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張肉

千張肉

千張肉是湖北地區的傳統名菜,也是湖北江陵地區傳統筵席上的“三大碗”之一。用豬五花肉為主料製作而成。

美食特色

千張肉千張肉

本菜顏色金黃,味道鮮香,肉質鬆軟,肥而不膩,製作簡便,是一種大眾美食。

五花肉位於豬的腹部,豬腹部脂肪組織很多,其中又夾帶著肌肉組織,肥瘦間隔,故稱“五花肉”。這部分的瘦肉也最嫩且最多汁。上選的五花肉,以靠近前腿的腹前部分層比例最為完美,脂肪與瘦肉交織,色澤為粉紅。

五花肉連皮而烹,肉皮能讓湯汁變濃稠讓肉光亮,讓箇中生髮不同風味變化。五花肉一直是一些代表性中菜的最佳主角,如梅菜扣肉南乳扣肉東坡肉回鍋肉魯肉飯瓜仔肉粉蒸肉等等。即便小食如肉粽,少了肥美的五花肉的油脂,亦是失之千里。

歷史傳說

千張肉千張肉
相傳唐代有一個宰相,名叫段文昌,是遠近有名的美食家。他經常品嘗各類食品,對中華美食文化頗有研究。同時他也是一位烹調高手,他所做的菜餚烹製簡便,用料普通,色澤艷麗,美味可口。他經過多年的實踐,自編了菜譜若干卷。“千張肉”這道名菜就是他首創的。唐穆宗年間,段文昌回老家省親,當他宴請親朋好友時,廚師做了許多菜,其中有一道形如發梳,稱之為“梳子肉”,塊大肉肥,一看就使人膩得慌,幾乎無人食用。宴罷,段文昌找到做這個菜的廚師,對他提出了改進的技法。他讓廚師將肥肉換成豬五花肋條肉,將炸胡椒換成黑豆豉,並增加蔥和姜等作料,然後,段文昌親自操刀做示範。

數日後,段文昌要離別家鄉,再次宴請鄉親,廚師照他的指點重做了“梳子肉”。此菜色澤金黃,肉質鬆軟,味道鮮香,肥而不膩,與上次的“梳子肉”大相逕庭,一端上桌,客人們便爭相品嘗,不一會兒就被吃光了。人們紛紛問道,這是道什麼菜?段文昌見此菜肉薄如紙,便隨口取了個名字:“千張肉”。於是,這道菜便漸漸走進了千家萬戶的餐桌和大小飯店,並經專業人員不斷加以改進,一直流傳至今。

烹製方法

千張肉五花肉
原料:
五花肉450克,五香豆豉10克,植物油1000克(約耗50克),精鹽1克,金醬10克,醬油20克,紅方腐乳汁20克,味素2克,胡椒粉2克,蔥花3克,花椒0.5克,薑片3克,蔥段5克。

概述:
將豬五花肉收拾乾淨,皮朝上放入鍋內煮至八成熟,用金醬均勻塗在豬皮上。將肉放入油鍋炸至金黃,取出晾涼,切成5厘米長薄片,越薄越好。在碗中放入花椒、蔥段、薑片,將切好的肉放入碗內(皮朝下),淋入醬油、腐乳汁、五香豆豉、精鹽。上籠蒸4小時,取出涼透,食用時再入籠蒸透,取出翻扣在另一盤中,去掉原墊在碗底的花椒、蔥段、薑片,撒上蔥花和胡椒粉。

具體步驟:
1、豬五花肉放鍋內,加清水置旺火上煮半小時。撈出用金醬塗勻豬皮。

2、鍋置旺火上,下芝麻油燒至五成熱,將塗金醬的肉塊趁熱下鍋,炸成 金黃色時撈出晾涼,切成 4.5 厘米長的薄肉片(越薄越好)80 片。

3、取大碗一隻,放入花椒、蔥段、薑片墊底,再將肉片整齊的放入碗內。 然後將醬油、腐乳汁倒在肉塊上,再加豆豉、鹽,連碗上籠用旺火蒸 4 小時, 取出晾涼。

4、臨吃時,再入籠蒸透,取出翻扣入盤,去掉花椒、蔥段、薑片,撒上 蔥花即成。

小貼士:
1、豬肉要斜切,豬肉的肉質比較細、筋少,如橫切,炒熟後變得凌亂散碎,如斜切,即可使其不破碎,吃起來又不塞牙;豬肉不宜長時間泡水;

2、豬肉烹調前莫用熱水清洗,因豬肉中含有一種肌溶蛋白的物質,在15攝氏度以上的水中易溶解,若用熱水浸泡就會散失很多營養,同時口味也欠佳;

