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樹

杉樹

杉樹屬松科,常綠喬木,生長在海拔2500米~4000米的山區寒帶上。高可達30米,胸徑3米,樹幹端直,樹形整齊。杉木的品種較多,大致分為三類:一類是嫩枝新葉均為黃綠色、有光澤的油杉,又名黃杉、鐵杉;另一類是枝葉藍綠色、無光澤的灰杉,又名糠杉、芒杉、泡杉;還有一類是葉片薄而柔軟,枝條下垂的線杉,又名柔葉杉。被稱為“萬能之木”。最新的分類法將以前單獨分為“杉科”的植物劃入柏科,只是其中的金松屬被單獨分為金松科。

基本信息


品種分類

1.嫩枝新葉均為黃綠色、有光澤的油杉,又名黃杉、鐵杉
2.枝葉藍綠色、無光澤的灰杉,又名糠杉、芒杉、泡杉
3.葉片薄而柔軟,枝條下垂的線杉,又名柔葉杉

柳杉

又名:長葉柳杉孔雀松木沙欏樹、長葉孔雀松。
形態:喬木,高達40m,胸徑達2m余,樹冠塔圓錐形,樹皮赤棕色,纖維狀裂成長條片剝落,大枝斜展或平展,小枝常下垂,綠色。葉長1.0~1.5cm,幼樹及萌芽枝之葉長達2.4cm,鑽形,微向內曲,先端內曲,四面有氣孔線。雄球花黃色,雄球花淡綠色。球果熟時深褐色,徑1.5~2.0cm。種鱗約20,苞鱗尖頭與種鱗先端之裂齒均較短;每種鱗有種子2,花期4月,果10~11月成熟。
分布:產於浙江天目山福建南屏三千八百坎江西廬山等處海拔1100m以下地帶,浙江江蘇南部、安徽南部、四川貴州雲南湖南湖北廣東廣西及河南鄭州等地有栽培,生長良好。
習性:為中等的陽性樹,略耐蔭,亦略耐寒,在河南鄭州山東泰蔭,亦略耐寒,在河南鄭州及山東泰安均可生長。在年平均溫度為14℃~19杉樹℃,1月份平均氣溫在0℃以上的地區均可生長。喜空氣濕度較高,怕夏季酷熱或乾旱,在降水量達1000mm左右處生長良好。喜生長於深厚肥沃的沙質壤土,若在西曬強烈的粘土地則生長極差。喜排水良好,在積水處,根易腐爛。枝條柔韌,能抗雪壓及冰掛。柳杉為成根性樹種,尤其在青年期以前,大抵根群密集於30cm以內的表土層中,在壯年期後根系才較深;一般其水平根的擴展長度比入土濃度大十餘倍。由於根系不深故抗暴風能力不強。生長速度中等,年平均可長高50~100cm,一般在30齡後則高生長極少,但直徑的生長可繼續到數百年,故常長成極粗的大樹。一般言之,50年生者,高約18m,胸徑約35cm,壽命很長,在江南山野中常見數百年的古樹,高30m,胸徑1.53m,冠幅12m。
園林用途:柳杉樹形圓整而高大,樹幹粗壯,極為雄偉,最適獨植、對植,亦宜叢植或群植。在江南習俗中,自古以來學用作墓道樹,亦宜作風景林栽植。

中國常見種屬

杉木屬

常綠喬木;葉在側枝上排成二列,線狀披針形,邊緣有鋸齒,上下兩面的中脈兩側有氣孔線,下面的組成較寬的氣孔帶;雄球花簇生枝頂,花葯3,藥隔較花葯短;雌球花單生或2~3個集生枝頂,球形,苞鱗大、與珠鱗合生,珠鱗小,先端三裂,腹面基部著生3枚胚珠;珠果近球形或卵圓形,長2.5~5厘米,苞鱗大,革質,扁平,寬卵形或三角狀卵形,先端具硬尖,邊緣有不規則細鋸齒,珠鱗小,具三粒種子,種子扁平,兩側有窄翅。該屬共3種,台灣杉木和德昌杉木分布區較窄,僅產台灣中部以北和四川西南的局部地區。而杉木則廣為栽培,在中國東部、中部亞熱帶中為習見的常綠針葉林樹種之一,是林業生產中的重要速生造林樹種,木材產量占全國商品材的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位置。杉木喜溫、喜濕、怕風、怕乾,最適宜的環境為氣候溫暖濕潤,土層深厚、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黃壤和靜風的谷地。

