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柳鎮

大柳鎮

大柳鎮位於南譙區西北、因古大柳樹驛站而得名。東與珠龍鎮毗鄰,南與施集鎮相連,西與定遠搭界,北與明光接壤,全鎮總面積113.7平方公里,轄3個行政村、1個社區居委會,75個村民組。鎮政府駐地距滁州市區33公里。境域內有6個駐鎮單位:南空靶場、北空航彈研究所、磨盤山管理處、大柳種羊場、大柳林場、皇甫山林場場部(皇甫山自然保護區)。

基本信息

區劃沿革

1949年10月建立大柳鄉,隸屬農場區,1950年4月農場區撤銷,隸屬珠龍區,1955年12月撤區並鄉,大柳、三星、曲亭三鄉合併為曲亭鄉。1959年屬珠龍人民公社,1961年5月成立曲亭人民公社,1983年3月改為曲亭鄉,1992年撤曲亭鄉改設大柳鎮至今,1991年政府機關駐地由曲亭街遷至大柳。

行政區劃

大柳鎮大柳鎮人民政府
大柳社區居委會(轄9個村民組):

橋東村民組、中街村民組、北元村民組、平沖村民組、西街村民組、機房村民組、新莊村民組、長塘村民組、仙店村民組。

橫塘村(轄16個村民組):

周沖村民組、大山嶺村民組、小王莊村民組、小壩村民組、石灰窯村民組、爛泥沖村民組、石壩村民組、 上大沖村民組、大平頂村民組、南元村民組、下大沖村民組、清流寺村民組、花塘村民組、橫塘村民組、石橋村民組。

曲亭村(轄35個村民組):

街東村民組、街西村民組、豬廠村民組、王郢村民組、米咀村民組、田家戶村民組、桂花村民組、汪圩村民組、大杜村民組、許圩村民組、門坎嶺村民組、陰山村民組、車水趙村民組、張二戶村民組、下祝村民組、大路村民組、瓦西村民組、大古王村民組、瓦東村民組、荷葉沖村民組、王莊村民組、石作村民組、倉劉村民組、關塘村民組、劉沖村民、大刀李村民組、上莊村民組、大嚴村民組、下莊村民組、大陳村民組、小陳村民組、上祝村民組、北張村民組、大周村民組、岳河村民組。

華嚴庵村(轄15個村民組):

陶窪村民組、楊莊村民組、賈圩村民組、大胡村民組、小莊村民組、大王村民組、彭塘村民組、七戶王村民組、韓莊村民組、山東村民組、沈塘村民組、黃峰村民組、郝莊村民組、七里灣村民組、清水塘村民組。

自然環境

大柳鎮萬橋雲母粉廠
人口與民族 全鎮有2998戶,12850人,其中男性7068人,女性5782人,男女性別比為55:45。居民以漢族為主,華嚴庵村黃豐嶺村民組350人,主要為回民,是民族村民組。由於婚遷原因,還有苗、傣族等少數民族。

地理與地貌大柳鎮屬丘陵地區,地處江淮分水嶺,平均海拔高度100米左右。皖東第一高峰——皇甫山北將軍位於大柳鎮政府西南,海拔392米,耕地多為崗坡地與沖低田,土壤以白沙土、夜潮土、黃棕沙土為主。

自然資源境內礦產資源有絹雲母、石英石、石墨、重晶石黃沙等,其中絹雲母礦為全國不多見的稀有非金屬礦種。1992年勘探開發,首采量3000萬噸。

土特產滁菊—種植歷史悠久,清光緒《滁州志》卷二之二記載:“甘菊產大柳者佳謂勝於杭產而不可多得”。明清時期作為貢菊,上世紀50年代多為藥用,隨著改革開放,現被世人重視開發,用於飲用、藥用,其產品有滁州貢菊、菊花茶、菊花酒等。

白沙花生—大柳的又一特產,年種植面積均在1000公頃以上。因白沙土壤土質好,花生仁用作炒貨味香可口,榨油出油率高且品質好。

蘿蔔—大柳村的蘿蔔名聲在外,當地說有“北園的蘿蔔、南園的菜(大包菜)”之稱,蘿蔔脆嫩酣甜,水份適量,生食可當水果,做成蘿蔔乾味正脆甜,很多大上海人都知道大柳樹的蘿蔔好。