3、豬肉應煮熟,因為豬肉中有時會有寄生蟲,如果生吃或調理不完全時,可能會在肝臟或腦部寄生有鉤絛蟲

製作工藝

千張肉千張肉
1、買豬肉時,拔一根或數根豬毛,仔細看其毛根,如果毛根發紅,則是病豬;如果毛根白淨,則不是病豬;

2、豬瘟病是一種多發性傳染病,對人體危害嚴重,這種肉絕不能食用。如皮膚有大小不等的出血點,或有出血性斑塊,即為病豬肉;如果是去皮肉,則可看脂肪腱膜,如有出血點即可認定為病豬肉;

3、食用豬肉後不宜大量飲茶,因為茶葉的鞣酸會與蛋白質合成具有收斂性的鞣酸蛋白質,使腸蠕動減慢,延長糞便在腸道中的滯留時間,不但易造成便秘,而且還增加了有毒物質和致癌物質的吸收,影響健康;

4、在肉鋪中往往有上肉、中肉分別標示,此時只要看肉的顏色,即可看出其柔軟度。同樣的豬肉,其肉色較紅者,表示肉較老,此種肉質既粗又硬,最好不要購買,而顏色呈淡紅色者,肉質較柔軟,品質也較優良。

5、豬肉如果調煮得宜,它亦可成為“長壽之藥”。豬肉經長時間燉煮後,脂肪會減少30%-50%,不飽和脂肪酸增加,而膽固醇含量會大大降低。

6、生豬肉一旦粘上了髒東西,用水沖洗是油膩膩的,反而會越洗越髒。如果用溫淘米水洗兩遍,再用清水沖洗一下,髒東西就容易除去了;另外,也可拿來一團和好的麵粉,在髒肉上來回滾動,很快就能將髒東西粘走。

7、種豬肉質量低劣,煮不爛,味道差。識別方法:肉皮厚而硬,毛孔粗,皮膚與脂肪之間幾乎分不清界限,尤其以肩胛骨部位最明顯,去皮去骨後的脂肪又厚又硬,幾乎和帶皮的肉一樣;瘦肉顏色呈深紅色,肌肉纖維粗糙,紋路清,水分少,結締組織較大。

8、豬肉貯存:將肉切成肉片,放入塑膠盒裡,噴上一層料酒,蓋上蓋,放入冰櫃的冷藏室,可貯藏1天不變味;將肉切成片,然後將肉片平攤在金屬盆中,置冷凍室凍硬,再用塑膠薄膜將肉片逐層包裹起來,置冰櫃冷凍室貯存,可1個月不變質;將肉切成肉片,在鍋內加油煸炒至肉片轉色,盛出,涼後放進冰櫃冷藏。

9、由於豬肉也含有腥味,因此有很多人也不喜歡,這是由於脂肪經過長時間所產生的油臭味,然後具有光澤且按壓住時具有彈性者,即是新鮮的肉;肉質不堅實,而顏色不新鮮者,其包含在肉中的脂肪無論如何烹調也不會好吃,脂肪一旦氧化之後,便容易引起胃部的不適。豬肉變質的期限比牛肉快三倍,保存時應特別注意。

營養價值

豬肉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並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味甘鹹、性平,入脾、胃、腎經;補腎養血,滋陰潤燥;主治熱病傷津、消渴羸瘦、腎虛體弱、產後血虛、燥咳、便秘、補虛、滋陰、潤燥、滋肝陰,潤肌膚,利二便和止消渴。豬肉煮湯飲下可急補由於津液不足引起的煩燥、乾咳、便秘和難產。

相關美食

千張肉千張肉
酸蒸千張肉
製法:1、把酸醃菜剁細,拌精鹽、紅糖(末)、薑末。2、炸好五花肉,切片裝碗。3、碼放酸醃菜(粒);加醬油、料酒;上籠蒸熟即成。特點:雲南千張肉酸醃菜(水醃菜),比加乾醃菜、芽菜,更具有酸氣,能溶解油膩,開胃、增加食慾。
千張肉卷湯
原料:
紙千張200g、裡脊肉500g、姜10g、蔥10g、白糖5g、料酒5g、生抽10g、胡椒粉2g、雞蛋一隻、清雞湯500ml、水1000ml、玉米一根、胡蘿蔔一根步驟:1、裡脊肉末、薑末、蔥末、白糖、料酒、生抽、胡椒粉、雞蛋攪拌上筋備用;2、紙千張切成10cm見方的大小,攤平包入裡脊肉餡,封口出塗蛋液;3、把包好的千張肉卷平鋪在盤子裡,進微波爐高火2分鐘,取出翻下面再高火2分鐘;4、清雞湯加水、玉米段、胡蘿蔔煮到滾,加入微波好的千張肉卷,煮到滾;5、轉文火在煲制15分鐘,就可以了。最後,建議大家喝的時候可以根據個人口味加適量的鹽或白鬍椒粉,這樣味道更好。

