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第一中學

福州第一中學

福州第一中學,是福建省教育廳唯一直管的中學,是原國家教委確認的中國名校,學校名師薈萃,校友中人才濟濟,先後有11位校友被評為兩院院士。

基本信息

介紹

福州第一中學始創於1817年,前身為“鳳池”書院和“正誼”書院,1901年根據清政府諭旨改為學堂,更名為“全閩大學堂”,是福建最早的一所公立學校,校史迄今已185年。早在1938年,全國大學首次統一招生考試,學校即被列為全國最優的十所中學之一,受當時教育部傳令嘉獎;1957——1959年連續三年獲得全國“聯考紅旗”;1960年榮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稱號;1963年被定為省首批辦好的十所重點中學之一;1979年又以辦學成績優異受國務院“通令嘉獎”;1986年再次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1993年被定為全省第一所一級達標中學。學校名師薈萃,校友中人才濟濟,先後有11位校友被評為兩院院士。學校被教育部列為全國名校。

概況簡介

福州第一中學福州第一中學
福州第一中學是福建省教育廳唯一直管的中學,是原國家教委確認的中國名校,其前身可追溯至清嘉慶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創建的“鳳池”書院和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創建的“正誼”書院,1901年清政府諭旨各省要改書院、設學堂,1902年兩書院合併,更名為“全閩大學堂”,是福建最早的一所公立學校,1951年定為現名,迄今已有186年的歷史,蘊育形成了“植基立本、成德達材”的校訓和“嚴謹、求實、競取、活躍”的校風,長期以來一直是福建省基礎教育的一面旗幟,學校以辦學理念先進、師資力量精良、校風常抓不懈為特色並成為立校之本和強校之路。

歷史沿革

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學的前身,是創辦於(清)嘉慶二十二年(公元1817)的“鳳池書院”和創辦於(清)同治九年(公元187O年)的“正誼書院”。這兩所書院是當時福州官辦的四大書院中的兩大書院。兩院的院址均地處古老的東街三牧坊小巷,為當今福州一中校園原址。在不足4米寬200多米長的三牧坊其左右,東、西方向,僅二牆之隔,中間跨越一座小樓橋(俗稱天橋)溝通東、西兩部校舍,即東舍原“鳳池書院”;西舍“正誼書院”院址。兩所書院在不同時期的創辦直至合併、改辦為“學堂’的1901年止,構成了福州一中舊學“書院時期”的前85年。80多年裡,書院經歷了清朝六個年號在位的六位皇帝,即:嘉慶(22至25)年的最後4年,道光(30年),鹹豐(l年),同治(l年),光緒在位34年的前27年。鳳池、正誼書院的創辦和發展,為我省興辦教育、廣育人才、樹立優良學鳳等方面,都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隨著教育改革中的承上繼下的變革,(清)光緒二十八年(公元 1902年)我省第一所官立新型學校“全閩大學堂”的誕生,是晚清政府廢科舉、改書院、辦學堂,推行新學,實行教育大變革,以圖挽救危機的新舉措,自此,又形成了福州一中新學,學堂、學校時期的開端。以後隨著時代的推移,政體的更替,教育方針、政策、學制的改變,校名數易……。但萬變總不離其宗,“鳳池繼美,三牧流芳’的源流史實,百多年來一直首載三牧史冊,讓我三牧學子永遠銘記始,繼承發揚,代代頌讚!本“史志”內容,以“書院時期”;“學堂、學校時期’順序綜述180年校史發展脈絡,沿革及其變遷,並附錄“書院章程”、奏稿、諭旨等原始資料以資佐證、考略。由於歷史久遠,資料散失並或有謬誤,有待今後繼續探索、補遺、更正。

第一節 書院時期

書院為樂育人才之地,是我國古代公眾教育制度的一種,類似學校的教育機構。我國最早官辦書院始於唐、盛於宋,自兩宋至元、明、清千年之久,對於歷代文化的發展,確有一定貢獻。古代書院都有教學行政組織、領導班子,有學田作為經費來源,經濟獨立,供學生膳食並按所制定的院規、教學計畫、課程設定等進行有序的教學和生活。書院的主持人古稱“掌教”或”主講”,明代稱“山長”,謂其尊同山嶽。

