東流,故南溪有“萬里長江第一縣”之稱。全縣南北長40.2公里,東西寬35.4公里,幅員面積704.4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8萬畝。地勢北高南低,地貌以丘陵為主,間有平壩,海拔高度254-592.3米,氣候屬亞熱帶濕潤型季風性氣候區,年均降雨量達1072.71毫米,年均無霜期達348天。全縣轄9鎮7鄉,214個村,1619個村民小組。2002年末全縣總戶數110635戶,總人口409684人;其中城鎮人口67983人,占總人口的16.7%;少數民族人口522人,占總人口的0.13%;城鎮勞動者登記失業率3.9%。縣人民政府駐南溪鎮,位於宜賓、瀘州自貢三市品字形區域中心地帶,是一座有1500多年歷史的古城,建成區面積3.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9678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8395人

歷史沿革

南溪縣南溪縣
南溪縣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南北朝梁設南廣縣,隋仁壽初年(601-604年)因避太子楊廣諱,改為南溪縣至今。縣初治今宜賓市翠屏區李莊鎮北岸(涪溪口至桂輪場)。唐乾符二年(875年),在仙源壩築奮戎城(今南溪鎮)。宋乾德(963-969年)中,遷治奮戎城。南溪建縣前,隸屬犍為郡僰道縣。梁時屬戎州六同郡。隋開皇(581-600年)初廢六同郡,直屬戎州。隋大業初年(604-617年),屬犍為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屬戎州。唐天寶元年(742年),屬南溪郡。唐乾元元年(758年),復屬戎州。宋乾道六年(1170年),屬敘州。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隸於敘州路。明清時,屬敘州府。1913年,廢敘州府,隸於川南道分巡。1914年,隸於永寧道分巡。1929年撤永寧道,直屬四川省。1935年至1949年,屬第六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1949年12月7日南溪縣解放,1950年,南溪縣屬宜賓專區專員公署。1954年,屬宜賓專員公署。1978-1997年,屬宜賓地區行政公署。1997年撤地設市以來,隸屬宜賓市管轄。
1500年以來,南溪縣湧現出許許多多耀眼的名人。諸如明代的侯良柱;清代的包寬;以“書法名噪於遐爾,而畫尤工絕”的“包體字”創造者包弼臣;五糧液鼻祖鄧子均;無產階級革命家朱德孫炳文烈士等。

縣人民政府駐地:南溪鎮
轄:南溪鎮,羅龍鎮黃沙鎮汪家鎮大觀鎮劉家鎮仙臨鎮長興鎮江南鎮金竹鄉石鼓鄉林豐鄉大坪鄉留賓鄉裴石鄉馬家鄉

地理位置

岷江金沙江在宜賓匯合成為萬里長江,首經南溪滾滾東流,故稱南溪為“萬里長江第一縣”,南溪縣位於四川南部,北面為富順縣,西面為翠屏區,南面為長寧縣,東面為江安縣,地處宜賓、自貢、瀘州三市交匯腹心地帶,橫跨長江兩岸,距重慶市200公里,成都市340公里,宜賓市40公里。已列入宜賓市“十一五”建成區規劃的核心腹地,即將成為宜賓市的南溪區。全縣現轄9鎮7鄉、214個自然村,幅員面積704平方公里,人口42萬,建縣歷史已有1400餘年

交通條件

南溪縣南溪縣
南溪縣地處宜賓、瀘州、自貢川南三市品字形中心,距重慶市200公里,成都市340公里,宜賓市40公里,水、陸、空交通便捷,環境容量大,具有承接大中型企業轉移的基礎條件。交通便捷,四通八達。全縣公路里程已達1250.756km,等級外公路975.5km,共有209個村通公路。有內河裡程63km(其中長江幹線39km)。全年客運量5110萬人/公里,貨運量670萬噸/公里,水運客運周轉量827萬人/公里,水運貨運量735萬噸/公里。

公路:宜賓至南溪工業大道(一級路)正在建設中,2008年可全部完工,屆時,南溪縣至宜賓市的公路里程將縮短至33公里,可完全融入宜賓市半小時經濟圈。規劃的自貢至南溪一級公路,目前自貢段已順利開工。今年即將動工興建的宜瀘高速公路貫通南溪境內,兩條省道S206線遂筠路、S307線瀘鹽路穿境而過,使南溪縣與周邊城市有機結合。

