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錢幣

中國古代錢幣

中國古代所使用的各種各樣的貨幣。古代錢幣早期形態主要是貝類貨幣。在中國,原始社會後期至夏、商、周時代主要貨幣形態是實物貨幣,流通較廣的是天然貝。後期出現少量金屬稱量貨幣、鑄幣。到了奴隸社會、封建社會,錢幣的主要形式就是金屬貨幣。

貝類貨幣

在我國遠古時期,大約在四五千年前的原始社會,因為生產力低下物質極不豐富,所以一個部落或者一個家庭還沒有多少剩餘產品可以用來交換其他急需的用品,部落或家庭之間偶爾發生的交換活動也只是物易物,當時根本沒有貨幣也不需要貨幣。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社會物質財富也相對豐富了,人們物質生活中的需求不斷的擴大,以物易物交換的方式已經越來越不能適應社會生活的需要了,於是人們便把貝殼作為交換的中介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不知金屬為何物的原始社會貝殼是最珍貴的物質了,貝是生長於熱帶亞熱帶淺海的貝類,它小巧玲瓏,色彩鮮艷,堅固耐用,而成為原始居民喜愛的一種裝飾品,由於它大小適中,便於攜帶,便於計數等特點,後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商品社會的形成,貝作為交換的媒介就成為自然而然的事了,天然貝就逐漸充當商品交換的一般等價物的職能。貝幣的計量單位是什麼呢?是“朋”,“朋”的古字本義是指一串或兩串相連的“貝”,後來逐漸演化成計量單位。”一朋”到底為多少只貝呢?一直未有一致的說法,從兩隻到二十隻,各說不一,一般多認為兩串五個的貝或兩串十個的貝為“一朋”商代晚期,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交易範圍不斷的擴大,中國北方因不易獲得數量眾多的南方海貝,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這時,人們又想出了以其他材料防制貝形貨幣的方法,如陶、石、骨、玉、銅、金等,其中銅仿貝的發明是中國金屬鑄幣的開始。天然海貝的品種也很多,有“貨貝”(又名齒貝)、“擬棗貝”、“阿文綬貝”(又名大貝、虎斑貝)、“伶鼬榧螺”等,其中“貨貝”比較常見,貝面上有一條
長長的齒槽的稱為“貝齒”或“貝唇”,貝的正面較為平整,貝的側面稍微鼓突,人們為了便於攜帶方便,在貨貝的背部多鑿有小孔,早期孔相對小,稱之為“小孔式貨貝”,以後,穿孔逐漸擴大,稱為“大孔式貨貝”。春秋戰國時期的“貨貝”背部幾乎磨平,稱為“磨背式貨貝”。“銅仿貝”一般仿貨貝之形,早期者與天然貝形制相近,春秋以後,南方楚國地區又鑄鑄造出有文字的“銅仿貝”是為有文銅貝,它的外形有的像螞蟻爬鼻有的像鬼臉的樣子,所以俗稱“蟻鼻錢”或“鬼臉錢”,其面文多達10餘種,但形制卻比較一致,均為上廣下尖的瓜子形,面有文字,背部平整,它廣泛行用於南方地區,“蟻鼻錢”鑄行於戰國早期(公元前5世紀),“鬼臉錢”則鑄行於大約公元前4-3世紀的戰國中晚期,是當時比較先進的貨幣形態之一,除楚銅貝以外,春秋戰國時北方地區的金屬貝還有“金貝”、“銀貝”、“鎏金銅貝”等,“仿銅貝”的出現是我國貨幣發展史上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把我國貨幣發展歷程大大地推向前進了,並以其大小、重量、價值比較統一,而且能夠大量地就地鑄造等其它“貨貝”和“仿貝”無法相比的優勢進入了流通領域。“貝作”為歷史貨幣,不僅為中國的古代經濟立了豐功而且還對中國文化,風俗,具有深刻的影響。從現行的中國漢字中,我們可以看到大多數與錢幣發生關聯的事物或行為都有貝旁,如:貨、貢、貿、賈、賄、財、貪、貧、費、賠、贖等等。在江浙一帶的農村,家長將貝佩掛於孩童的身上以期望健康成長,驅邪生財,更有父母乾脆把兒女直呼為“寶貝”,“貝幣”雖小確集經濟歷史,文化多重含義於一身,頗受錢幣收藏愛好者們的青睞,進而成為當今收藏的一大門類
中國古代錢幣中國古代錢幣