旅遊資源皇甫山森林公園—(皇甫山自然保護區)主體在大柳鎮境內,位於皇甫山主峰北將軍的古烽火台遺址上建起來的塔式觀火樓,聳立在青山雲海之上,遊人登上塔頂,山下低丘連綿,真可謂“一覽眾山小”。清晨、傍晚登樓時,群山在雲霧中,人如身處半空中,眼下是霧海茫茫,遠眺炊煙縷縷,甚為可觀。春夏之際,數萬隻白鷺居集皇甫山,青山林海中隱現斑斑白點。若有驚動“一行白鷺上青天”,甚飽眼福。因而贏來“皖東白鷺洲”之美譽。

軍事演習觀禮台—(南京軍區大型軍事演習場所,可供除海軍外的多兵種綜合軍事演習場),為軍事演習需要,建此觀禮台,移動公司在此建了移動通訊發射塔,站在此觀禮台上,可一覽軍事演習場的全景。演習時是軍事禁區,平時若去觀禮台,可回味一場大戰的場景,也是旅遊觀光的好景點。

彌陀寺與南譙貢茶彌陀寺位於皇甫山腹地,元至正無年(1341年)建。幾經興廢,最後一次毀於日本鬼子之手,現在的寺廟房舍是1986年重建的。彌陀寺一帶山高雲低,風輕霧濃,雨水充沛,適宜茶葉生長,茶味極佳。明《南京戶部志》載:“成化三年(1468年)奏準,朝中代庫歲用茶。……葉茶,滁州二百斤……”。南譙州為滁州古地名,後人稱“南譙貢茶”。據縣級《滁州市志》記載:“名茶南譙貢茶即產於境內彌陀寺”。現皇甫山林場在彌陀寺前山坡上新辟茶園近百畝。

古銀杏—位於華嚴庵國小門前。樹粗四人合抱,數枝並發,樹冠直徑20餘米,每年產白果200多公斤,據專家推算樹齡至少500年以上。上世紀70年代以前被南京軍區確定為飛機演習導航標誌。安徽電視台、安徽電影製片廠曾在這棵古樹下拍攝反映對越自衛反擊戰故事影片《母與子》 。現已被市、區列為古樹保護。

經濟建設

大柳鎮林業
農牧漁業全鎮耕地面積2305.6公頃,糧食產量14520噸,油料產量2850噸。可養殖面積2100公頃,水產品產量500噸,農業總產值477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712元。

大柳鎮是滁州奶業公司的奶牛養殖點,奶牛發展到35頭。飼養家禽16萬隻,生豬1100頭,山羊1500頭,耕牛1978頭,僅養殖業一項人均收入310多元。

林業林業用地2867公頃。2002年林業產權制度改,幾年來拍賣山林2533公頃,森林覆蓋率達32.5%。

鄉鎮企業非金屬礦生產、林木加工7是大柳鎮兩大資源支柱產業。從1992年開始,稀有非金屬礦——絹雲母礦被正式開發利用,現鎮內有絹雲母礦企業11家,成立了“滁州市絹雲母協會”,11家企業的固定資產總投入1000多萬元以上,年產值在5000萬元以上,利稅在350萬元以上,產品銷往全國各地,有不少客商來鎮洽談投資開發精加工產品,精加工後的產品可出口銷往國外。

林木加工是大柳鎮的又一大支柱產業,全鎮從事木材加工的有10餘家(卷材、壓板、切片、刷把加工、包裝板材加工、礦柱加工業等)。還有糧油加工企業2家,水泥預製企業2家,大型加油站1個,個體工商戶176家。

鄉鎮企業產值6000萬元,利稅400餘萬元,鎮財政收入733萬元。

工業“世界絹雲母在中國,中國絹雲母在滁州,滁州絹雲母在南譙大柳”,絹雲母礦位於鎮南的曲亭村。據安徽省地礦局、華東物勘局勘測儲量超億噸,且礦體品位高,均屬露天礦體,易於開採。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歷程,區內已有9家企業,形成了初級(325目)精細(3500目以上)、複合等系列產品。

通過鼓勵民間投資造林,已建成大規模人工林基地。樹種主要有松樹楊樹麻粟以及楓楊等自生林。境內有皇甫山、大柳、岱山3個國營林場等單位,有林地17.6萬畝,活立木畜積量40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66%,年可採伐木材5萬立方米。已建成木材加工企業10餘家。

