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壽鎮

萬壽鎮位於建平縣東南部,眥鄰縣城,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全鎮面積125平方公里,共12個行政村,現有民營企業近800家,是朝陽市經濟實力二十強鄉鎮,這裡交通便利,101國道橫貫全境,鐵路有錦赤、錦承線。

基本信息

簡介

萬壽鎮地處天長市東北,東臨高郵湖,北依白塔河,南瀕洋湖,西南與天長城東接壤。現轄汊河、閆尖、張安、百子、萬壽、何壩、戊橋、忠孝八個村委會和1個街道居委會,105個村民組。居民4174戶,人口15236人,其中農業3775戶,農業人口14417人,勞動力9291人。全鎮境內有三條聞名遐邇的歷史古街——萬壽庵、馬岔河和忠孝街,清朝後期至近代,古街商賈往來,集市繁榮。兩座百年古剎百勝寺和大慈寺,傳經誦佛,香火久盛不衰。

資源特色

萬壽鎮總面積62.77平方千米,其中陸地面積31.25平方千米,內、外環水面24.92平方千米,耕地面積19987畝,地勢較為平坦,半崗半圩,大小水庫32座,大型排灌站4座,灌溉面積達2.2萬多畝。在國家大力支持下,進行農村電網改造,新設變壓器台區39座,架設高低壓線38.3千米,做到旱澇保收。農作物有稻、麥、油料、豆、薯、蔬菜等。水產品主要有河蟹、魚、蝦、蚌、牛蛙等,水產養殖規模達3500畝。農業生產廣泛推廣“一優兩高”即優質品種和高產、高效品種,全面調優麥油品種,在2004年建立千畝優質油菜示範片三處,千畝小麥示範片五處,2004年農業總收入37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102元,糧食總產13145噸,油料總產1864噸,水產總產160噸。

經濟建設

萬壽鎮工業以造紙、機械加工、汽車電子、防盜門、電動車、玩具為龍頭,帶動多種經濟共同發展。全鎮大小企業62家,其中龍頭企業2家,骨幹企業4家,個體企業56家。主要有榮生工貿有限公司、萬壽機械有限公司、萬壽建築材料有限公司、雲寬農機附屬檔案廠、天童玩具廠、天安防護用品有限公司。2000年對原鎮龍頭企業萬壽機械廠、天長市造紙廠進行了產權制度改革,徹底改制為私營企業。2004年工業總產值21520萬元,職工年人均純收入5000元左右。財政收入417.2萬元。外出務工或在本地企業就業的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4387人,占全鎮勞動力的45%,年增收2260萬元,人均增收1546元。

萬壽鎮利用本地企業規模優勢、項目優勢和資源優勢,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地方經濟發展。從1999年先後有萬壽建築材料有限公司、天童玩具有限公司、天安防護用品有限公司落戶萬壽,同時吸引外資使萬壽機械有限公司新上機車消音器項目,雲寬農機附屬檔案廠新上手扶拖拉機鋼圈項目,2005年又吸引外資1200萬元新建天長市偉業電子玩具有限公司,招商引資成效顯著,為帶動地方經濟再次騰飛打下了基礎。

萬壽鎮共修建砂石路46千米,新鋪水泥路面18千米。並投入160萬元對萬壽至高郵湖大堤舊砂石路修建水泥路,為高郵湖大堤防汛工程提供道路保障,更加方便人民民眾生產生活。全鎮有初級中學1所,國小8所,其中四所國小建有教學樓,中學建有微機室、學生公寓和教師公寓,在校學生1800人。公辦幼稚園8所,入園幼兒400多人,學齡兒童入學率100%,教學質量多年來處於全市領先地位。全鎮有衛生院1所,廣播電視文化站、電信、郵政支局各1座,農村電話裝機達3100戶,裝機率75%以上。近年來農村新建房屋1100餘戶,兩層以上小樓占12%,農民人均住房面積達60平方米。

萬壽鎮工農業數年穩步發展,綜合實力進一步增強,從1994年至2001年度連續八年榮獲“天長市十強鄉鎮”榮譽稱號。

人文歷史

萬壽的由來及其傳說。高郵湖西6公里處有個集鎮叫萬壽,聽老人家講以前叫汀長竇。竇指竇家河,長措白塔河下游北岸的長亭,汀指高郵湖水邊的平地小洲汀溪尖,這三個地方的集匯點就是萬壽。

以前叫汀家竇,後來為什麼叫萬壽呢?原來是因為這裡有座萬壽庵而得名,那么萬壽庵又是怎么來的呢?很久很久以前,萬壽是湖灘開成的高崗地,北窪南高,北與大壙圩接壤,1957年白塔河人工挑成後,與大壙圩隔河相望。相傳當年在這塊高崗上有個叫王信友的人家,十分忠厚,敬神信佛,數代勤勞檢朴,濟貧行善,深得周圍百姓的稱頌。可能是好事做多的原因,其家道不僅興旺發達,而且人人長壽,幾乎都過耄耄之年,數代皆是四代同堂。王信友古稀之年,身體硬棒棒的,精神很好,兒孫、重孫一大陣。他想老天爺對我們王家這么寵愛,我要加倍行善積得,他考慮了很久,覺得這一帶沒有庵。便自家籌資,在現在的萬壽古街北頭建了一座庵。庵里供著尊慈祥和善的壽星,南極仙翁。庵建好了起個什麼名字呢?有位老人講“王家人心好,老天是有眼使好心人家代代子孫興旺,人人高壽,這個庵是長壽之家建成的,供的是老壽星,他希望家家行善積德,人人能長命百歲,這個庵就起名叫萬壽庵吧”。大家一聽齊聲稱讚,從此這個庵就被人們稱作了萬壽庵。

萬壽庵建成後,有位風水先生從此過,說萬壽庵向南是塊風水聖地——硯台地,將來必是興旺發達,人們聽到後就紛紛到庵南頭建房居住,並形成了萬壽小街。

萬壽小街形成後並不太繁榮,據傳說原因是:馬岔河有位商販也懂得一些地理知識,聽取萬壽小街地界是塊硯台地,岔河街不少人就動員馬岔河街幾個富戶出資在馬列岔河街東頭建了一座魁星樓,樓頂上鑄造一枝大毛筆,筆尖直指萬壽小街方位。硯台里的墨水和靈氣全被這枝毛筆吸到馬岔河街去了,使馬岔河街變得人傑地靈,市場繁華。1938年古歷7月15日一陣狂風暴雨將馬岔河魁星樓颳倒了,那裡的人也沒有再將其修建,故而使馬岔河街市場漸次衰退,而萬壽小街也慢慢興旺發達起來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