古代書院大約可分為(一)講學的書院(二)廟祀的書院(三)課士的書院三種類型。清代州全省性課士的書院有鰲峰、鳳池、正誼、致用四所,稱為省城四大書院。鰲峰、鳳池兩院,是教育生員和童生:正誼書院主教育舉貢;致用專門研究經史兼教舉貢生員、其對象各有不同。 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清廷明令“廢除科舉,廣設學堂”;“改書院、辦學堂”的改革措施,從而福州各書院也就逐漸轉為改辦學堂講授新學,書院自此全部消亡。

一 鳳池書院

福州第一中學的前身一鳳池書院,創建於(清)嘉慶二十二年(公元1817 )為福州省城著名的四大書院之一。距今(1997)180年。由於當時文化逐漸發展,士子增多,省會所在地僅有一所全省性的“鰲峰書院”不能滿足讀書人的需求,為了廣育人才,總督汪志伊、鹽法道孫爾準選擇城內風池裡的三牧坊興建書院,初名“聖功書院”有講堂三楹十二間,專門教育生員和童生。書院初設,鏇緣經費無著,幾復荒廢。到了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人鹽法道吳榮光積極籌措,捐俸倡率,經費才有著落。道光元年八月十四日前督憲、巡撫顏檢批准在案,以所在地為鳳池裡(今東街、東大路,原來狀元許將所居故宅之地得名),遂把“聖功書院”改名“鳳池書院”。此時鹽商薩重山、林世通等捐資,改建門樓官廳,添造橫舍,撰碑文、樹碑石,以垂久遠。道光二年,鹽法道王楚堂捐俸建“仰止樓”五楹,以祀宋儒陳古靈、陳季慈、周公辟產宏中、游定夫、楊龜山、王信伯、李忠定、林拙齋、羅豫章、李願中、李西山、胡康侯、胡籍溪、胡致堂、胡五峰、劉屏山、劉白水、朱元晦、蔡西山、蔡九峰、黃勉齋、陳北溪、廖子晦、真西山;明儒陳布衣、蔡虛齋、黃石齋共二十八位。並增建講堂,收藏書籍。道光三年間前督憲趙慎畛又倡捐拓展“鳳池”,經營一切,自此鳳池書院規模大備,人文蔚起,多士觀摩,鼎盛一時,實與鰲峰書院並駕齊驅。五年,鹽法道朱桓清、總督趙慎畛、巡撫孫爾準捐俸在離講堂幾步遠的地方建軒,總督趙慎畛題匾取名“佳土軒”。六年,布政使司吳榮光在“佳士軒”之南建“樹人簃”,又增拓學舍多間,捐置書籍二千餘卷。八年,鹽法道竇欲峻捐棒作童生獎學金。由於官府倡導,士、商捐錢的更多,養士額比過去成倍增長。十八年,回縣貢生何恭崇、儒土柯恆喜、舉人何則賢等共捐紋銀820兩。二十年,又共捐錢三乾緡充膏火費。

鳳池書院有講堂十二間,學舍三十餘間。院內一路梅柳夾植,松竹掩映,園林優美。院後還有花塢、荷地。他的左邊有宋代種植的兩株古荔枝樹。院內亭、榭建築多仿蘇州園亭式樣,其中如“翠竹軒”/‘樹人抵’/‘佳士軒”/‘橫經精舍”/‘藤陰書屋”等,構造尤為精美,山長多邀集名流,觴味其中。院中廳、堂、亭、榭懸掛許多楹聯。(清)楊平叔所書楹聯:“他浴文禽,從羅舍夢裡飛來,覽憑苑林翔吉宇/’;“鳳鳴翊鳳,向劉勰筆端流書,遷喬阿閣聽和聲/’有些楹聯則是山長抒發自己情懷,舞文弄墨,和書院毫不相干。例如山長郭柏蔭(字遠堂)原系京官,因丁憂回籍,充任鳳池山長,想不再出外做官,於是撰聯一對,“文酒過從,喜蔗尾景佳,菜根味美/’“衣冠脫略,看投林鳥倦,出帕雲閒/’所以聯中有“菜根味美”和“鳥倦雲閒”等語。但此人官心不死,又一聯說:“薄宦歸來,萬里江湖猶戀閾/’;“故人健在,一堂風雨此談心/’由於他“戀閾”,終又出山做官,一直做到湖北巡撫。

