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順縣第二中學

富順縣第二中學

富順縣第二中學(FuShun County No.2 Middle Sch{ool),簡稱富順二中,始建於公元1903年(清光緒29年)}。學校位於富順縣城的北十字嶺,占地面積237畝,建築面積5.7萬平方米。體現了古老與現代的和諧統一。2013年12月23日,四川省教育廳正式批准富順二中成為“四川省一級示範性普通高中”。2016年8月數據顯示,在校學生7800餘人,教職工360餘人,其中特級教師5人,高級教師152人,四川省優秀校長1人,自貢市名校長2人。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富順縣第二中學富順縣第二中學
1903年,富順縣官立中學一堂,這是四川省富順第二中學校的初名。
1906年,富順縣官立中學一堂正式更名為富順縣中學堂,學制五年。
1913年,富順縣中學堂更名為富順縣立中學校,學制四年。
1925年,富順縣立中學設立女生班於川主廟。
1926年,富順縣立中學更名為富順縣立初級中學,簡稱“富中”或“縣中”,女生部改於城內原江陽書院。
1933年,富順縣立鄉村師範學校併入富中,共招生四年。
1935年,富順縣立初級中學更名為富順縣立中學,學校招收高中班,實行男女同班,班址設城內城陛廟,改國中每期男生招兩個班,女生招一個班。
1937年,城煌廟內的女生班遷往羅浮洞“建新文藝社”,高中班遷回十字嶺本校,改設高中部和國中部。城陛廟內設富順縣立中學校分部,容納國中每期第二班學生。
富順縣第二中學富順縣第二中學
1942年,附設簡易師範科。
1943年,撤銷城隍廟分部,合併入十字嶺本校。
1945年,將簡易師範兩個班劃撥給新成立的富順簡易師範學校。
1950年,學校更名為富順縣中學。
1953年,經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定名為四川省富順第二中學校。。
1980年,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列為全省首批辦好的42所重點中學之一。
1989年,學校被列入《中國著名中學》一書。
1996年,評為省首批達標的重點中學,省傳統體育項目學校、省衛生先進單位。
1997年,評為省校風示範學校,省藝術教育先進學校。
1998年,評為四川部門綠化百佳單位,市園林式單位,德育教育先進學校,常規管理合格學校,優秀業餘黨校。
2003年,正式命名為四川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
2003年,正式命名為全國綠色學校

學校設施

老校門老校門
富順縣政府、學校、社會共投資2000萬元以上,極大的改善了辦學條件,建造了美麗漂亮的園林式校園,安裝了省內一流的校園網路系統,修建了專用圖書館,配置了現代化的理化生實驗室和音體美衛專用設施,以及功能齊全的學生生活中心,標準化運動場,設備一流的綜合樓,宏偉的文化廣場,這些為學校的教育和教學提供了重要的物質保障,使富順二中成為了一所現代化的中學。投資1000萬餘元的主體教學樓——崇學明樓於2008年2月建成並正式投入使用,使富順二中的辦學條件又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師資力量

據2016年8月學校官網顯示,全校教職工366餘人,優秀碩士和本科畢業生近100名,特級教師5人,高級教師152人,四川省優秀校長1人,自貢市名校長2人,獲國家創造發明三項專利1人,全國表彰教師10人,省市先進教師55名,省市縣骨幹教師30人,省市縣名教師26人,市縣拔尖人才13人等。

特級教師名錄

教師姓名 畢業院校
鍾曉河 西南大學地理教育專業
陳剛 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
何啟彬 西南師範大學研究生
胡婉霞 重慶師範大學歷史系
馬發陽 西南師範大學英語系