鐵路:距離宜賓火車站48公里、自貢火車站80公里、瀘州火車站55公里。

水路:長江水路從西向東橫貫全縣流徑39.5公里,四季通航,枯水季節最小通航能力1千噸,縣內東門沱貨運碼頭岸線長480米,寬25米,前沿水深5—1O米,深水泊位3個,常年可停靠600一1000噸的船舶,年吞吐貨運量6O一1OO萬噸。羅龍、九龍灘還有兩個吞吐量3O一4O萬噸的貨運碼頭,可供企業貨運進出。南溪碼頭和汽車裝卸費用4-6元/噸。南溪縣作為宜賓市的重要港口樞紐,已列為宜賓市航道整治和港口建設的重點,擬建多用途泊位,已啟動羅龍、九龍灘作業區建設,豐水期通航能力達3000噸級以上,枯水期通航能力達1000噸級以上。

航空:距宜賓機場50公里,距瀘州機場50公里。南溪至宜賓、瀘州、自貢、內江四市距離較近,是宜賓城市規劃區內菜壩機場外遷,建設川南三市航空樞紐港口的最理想之地。宜賓城市規劃的空中通道——未來的川南航空樞紐港已在南溪汪家鎮和劉家鎮進行了前期選址。

自然資源

南溪縣南溪縣
南溪縣自然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24.18%,土壤肥沃,以紅壤為主,PH值為酸性。境內有長江、黃沙河、龍灘河、桂溪河等河流,年徑流總量2164--3295億立方米。境內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全縣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40多種,如白鱘白鶴野豬等;野生植物120科191屬309種,如國家一級保護植物銀杏,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楨楠潤楠油樟龍眼桫欏等。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煤、石灰石等。

南溪位於川南能源富集區,四川能源基地。水、電、氣等資源豐富,使用成本低廉。

供水南溪緊靠長江,水資源豐富,排水通暢,取水成本低,具備了大中型企業生產生活必備的用水條件。縣城有日供水量為1.5萬噸的水廠一個,正在建設的二水廠建成後,可提供3萬噸/日的供水能力,遠期規模為6萬噸/日。工業用水1.50元/噸,商業用水1.80元/噸,生活用水1.30元/噸。

供電南溪屬於國家電網直供區,是宜賓市唯一國家電網全覆蓋的縣。現有110KV變電站2座,35KV變電站3座,近期將建設220KV變電站2座、110KV變電站1座。生活用電平均電價0.4657元/kw.h專變用戶0.762/kw.h
工業用電平綜合電價≥0.22/kw.h≤0.82元/kw.h。

南溪縣南溪縣
供氣南溪天然氣資源豐富,縣境內天然氣氣井較多,管道與全省聯網。西南油氣田分公司輸氣處630毫米大管線經過南溪,有配氣站3個,最大日供氣量可達15萬立方米,現有12萬立方米/日用氣量可供使用。營業用氣2.65元/m3,生活用氣1.25元/m3。

人力資源:南溪縣人才市場儲備有大中專畢業生2154人,其中大專以上畢業生858人,中專畢業生1298人。全縣現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全縣總人口的7.6%,高職及高中畢業的人口占全縣總人口的8.5%,技校畢業的初級專業人才占全縣總人口的5.484%,縣境內的紅光化工廠、南山機械廠等軍工企業可提供裝備製造和熟練的化工、機械製造工人。完全能滿足進入園區的大中型企業對人才的需要。高級用工:650/月;中級用工:550/月;普通用工:500/月。