鳳池書院的組織、經費來源、招考對象、甄別試和月課的手續、內外課錄取的名額以及膏火獎金的數目,都和鰲峰書院相似。書院名師很多,第一任山長趙在田,他教生員、童生首先要修養品德,其次才是道藝、文章。次任山長魏敬中。勤於工作,受到生員的愛戴。戊戌政變(光緒二十四年,公元 1898年)後,全國知識分子思想一新,山長陳璧,他們在書院中提倡實用,學風有所轉變。末任山長曾宗彥,於清光緒二十五至二十七年(189一1901川司以在籍翰林出身的侍御身份出任該職。曾宗彥思想和行動上屬於維新派,同情支持戊戌變法,積極參與“六君子”之一的林旭等主持籌辦、在北京福建會館成立的維新組織“閩學會”並成為骨幹之一。變法失敗後,自感已無能為力,返回故里頤養天年,卒於民國初期。鳳池書院歷時85年,前後山長十二人,書院歷史至此宣告結束。

科舉廢止後,鳳池書院改為全閩大學堂,首任山長葉在傳。1903年改名福建高等學堂,先後繼任的有陳寶琛(第二任1905-1906);第四任:19O8-19O9兩任);林炳章(第三任19O6一19O8)陳培輥(第五任:1909一1911),一至五任的四位監督(校長)均為(清)進士、翰林出身。1911年10月,武昌起義,民國建立,陳培錕調任道尹,由本堂第一期畢業生、日本高等師範畢業的王修出任監督。1912年1月教育部令學堂一律改稱學校,監督改稱校長。自1915年起改名福建省立第一中學,後又數易校名,1952年8月定現名“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學”至今。

二 正誼書院

正誼書院的前身“正誼書局”,址設福州城內新美里(今城內黃巷人這所書局是閩浙總督左宗棠在清同治五年(1866)所創立。書局以校、刊理學總集為主要任務,選舉人和五貢(拔貢、優貢,副貢、恩貢、歲貢)百人入局工作,月發津貼銀五兩,中間寄託“養士”、“勸學”之意旨。總計刻成書籍五百二十五卷,定名為《正誼堂全書》

後來地方紳士楊慶深、沈葆楨聯函鎮閩將軍英掛,請求改書局為書院,專教十郡的舉人、貢生。時兼署總督的英柱接受他們的建議,決定購買駱舍鋪(現東街省立圖書館舊址)民房改建書院,到清穆宗同治九年1870)書院建成。取漢儒董仲舒語“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之意,又因書院由正誼書局演化而成,所以定院名為“正誼書院”。書院經費除以正誼書局原有經費為基礎外,另撥一筆官帑補充。

正誼書院建築樸素大方,與鰲峰、鳳池兩院構造風格不同。院大門上有一塊字徑盈尺青石刻的橫匾,上鐫“正誼書院”四個大字,是當時閩籍書法家鄭世恭所書,強孝胥之父)該匾額現還嵌於福建省立圖書館後進正門上,另一複製原大青石匾嵌乾福州一中校園碑廊上。書院有大講堂,而無學舍,後進五間排全座為山長住宅、右邊有大客廳一座,中懸首任山長林鴻年所撰並書的對聯:“客皆當代要津,到此地只談風月”;“我本昔年都講,願諸生共筮雲雷”以易經久“雲雷屯君子以經綸”,謂有才以經世人書院每年二月上旬開始招考,投考資格以舉人和五貢為限,不收卷資,不許冒名頂替,每年報考約四、五百人。每年二月十五日以前,由總督、巡撫親臨書院(初在貢院)主持元考。經評定甲乙後,錄取內課(超等)十五名,每名給膏火銀四兩;外課(特等)八十五名,每名給膏火銀三兩;附課(一等)一百名,不給膏火(原定內外課名額統共只有一百名。)書院規定每年從元考錄取後開課,十二月初二散學。散學時總督、巡撫親臨參加散學儀式,學員要穿冠服隨班行禮。