學校成績

學生成績

富順縣第二中學富順縣第二中學
高考成績
2000年,學生胡馨月、王國松分別奪得自貢市文、理科狀元的桂冠;2001年,學生王孝飛再次奪得自貢市理科狀元的桂冠;2002年,學生鄒文博獲得自貢市文科狀元;2003年,學生陳漢獲得全國高考四川省理科狀元。2007年學校高考本科上線891人,其中重點本科上線284人(不含體藝生),均居自貢市第一;被北大、清華、人大、科大、上海交大等全國十大名校錄取近20人。2007、2008、2009年,高考重本、三本上線人數均居全市第一,連續三年獲自貢市省級以上示範高中教學質量一等獎,連續三年獲縣教育局年終綜合評估考核“優秀”等級。2010年,高考本科上線1153人,居全市第一,居全省第21位,其中楊忠平同學被北大錄取。
2011年,高考本科上線1090人,居全市第一,二本上線665人,。全縣理科前10名富順二中10人,全縣文科前10名富順二中5人。2012年高考3名同學被清華,北大錄取。2014年,學生張華英奪得自貢市文科狀元,並進入四川省文科前十名,被北京大學錄取。
2015年,富順二中高考2人上清華北大預測線;重本上線337人,超目標任務137人,居全市第一名;富順二中本科上線1068人;全市文理科前十名,富順二中占9人;全市文理科前二十名,富順二中占12;600分以上28人。
2016年,富順二中高考600分以上48人,理科尖子班重本率均超過98%,重本上線370人,本科上線1026人。
奧賽成績
1992年以來,各類競賽獲獎學生總數達4231人次。2001年-2010年,有299人獲全國獎,其中一等獎28人,二等將93人,三等獎178人,有466人獲省級獎,其中一等獎102人。高2002級學生郭敬明獲四川省第10屆科創發明一等獎;高2008級學生黃杉獲2007年全國數學聯賽國家級一等獎;高2009級學生王世權獲省“中科生物英才獎”第一名;高2010級楊璇於2008年獲全國語文報杯作文大賽全國特等獎;初2011級學生張賢依獲全省科創大賽一等獎。
體育競賽
高中男籃在自貢九年(2002-2010)拿第一,在四川三次(2007-2009)獲冠軍;2006年全國中學生羽毛球錦標賽高2007級學生饒聞宇男子單打、雙打奪冠,2008、2009年四川省中學生羽毛球賽學校羽毛球隊國中男、女團體稱雄(其中2009年共獲8枚金牌,全省第一)。
藝術獲獎
2007年,參加省、市、縣各類文藝比賽均獲得優異成績,其中在四川省第三屆中小學生藝術大賽中,獲得一等獎3人,二等獎3人,三等獎1人。2011年,四川省“藝術人才大賽”學校共獲9個一等獎,4個二等獎,18個三等獎。2008年,高2009級學生盧致參加“世界華人藝術大賽”總決賽,獲聲樂(通俗)項目少年組金獎。2010年,高2010級學生周夢蘭繼世界華人藝術大賽奪魁後又獲“富順青年歌手大獎賽”冠軍;初2010級學生王涵獲得四川電視台“百萬大明星”才藝大賽金獎;在“2011年世界旅遊小姐中國四川冠軍總決賽”中,高2013屆學生余冰瑤獲“十佳旅遊形象大使”稱號 。

教師成績

特級教師潘澤彬領銜的省級教研課題《中學環境教育的實踐研究》獲2005年省政府教學成果一等獎;化學實驗教師張健獲三項國家發明專利;據2016年8月學校官網顯示,教師中有8人參與編寫了11本校本教材。

所獲榮譽

據2016年8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在縣級以上科研立項18項,省級以上科研立項5項,市級2項,獲得全國獎3項,省級獎5項。教職工獲得國家專利3項,其中1項獲得51屆尤里卡國際博覽會金獎,在市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300餘篇。1999年以來,學生在各類競賽中獲得全國獎174人次,省級獎292人次,獲得市級獎956人次。2001年學校在全國第六屆青少年生物與環境科學實踐活動中獲四項國家級獎,居全省第一。
1980年,富順二中經四川省政府批准為全省首批辦好的42所重點中學之一;1989年10月,學校被列人《中國著名中學》一書。1996年評為省首批達標的重點中學,省傳統體育項目學校、省衛生先進單位,1997年評為省校風示範學校,省藝術教育先進學校,1998年評為四川部門綠化百佳單位,市園林式單位,德育教育先進學校,常規管理合格學校,優秀業餘黨校。2003年2月被正式命名為四川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2003年被命名為全國綠色學校。先後獲得全國民眾性體育活動先進單位、省衛生先進單位、省藝術教育先進學校、省校風示範學校、省體育傳統項目先進學校、省德育先進學校、省首批科技教育示範學校和省首批綠色學校等榮譽稱號,並成為四川師範大學數學教育實驗基地,西南大學素質教育課題實驗基地和科研教改實驗學校。

文化傳統

校歌

思源碑思源碑
巍巍學府屹立在沱江之濱
經歷了光輝歲月培育出一代代優秀公民
為了爭取民族解放先輩們創立了不朽功勳
為了實現國家富強我們要付出百倍辛勤
團結進取敬業樂群求實守紀嚴肅認真
胸懷遠大理想培養奉獻精神
肩負歷史重任奮進奮進努力奮進
去打開走向未來的大門去打開走向未來的大門

校花

2002年,學校數千名學生通過公投方式選出了學校的校花--紫藤花。學校學生通過投票選之為校花,也正是因為這樣的積極向上的精神和百折不撓的品質 。

校訓

富順二中在解放前制定的校訓是“做堂堂正正的人”,偏重於德;1962年制定的校訓是“根深葉茂,事在人為”,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和創新;1993年總結的校訓是“求是、創新、堅韌、奮進”,強調創新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整合,即和諧發展。1998年提煉出“以人為本,以章治校”的管理思想。2003年提出“堅持以人為本,促進和諧發展,培養創新人才”,注重德才兼備,和諧發展,開拓創新 。