經濟狀況

南溪縣南溪縣
經濟現狀

2004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20.34億元,其中:一產業增加值6.48億元;二產業增加值7.69億元,三產業增加值6.17億元;一、二、三產業的比重為31.9:37.8:30.3。全縣人均GDP5395 元。其中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4527萬元,財政一般預算支出 21476萬元。2004年全縣主要金融機構年末存款餘額16.12億元,貸款餘額10.14億元,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13.70億元。全年糧食總產量16.62萬噸,豬牛羊等肉類總產量37006噸,禽蛋產量2870 噸,水果產量2.76萬 噸。農村勞務輸出63000人,勞務收入2.39 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875元。實現工業總產值(當年價)16.4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產品產量:化學原料藥35.83噸,機製紙1470噸,水泥14.35萬噸,農用磷肥1754噸。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稅4855萬元,其中利潤147萬元。工業門類和產品主要有:三聚磷酸鈉、民用炸藥、釀酒、玻璃製品、水泥、化肥、供電、原煤、硫酸、天然氣、自來水、變壓器等。建築業從業人數1792人,建築企業9戶,實現總產值1.13億元。全年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50億元。其中國有3211萬元;集體4462 萬元;個體經濟76482萬元;股份制及其他經濟10838 萬元。實現外貿出口55萬美元。外商投資額7740萬元。縣內重要的中介機構有人才交流中心、律師事務所、審計師事務所等。

經濟分析

一是拓寬資金籌措渠道。鼓勵有實力的企業以收購、兼併、參股等形式,在基礎設施、縣政設施領域推行“建設—運營—移交”(BOT)等多種投資方式。捆綁縣政公用企業結合公司制改革,以股權融資等方式籌集建設資金。二是建立和完善“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政策性金融”的縣域金融服務體系。創新貸款方式,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不斷加強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進一步擴大擔保融資規模。三是組建中小企業擔保公司,切實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四是實施“回遷工程”,積極引導已經在外創業有成的企業家回鄉投資發展。今年,我縣計畫投資16.12億元用於工業發展、基礎設施以及社會事業發展等重點項目建設,其中縣財政安排資金1.21億元,通過借貸和融資解決項目資金14.91億元。

南溪縣南溪縣
發展戰略

一抓園區。抓好羅龍、九龍工業集中區長信創業園區建設,成立工業集中區建設管理委員會,投入8千萬元資金,進一步完善集中區水、電、氣、道路、通訊等基礎設施,支持老城區的工業企業有計畫、有步驟地實施退城入園。二抓招商。組建招商小分隊定區域開展招商,積極主動地與大型集團公司接觸,力爭全年實現招商引資5億元,實現集中區內企業工業總產值淨增10億元,列入省級工業集中區或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三抓技改。實施工業技改項目,壯大工業發展基金規模,鼓勵企業積極申報國、省、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四抓軟環境。進一步完善縣級領導聯繫企業、縣級部門聯繫企業、銀政企聯席會議等制度,出台統一的優惠政策,對新辦工業項目一律實行“一站式服務、一條龍辦理”,最佳化工業發展環境。

打造生態經濟觀光帶

一是抓住優勢,高位規劃。南溪縣積極回響市委、市府的規劃,圍繞我縣強化農業基礎建設、穩定糧油生產、著力推進特色農業的“十一五”規劃目標,從現代糧食生產發展的要求出發,依託長江南岸的江南鎮和馬家鄉兩鄉鎮,制定出了打造長江南岸農業生態經濟觀光帶的三年規劃。二是體現特色,營造美景。從2008年至2010年,在江南鎮沿公路成片成規模發展油菜籽3500畝,發展優質、專用水稻示範基地3000畝,適時舉辦江南菜花旅遊觀光活動,引導農戶發展“農家樂”。使兩鄉鎮糧油總產量年均增長3%以上,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000元以上。實現長江南岸優美的自然環境和現代農業中的糧油生產有機結合。三是落實措施,強力推進。成立打造江南、馬家農業生態經濟觀光帶領導小組,落實責任,實行目標考核;引進市級龍頭企業四川宜賓江北國家糧食儲備有限公司與我縣糧油購銷有限公司共同打造優質糧油訂單生產基地;農業、科技部門與(鎮)、村、社簽定生產指導協定,適時培訓、指導。

南溪縣南溪縣

招商引資

南溪縣南溪縣
六大優惠政策

一是土地支持政策。對新辦項目以掛牌出讓方式按國家規定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價標準出讓。

二是財稅扶持政策。新辦項目投產後第一年入庫稅收達30萬元以上的,企業上繳的增值稅、所得稅地方實得部分和高管人員個人所得稅,由縣財政安排資金,按照前2年全額獎勵,隨後3年減半獎勵予以扶持。城市建設維護稅、印花稅、營業稅縣級留成部分全部從投產之月起分3年安排給企業。