柳杉屬

僅柳杉和日本柳杉兩種。為常綠喬木,小枝下垂;葉螺鏇狀排列略呈五行,錐形,背腹隆起,兩側稍扁,有氣孔線,基部下延;雄球花單生小枝上部葉腋,而密集成短穗狀,每雄蕊具3~6花葯;雌球花單生枝頂,稀數個集生,每珠鱗基部生2~5枚胚珠,苞鱗大部分與珠鱗合生,僅上端分離;球果近球形,種鱗木質,盾形,上部肥大,邊緣有3~7裂齒,背面近中部有一個三角狀分離的苞鱗尖頭;種子不規則橢圓形,邊緣有極窄的翅。柳杉高大聳直,生長快,壽命長,用途廣,適生範圍較廣,為優良速生樹種之一,在中國亞熱帶諸省區均有栽培。為較喜光的淺根性樹種,但側根非常發達。柳杉要求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年平均氣溫14~19℃,1月平均氣溫在0℃以上的溫暖濕潤氣候,尤其需要空氣濕度大,夏季比較涼爽的海洋性或山地氣候。土壤要求酸性山地黃棕壤、紅黃壤和黃壤。在土層深厚、濕潤而透水性較好的山坡、丘陵生長良好。耐水性差,長期積水或排水不良之地不宜栽植。

台灣杉屬

括特產台灣的台灣杉和分布於大陸貴州、湖北及雲南的禿杉。為常綠喬木,小枝細長、下垂;葉二型,基部下延;老樹之葉鱗狀鑽形,在小枝上密生,並向上斜彎,先端尖或鈍,背腹面均有氣孔線;幼樹之葉鐮狀鑽形,較長,微向上彎內,兩側扁平,先端銳尖;雄球花數個簇生枝頂,每雄蕊有2~4花葯,藥隔顯著;雌球花單生枝頂,苞鱗退化,每珠鱗的腹面基部有2枚胚珠;球果形小,種鱗革質,扁平,上端寬圓常有凸尖;種子扁平,兩側有窄翅。禿杉因生長快,壽命長,乾形端直,材質優良,已作為速生造林樹種正日益推廣種植。為淺根性、中性偏陽樹種,側根非常發達,生於亞熱帶季風濕潤區。產地年平均氣溫11.2~15.4℃,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在雲南高海拔產區冬季可耐-10℃的低溫。土壤為酸性紅壤或黃壤。在氣侯溫涼、濕潤、土層深厚、排水良好之地,最大的年生長量樹高可達2米,胸徑達2.4厘米。

水松

殘遺的單種屬植物,現代分布僅局限於中國廣東、廣西、福建及雲南等省區的局部地區。但久經栽培,在華南、華東、華中地區均有種植,其中廣東珠江杉樹三角洲一帶及福建中部及閩江下游分布較多。水松與落羽杉屬植物一樣,性耐水濕,較水杉、柳杉、杉木更喜溫暖而不耐寒。為陽性樹種,主根不發達,側根入土較深,具屈膝狀呼吸根,常伸出土面或水面,樹幹基部膨大,常成槽柱狀。水松的主要形態特徵為半常綠性喬木;葉有三型:鱗形葉較厚,在枝上輻射伸展,宿存2~3年;線二列狀,秋後脫落;線狀鑽形葉輻射伸展排成三列狀,生於大樹的一年生短枝上,秋後連同側生短枝一同脫落;球花單生於有鱗形葉的小枝頂端;雄球花的雄蕊具2~9(多為5~7)花葯,藥隔大而明顯;雌球花近球形或卵狀橢圓形,有20~22枚很小的珠鱗,每珠鱗的腹面基部生有2枚胚珠,背面有較珠鱗為大的苞鱗;球果倒卵狀橢圓形,種鱗上緣有6~10個三角狀尖齒,苞鱗與種鱗幾乎全部合生,僅先端分離、三角狀而反曲,位於種鱗背面中部或中上部;種子橢圓形,微扁,具向下生長的長翅。[6]