校園文化

富順二中歷來重視培養學生五個方面的能力,即學會學習、學會做事、與人共處、學會做人、學會適應變化。作為一所百年名校,富順二中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優秀的教育傳統,繼承和建設校園文化是學校辦學思想的一個具體體現,也是富順二中的一個辦學特色。為全面促進學校文化建設的提檔升級,學校以“根深葉茂,面向未來”為學校文化建設的戰略定位構建校園文化,對學校的價值文化、管理文化、實踐文化和環境文化等進行了系統整理和建構。

學校社團

學校部分主要社團
英語社 美術社 跆拳道社 藝術社
貼吧社 廣播社 棋魂社 文學社

校園環境

富順二中校園環境優雅,校園內巨樟挺立,紫藤飄香,花木扶疏,樓亭掩映。湖光山色,環境幽雅,榕樹挺立,黃桷飄香。“東坡林”的鳥語與運動場的吶喊遙相呼應,十字嶺的晨曦與“尋夢湖”的金柳相映生輝,古典與現代交融,體現了自然與人文和諧統一。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姓名
職務
鍾小河 校長、黨委書記
陳剛 副校長
羅南弟 副校長
李慶國 副校長
王德銀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工會主席

歷任校長

屆別 姓名 籍貫 職務 任期 學歷 備註
1 何梅森 富順 校長 1950.02-1950.07 四川大學夜讀班畢業
2 謝彥倫 富順 校長 1950.08-1952.08 四川大學中文系畢業
3 曾祥林 富順 副校長 1952.09-1954.05 南京大學畢業 主持工作
4 裴既清 合江 校長 1954.06月至文化大革命期間 金陵大學園藝專修科畢業
5 周德華 合江 革委會主任 1968-1969

6 崔濤 富順 革委會主任 1969-1970

7 曾祥林 富順 校長 1970.11-1982.11 南京大學畢業
8 胡益章 富順 校長 1982.11-1984.09 貴州大學畢業
9 古開國 江津 校長 1984.09-1992.08 南充師範語文系畢業
10 潘澤彬 隆昌 校長 1992.08-2006.06 四川師大數學係數畢業
11 盧健全 富順 校長 2006.06-2013.08 西南師大中文系
12 鍾曉河 忠縣 校長 2013.10- 西南師範大學地理系

知名校友

校友名稱
校友介紹
李宗吾
四川大學教授,中國近現代的思想家、教育家、革命家,著有《厚黑學》一書
許祖熊 黃埔軍校政治部編撰股長,後任國民革命軍第三軍參謀長
曾德林 革命家、教育家,歷任中共瀘縣中心縣委青委書記,四川省委青委委員,中共重慶市新市區委員、組織部長,教育部副部長、黨組成員兼機關臨時黨委書記,中央宣傳部副部長等職。
陳剛
歷任中共川南區黨委委員、內江地委書記,中共四川省委城市工作委員會副書記,中共四川省委書記,中共中央西南局書記處書記兼中央監察委員會西南組組長等職。
黎英海 中國音樂學院副院長、教授,中國著名音樂教育家、作曲家、著名音樂家。
黃楠森 北京大學哲學系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馬哲史學會名譽會長,中國人學學會名譽會長,中國恩格斯學會名譽會長,北京市社會科學聯合會顧問,北京市哲學會名譽會長,中國人權研究會顧問。
甘宇平 重慶市委原副書記、重慶市政府原副市長、國務院三建委原副主任和重慶市政府原顧問。
甘道明 四川省委原副書記,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書記,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委員。
郭敬明
中國知名作家,最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最小說》、《最漫畫》主編。

百年華誕

校慶活動

2003年10月3日上午,富順第二中學在校園裡隆重舉行了百年校慶活動。來自海內外的富順二中校友、嘉賓1萬餘人參加了慶典活動。富順二中初名為富順官立高等國小堂,1903年創建,1953年1月,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定名為富順第二中學至今。