三是規費優惠政策。對新辦項目固定資產內資投資在1000萬元以上的,國家、省行政事業性收費按最低標準執行,市級若無特別規定免收,經營性收費均按最低標準執行,縣級培訓免收培訓費。新辦固定資產投資500萬元以上的工業項目,配套供電、供水設施收取成本費。

四是激勵政策。根據企業稅收或銷售收入情況,授予“優秀企業”、明星企業”稱號,授予法人代表“明星企業家”、“突出貢獻企業家”、“功勳企業家”、“最高成就企業家”、南溪縣“榮譽市民”等稱號,同時聘請為縣政府經濟顧問。

五是資金扶持政策。積極鼓勵企業融資,建立和完善適合企業的授權授信或非全額擔保貸款制度,推行法人代表無限責任擔保貸款、個人創業貸款、保理業務等新的信貸方式。

六是配套政策。為用人單位提供招聘、培訓、代簽勞動契約、代繳社會保險等全套服務,企業高管人員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可在縣域範圍選擇落戶地點,子女入學、就業等享受城鎮居民待遇。

已入住的企業

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得天獨厚的投資環境,雄渾蓬勃的發展生機,南溪,作為宜賓未來的工業新區,已成為一方投資熱土。目前,五糧液、天原、絲麗雅等三大知名企業集團,把南溪作為新的戰略支點:絲麗雅集團長信實業,十一五期末銷售收入將達到10億元;天原集團天藍化工十一五期末銷售收入將達到30億元,並將建成中國五鈉基地;五糧液藥業進軍生物製藥產業,十一五期末將達到50億元;宜賓市的其他新上項目和外遷企業也紛紛把南溪作為投資的首選,南溪正成為百億工業縣、正在成為宜賓市工業發展的主要區域。

南溪縣五糧液集團
1、五糧液集團宜賓製藥有限責任公司
五糧液集團宜賓製藥有限責任公司是五糧液集團的核心企業之一。公司始建於1969年,以生產中成藥製劑為主,建有完善的針劑口服劑片劑顆粒劑糖漿劑、硬膠囊劑生產線;備有國內一流的分析儀器、實驗動物房等先進檢測手段;擁有年生產針劑一億支和口服液一億支的生產能力。公司已於2007年2月進駐南溪,分三期建設,工程建成投產後,可實現年銷售收入50億元。

2、宜賓絲麗雅集團公司
絲麗雅集團是我國西南地區唯一以生產維卡纖維棉漿粕為主導產品的綜合成長型企業,現已形成年產維卡纖維6萬噸和棉漿粕4.2萬噸的能力,居全球第一。公司產品海外市場占有率達15%以上,國內市場占有率達25%以上。集團於2007年元月正式入駐南溪,成立了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長信公司。

3、宜賓天原
天原股份是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百強企業、西部最大的氯鹼化工企業、中國最大的電石法聚氯乙烯製造企業。創建了中國氯鹼行業燒鹼和聚氯乙烯生產集氯鹼、能源、熱電、電石、化工、建材為一體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主導產品聚氯乙烯和燒鹼產量躍升到30萬噸以上。公司於2003年9月在南溪成立了天藍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並迅速發展為南溪的優秀精細化工企業。

城市建設

南溪縣南溪縣
長江濱江堤涉河建設方案

南溪縣濱江堤涉河建設方案順利通過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行政審批。該項目將新建南溪鎮龍台村羅龍鎮機耕村長4.3公里防洪堤。項目建成後可新增城市開發建設用地1000畝以上,價值預計達10億元,同時規劃與西城片區同步整體開發建設,新建約2平方公里的新城。

