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街大麻花

十八街大麻花

大麻花是天津的一種著名傳統食品,其中以“桂發祥十八街麻花”最為有名。十八街麻花選料精細,工藝精湛,其特點是香、酥、脆、甜,在乾燥通風處放置數月不走味,不綿軟、不變質,被譽為津門三絕食品。

製作方法

十八街大麻花十八街大麻花

配料:
麵粉25公斤 植物油12.25公斤 白砂糖6.75公斤 薑片250克 鹼面175克 青絲、紅絲各110克 桂花275克 芝麻仁750克 糖精5克 水7.5升。

操作:
1、在炸制麻花的前一天,用3.5公斤麵粉加入500克老肥,用4升溫水調攪均勻,發酵成為老肥,以備次日使用。

2、用2升水將3.5公斤白糖,135克鹼面和5克糖精用文火化成糖水備用。

3、用取3.5公斤麵粉,用550~650克熱油燙成酥面備用。

4、取750克麻仁,用開水燙好,保持不濕、不乾的程度,準備搓麻條用。

5、用燙好的酥面,加入白糖3.25公斤,青紅絲各110克,桂花275克,薑片175克和鹼面25克,再放入冷水1 750毫升攪勻,用500克乾麵搓手,把面攪和到軟硬適用為度。在搓條過程中用鋪面1000克。

6、將剩下的乾麵16公斤放入和面機內,然後把前一天發好的老肥摻入,加入化好的糖水,再根據麵粉的水分大小,不同季節,倒入適量冷水,和成大面備用。

十八街大麻花十八街大麻花

7、將大面餳好,切成大條,再將大條送入壓條機,壓成細麵條,然後揪成長約35厘米的短條,並將條理順。一部分作為光條,另一部分揉上麻仁作成麻條。再將和好的酥面作成酥條。按光條、麻條、酥條5∶3∶1匹配,搓成繩狀的麻花

8、將油倒入鍋內,用文火燒至溫熱時,將麻花生坯放入溫油鍋內炸20分鐘左右,呈棗紅色,麻花體直不彎,撈出後在條與條之間加適量的冰糖渣、瓜條等小料即可。  

相關傳說

一百多年前,在天津海河西側,繁華的小白樓南端座落著一條叫十八街的巷子,巷子裡有一個麻花輔,字號叫桂發祥。鋪子主人是一個炸麻花炸出名的精明人,名叫劉老八。他創出了什錦夾餡大麻花,在白條和麻條之間夾有桂花、閩姜、桃仁、瓜條、青紅絲等多種小料的酥餡,香甜酥脆,甜而不膩、久放不綿,這就是聞名海內外的天津三絕之首的桂發祥十八街麻花。

范貴才、范貴林兄弟,他們曾在劉老八麻花鋪里幫過工。 十八街麻花是經過反覆探索進行創新,在白條和麻條中間夾一條含有桂花、閔姜、桃仁、瓜條等多種小料的酥餡,使炸出的麻花酥軟香甜與眾不同,創造出的什錦夾餡大麻花。其特點是香、酥、脆、甜,在乾燥通風處放置數月不走味,不綿軟、不變質。

油炸麻花天津人喜愛的一種大眾小吃,當時全市有不少賣炸麻花的店鋪和攤檔,層次質量各不相同,競爭也很激烈。他們把炸麻花用的面改為半發麵,還在麻花白條中間夾放一條含有桃仁桂花青紅絲冰糖等各種配料的酥餡。經過這樣製作的坯料,炸出來的麻花酥脆香甜,別有風味,而且只要存放在乾燥處,雖經多日仍然酥脆口味不變。這些麻花不僅色香味美,而且造型美觀,簡直像絕妙的藝術品,令人不忍下口。"桂發祥"名聞遐邇,而"十八街麻花"也成了天津著名的特產

還有一個傳說,是說明這十八街麻花如何創出特色的:說是十八街麻花有個少掌柜的,一次出去遊玩,回到家是又累又餓,就要點心吃,可巧點心沒有了,只剩下一些點心渣。又沒有別的什麼吃的,那少掌柜的靈機一動,讓人把點心渣與麻花面和在一起做成麻花下鍋炸。結果炸出的麻花和以前的不一樣,既酥脆,還不艮,而且香氣撲鼻,很是可口。後來就按照這個方法摸索出了一套絕活。從此,十八街麻花的名聲也就越叫越響了。