歷史回顧

富順縣第二中學富順縣第二中學
1926年7月的大革命時期,是由當時富順縣立高級國小校國文教師、共產黨員陳澤煌直接領導,以富順縣立初級中學校(現富順二中)為中心建立起來的。
1926年7月,廣東國民政府出師北伐。成立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富順縣特別支部,由陳澤煌擔任書記,團員有唐高遠、黃維德、陳永培、李盛前、張新奇等。後來又聯合縣城各校和鄧井關、趙化鎮、代家寺等幾個國小學生會,成立富順縣學生聯合會。
1926年7月,重慶蓮花池中國國民黨四川省黨部(左派),經吳玉章推薦委派縣人胡鴦章(胡鳴盛,龍洞場人)擔任富順縣黨部籌委委員。胡回縣後.特支根據上級“現階段革命主要通過國民黨左派機構去實現.實行國共合作。”的指示,陳澤煌協同左派教師朱子樵、范襄屏等與胡密切聯繫和合作,推動富順縣黨部(左派籌委)開展各項工作。
1926年後,辦起了簡易報刊,以黨的《嚮導》和團的《中國青年》為榜樣和指導,取名為《展曦》,每周出一次,先編好,星期天輪流派人抄寫,星期一出刊、大造革命輿論。
1927年“蘭·三一”慘案後,國民黨右派死灰復燃,這些人到縣不久,就陰謀霸占特支全力支持的縣黨部(左派)。1926年冬至1927年初,陳澤煌在共青團員和積極分子中先後發展黨員6人,建立黨支部,陳澤煌任書記。後來根據上級批示又建立了中共富順縣委,陳澤煌任書記。後陳在領導重慶地區鬥爭中,於1930年10月遇害。
1931年冬及1932年春,黨的負責人張曉林、劉家明先後叛變,富順黨組織受到嚴重破壞,黨員轉人地下活動,或撤離富順。
1932年初,校長黃為俊虧款潛逃,並攜去學生一伙食款二千餘元,學生罷課,幾乎釀成學潮。
1937年下半年,富中學生吳梅與同學吳勛著等人參加中共黨員聞化魚在自貢組織的讀書會.並在學生中進行革命活動。
1938年11月胡明(又名謝壁)受上級黨組織派遣,由瀘州到富順.很快在富順建立特支,由書記謝壁、吳梅(富中校友)等三人組成,吳梅負責男中(富二中)工作,他們自籌資金,組織“眾聲壁報社”,進行黨的抗日方針、政策和主張的宣傳,收效很好。“眾聲壁報”每周一期,最初僅貼富順大街上,後來把壁報抄下帶到鄉場去貼,擴大黨的影響,後受到國民黨縣黨部干預停辦。胡於1939年5月調到重慶工作,後吳梅也撤離富順,轉赴太行山根據地工作。
1939年9月,共產黨員胡朝芝由川康特委經張秀熟介紹到富順縣中教書,任務是直接由川康特委婦委書記甘棠分派的,組織上打算讓她在富順蹲一段時間之後,負責中心縣委婦委工作。
1939年夏,地下黨員廖君素在富中教書時,組織學生積極參加抗日救亡活動,發動學生給抗日戰士寫慰間信,並向各界人士募捐滷菜一萬壇,支援前線。
1940年,學生何梅森、易奉倩等在校長銀際霖、教師吳漢駿、於北熙支持下,成立“海燈歌詠隊”,演唱抗日救亡歌曲及校園歌曲,鼓舞了師生和富順人民的抗日鬥志。
1940年,富順縣召開中學生運動會,富中師生受到國民黨縣黨部的無理指責,學生激於義憤,在進步教師支持下,藉機痛打叛徒、國民黨縣黨部書記長劉家明一頓。
1941年上期,由教務主任昊漢婆及語文教師吳漢驥發起、校長王楠支持,學校師生組織上演洪深的四川方言劇《包得行》,在校內並步行自貢市上演三天,受到熱烈歡迎,募得的錢款作購買“青年號”飛機抗日之用。
1944年秋,學校師生回響軍委副委員長馮玉祥號召,利用假期排演《雷雨》,在城內岳王廟義演三天,募得法幣二萬餘元,全數捐獻國家抗日。
1945年6月左右,校友朱郁村(後在重慶民眾藝術館工作,已離休)與一些進步教師一起公演進步話劇,協助中國音樂學院來富校友黎英海(現任中國音樂學院副院長、教授)等人組織民歌公演,以揭露敵人,鼓舞人民鬥志。
1947年,城內富中(富順二中),女中(現富一中)等校聯合成立鄧案(即隆昌“立達學園”女生鄧家珍受牛佛五流氓輪姦)後援會,這次鬥爭受到返富校友、共產黨員劉連波(後任重慶市政協主席)及共產黨員李遠播支持,有力地配合了全國“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鬥爭。
1949年6月經董必武指示,由西南局派遣作四川地方軍隊起義工作,經周密部署,12月7日,四川軍閥劉文輝、潘文華、鄧錫候等在彭縣通電起義。建國後劉連波同志先後任重慶工商局長、市委統戰部長、市八屆政協主席等職,1987年6月3日病逝。
高書級校友,解放軍某部排長黃南翼於1979年在對越自衛還擊作戰中,為掩護部隊衝擊中彈犧牲,血灑南疆,榮立一等戰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