石鼓鄉公路建設

南溪縣石鼓鄉多方籌資,提供保障。在資金籌措方面,石鼓精心制定資金籌措方案:一方面積極組織民眾按“一事一議”出資。在層層發動的基礎上,組織民眾按“一事一議”的辦法籌措資金,民眾出資根據受益情況進行出資,在這兩年中全鄉民眾共捐資36萬餘元;另一方面充分發動社會各界捐款。縣上聯繫部門縣委辦、交通局、人事局等單位,高度重視石鼓鄉公路建設,多次組織相關單位和企業為石鼓公路建設捐款捐物。如2008年,縣委辦在自身經費十分緊張的情況下捐資5000元,還協調天藍公司捐水泥50噸。同時,鄉上也組織鄉村組幹部、企事單位、石鼓籍在外人才為農村公路建設捐資。兩年來,共捐集資金13萬餘元,為公路建設提供了有力的物資保障。
二是嚴格管理,確保質量。在工程管理方面,對每一個工程項目,都嚴格做到及早籌備。該鄉在4月就進行了招投標,5月就開始施工。同時,邀請上級交通部門,並組織片區紀委、交通局等部門有關人員嚴格把關,嚴格程式進行“陽光操作”並且抓質量監管。在施工管理過程中,堅持與承包方簽訂工期契約,嚴格質量要求。在施工過程中,鄉上派出質量員,村上派出現場監督員,加強對對施工隊伍管理,對施工中的質量問題做到了全程監督,確保了工程建設順利進行。通過努力,全鄉9.41公里的通村水泥路全面竣工,無一質量問題,民眾普遍滿意。

農村建設

南溪縣養殖場
打造環保新農村

一是統一協作。縣環保局了主動與縣級相關部門配合協作,齊抓共管。二是統一規劃。成立專門規劃班子,按照農村環境治理要求和新農村建設標準,做到有規可循,按規建設。三是統一建設。做到河道清理,綠化美化,入戶道路硬化,垃圾處理,沼氣池等統一標準和技術進行建設。四是統一管理。鄉鎮成立環衛所,村莊設環衛管理員,制定村規民約,做到建管有序。

陽光培訓促勞力轉移

一是在各勞動力轉移培訓基地設立招生網點,鼓勵有轉移願望的農村中青年或新增勞動力積極參加陽光工程培訓,2008年全縣計畫組織1000人參加陽光工程。二是選取勞動力轉移培訓基地,確定市場需求量大的專業為重點培訓專業,根據不同崗位、職業和工種開展不定期技能培訓。三是積極協調做好多種形式的勞務洽談會、招聘會,培訓基地多方落實就業渠道,力爭全年轉移就業不少於960人。做好就業跟蹤服務工作,抓好民工維權,保障轉移農民的合法權益。四是對受訓農民培訓學費進行統一補貼,對培訓機構、培訓任務、受訓人員、收費標準、資金補助及使用等情況進行實名公示,並設立舉報電話,對發現的違規違紀行為及時進行糾正查處。

南溪縣南溪縣
完善農村人才對接

一、將農村人才培養與重點項目建設相結合。大力實施“重點項目人才支撐工程”,力爭到2010年全縣農村人才總量達2.7萬人,形成高新技術、生產服務業、製造業、現代農業和物流業等懂發展、善經營、會管理的人才隊伍。

二、將農村人才培養與“雙向培養”相結合。全縣共培養農村人才1萬餘人,有266人走上了村社幹部崗位,5名走上鄉鎮幹部崗位,農村新發展黨員中農村人才占85%。

三、將農村人才培養與評職評優相結合。縣政府每三年表彰一批優秀農村人才,其中特別優秀的納入地方專家評選範圍。

四、將農村人才培養與發展專合組織相結合。成立種植等協會48個,聚集蔬菜等農村人才10577人,輻射帶動農戶5.1萬戶。五、將農村人才培養與科技服務網路建設相結合。15個鄉鎮人事勞動保障中心每天蒐集最新的農業科技信息,並通過農經網向各村信息點發布。

