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溪縣第一中學

萬里長江第一縣--四川省宜賓市南溪縣,位於宜賓、自貢、瀘州三市品字型區域的中心地帶,這裡水陸兩通,人傑地靈,文化濃郁,尚有長江中上游至今保存最完整的古城牆,多部影視作品在古城門下拍攝。這裡有省級森林公園雲台山風景區,是老一輩革命家孫炳文、郭伯和的故鄉,朱德元帥也曾在此生活和戰鬥。被譽為“川南教育明珠”的四川省南溪縣第一中學校,就座落在縣城中心。

概述

萬里長江第一縣--四川省宜賓市南溪縣,位於宜賓、自貢、瀘州三市品字型區域的中心地帶,這裡水陸兩通,人傑地靈,文化濃郁,尚有長江中上游至今保存最完整的古城牆,多部影視作品在古城門下拍攝。這裡有省級森林公園雲台山風景區,是老一輩革命家孫炳文郭伯和的故鄉,朱德元帥也曾在此生活和戰鬥。被譽為“川南教育明珠”的四川省南溪縣第一中學校,就座落在縣城中心。

歷史沿革

1904年詔停科舉,縣內奎峰書院、奎閣考棚改辦學堂,始名為南溪官立高等國小堂,此為南溪一中前身。1926年更名為南溪縣初級中學。1927年增招1個簡易師範班。1943年更名為南溪縣立女子初級中學。1952年開辦高中班,男女兼收。1953年初,經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為四川省南溪縣第一中學校。
1979年,周必詳任校長,抓了大量撥亂反正的工作。 1982年,被省人民政府確定為“首批辦好的省重點中學”。
1984年秋,侯遠興任校長,推出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舉措。1986年在全市率先發動師生員工進行強化“三風”建設大討論。校歌入編《全國校歌薈萃》。
1988年在全市率先實行了真正意義的校長負責制,擴大辦學自主權。在全市率先實行了結構工資制、崗位責任制、全員聘任制。
1986至1992年,學校先後被評為省招生先進單位、省教育系統民主管理先進單位、省級文明單位。
1993年蔡曉鵬任校長。學校獲得省衛生先進單位、省勤工儉學先進集體、省川惠杯藝術節先進學校、省傳統體育項目學校先進單位、省模範職工之家等榮譽。
1995年與四川外語學院聯辦“川外附設南溪外國語學校”,採用視聽教學設備和“3L”教材,分小班授課,請外籍教師執教,創造了品牌效益。學校榮獲第二屆中國中學生英語奧賽優秀團體稱號。
1996年榮獲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省“二五”普法先進集體、省民眾性體育活動先進集體等稱號。1992-1996年,高考上線人數創全市“五連冠”佳績。
1997年曾勇任校長。年內學校獲得全國電化教育實驗學校、省首批校風示範學校、省德育工作先進單位、省第二屆快點杯中小學生藝術節先進學校等稱號。1999年獲得省最佳文明單位、省教育系統民主管理先進單位等榮譽。
2000年底,副校長古利奇主持全面工作。
2001年8月實施《南一中關於各處室職員工人競聘上崗的決定》。年內獲得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省教育系統民主管理先進單位、省教育系統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
2002年4月,與四川大學數學學院、物理科技學院聯辦數理實驗班隆重掛牌,宜賓學院心理教育基地隆重掛牌。7月,被確認為四川省首批示範性普通高中。8月,
183.61畝的新校園建設項目隆重奠基,川南片區第一所中學類省級少年軍校--南溪一中少年軍校隆重成立,省政府老領導韓邦彥、省軍區老領導祝貴衡將軍等到會指導。年內獲得省首批綠化示範學校、省首屆中學生“人教杯”英語電視大賽優秀獎、省首屆高中研究性學習成果展示優秀課題等榮譽。
2003年初豎起創“國示”倒計時牌,掀起了該校創“國示”新高潮。 ,{孨 T �

現狀

(一)“十五”期間學校發展的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立足校情面向世界,立足現在面向未來,立足現實面向現代化,突出隊伍建設和素質教育兩大重點,抓住追趕型、跨越式發展的關鍵,創辦現代化學校,實現現代化教育,培養現代化人才,為提高國家的綜合國力多作貢獻。

(二)“十五”發展的總目標按軟體與硬體齊抓,發展規模與提高質量並舉的原則,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速度、高質量的要求,用五年時間把南溪一中建成現代化的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為南溪一中最終成為先進的國家級示範高中和國際知名學校打下堅實基礎。