代表植物

德昌杉木

常綠喬木,高達50米,胸徑可達3米,具輪生或不規則輪箋枝,枝端下垂;樹皮暗灰色,深縱裂,片狀剝落。葉螺鏇狀排列,輻射伸展,在側枝上列成二列,線狀披針形,質地較堅硬,維管束下方有1個樹脂道,偶有1-2個邊生樹脂道,長0.8-3厘米,寬2-3.8毫米,先端漸尖,基部寬而下延,邊緣有細鋸齒,上面深綠杉樹色,有光澤,具2條窄氣孔帶,下面有兩條寬白色氣孔帶。雌雄同株;雄球花約40簇生枝頂,圓柱狀長圓形;雌球花單個頂生,近球形;苞鱗大,與珠鱗結合而生;珠鱗先端3裂,腹面具有3胚珠。球果近球開或卵圓形,長2.5-3.2厘米,直徑2.5-3厘米,成熟前灰綠色,成熟時淡黃褐色;苞鱗革質,扁平寬三角狀卵形,先端尖,邊緣有不則細齒,被白粉,種子脫落後宿存;種鱗小;種子卵圓形,扁,長5-6毫米,暗褐色,兩側個膜質翅。分布於四川西南療德昌、米易、鹽源等地海拔1300-2800米地帶。

松杉

松杉植物是植物分類學上松杉綱植物的總稱,屬裸子植物門水杉銀杉禿杉百山祖冷杉,分別隸屬於松科和杉科的四個不同的屬。 

水杉

水杉,為落葉大喬木,杉科單種屬植物,是我國特產的孑遺珍貴樹種。水杉高可達35米,胸徑可達2.5米。其葉為扁平條形,長13~20毫米,互動對生成兩列,羽狀。球果下垂,呈四棱球形或圓筒形,種鱗互動對生,木質,通常為22~28個。水杉主要分布於川鄂湘三省交界處,最早在四川萬縣磨刀溪發現。由於這類植物在中生代白堊紀新生代曾廣布於北半球,第四紀冰期後,其同屬的其它種類已全部滅決,故“活化石”水杉的發現,被認為是當代植物界的重大發現之一。現已普遍栽培,為國內外常見的園林樹種。

銀杉

銀杉,為常綠喬木,松科單種屬植物,為第三紀殘遺種。銀杉高可達20米,葉為條形;生長枝上的葉子長4~5厘米,短枝上的葉子不足2.5厘米。球果為卵圓形或長橢圓形,種鱗13~16個。銀杉間斷分布於越城嶺太平山區大婁山東段,總計30多個分布點,其中三分之一的分布點僅保存有1~2株。銀杉所適宜的生存地點已被其它樹種所占據,因而被迫生存於中亞熱帶海拔980~1870米中山地帶的狹窄山脊、孤立的帽狀石山頂和懸崖、壁縫中。
禿杉禿杉,為常綠大喬木,杉科台灣杉屬。禿杉最高可達75米,葉為四棱狀鑽形,長2~5毫米,排列緊密。球果呈圓柱形或長橢圓形,種鱗21~39個。30年代末,法國裸子植物專家Gaussen根據采自我國雲南貢山的標本而最早發表。禿杉成材快,且材質優良,已被列為速生造林樹種。 

百山祖冷杉

杉樹百山祖冷杉,為常綠喬木,松科冷杉屬。百山祖冷杉高11米;葉子呈條形,長1.5~3.5厘米;球果呈圓柱形,長7~12厘米。70年代,由長期在林業第一線從事科研工作的高級工程師吳鳴翔首次發現。這一新冷杉的發現,填補了我國華東地區無冷杉屬植物分布的空白,對研究古氣候及第四紀冰期具有重要意義。由於這種 新冷杉 僅在浙江南部慶元縣百山祖南坡海拔1700米地帶的針闊混交林中保存4株,並且難於開花結果,因而已被列為世界亟待保護的瀕危植物