社會事業

南溪縣南溪縣
全縣有高中5所,國中22所,國小144 所,幼兒教育點25個,普通高中、職業高中在校生5855人,國中在校生18557人,國小在校生40982人。學齡兒童入學率99.5 %,國小升學率98 %,國中升學率64 %。全縣有專任教師2399人。四川省南溪縣第一中學校始建於1904年,是一所質量上乘、品牌響亮的省級首批示範性高中,被譽為“川南教育明珠”。學校占地225.61畝,教職工278人,83個教學班,在校生5000餘名。學校教學設施齊備,有400米塑膠跑道、足球場、游泳場、天象館、科技館、微機室、多媒體教室等設施。教學成績一流,連續15年來位居全市前茅,是宜賓市規模最大的高完中和視窗學校。先後榮獲省校風示範校、省最佳文明單位、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等榮譽稱號,被選入《中國名校》、《中華學府志》等書。目前,學校正在努力爭創國家示範高中。南溪縣高級職業中學校是全國重點職業學校。有專職教師124人,學生 2119人。學校占地面積120畝,建築面積23600平方米。學校有一流的田徑場、實驗室等設施。全縣有縣級醫療衛生單位4個,其中國家二級甲等醫院一個,鄉鎮中心衛生院3個,一般鄉鎮衛生院16個,床位1084張。全縣有科技人員5720人。緊緊圍繞建設四川文化名縣的戰略定位,構建“大文化”格局,文化事業取得突出成績。有圖書館1個,建築面積570平方米,藏書3萬多冊,開放了電子閱覽室;有二級乙等縣級川劇團一個,創作排演了許多優秀劇目。成功舉辦了“全民健身活動周”,第三屆龍舟賽,全縣籃球聯賽,廣場音樂會,鬧元宵焰火晚會,首屆藝術節,金竹西瓜節以及第六屆梨花節等文體活動。

發展規劃

南溪縣南溪縣
堅持“頭五年強基,再五年突破,後十年跨越,實現翻三番”總的奮鬥目標,並確保實現三大階段性目標,即:到2005年,全縣實現GDP總量在1999年基礎上翻一番;到2010年,建成宜賓經濟強縣、四川文化名縣、全國生態示範縣、宜賓市的衛星城市,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實現新的跨越;到2019年,實現GDP總量在2000年基礎上翻三番,2020年,人均GDP超過3000美元,趕超當年全市平均水平。

南溪名人

侯良柱

侯良柱(?~1637)字朝石,四川南溪縣人。生年不詳。明天啟元年(1621年),任四川;副總兵時,永寧主司奢崇明叛明,攻陷遵義,候起兵討伐。天啟三年恢復遵義城,招降奢部將安鑾。天啟六年五月代理四川總兵,鎮守永寧。崇恢二年(1629年),侯同監軍副使劉可訓、副將鄧紀率部,與奢崇明等大戰於五峰山桃紅壩和鵝項嶺,軌獲甚多,時稱“西南奇捷”.崇禎七年升左都督,世蔭錦衣指揮僉事。不久,任四川總兵,駐守廣元。崇禎十年,候率兵阻擊李自成義軍入川,在梓撞被擊斃。

南溪縣包弼臣的字
包弼臣

清末民初,有一位聲震蜀中名滿京都的著名畫家,那就是獨創“包體字”,開創自己畫派風格的包弼臣。

包弼臣,名汝諧,字弼臣,晚年號公叟,四川省南溪縣城人,生於道光十一年(1831年)。祖籍福建上杭,明朝末年,其先祖包國棟遊學四川,後定居南溪,傳至包弼臣時已歷七代。其時,包家乃川南有名的書香世家,幾乎代代有功名,人人善書法。

包弼臣從小天資聰慧,勤奮好學。八九歲時即能文善對,人稱“小才子”。由於自幼受其祖輩家風影響,對學習詩文書畫極有興趣,特別是書法藝術,每當他得到一本字帖便如獲至寶,必反覆琢磨多次臨寫。為了使自己的兒子學書成才,他的父親包融芳專門給他請了個老師。這個老師就是他的父親的摯友、翰林出身的曾壁光,他的書法當時很有名氣。包弼臣在曾老先生的指教下,深得柳、王筆意精神。包弼臣20歲時,補上廩膳生,所作辭賦縣中第一。四川學政、大書法家何紹基按試敘州府,對其詩文書畫大為賞識,讚譽他與嘉定府教授羅肅(南溪籍)、宜賓進士趙樹吉為“敘州三傑”。