天然海貝

公元前21世紀--前2世紀,主要使用於中原地區,後逐步被金屬貨幣取代,單位為“朋”,每拾枚幣為“一朋”。在先秦時期貝同時具有幣和飾的雙重作用。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直到明末清初還使用貝作為貨幣,稱為“ba (左右結構,左為‘貝’,右為‘巴’)”。
天然海貝
公元前11世紀,產于海濱,因其堅固美觀,便攜帶,又能計數,而逐步演變為實物貨幣。
天然海貝
公元618-1368年 ,產于海濱,因其堅固美觀,便攜帶,又能計數,而逐步演變為實物貨幣。人工貝類(石貝)

公元前16世紀--前2世紀商周時期,商品經濟不斷發展,貨幣的需求量不斷增大,為彌補自然貨幣流通不足而仿製的玉貝、骨貝、陶貝、石貝等,被統稱為人工貝類貨幣。它們形態大抵仿照自然海貝,其交換價值,約等於或稍低於天然貨貝。
人工貝類(骨貝)
公元前16世紀--前2世紀
人工貝類(玉貝)
公元前16世紀--前2世紀
人工貝類(陶貝)
公元前16世紀--前2世紀
銅貝
公元前11世紀
包金貝
公元前11世紀,商代中晚期,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掌握了冶煉技術,於是便出現了金屬貝類貨幣。形仿天然海貝。有金貝、銀貝、銅貝等。用青銅澆鑄的無文銅貝,是我國最早出現的金屬鑄幣。
先秦貨幣
平肩弧足空首布
成色年代:春秋早中期 形制特徵:平肩、襠部呈弧形,銎(音窮)長,有穿孔,銎內一般留有寒。面文鑄有乾支、數目、天象、地名、事物、陰陽五行、方位、吉語等。幣材多為青銅。
尖足平首布
成色年代:春秋早期。戰國趙鑄幣。聳肩、方襠或弧襠、尖足。以一jin(左右結構,左為‘金’,右為‘斤’)、半jin(同前)二等紀值分別稱為“平首尖足大布”,“平首尖足小布”。面文為城名,部分小布面文有“半”字。背文一般為數字。體輕薄。幣質為青銅。
三孔布
成色年代:戰國後期 戰國後期錢幣。按背文分大小兩式。圓首、圓肩、圓襠、圓足,首及兩足各有一圓形穿孔。面文多為地名,背文有紀重和紀值文字。大者背文“一兩”,小者背文“十二銖”(半兩)。
銳鋒刀
成色年代:春秋晚期 。又稱針首刀。是尖首刀的一種特別形式,首部尖細如針,錢文多為抽象符號。
截首刀
成色年代:戰國早期。以尖首刀截首而成,基本與尖首刀相同。
直刀
成色年代:春秋戰國之交。戰國中晚期中山國、趙國鑄幣,也稱圓首刀或平首刀。刀身直或略帶弧形、圓首,柄面多有二直線,體型輕薄,其中“yan(內外結構,外為‘門’,內為‘言’)陽”(今陝榆)小直刀尤為薄。除“甘丹”“白人”“成帛”有背文,其餘背多平素。
圓孔圜錢
成色年代:戰國中晚期。戰國中晚期鑄幣,外圓、孔圓、背平素,面背間有拔模斜度,因此背徑大於面徑,背孔小於面孔,邊緣常殘留火口。多數面背無廓,少數品類正面有廓。大篆文,行粗放。青銅質。主要流通於秦、趙、魏故地。
方孔圜錢