栽培技術

杉樹用途廣,經濟價值較高。但按常規的方法種植,一般需要20~30年才能成材砍伐。下面介紹一種速生10年早成材的栽培技巧:
選地 應選擇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濕潤的山腳谷地陰坡種植,因為杉樹是一種喜溫喜濕,怕風怕旱的樹種;種植在肥沃疏鬆的土壤里,杉樹就能速生快長早成材。
煉山開荒 在種杉前年的秋冬季節,要開好防火帶,進行落青煉山;接著隨地勢開成倒傾斜的梯帶,以提高水土保持;然後按1.5×1.5米的規格挖成深和寬各50×50厘米的大穴,讓土壤充分曬白風化;待春來下雨後回泥種植。
適時種植 春雨後,選取一年生的壯苗種植:種植時間一般在2月份,當杉苗的芽苞呈大豆般大小,尚未開放前的雨天搶種;種時把苗木挖起,斬去不整齊的鬚根;然後用稀黃泥漿漿根,要栽正覆土輕提苗再壓實;提苗以利於根系舒展,壓實利於吸收水分易成活。
除草施肥 杉苗成活後的當年夏季,要進行除草施肥1~2次;可用稀糞水淋施,每年春夏季各施肥一次;1~2年內應以施用農家肥為好,從第3年起,可根據樹勢和土壤肥瘦酌量用氮磷鉀化肥配合施用;在每次施肥前要進行除草。
杉樹切忌修剪 因為杉樹是節節高的直生喬木,它的枝條是自下而上交替新陳代謝自然脫落的;杉樹若修剪則不易長大,且會因斬樹枝而損傷木材,抑制生長。

管理

播種後約一個月,種子先後發芽出土,就要分次揭去蓋草,每一次揭去三分之一左右,隔3~5天再去揭去三分之一,3~5天后再揭去三分之一。揭苗後應採取遮蔭措施,透光度保持30%~40%,立秋後應適時拆去遮蔭棚。剛出土的幼苗要注意防治杉木猝倒病。
杉木猝倒病防治,用1%~2%有硫酸亞鐵溶液,每畝噴灑150斤,連續噴灑4~7次,每隔7天一次。每次噴灑完後要立即用清水清洗幼苗,以防幼苗產生藥害。也可用0.3%漂白粉、1%波爾多液或0.1%~0.5%敵克松噴灑苗木。
杉苗全部出土後要及時除草鬆土,整個苗期要除草8~10次,同時要適時追施速效性肥料,雨後及時清溝排漬,乾旱季節及時澆水和抗旱保苗,並分次做好間苗工作。
杉苗達到二級苗以上壯苗的標準是:莖直而粗,頂芽飽滿(菊花頭),針葉紫紅或灰綠,充分木質化,根系發達,側鬚根較多無損傷。苗高大於16cm,根徑大於0.3cm,根系長大於15cm,大於5cm的側根數在10條以上。 

經濟價值

杉樹杉木紋理順直、耐腐防蟲,廣泛用於建築橋樑電線桿造船家具工藝製品等方面。據統計,我國建材約有1/4是杉木。杉樹生長快,一般只要10年就可成材。它是我國南方最重要的特產用材樹種之一。

扇樹之最

樹齡最長的杉樹——小金洞鄉大茅坪村唐皂有54株古杉,樹齡都在150年以上,樹高28m,胸徑70cm左右。首次發現的黃杉——樹高23m,胸徑87cm,樹形剛勁挺拔。

杉樹郵票

杉樹【郵票志號】92-03
【郵票名稱】杉樹
【發行日期】1992.3.10
【印刷版別】膠版
【郵票規格】31×52mm
【整張枚數】40(10×4)
【設計者】曾孝廉
 