鹹豐六年(1856年),時年25歲的包弼臣去北京,由其叔父包欣芳(在翰林院供職)推薦在教館當塾師,邊教書邊攻讀。在北京五年,他先後結識了一批四川名士,互為師友,常在一起切磋詩文,研習書畫。在長期的書法練習過程中,他不僅繼承了祖上書風,而且能大膽開拓創新,衝破祖輩所學王(羲之)、米(芾)、趙(孟兆頁)、董(其昌)的帖學範圍,取法顏(真卿)、柳(公權),上溯晉唐諸家,不拘泥於前人古人書法筆法,終於自創了一種將北碑與南帖熔為一爐,既有北碑沉雄強力感,又具有南帖洋灑飛動神采的獨樹一幟的“包體字”。他的書法不僅在國內頗負盛名,而且還流傳到海外。

中國區縣(1)

詳細介紹中國的區縣。

四川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自治州市轄區縣級市自治縣(全省共18地級市、3自治州,14縣級市、122縣、3自治縣、41市轄區)
成都市青羊區| 錦江區| 金牛區| 武侯區| 成華區| 龍泉驛區| 青白江區| 新都區| 溫江區| 都江堰市| 彭州市| 邛崍市| 崇州市| 金堂縣| 郫縣| 新津縣| 雙流縣| 蒲江縣| 大邑縣| 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自貢市大安區| 自流井區| 貢井區| 沿灘區| 榮縣| 富順縣
攀枝花市東區|西區|仁和區|米易縣|鹽邊縣
瀘州市江陽區| 納溪區| 龍馬潭區| 瀘縣| 合江縣| 敘永縣| 古藺縣
德陽市旌陽區| 廣漢市| 什邡市| 綿竹市| 羅江縣| 中江縣
綿陽市涪城區| 遊仙區| 江油市| 鹽亭縣| 三台縣| 平武縣| 安縣| 梓潼縣| 北川羌族自治縣
廣元市利州區| 元壩區| 朝天區| 青川縣| 旺蒼縣| 劍閣縣| 蒼溪縣
遂寧市船山區| 安居區| 射洪縣| 蓬溪縣| 大英縣
內江市市中區| 東興區| 資中縣| 隆昌縣| 威遠縣
樂山市市中區| 五通橋區| 沙灣區| 金口河區| 峨眉山市| 夾江縣| 井研縣| 犍為縣| 沐川縣| 馬邊彝族自治縣|
南充市順慶區| 高坪區| 嘉陵區| 閬中市| 營山縣| 蓬安縣| 儀隴縣| 南部縣| 西充縣
眉山市東坡區| 仁壽縣| 彭山縣| 洪雅縣| 丹稜縣| 青神縣
宜賓市翠屏區| 宜賓縣| 興文縣| 南溪縣| 珙縣| 長寧縣| 高縣| 江安縣| 筠連縣| 屏山縣
廣安市廣安區| 華鎣市| 岳池縣| 鄰水縣| 武勝縣
達州市通川區| 萬源市| 達縣| 渠縣| 宣漢縣| 開江縣| 大竹縣
雅安市雨城區| 蘆山縣| 石棉縣| 名山縣| 天全縣| 滎經縣| 寶興縣| 漢源縣
巴中市巴州區| 南江縣| 平昌縣| 通江縣
資陽市雁江區| 簡陽市| 安岳縣| 樂至縣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馬爾康縣 | 九寨溝縣| 紅原縣| 汶川縣| 阿壩縣| 理縣| 若爾蓋縣| 小金縣| 黑水縣| 金川縣| 松潘縣| 壤塘縣| 茂縣
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縣| 丹巴縣| 爐霍縣| 九龍縣| 甘孜縣| 雅江縣| 新龍縣| 道孚縣| 白玉縣| 理塘縣| 德格縣| 鄉城 | 石渠縣| 稻城縣| 色達縣| 巴塘縣| 瀘定縣| 得榮縣
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 美姑縣| 昭覺縣| 金陽縣| 甘洛縣| 布拖縣| 雷波縣| 普格縣| 寧南縣| 喜德縣| 會東縣| 越西縣| 會理縣| 鹽源縣| 德昌縣| 冕寧縣| 木里藏族自治縣
備註1:成都市為副省級城市。
2:另有四川省汶川臥龍特別行政區,隸屬於四川省人民政府,由四川省林業廳代管。
3:帶“*”屬於地方設立的縣級行政或經濟管理區,並非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在冊的行政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