成色年代:戰國後期。戰國後期秦、齊、燕等國鑄幣。外圓孔方,或有廓或無廓,為後世方孔圓錢之祖。含有“半兩”、“兩甾”、“文信”、“長安”、“yi(左右結構,左為‘貝’,右為‘益’)化、yi(同前)四化、yi(同前)六化”、“一刀、郾刀、郾四”等品類。
秦漢貨幣
秦半兩
成色年代:公元前336--221年。秦滅六國後,以秦幣為全國貨幣,秦半兩成為與上幣黃金對稱的下幣,鑄行全國。秦半兩與前述先秦半兩相比,其面文高而狹長,略呈弧形。外形是外圓孔方,面背無廓,形制與錢文精整。
榆莢半兩
成色年代:西漢早期 。因形如榆莢,稱為“莢錢”。“莢錢”一般甚為輕薄,輕重不一。
三銖
成色年代:建元元年 武帝建元元年鑄行,建元五年行止。三銖錢面有外廓,重如其文,背平素。三銖是古代貨幣史上第一枚以“銖”命名的方孔圓錢。
武帝五銖
成色年代:公元前118年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始鑄,含郡國五銖、赤仄五銖、上林三官五銖。面文有穿上半星、穿上橫廓,四決文等不同形式。輪廓深峻、文字精美。武帝五銖開創了七百三十九年鑄行“五銖”錢的歷史,成為中國古代“銖兩制”鑄幣的主流。
一刀平五千
成色年代:公元7年 。即“錯刀”,又稱“金錯刀”。王莽居懾二年(公元7年)鑄。“其環如錢,其身如刀”,環面“一刀”直讀,陰文錯金,刀面“平五千”三字為陽文,篆書。以一當五千五銖。“一刀平五千”鑄制精美,為歷代“收藏家”所重。
栔刀五百
成色年代:公元7年。王莽居懾二年(公元7年)鑄。“環如大錢,身形如刀”,環面鑄陽文“栔刀”二字,刀面鑄陽文“五百”,篆書。“栔”能通“契 ”。以一當五百五銖。“栔刀五百”刀廓深峻,鑄文精美。
東漢前期五銖
成色年代:公元40年東漢光武帝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採納馬援建議開始大鑄行。面文特徵是“金”字頭較大,“五”字交筆更彎曲,“朱”字頭圓折,豎畫兩頭較細。鑄造較為規整。
剪邊五銖
成色年代:東漢晚期又稱“鏨邊”五銖或“剪輪”五銖,指邊廓連同部分錢肉均被剪去或鏨切的五銖錢。無外廓,“五銖”二字殘留偏旁。
董卓五銖
成色年代:公元190年。東漢末獻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所鑄。無內外廓,“五銖”二字夷漫不全,很難辯認,世譏稱之為“無文”。該錢堪稱我國貨幣史上最劣質輕賤之小錢。
三國兩晉貨幣
直百五銖
成色年代:公元214年 漢獻帝十九年(公元214年)劉備入蜀後鑄於成都。初鑄錢大而厚重,後鑄逐漸減重,最輕薄者,不足0.8克。面文篆書“直百五銖”,即價值“一百枚五銖錢”。常背鑄或背刻陰文和文飾,也有背鑄陽文,如“為”字或四出文
蜀五銖
成色年代:公元214-263年。劉備入蜀後鑄,時約公元214-263年。形體小於兩漢五銖,較厚,面背均有外廓,筆畫較肥,銅質晦暗。
定平一百
成色年代:三國時期 。史記未載,據考證列為蜀漢錢較宜。“定平一百”錢體薄小,錢文篆書而夷漫不清。形制略同於直百
