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黑龍江省呼瑪縣境內,面積19萬公頃,地處大興安嶺中部,氣候具明顯的大陸性特點,為歐亞大陸多年凍土的南緣。植被為寒溫帶針葉林,是中國唯一保存較完整的寒溫帶原始落葉松林,主要樹種為興安落葉松和障子松。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有駝鹿、原麝、水獺、鴛鴦等,還生存著特有的冷水魚類。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成立時間:
1984年被黑龍江省批准為省級自然保護區 ,1988年由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總面積為167213公頃 ,是中國最北部的寒溫帶針葉林自然保護區。
地理位置:

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位於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西部,地處大興安嶺主脈東北坡上。西以大興安嶺主脈為界,與內蒙古自治區汗馬自然保護區相接,南以伊勒呼里山嶺脊為界,與內蒙古自治區甘河林業局為鄰,其東、東北和北部與呼中林業局毗鄰。
地理坐標:
位於東經122°42′14″至123°18′05″,北緯51°17′42″至51°56′31″範圍內。
保護對象:
保護區屬於國家級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主要保護對象為寒溫帶針葉林及駝鹿等。
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地貌:四面環山,中部為呼瑪河河谷,地形西南部多高山竣嶺,東北部多丘陵河谷,形成同西南向東北拔逐漸降低的地貌特徵。全區地貌雖屬中、低山和台原,但因該山地為古老褶皺斷塊山,其外貌多呈丘陵狀,絕大部分山勢平緩,山頂渾圓而分散孤立,西南部高,東北部低。區內河流交錯,河谷寬坦,主要河流呼瑪河流經全區。
地質:呼中地區早寒武世花崗岩的岩石類型為二長花崗岩,岩石結構表現出一期結構演化序列中由細粒向粗粒的演化趨勢。花崗岩為區內古老陸殼主體經重熔作用成因,花崗岩與碰撞型花崗岩的特徵趨於一致。
氣候:冬季漫長,酷寒和乾燥。夏季短暫不顯,與春秋相連。晝夜溫差較大,年平均氣溫-2.8℃,最低溫度-52.3℃,無霜期90-110天,年平均降水量746毫米,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資源概況

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森林覆蓋率為89.3%,活立木蓄積3970萬立米,樹種以興安落葉松為主,約占80.6%,還有樟子松、雲杉、白樺、楊柳等。50多種野生動物生長於此,其中馬鹿、紫貂、水獺、猞猁、棕熊、獐子等10種國家級保護動物。馳名中外的飛龍鳥等近百種飛禽棲息林間。都柿、紅豆等野生漿果、山野菜和興安靈芝、黃芪等珍貴藥材的600 多種植物以及營養豐富、味道鮮美的野生猴頭蘑、樺樹蘑、油蘑、黑木耳等食用菌遍布嶺上。地下也已探明有麥飯石、大理石、瑩石、粘土、陶粒頁岩、泥炭土、澎潤土、銅、鉬、鉛、鋅、鐵、金、銀等多類礦種,其中針鐵礦三氧化二鐵(鐵紅)含量高達90%以上。
本區屬混有闊葉樹的寒溫帶針葉林,以東西伯利亞植物區系成分為主,在不同海拔地段混有東北、蒙古、堪察加一鄂霍克植物區系成分。主要喬木種類有興安落葉松、紅皮雲杉、白樺、紫椴、東北赤楊和偃松等;主要灌木和草本植物種類有興安杜鵑、榛子篤斯越桔、越桔、杜香、岩高蘭、貝加爾針茅和蒿類等。

科學研究

1、冬季駝鹿生境研究

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02年和2001年的4月至9月,東北林業大學張明海在保護區對駝鹿冬季棲息生境的選擇進行了研究。
1.1研究方法
在研究地區,按隨機抽樣原則布設調查樣線。在每一樣線上,間隔布設大樣方,並在其四角和中央各布設1個小樣方。測定並記錄樣方內或樣方所處的駝鹿足跡鏈條數和1)植被類型,2)食物豐盛度,3)隱蔽度,4)坡向、坡位,5)坡度,海拔高度,6)雪深和7)人為干擾度等8個生境因子。其中,評價各類棲息地食物豐盛度的度量方法:首先計算上述樣方中駝鹿冬季主要啃食灌木的枝條數目,其次度量枝條當年萌發枝的長度,最後折算成乾物質重量。所有測定均取平均數。
1.2 數據處理