【設計說明】
【票面】
本套郵票共4枚。
4-1為“水杉” 4-3為“禿杉”
4-2為“銀杉” 4-4為“百山祖冷杉”
我國過去發行的植物郵票,除《食用菌》外,都是被子植物郵票,以表現花冠為主。 這套《杉樹》郵票另闢蹊徑,以表現球果為主。杉樹的主要特徵部位是球果(即花序呈球形或圓錐形,由許多覆瓦狀的木質鱗片組成,長成後很象果實),這是裸子植物的共同特點。設計者選擇成熟後期的球果枝,將其置於畫面的主要部位,儘量準確地刻畫球果的4-4“百山祖冷杉”形狀和種鱗的數量及排列方式。在色彩上,成熟果多呈赭褐色,與綠色葉片形成比較醒目的對比,使畫面避免過於單調。在這套郵票上,球果枝不僅位置突出,而且畫得很實、很具體,它們構成了每一個畫面的主體。在主體的後面,作者描繪了杉樹的整體形態。樹形作為遠景,是近景的必要補充和有機組成部分。作者採用青灰色來畫樹,不僅使畫面層次分明,而且使4枚郵票在色調上比較統一。整套郵票具有一種素雅寧靜的氣氛

水杉—植物界的大熊貓

水杉是20世紀40年代,由我國科學家發現的一種從古代植物保存下來的“活化石”。水杉的發現轟動一時,風靡全世界。它與動物中的大熊貓一樣,在植物中,它是只有中國才有生長的古代孑遺植物,所以人們稱它為“中國的國寶”、“植物界的熊貓”。
1943年,植物學家王戰教授在四川萬縣磨刀溪路旁發現了三棵從未見到過的奇異樹木,其中最大的一棵高達33米,胸圍2米。當時誰也不認識它,甚至不知道它應該屬於哪一屬?哪一科?一直到1946年,由我國著名植物分類學家胡先肅(音肅,馬字邊加肅)和樹木學家鄭萬鈞共同研究,才證實它就是億萬年前在地球大陸生存過的水杉,從此,植物分類學中就單獨添進了一個水杉屬水杉種
一億多年前,當時地球氣候十分溫暖,水杉已在北極地帶生長,後來逐漸南移到歐、亞和北美洲,到第四紀時,地球發生大量冰川,各洲的水杉相繼滅絕,而只在我國華中一小塊地方倖存下來。1943年以前,科學家只是在中生代白堊紀的地層中發現過它的化石,自從在我國發現仍然生存的水杉以後,曾引起世界的震動!被譽為植物界的“活化石”!目前已有50多個國家先後從我國引種栽培,幾乎遍及全球!我國從遼寧廣東的廣大範圍內,貴州省道真縣都有它的蹤跡。
水杉是一種落葉大喬木,其樹幹通直挺拔,枝子向側面斜伸出去,全樹猶如一座寶塔。它的枝葉扶疏,樹形秀麗,既古樸典雅,又肅穆端莊,樹皮呈赤褐色,葉子細長,很扁,向下垂著,入秋以後便脫落。水杉不僅是著名的觀賞樹木,同時也是荒山造林的良好樹種,它的適應力很強,生長極為迅速,在幼齡階段,每年可長高1 米以上。水杉的經濟價值很高,其心材紫紅,材質細密輕軟,是造船建築橋樑農具家具的良材,同時還是質地優良的造紙原料。
水杉,杉科,形似杉而落葉。樹高可達三十五米,樹皮剝落成薄片,側生小樹對生,葉線形扁平,相互成對,冬季與小側枝同時脫落。球花單性,雌雄同株。雄球花對生於分枝的節上,集生於枝端,此對枝上無葉,故全形量總狀花序狀。雌球花單生於小樹頂上,此時小枝有葉,球果不垂。種鱗通常二十二個至二十四個,互動對生,盾狀,頂端擴展,各有種子五到九個,種子扁平,周圍有翅。
此樹為中國特產。它喜光,喜濕潤,生長快,播插條均能繁殖,是園林綠化的理想樹種。其木質輕軟,可供建築,制器具及造模型用。

千姿百態的植物

相比於動物,植物有著更古老的歷史,在自然界中也默默地發揮著更為重要的作用。地球上的氧氣來自於植物,其他生物的食物也直接或間接地來源於植物,可以說,沒有植物就沒有生命的存在。讓我們一起來領略一下神奇的植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