書院規定每月考課兩次,初二為師課,十六日為官課。師課由山長主持,課題以制藝和試帖詩為主。官、師各課,考列在一、二十名之內的,都另有獎賞。

正誼書院首任山長是道光十六年1836)狀元林鴻年,曾任雲南巡撫。太平軍初起時,襲雲南邊境,鴻年初次聞警,便棄城而逃,所以被劾去官。回籍後,充正誼書院山長。雖然他常以“狀元”二字梗於胸中,脾睨一切,但在書院主講十九年,還是造就了很多人才。士子中如葉大焯、陳寶深、林纖、陳衍、吳增棋等皆是當時待出人才。所以正誼書院對於晚清文學界起了推進的積極作用。

學堂、學校時期

一 新學沿革

(一)“全閩大學堂”、“福建高等學堂”(校)時期:1902.5--1914.12)

1901年(清光緒二十七年),時值辛丑簽約,清廷迫於內、外形勢,提倡變法維新。廢除科舉,興學育才,實行教育改革。1901年 9月14日,大清德宗景(光緒) 命各省“改書院、設學堂”,推行新學。1902年 4月 9日(光緒二十八年壬寅三月辛酉)光緒皇帝諭旨批准設立福建省第一所官立新型學校“全閩大學堂”,堂政直屬總督府管轄。1902年3月24日舉行開學典禮,5月 8日正式上課。

1904年 1月學部頒發《學務綱要》規定:“京師設大學堂,各省只設高等學堂,高等學堂作為大學預備科”。全閩大學堂遂改名“福建高等學堂”。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1月,教育部令學堂改稱學校,監督改稱校長,停止正科招生,校名改稱“福建高等學校”。直屬福建省巡按公署(福建省政府)管轄,具體由福建省教育廳直接領導。

(二) 福建省立第一中學時期:(1915.1—1927)

民國四年間(1915年1月)福建高等學校遵照省令改稱“福建省立第一中學”。預科生轉為中學生,秋季始業,學制四年,開始統用國語教授。1922年9月,根據第七次全國教育會議改革學制系統,我校首先試行中學六年,高、國中分段的“三三”制。

(三)“省立第一初級中學”、“省立福州初級中學”時期:(1927.1—1929.8)

民國十六年(1927年1月,福建省臨時政務委員會,對全省公立中學進行調整,將我校高中

班級併入省立第一高級中學及省立理工中學,又將停辦的華僑中學、女子師範學校的國中班劃歸我校,本校自此始有女學生。校名改為:“省立第一初級中學”。次年10月,省立第二初級中學併入我校,設二部。1929年1月易名“省立福州初級中學”。

(四)省立福州 中學時期:(1929.8一1939.8)

1929年8月,復辦高中班,定名“福建省立福州中學”。這時,福州女子初級中學、省立福州高級中學和初級中學均併入我校。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1938年省政府決定我校內遷沙縣,在沙縣城關文廟辦學,並在洞天岩設分校,作為國中部校舍,逐步轉入戰時教育體制。

(五)省立福州高級中學時期:(1939.8—1946.1)

1939年8月,奉命分置高中、國中兩校,一為“省立福州高級中學”,校址仍在文廟;一為“省立福州初級中學”,新立校址於沙縣洋溪,兩校各自獨立。

(六)省立福州中學時期:(1946.1—1949.8)

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1946年I月學校遷回福州三牧坊原址,增設國中班,復稱“福建

省立福州中學”。

(七)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學時期:(1949.8—)

1949年8月17日福州解放。9月中旬省人民政府派軍代表接管學校,執行“維持原校,逐漸改造”方針。學校由省教育廳直接領導,10月12日舉行正式接管典禮暨開學式。1951年4月改稱“福建省福州中學”。1951年8月l日正式定名為“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學”至今。1952年2月,福建省教育廳委託福州市人民政府領導,直接由福州市文教局管理。1952年8月建立中共福州一中支部並收歸省教育廳直接管轄。1953年7月省教育廳確定我校為首批10所省重點中學之一”。