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駝鹿

生境面積及比率的確定植被類型,海拔,坡位,坡向及坡度這。種因子主要是根據呼中林業局林業經營方案和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規劃設計方案中所列各種森林植被類型的面積確定的。食物豐盛度,隱蔽度,雪深,離人為干擾距離這-種因子是以樣方中各類生境條件在該種生境因子中出現的頻次乘以所處該類型生境的百分率(加權數),計算其所占比率。生境選擇性的測定經過對計算公式略作修改後,作為研究駝鹿冬季生境選擇的測定公式
1.3 結果與討論
結果表面:冬季,大興安嶺呼中林區駝鹿對/種森林植被類型表現出明顯的選擇性。它們對由闊葉雜木林組成的泛域植被的鑽天柳一甜楊林生境的選擇性最高;對採伐或火燒等干擾後形成的不同演替階段的草甸沼澤和跡地灌從生境的選擇性次之;對榛子—蒙古櫟闊葉林生境亦表現出較高的選擇性;而對以興安落葉松占優勢的寒溫帶針葉林的選擇性最低。食物豐盛度,隱蔽度,雪深,人為干擾這-個生境因子對駝鹿冬季生境選擇表現為,隨著食物豐盛度,隱蔽度和離人為干擾距離的增高(加)而增高;隨著雪深的增高而降低,且明顯表現出對某一生態閾值(範圍)的偏愛或迴避。除了海拔高度的生境外,駝鹿冬季對坡向,坡位,坡度及海拔這-個生境因子無明顯的選擇性。這主要是由於大興安嶺寒溫帶地區河谷寬坦,山勢平緩,山頂渾圓等地貌特徵所致。提出的動物對棲息生境選擇的統計推斷方法:認為對某種生境的選擇程度大於或等於該種生境的可獲得性,則說明該種動物對這一生境具有正選擇性;反之,亦然。根據這種推斷,駝鹿冬季對鑽天柳—甜楊河岸林,草甸—沼澤,跡地灌叢,榛子—蒙古櫟林生境具有正選擇性。這表明駝鹿與馬鹿,狍一樣是屬於適合於演替森林植物群落的動物類群。冬季是寒溫帶地區鹿類食物最貧乏時期,食物的多寡必將成為生境選擇的主要因子。在大興安嶺與小興安嶺過渡帶的黑河地區,柳,榛,樺,紅松,楊,紫椴植物的當年枝占其冬季食物組成高。本次研究地區的跡地灌叢,鑽天柳—甜楊林,草甸—沼澤以及榛子—蒙古櫟林這種主要生境中的柳,樺,,楊等主要啃食灌木與草類—興安落葉松林和興安杜鵑—興安落葉松林相比,其可食嫩枝的分布種類多,分布密度高。這是駝鹿喜愛這'種植物的主要原因。此外,阿拉斯加南部地區,冬季駝鹿對海拔,坡向和坡度表現出無明顯的選擇性,這與本次的研究結論基本一致。
2、植物群落結構及其多樣性研究
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03年,北京大學環境學院生態學系、北京大學生態學研究與教育中心等單位通過沿海拔梯度系統調查,運用TWINSPAN分類方法,劃分出大興安嶺地區白卡魯山的主要植物群落類型並分析了其結構特徵。利用物種豐富度和α多樣性等指標,研究了喬木層、灌木層和草本層植物的多樣性特徵及其隨海拔的變化趨勢。結果顯示:(1)白卡魯山喬木層在海拔。700-1290m範圍內,可分為4種主要群落類型:興安落葉松疏林、興安落葉松-白樺混交林、興安落葉松-白樺-樟子松混交林、興安落葉松純林群落;(2)同一植物群落的結構特徵比較相似,除興安落葉松疏林外,其他三種森林類型的平均胸徑和平均樹高隨海拔升高有逐漸增大的趨勢;(3)喬木層的直徑和樹高分布清晰地反映了群落的水平和垂直結構。直徑分布均呈現倒“J”型,表明森林的自我更新狀況良好;而樹高分布主要以雙峰分布和近似對稱分布為主;(4)喬木層的物種豐富度和α多樣性在興安落葉松純林中最小,在興安落葉松-白樺混交林和興安落葉松-白樺-樟子松混交林群落次之,而在興安落葉松疏林群落相對較高。各群落類型的灌木層和草本層植物多樣性沒有明顯的差異。喬木層、灌木層和草本層的物種多樣性隨海拔梯度均沒有表現出明顯的變化趨勢。