基礎設施

大柳鎮花生
道路交通滁(州)定(遠)、(大)柳皇(甫)公路交叉穿境而過。2002年至2004年,區、鎮投入200餘萬元,將大柳至曲亭9公里的砂石路改造為柏油路;區政府投資400餘萬元,修通了曲(亭)皇(甫)13公里柏油路,建區以來,村組修了九條村砂石道路,累計里程120餘公里,並建立了村級道路養護機制。2007年“村村通”工程建成水泥路2.5公里,另外曲桂花等三條“村村通”工程水泥路正在建設中。

全鎮共有出租面的30輛,大小客車8輛,農用運輸車(自御車)7輛,大型貨運車15輛,農用手扶拖拉機2100餘台,大中型農用推土機3台,中型收割機15台,其他類型車輛5輛。

集鎮建設 大柳鎮自建自來水廠一座,可日供水300噸,新建大柳商貿街,水泥路長500米、配套下水道1000米,安裝路燈12餘盞。曲亭街道的街東柏油路、街西水泥路各500米,配套建下水道2000米。

郵政電信1964年建大柳郵電所,有職工4人(其中原公社駐地曲亭2人)。1998年郵政電信分營,目前郵政所職工3人,電信所職工2人。2004年實現村民組通電話,全鎮電話用戶發展到2000餘戶,普及率65%,還架設了移動、聯通通訊發射塔,移動通訊覆蓋率達到100%,全鎮無盲區。

供電1998年建電管站,2000年改為供電所,現在職工6人,2000年開始農網改造工程,2004年底改造完成,解決了電壓不足的狀況,電損減少,電費城鄉實現了同網同價,減輕了農民的負擔。

住房全鎮農民住房100%為磚瓦混凝土結構,其中樓房普及率達30%,人均住房面積達30平方米。

水利全鎮現有小Ⅰ水庫6座,小Ⅱ型水庫12座,大小塘壩1230個,蓄水量1000萬立方,基本達到了農業生產需要。

社會事業

大柳鎮泰山奶奶廟景
教育 1993建區以後加大教育投入,全鎮有標準校舍249間,建築面積7470平方米,教學樓8座,建築面積8400平方米。現有國中一所,國小9所,幼稚園2所,國小學前班9個,中國小在校學生1800餘名,使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教職工100餘人,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點60%以上。

文化 1969年建廣播站,1970年建文化站,2000年合併為文化廣播站。民眾文化、體育活動比較活躍,其中農民小樂隊、農民籃球隊在市、區舉行的文藝匯演、農民籃球賽中多次獲獎。2004年建成廣播調頻發射塔,結束了有線廣播年代,現行政村、村民組均已開通調頻廣播。

1996年鎮建成有線電視,可收視40多個個頻道,2008年併入南譙區寬頻光纖,現在用戶500餘戶。

衛生 有大柳、曲亭兩個衛生院,20張病床,開設內科外科婦產科放射科等五個科室,七個行政村均有衛生室。

城鎮建設

大柳鎮政府
大柳鎮黨委政府根據區委區政府的相關要求,迅速展開對全鎮14座小(I)、小(II)型水庫和一些塘壩進行清障工作。

具體實施措施:一、該鎮以蹲點副科級幹部為水庫、塘壩清障工作第一責任人,把全鎮30多名鎮村幹部進行分工,確保全鎮各水庫、塘壩清障工作都有鎮村幹部負責;第二、組建了一支鎮長親自帶隊,分管領導和專業人員為成員的督查小組,對以完成清障工作的水庫、塘壩嚴格按照防洪標準進行嚴格檢查,對於那些不符合要求的,立即要求重新清理,並追究負責人責任;三、大力宣傳,讓民眾充分了解到清障工作的重要性。通過廣播的宣傳以及召開村委會會議等形式,把清障工作的重要性宣傳到每家每戶,讓民眾知道做好水庫、塘壩清障工作,就是在保護全鎮12000多人的生命財產安全。通過積極的宣傳,各村民眾都自發地帶著鋤頭鐵鍬等工具,冒著酷暑、頂著烈日走上壩堤,清除雜草、樹木,確保壩埂安全。

在該鎮黨委政府的科學指導下,在全鎮民眾的不懈努力下,短短的二、三天時間,該鎮總共清除各水庫、塘壩壩埂樹木4000多棵、雜草200多畝,基本完成了區委區政府所下達的清障工作任務。該鎮通過本次清障工作,不僅美化了壩堤,也為以後的防洪除險工作帶來了方便。