1969年6月.在文革期間下放福州市宣教組,並由福建省農械廠領導與管理。1979年3月1日收回福建省教育局管理,恢復校長責任制,重新確定我校為首批辦好的16所省重點中學之一。
早在1938年的全國大學首次統一招生考試中,學校即被列為全國最優的十所中學之一,受當時教育部傳令嘉獎。1940—1944年連續四年全國會考成績合格率高達99%,其中成績優秀、免考保送升學者佔畢業生總數36.65%,被各大學公認為全國中學之冠。1957—1959年連續三年獲得全國聯考紅旗,使福州一中進入一個輝煌時期。1960年榮獲“全國文教系統先進單位”稱號。1963年被定為福建省首批辦好的十所重點中學之一。1979年以辦學成績優異受國務院“通令嘉獎”。1986年再次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單位”。1993年被確定為全省第一所一級達標中學。

校風簡述

福州第一中學福州第一中學
學校名師薈萃,教風以“嚴、實、活”著稱,一批學者型、專家型的教師已經構成師資的核心力量,特級教師25人(含已退休),高級教師已占教師總數的46%。長期以來,福一中歷任校長都始終堅持著當時最先進的辦學理念,知名的校長中有前清溥儀的帝師陳寶琛,有被聯合國亞太教科文組織列為當代教育家的陳君實。80年代初,學校即以“基礎教育必須展望二十一世紀,教育必須進行全面改革”為指導思想,確立為未來培養創造性的勞動者,培養具有優良素質和健全人格的經濟、政治、科技、文化、軍事精英人才為目標,提出以培養基本行為道德規範,從自然人轉變為社會人,學會關心,學會共存,作為育人之本;在教學方面,則提出變“雙基”為“三基”,增加了“基本科學思維方法”的訓練要求。學校嚴格控制學時數,學科嚴格控制作業量,在正常的課業負擔下,使學生能積極主動、生動活潑地得到發展。學校歷年聯考成績都穩居福建省前茅,向全國重點高校輸送了大批優秀畢業生;學生參加全國各項競賽屢獲佳績,並已奪兩面國際奧賽金牌、入圍INTER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在中學生體育賽事中,已連續多年團體奪冠;學校音樂會向社會公演,受到廣泛讚譽。為此,以 “今日我以一中為榮,明日一中以我為榮”口號激勵自勉的福一中學生不僅以高升學率引人注目,更以基礎知識紮實、知識面廣、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受到了高校的廣泛歡迎,贏得了社會的高度讚譽。

名人校友

百年薪傳,英才輩出。校友中有12人先後當選兩院院士,他們是:新聞學家、哲學家、作家鄧拓,固體物理學家馮端,天體物理學陳彪電化學田昭武寄生蟲病學家唐崇惕,中醫心腦血管學陳可冀數學家林群核物理學王乃彥,攝影測量與遙感專家王任享,數學家劉應明,電子學家李幼平。此外還有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周汝吉。校友中還湧現出很多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的傑出人物,如林覺民等等。

教育質量

近年來,學校十分重視辦學軟、硬條件的不斷改善。為適應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導下,注重並加強教育、教學科研工作,學校專門成立“學術委員會”,下設“教育科學研究室”、“現代教育技術中心”,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中心,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目前學校圖書館藏書豐富並全部實現電子化管理。“數字校園”已初具規模,校園網四通八達,擁有500個上網終端的校園網和新建成的“福州一中網站”,不僅可連線到校園內所有教室、實驗室、圖書館、辦公室,而且網路中心裝備有豐富的教學資料庫、電子備課系統、仿真實驗室、數位化圖書等軟體,供廣大師生隨時使用。遍布各學科的多媒體演示教室、多功能電子閱覽廳等硬體也設備齊全。校內6500系列的主交換機和3500普通交換機構成的主控樞紐,可連線到教職工的每家每戶,實現了千兆到樓,百兆到桌面的高速通道,充分發揮了校園網的應有效益。

未來發展

“創建全國一流、國際知名的示範性高中” ,成為全省高中課改的實驗基地、基礎教育的科研基地和國際教育合作與交流基地,是福建省政府、省教育廳為新世紀福一中的發展提出的思路,在“保留舊址,適度發展”的基礎上,征地200多畝、投資1.87億元,在烏龍江畔的福州地區大學城建設福州一中第二校區,將於2004年秋季面向全省正式招生。為此,學校正努力與時俱進、跨越巔峰、再鑄輝煌。 讓我們祝一中的明天更好!