歷史介紹

十八街大麻花十八街大麻花

十八街大麻花的創始人是劉老八, 范氏兄弟幼年曾在劉老八麻花鋪里幫工。十八街大麻花的問世之日要比以上"二絕"晚了好幾十年,它始創於20世紀30年代。以"桂發祥"和"十八街"為商標的天津大麻花,因它的發祥地就在如今天津河西區東樓十八街一帶,所以俗稱"十八街麻花"。
十八街麻花有悠久的民俗文化與豐富的飲食文化。“桂發祥十八街麻花”是天津飲食文化中的絕品。追本溯源,在上世紀初葉,天津東樓一帶,有個名叫劉老八的人,為了生計,開了一家麻花鋪。劉老八是個精明的生意人,為了他的鋪子能站穩一方,在麻花的配料、工藝、口感與外形上頗費了一番心思,經過多年的摸索勞作,他炸的麻花風味獨特、香甜酥脆,且甜而不膩、久放不綿。因此,他的生意也越來越紅火,名聲日大,以至天津城無人不知。這個麻花鋪地處東樓十八街,所以人們叫它“十八街麻花”。在民間,人們稱譽十八街麻花為天津三絕食品之首,風光至今近百年。如今十八街麻花的傳人保留了傳統麻花的風味與特色,並將桂發祥十八街麻花店做成了我國知名的食品大企業----天津市桂發祥麻花飲食集團有限公司

飲食與地域

十八街大麻花天津

大麻花是天津的一種著名傳統食品,天津三絕之首的桂發祥十八街麻花更是聞名海內外,來天津旅遊的國內外賓客,臨走時都要帶上幾盒麻花,送親朋好友。天津簡稱津,意為天子渡過的地方,別名津沽、津門等。

天津始於隋朝大運河的開通。在南運河和北運河的交會處、現在的金鋼橋三岔河口地方,史稱“三會海口”,是天津最早的發祥地。唐中葉以後,天津成為南方糧、綢北運的水陸碼頭。金代在直沽設“直沽寨”,元朝設“海津鎮”,是軍事重鎮和漕糧轉運中心。從明朝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到2004年,天津建城已有600周年。明建文二年(1400年),朱棣率兵經直沽渡河南下奪取政權,1403年改元永樂,天津這個名稱出現於永樂初年。天津作為軍事重地,於永樂二年(1404年)正式設衛,翌年設天津左衛,轉年又增設天津右衛。清順治九年(1652年),三衛合一,歸併於天津衛。1860年天津被闢為通商口岸後,西方列強紛紛在天津設立租界,天津成為中國北方開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國“洋務”運動的基地。由天津開始的軍事近代化,以及鐵路、電報、電話、郵政、採礦、近代教育、司法等方面建設,均開全國之先河,天津成為當時中國第二大工商業城市和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貿中心。1989年獲全國食品金鼎獎。

營養價值

十八街大麻花十八街大麻花

麵粉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鈣、鐵、磷、鉀、鎂等礦物質,有養心益腎、健脾厚腸、除熱止渴的功效。
食用功效:
養心,益腎,除熱,止渴;主治髒躁、煩熱、消渴、泄痢、癰腫、外傷出血及燙傷等。

貼士:
1.法國一家麵包廠的工人發現:無論他們年紀多大,手上的皮膚都既不鬆弛,也沒有老人斑,原因是他們每天都糅小麥粉。
2.精白麵粉缺乏膳食纖維等營養成分,長期食用會影響人體的胃腸功能並造成營養不良;病濕熱者忌食麵條。

相關美食

天津油炸螞蚱 蓮童牌冬瓜條 牛皮糖圪飥湯蜜青梅 藤蘿餅棋子饒餅怪味果仁

傳說中的中國美食(一)

“民以食為天”,隨著回歸自然食品的興起,傳統美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中華民族的飲食文化淵源流長,下面就帶你去瞧瞧中國的傳統美食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