歷史淵源

唐朝(630年)歸平盧節度使管轄。

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契丹(遼)(692年)歸西各招討司管轄。
金朝(1115年)屬蒲與絡萬戶府管轄。
元朝(1215年)為薩哈爾家庭的世襲封地。
明朝(1411年 )歸奴兒乾都指揮使司出萬山衛管轄。
清朝(1644年)歸盛京總管轄統轄。(1653年)改歸寧古塔昂幫章京管轄。(1683年)劃歸黑龍江將軍統轄。後來改由璦琿副都統,庫瑪爾路協領直接管轄。
民國三年(1914年)把呼瑪設治局改為呼瑪丁等設治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1965年劃歸林業部大興安嶺特區:1968年4月成立呼中區革命委員會,1981年7月改稱為呼中區人民政府。1984年被黑龍江省批准為省級自然保護區,1988年由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管理狀況

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委託東北林業大學和地區規劃設計院編制完成了“呼中保護區二期續工程可研報告”和“擴初設計方案”並報請國家林業局和國家計委批准,爭取建設資金1112萬元。組織並起草了“呼中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經黑龍江省人大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審議批准,條例在《黑龍江日報》上頒布。
保護區管理局組建以來,組織了3次較大規模的“三清”行動和4次專項打擊活動,先後繳獲2台機車,一台J50,一台絞盤機,一台解放汽車,6台油鋸,拆除永久性狩獵點14處,臨時性據點12處,各種漁具、獵具400餘套,使保護區瀕臨滅絕野生動物得到有效地保護,多年蹤跡難覓的一級保護動物貂熊和二級保護動物馬鹿、駝鹿又重現林區。建設了匯瑪大橋、標本科研樓、野外綜合工作部等。
2004年3月,保護區管理局與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達成協定,在呼中自然保護區共建“中國北方林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北方林是地球上第二大陸地生物群區,北方林地處高緯度地區,不僅溫度變化劇烈,對空氣變化敏感,而且是國際全球碳循環研究的重點區域,也是中國未來全球生態學研究的重要前沿陣地與創新研究平台。在該地區長期深入地開展全球生態學研究對於揭示陸地生態系統對全球變化的適應性,探討陸地碳資源、保護物種資源以及制定陸地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的途徑和對策至關重要。呼中自然保護區是中國最大的寒溫帶針葉林生態系統自然保護區,幾乎囊括了大興安嶺地區的所有森林類型,又是重要水系呼瑪河的發源地,是大興安嶺地區森林開發前的真實縮影,是北方林定點觀測的理想基地
中國北方林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基礎設施建設初定投資人民幣320萬元。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選派6名博士和1名碩士專家進站工作。呼中自然保護區將組織和選請有關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共同參與研究工作。目前,中科院已經投入資金100萬元。監測鐵塔調試安裝和基礎建設也已經完畢。

相臨景點

國家級別自然保護區

中國華北地區

北京市松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百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天津市古海岸與濕地自然保護區 | 中上元古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八仙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河北省昌黎黃金海岸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小五台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泥河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大海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霧靈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圍場紅松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柳江盆地地質遺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塞罕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茅荊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灤河上游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山西省陽城莽河獼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蘆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龐泉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五鹿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陝西省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太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長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佛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漢中朱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子午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化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天華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中國東北地區

遼寧省大連斑海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成山頭海濱地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仙人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桓仁老禿頂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白石砬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丹東鴨綠江口濱海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醫巫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雙台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北票鳥化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努魯兒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海棠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吉林省伊通火山群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龍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丹東鴨綠江口濱海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吉林莫莫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向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天佛指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長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大布蘇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琿春東北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查乾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雁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哈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黑龍江省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興凱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寶清七星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饒河東北黑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豐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涼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三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洪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八岔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撓力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牡丹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五大連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南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鳳凰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烏伊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勝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雙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東方紅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珍寶島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