所屬菜系

千張肉湖北菜系,荊楚風味,以湖北菜為代表,簡稱鄂菜,以“鹹鮮”味為本,講究嫩、柔、滑、爽,善烹河鮮,以蒸菜馳名,富有濃厚的江南水鄉特色。湖北省,位於長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氣候溫和,物產豐富。境內河網交織,湖泊密布,是全國淡水湖泊最為集中的省份,素稱“千湖之省”。漢江與洞庭水系人江之處,古代稱之為“雲夢澤”。《墨子·公輸》篇中指出:“荊有雲夢,犀、兕、麋、鹿滿之;江漢魚、鱉、黿、鼉為天下富。”淡水魚鮮資源豐富,古已聞名於世。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里就有“豈有食魚,必河之魴”的記載,這裡提到的魴,俗稱編魚,也叫團頭魴,即武昌魚。鄂西山地神農架原始大森林,海拔3000米以上,相傳是上古三皇之一神農氏嘗百草的地方,人稱“綠色寶庫”,野生動植物資源極為豐富。優越的地理環境,豐饒的物產,為湖北菜系的形成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質條件,正是“兩江育荊楚,鄂饌巧烹鮮”。

傳說中的中國美食(一)

“民以食為天”,隨著回歸自然食品的興起,傳統美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中華民族的飲食文化淵源流長,下面就帶你去瞧瞧中國的傳統美食吧……

中國典故名菜

中國烹飪有著悠久的歷史,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在諸多的名菜中,不僅有宮廷珍撰,精食美味,而且還有鄉肆野餚,本色醇鮮。尤其是許多名菜,還有一段段美麗動人的典故傳說。如乾隆皇帝與珍珠翡翠白玉湯, 唐玄宗、楊玉環與貴妃雞,民國大將唐生智與家鄉東安雞等等。無論是美食 家,還是人民大眾,在品嘗美味佳肴的同時,聆聽著這些膾炙人口的故事, 沉浸在美的意境之中,給人以無窮的回味。
之江鱸魚羹| 東坡墨魚| 糖醋鯉魚| 愈灸魚| 龍門魚| 梁王魚| 掌上明珠鮑魚| 湯氽挑花魚 | 清蒸桂魚 | 頭肚醋魚 | 長興爆鱔絲 | 新風鰻鯗 | 祁陽筆魚| 子龍脫袍| 奶汁肥王魚| 砂鍋鰣魚| 鍋塌鱖魚| 八仙過海 | 鬧羅漢| 潘魚| 鱸魚羹 | 黃燜甲魚| 梁溪脆鱔| 杏元雞腳燉海狗 | 醃鮮桂魚| 菊花文魚| 羊方藏魚| 金錢蝦仁| 奶湯鮑魚蛋| 烹蝦段| 龍穿衣| 將軍過橋| 扇面划水| 紅燜螃蟹| 清蒸蟹鉗| 芙蓉套蟹 | 肥王魚豆腐| 易牙五味雞| 紀妃伴龍顏| 鴛鴦雞| 蔥燒孤雁 | 龍翼鳳翅| 司馬懷府雞 | 日月套三環| 白鯗扣雞 | 金牛鴨子| 麻辣子雞| 黃燜子銅鵝| 鳳藏龍針| 百子鳳腿| 荷花雞| 黃山燉鴿| 糟熘三白| 清燉鴨舌| 口蘑肥雞湯| 金陵鹽水鴨| 太白鴨子| 太爺雞 | 琵琶雞 | 太和蘸雞| 一箭雙鵰[美食]| 各個擊破| 偷梁換柱 | 太虛丸子| 雉羹| 釀金錢髮菜 | 三不沾[食品]| 雲南汽鍋雞| 劉安獻寶| 樂安驢肉| 東坡回贈肉| 扒燒整豬頭 | 燈影牛肉 | 清湯東坡肉 | 蒸羊| 玉簪裡脊| 張一品醬羊肉| 沛公狗肉 | 酸辣狗肉 | 砂鍋羊頭 | 黃燜羊肉| 烤肉| 薄片火腿| 千張肉| 臘肉炒菜苔| 應山滑肉| 桂花酥板油 | 夾沙甜肉| 白雲豬手| 毛肚火鍋| 三鮮鹿茸羹 | 整扒熊掌| 枸杞燉銀耳| 開陽炒苔菜| 金蟾戲珠| 眾星捧月| 翡翠燕窩| 八公山豆腐| 徽州毛豆腐| 炒乾爛豆腐| 炒豆腐腦| 劉秀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