成績榮譽

年 份 獎項稱號 授給單位
1958 福州市《勞衛制》衛星校 市體委
1959 省體育先進單位 省體委
1960 全國文教系統先進單位 國家教委
  省先進單位 省政府
1962 市體育先進單位 團市委、市教育局、市體委、市總工會
1975 省民眾體育先進單位 省體委
1977 市衛生先進單位 市革委會
  市體育先進集體 市教育局
  市中、國小先進集體(校辦工廠) 市教育局
1978 市紅旗單位 市革委會
  市衛生先進單位 市革委會
  市計畫生育先進單位 市計生委
  市衛生先進單位 市愛國衛生委員會
  市教工幼托工作先進集體 市教育工會
1984 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 省教育廳
  省、市第二屆“學校音樂周”音樂工作先進學校 省高教廳、省(市)教育廳(局)團省(市)委、省(市)音協
  省電化教育先進單位(電教組) 省教育廳
  省計畫生育先進單位 省教育廳計生小組
  市教育系統先進集體 市教育局
  市民眾體育先進單位 市教育局、市體委、市委宣傳部
  市精神文明先進集體(音樂組) 市教育局、市教育局、市教育工會
  市文教系統先進集體(藝術組) 市教育局
  市先進集體(語文組) 市教育局
  優秀歌詠團隊 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局
  市“振興中華歌詠大會”優秀合唱團
1985 省教育系統先進單位 省政府
  省直機關先進黨支部 省直機關黨委
  市教育系統先進單位 市教育局
  市民眾體育先進單位 市教育局、市體委
  市教育系統先進集體(衛生室) 市教育局
1986 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86.1 2) 團家教委、教育工會全國委員會
  省、市第四屆“學校音樂周”活動先進單位 省高教廳、省(市)教育廳(局)省(市)文化廳(局)、團省(市)委、省(市)音協
  省教育系統先進單位 省教育廳
  市教育系統先進單位 市教育局,市教育工會
  市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生物組) 市教育局
  市教育系統先進集體(衛生室) 市教育局
1987 全國中、國小實驗室和儀器工作先進集體 國家教委
  全國青少年“尋偉人足跡,學雷鋒精神”理想教育活動組織獎
  中學竺可楨教書育人獎 浙江大學
  ???市.第五屑“學校音樂周”音樂教育工作先進單位 省高教廳、省(市)教育廳(局)
  省直機關先進黨支部 省直機關黨委
  市第20屆先進單位 市委市總工會(市評模委員會)
  市教育系統先進單位 市教育局
  省中學思想教育創新實踐活動一等獎 市教育局
1988 省先進單位 省政府
  省中、國小實驗室和儀器工作先進集體 省教委
  省計畫生育工作先進單位 省政府
  省第二屆中學生昆蟲競賽先進活動單???
  省直機關先進黨支部 省直機關黨委
  省教育系統工會先進集體(88.12)
  省、市第六屆“學校音樂周”音樂先進學校 省(市)教育廳(局)、省(市)文化廳(局)、團省(市)委、省(市)音協
  87、88年度市雙文明先進單位 市委、市政府
  覆普通中學勞動技術教育展覽先進單
1989 全國學校衛生工作先進集體 國家教委
  文明單位 省委、省政府
  省精神文明建設先進集體 省委、省政府
  省計畫生育先進集體 省政府
  省普教系統電化教育先進集體 省教委
  省直機關精神文明建設先進集體 省直機關文明辦
  市精神文明建設先進集體 市政府
  市中學計算機教育先進集體 市教委
  夏帶通中學勞動技術教育展覽先進單 市教委
  省、市第七屆“學校音樂周”先進單位 省(市)教委、省(市)文化局等
1990 省計畫生育工作先進單位 省政府
  全省第八屆“學校音樂周”活動先進單位 省第八屆“學校音樂周”領導小組
  市中、國小生科技節活動先進集體
1991 90—91年度繼續保留省直機關精神文
  明建設先進集體 省直文明辦
  第九屆“學校音樂周”活動先進單位 市委宣傳部、市教委、市文化局
  市教育系統先進單位 市教委、市教育工會
  市文明單位 市委、市政府
  創建安全活動合格單位 市政府
1992 計畫生育工作紅旗單位 省教委機關計生領導小組
  省“學校音樂周”活動十年總評先進單位 省委宣傳部、省高校工委、省文化廳、省廣播廳、省教委、省文聯、團省委
