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盧節度使

范陽節度使,臨制奚、契丹,治幽州(天寶時為范陽郡),統轄經略軍、靜塞軍、威武軍、清夷軍、橫海軍、高陽軍、唐興軍、恆陽軍、北平軍,管兵九萬一千四百人。天寶時節度使為裴寬、安祿山。
唐天寶初分范陽節度使置平盧節度使,治營州,今河北省朝陽縣治,統盧龍軍一,及渝關等守捉十一,今河北省東部、河北省南部之地。平盧節度使,鎮撫室韋、靺鞨,治營州(柳城郡,今遼寧朝陽),統轄平盧軍、盧龍軍、榆關守捉、安東都護府,管兵三萬七千五百人。天寶時節度使為安祿山。
安史之路後期侯希逸自平盧南保青州,改授青淄齊沂密海六州節度,永康初李正已代之,擅有青、淄、齊、海、登、萊、沂、密、德、棣十州,又得曹、濮、徐、兗、鄆諸州,於是青淄兗鄆俱有平盧之名,移治鄆,在今山東東平縣西北十五里,正已死,子納叛,元和中,置平盧節度使,領青、淄、萊、齊、登五州,今山東膠東道北部歷城縣以東之地,中和初王敬武有其地,天佑初並於朱全忠,五代晉廢軍,漢復故,宋亦置鎮海軍節度。
所以平盧節度使最開始在營州,後平盧軍南遷至青淄,改為青淄平盧節度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