(三)分項目標和措施
1、樹立先進的辦學思想,明確育人目標先進的教育思想是推進教育現代化的前提和先導。在2003年前,要牢固樹立起“育人為本,發展為先”的辦學思想,努力達到“學生成長、教師成功、校長成熟、學校成名”的要求。
2、發揚校訓精神,突出辦學特色繼續發揚“團結、勤奮、求實、創新”的校訓精神,盡力給“面向農村,服務大眾;求實創新,與時俱進”兩大辦學特色增加內涵和外延,使其在“十五”期間更加光彩奪目。
3、強化管理,建立適應現代化需要的運行機制以人為本,按“重情感、嚴制度、納群賢、論功績”的管理方略,建立適應教育現代化需要的運行機制,進一步實現管理工作的方法科學化、操作規範化、決策民主化、校務公開化。
4、開拓視野,深化辦學形式改革遵循“內分、上掛、橫聯、下扶、外結”的思路,深化辦學形式改革。在2003年秋經上級批准將高中部搬至新校園,創全國示範性高中,校名仍為“四川省南溪縣第一中學校”;國中部仍在舊校園,辦外語特色學校,校名為“南溪一中外國語學校”。外國語學校接受南一中的巨觀指導,由南一中黨政組織委派的校長,享有二級法人的權力。外國語學校實行按市場規律辦學,按教育規律育人的管理模式。在2005年底前,向上掛靠5所高等學校,辦奧賽、數理特色班;橫聯10所省內外名牌中學,相互交流、切磋辦學經驗和管理藝術;下扶4所薄弱學校,與它們聯合辦學,幫助它們提高辦學水平。2005年前力爭與已開發國家的兩所著名中學結為兄弟學校,進行教育教學等多方面的合作交流。
5、隊伍建設(1)教師隊伍建設
“十五”期間,按“達到一個目標、突出兩個重點、實施三項工程、搞好四個結合、落實五項內容、採取六條措施”的“一、二、三、四、五、六”的思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努力建設一支素質優良、數量足夠、學歷達標、觀念現代、結構最佳化、富有創新精神和活力並相對穩定的教師隊伍。(2)幹部隊伍建設按“四化”方針和德才兼備原則組建領導班子,除在管理實踐中增長才幹,不斷提高水平外,還要先後到黨校、教育行政院校和師範大學深造,達到碩士以上學歷和一流的管理水平。爭創省級“四好”班子,其中湧現省“百佳校長”1名,市級優秀黨務工作者1名。
6、全面貫徹教育方針,紮實推進素質教育努力加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提高有效性,使學生在“十五”期間的文明程度、道德水準達到更高水平。力爭湧現更多的省市優乾、三好生;力爭湧現更多的省市德育先進工作者、十佳班主任。繼續保持省校風示範校稱號,力爭成為全國德育工作先進集體。
“十五”期間的教學工作要遵循“以育人為根本,以學生為中心,以質量為生命”的原則,繼續建立與完善“顯隱互補、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和“開放式的語文教學、情境式的英語教學、探究式的理科教學、愉悅式的藝體教學、網路式的信息技術教學、合作式的高三複習教學”等各具特色的學科教學模式。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終身學習的能力。民眾體育方面:力爭2005年前體育達標率達98%,合格率達100%;力爭成為“全國民眾體育工作先進單位”。競技體育方面:校田徑隊繼續保持全市總分第一名,並力爭在2005年進入全省團體總分第四名;校女子籃球隊力爭在2003年進入市前二名,2005年進入全省中學生運動會前六名;繼續保持省傳統體育項目先進稱號併力爭成為全國傳統體育項目學校。
7、改善辦學條件,力爭辦學設施現代化新校園的總體規劃和單體設計、建築質量都要堅持高標準,做到人文氛圍濃郁、時空特色突出,成為四川省同類學校中最好的校園之一。建設標準化:2002~2004年,按國家規定的標準新建設施齊全的教學樓(帶中央空調)、學生公寓(帶中央空調)、科技樓、藝體館等項目共8萬平方米;新建標準的四百米塑膠跑道、人工草皮足球場、游泳池等項目。設施現代化:2003~2005年間完成以下設備設施的購置和安裝:教學樓、學生公寓的中央空調,每個教學班的電腦、液晶投影儀、視平台等多媒體設備,並與校園網聯網。一流的演講廳、演播廳、科普天文觀測台、天象演示廳、音像電子館、師生專用閱覽室、教師計算機房和學生電子閱室等。2004年圖書館各類報刊達300多種,藏書達25萬冊。
8、加強後勤、勤工儉學工作,進一步提高服務育人、環境育人的水平(1)在抓好大型房屋建築的同時,要充分利用校園的空壩、閒地、走廊植樹、載花、種草,
建藝術小品,書寫校訓、教育思想和辦學理念,掛名人頭像和語錄,綠化、美化、淨化校園,用顯形的事物構建無形的課程(隱形課),對學生潛移默化、薰陶感染,起到環境育人的作用。(2)後勤工作要進一步樹立為教學和師生生活服務的宗旨。努力提高服務質量,搞好服務育人的工作,為創建全國示範高中作更大貢獻。2003年實現學生購物一卡通,2005年實現後勤工作社會化。(3)勤工儉學要繼續提高產品質量,搶占市場,加速發展,提高效益。到2005年底,年總產值達80萬元,力爭稅利50萬元,上交學校辦學經費20萬元,對學校的改革和發展提供更好的財力支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