  第二屆省中學生德育夏令營特等獎 省教委
  市“社會主義好”系列教育活動優秀組織獎 市委宣傳部
1993 全國“尋偉人足跡、學雷鋒精神”讀書活動組織獎 國家教委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省普通中學一級達標學校(93.10) 省教委
  省德育夏令營活動特等獎 省教委
  幹部檔案工作先進單位 省教委
  計畫生育工作先進單位 省教委機關計生領導小組
  91_~93年度市文明學校 市委宣傳部、市教委
  市德育先進集體 市教委
  市92 93年度德育研究工作先進集體 市教委
  省中、國小文明學校 省刨建精神文明學校領導小組
1994 全國青少年“祖國萬歲”讀書教育活動組織獎 國家教委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全省幹部檔案管理工作先進集體 省委組織部
  省文明學校 省直機關精神文明建設領導小組
  省直機關先進黨支部 中央福建省委
  市文明學校 市委、市教委
  市老年人“康樂杯”比賽連續4年榮獲冠軍 市教委、市教育工會
1995 省電化教育先進集體(95.10) 省教委
  94—95年度德育先進集體 市教委
  市工會財會工作先進集體 市總工會
  先進基層黨組織(95.7) 中共福建省委
  全國青少年“中國精神”讀書活動優秀 國家教委關心下一代工委會
  紀念抗戰勝利50周年老園丁歌詠比賽特等獎 市教委
  1995年福州市聯考工作目標管理先進考點(95.12) 市高招辦、市教委
1996 省體育衛生工作先進學校 省教委、省體委、省衛生廳
  94—96年度先進黨組織 中共福建省直機關工委
  市第十屆教工“耕耘杯”田徑運動會體育道德新風尚 市教委、市教育工會
  繼續保持省級文明單位 省政府
  第三屆蘇步青數學教育獎(數學組) 蘇步青教育獎評審會
1997 1995--1996年度福州市教育工會先進女教職工集體(福一中婦委會) 福州市教育工會
  1995--1996年度先進婦女組織(福一中婦委會) 省教委機關黨委人事處
  1997年福建省普通中學先進教務處(福一中教務處) 福州市教委,市教育工會
  1992--1996年福州市老園丁康樂懷五連冠(福一中老協) 福州市教委、市教育離退休協會
  1995—1997學年度德育工作先進集體 福州市教委
  “迎回歸、頌祖國’’歌詠比賽一等獎(校教工合唱團) 福建省委教育工委
  1997年康樂杯老園丁健身活動團體總分第一(福一中老協) 福州市教委,市教育工會
  1997年康樂杯老園丁健身活動六連冠(福一中老協) 福州市教委,市教育工會
  全省“班班有歌聲”合唱一等獎
  1996—1997年度福州市青少年科普工作先進集體(一中“三小”活動小組) 福州市教委、市科協
  第六屆(1996—1997年度)福建省級文明學校 福建省委、省政府
  省級達標中學圖書館 福建省教委
  第五屆(1994--1995年度)福建省文明學校 福建省委、省政府
1998 福州市第l2屆教工“耕耘杯”團體總分第5名 福州市教委
  1997年度計畫生育工作先進單位 福建省教委機關、計畫生育領導
  福建省普通中學勞動技術教育先進集體 福建省教委
  第七屆康樂杯老園丁健身活動團體總分第一名(七連冠) 福州市教委、福州市教育工會
  福州市文明學校 中共福州市委、福州市人民政府
  全國中、國小生文藝匯演合唱國中組二等獎(校合唱團)
  福州市首屆中、國小生奇美杯豎笛比賽合奏一等獎
  福州市首屆中、國小生奇美杯豎笛比賽優秀組織獎
1999 省教委五好支部 省教委機關黨委
  省教委機關先進黨組織 省教委機關黨委
  1999年福州市普通聯考目標管理量化評估先進考點 市高等學校招生委員會
  福州市第三屆中國小合唱二等獎
  省推行《國家體育鍛鍊標準旅行辦法》先進單位 省教委、省體委
2000 福州市98-99學年推行《國家體育鍛鍊標準施行辦法》先進集體 市教委、市體委
  第七屆98-99年度文明學校 省委、省政府
  福州一中工會女工委98-99年度先進集體 中國教育工會福建省委員會
  福建省中學生電聲杯英語口語電視比賽團體高中組一等獎 省教育廳