機構設定

大柳鎮永和絹雲母
黨政辦公室:負責黨的建設、組織、宣傳、人民武裝、紀檢監察、人事管理、綜合協調、政務監督、社會治安、來信來訪、文秘檔案、信息統計、行政後勤、群團工作;承擔仁達閉會期間的日常工作。

經濟發展辦公室:負責經濟建設,村鎮規劃建設、農業發展規劃、農田水利建設、環境與自然資源保護和農村土地承包管理、農民負擔監督管理。

社會事務辦公室:負責民政、教育、文化、衛生、科學、體育事業。

計畫生育辦公室:負責計畫生育管理。

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負責農技、林業、水利、水產、農機。

社會事務服務中心:負責文化、廣播、綜合服務。

黨政班子

大柳鎮開金絹雲母有限公司
陶德云:主持黨委工作,分管武裝,側重工業、招商引資,聯繫華嚴庵村、大柳社區居委會。

呂德國:主持政府工作,分管財稅,側重農業,聯繫曲亭村。

岳古斌:主持人大工作,分管工業,關工委、電力、招商引資、安全生產、勞務輸出、工商管理、京滬高鐵協調工作,聯繫大柳社區居委會。

嚴加勝:主持政協工作,分管農業、新農村建設、江淮分水嶺綜合治理、水利、農機、畜牧、生豬代理屠宰、水產、科技、能源、農經、合作基金會、統計工作,聯繫橫塘村。

黃曄:主管紀檢、監察、信訪工作,分管林業工作,聯繫政協工作,蹲點華嚴庵村。

仲維海:主管計生工作,分管商貿金融工作,蹲點曲亭村。

孫啟勇:主管組織工作,分管共青團、工會、站所創建、老幹部、機關內務管理、信息、保密工作,聯繫人大工作。

邵傳友:主管武裝工作,分管計生、政法綜治工作,蹲點大柳社區居委會。

梁英俊:主管宣傳、統戰工作,分管文化、廣播電視、教育、衛生、電信、郵政、精神文明建設、民族宗教工作,協助岳古斌同志分管京滬高速鐵路協調工作,蹲點大柳社區居委會。

王麗萍:分管婦聯、民政工作,協助嚴家勝同志分管江淮分水嶺綜合治理工作,蹲點橫塘村。

王功龍:分管城建、土地工作,協助鎮長分管國地稅徵收工作,蹲點曲亭村。

張成道:分管計生、交通、鎮村道路工作,協助黃曄同志分管紀檢、監察、信訪工作、安全生產工作,蹲點橫塘村。

王宏軍:協助岳古斌同志分管關工委工作,蹲點大柳社區居委會。

蓬萊市大柳鎮

大柳鎮蓬萊市大柳鎮地圖
大柳鎮位於蓬萊市東南端,東、北分別與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古現、大季家兩鎮交界,南與棲霞市藏格莊鎮接壤,西同蓬萊市大辛店鎮相連,距蓬萊市區45公里。地域南北長,東西窄,屬於丘陵山區。境內最高山磁山,海拔518米,方圓40餘里,綿延起伏,草木旺盛,風景秀麗。大柳行鎮鎮域總面積9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2萬畝,其中糧田面積2.3萬畝。全鎮轄32個行政村,總人口2.46萬。鎮內現有鄉鎮企業10家;私營企業39家,個體經濟組織672個,二、三產業從業人數達6100餘人。2001年,全鎮經濟總收入8.9億元,其中一產收入1.6億元;二產收入5.1億元;三產收入2.2億元,居民儲蓄餘額3.1億元,人均純收入3900元。引進外資項目3個,契約利用外資460萬美元。大柳行境內黃金資源豐富,黃金產業發達,因此有“膠東黃金之鄉”的美稱;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蓬萊市大柳行鎮進一步解放思想,把發展區域經濟納入全鎮工作重要議事日程,並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與周邊地區相比仍有一定差距。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和國內市場的的全面開放,我國經濟發展的國內外環境將出現較大變化。因此,如何在新形勢下繼續保持經濟快速發展,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面對中國入世帶來的有利發展機遇和挑戰,要實現大柳行鎮經濟“跨越發展”,實現爭創煙臺市產業大鎮發展外向型經濟的首選之路。

大柳行鎮歷史悠久,文化薈萃,物產資源豐富,功能分區明確,環境幽靜,市場繁榮,水資源充裕,具有良好的建設條件和優美的自然環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