  首屆福州市融僑杯英語演講大賽高中職專組織獎 市教委、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市晚報社、市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全國中國小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2001 第三期全國中國小骨幹教師中學英語國家級培訓班(授課) 福建省師大外國語學院
  學生林辛凡在2000年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一等獎 國家基礎教育實驗中心外語教育研究中心、中國教育學會外語教學專業委員會
  被市教委評為福州市學校音樂周先進單位 市教委
  2001年福州市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先進考點稱號 市高等學校招生委員會
  2001年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 市古樓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
  先進教工之家 中共福建省教育工作委員會、省教育廳、省教育工會
2002 第十七屆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優秀組織獎 省科協、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環境保護局、省體育局、共青團福建省委員會、省婦聯
  獲2002年市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質量管理先進考點稱號 市高等學校招生委員會
2003 獲教育廳直屬機關2000-2001年度先進黨組織 中共福建省教育廳直屬機關委員會
  市第五屆學校美術周先進集體 市教育局
  2001-2002年度教育科研先進集體 市教育局
  福建省第八屆2000-2002年度文明學校 省委、省政府
  省先進教育工會 中共省教育工作委員會、省教育廳、省教育工會
  第二屆《海峽兩岸知識大賽》優秀獎 中央電視台、中天電視台
  市四十二屆中國小生運動會市區高中組足球錦標賽第三名 市教育局局、市體育局
2004 2004年福州市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管理先進考點 市高等學校招生委員會
  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學會員單位 省誠心誠信促進會第一屆理事會
  福建省中學生體育協會副會長單位
   2004年度省教育廳直屬單位先進團組織 省教育廳直屬單位團委
  模範職工之家 省總工會
  市2003年度紅旗團委 共青團福州市委員會
2005 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先進學校 全國計算機學會
  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優秀學校 全國第九屆中學生運動會
  “首批中國人民大學優秀生源基地”榮譽稱號 中國人民大學
  福州市第十八屆教工耕耘杯體育競賽女教工才藝比賽團體總分第八名 市教育工會
  中央電視台希望之星英語風采大賽最佳組織獎 中央電視台希望之星英語風采大賽福建組委會
  省教育廳直屬學校慶祝建黨85周年紀念長征勝利70周年歌詠比賽二等獎  
  教育廳直屬機關先進團支部2004年度 教育廳直屬機關團委
2006 教育廳直屬機關先進團支部20045年度 教育廳直屬機關團委
  宋慶齡少年兒童科技發明示範基地光榮稱號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中國發明協會、中國教育學會、全國少工委
  國際空間科學與信息技術省少年培養計畫“朝陽計畫”基地 聯合國教育、科學與文化組織、國際空間信息技術培訓研究院北京大學
  2004-2005年度先進基層黨組織 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直屬機關黨委
  平安校園 省綜治辦、教育廳、公安廳

校園風景

福州第一中學 福州第一中學
福州第一中學 福州第一中學
福州第一中學 福州第一中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