魏五銖
成色年代:三國時期。魏文帝,明帝皆鑄有五銖,新錢形仿漢制五銖,故稱“魏五銖”。魏五銖輪廓清晰,錢形厚重,邊廓壓金。
大泉當千
成色年代:公元239-246年。三國吳錢,孫權赤烏元年至九年(公元238-246年)所鑄大錢。篆書“大泉當千”四字鏇讀,一當五銖一千。是繼王莽後最大的虛值錢。另有大泉二千、大泉五千,傳世較少。
涼造新泉
成色年代:公元317--376年。前涼張氏王朝(公元317--376年)所鑄,是以國號為名的第一例方孔圓錢。篆書,有對讀,直讀二式,錢文字型也有分別,形體可分為輕小、厚重兩式。
沈充五銖
成色年代:公元318-321年。東晉孝元帝太興年間(公元318-321年),吳興沈充所鑄大孔小錢。錢文作“五朱”、“五金”,外廓隱約,錢體輕小,似為東漢“剪輪”錢式的仿鑄品。
豐貨
成色年代:公元319年 。西晉十六國後趙石勒元年(公元319年)所鑄,面文為“豐貨”,有篆、隸兩體,均橫讀,篆書錢面有好廓,隸書錢面無好廓。錢背皆有內、外廓。
漢興
成色年代:公元338-343年。成漢昭文帝李壽漢興年間(公元338-343年)鑄行,是我國錢幣史上最早的年號錢。錢文有隸書、篆書,直讀、橫讀之分,製作精美,字淺肉薄,傳世數量不多,尤以橫讀者為罕。
南北朝貨幣
孝建四銖
南朝宋孝武帝劉駿孝建年間(公元454-456年)鑄行。面文“孝建”為柳葉篆,背文“四銖”隸帶篆意。同於宋文帝“四銖”,面背文均橫讀。孝建四銖製作粗劣,邊廓平夷,文字不清。“民間盜鑄者雲起”,其後省“四銖”而專留“孝建”面文,更趨薄小,品類甚雜,大小懸殊。
永光
南朝宋前廢帝劉子業永光元年(公元465年)鑄行,形制相似於文帝孝建四銖,內外有廓,面文“永光”二字篆書,橫讀,重二銖。因鑄行數月即改元鑄行“景和”,存世極罕。
景和
南朝宋前廢帝劉子業景和元年(公元465年)鑄行。面文“景和”二字,篆書,橫書穿孔兩側,筆畫清楚。該錢由官府頒布準式,交民間依式樣鼓鑄,再交官驗收通行,嚴禁盜鑄剪邊。因此文字輪廓較永光精整。廢帝改元後三月遇害,故景和存世極稀罕。
公式女錢
南朝梁武帝蕭衍天監年間(公元502-519年)鑄行,“公式女錢”實為無外廓而僅有內郭的“五銖”小錢。因其輕小薄弱,又稱“女錢”與“男錢”(大錢)對稱。約在二銖,三銖之間。
梁鐵五銖
南朝梁武帝蕭衍普通四年(公元523年)鑄行。鐵“五銖”形體略小,背紋四出,是我國首次大批量鑄造的鐵錢。
太貨六銖
南朝陳宣帝太建十一年(公元579年)所鑄的六銖錢,面文“太貨六銖”,玉筋箸篆體勻稱健美,舒展有力,面、背內外廓精整挺拔,製作精良。
永通萬國
北周靜帝宇文闡大象元年(公元579年)始鑄。面文“永通萬國”,玉筋篆,“永通”意為永遠通行,“萬國”示天下萬國可用。字廓深峻,形體厚重,錢文和鑄工均臻妙境,堪稱“北周三品”之首。
五行大布
北周武帝文邑建德三年(公元574年),以一當十,與布泉、五銖並行。面文“五行大布”,玉筋篆,錢文及製作均極為精美,為著名的“北周三品”之一。
常平五銖
北齊文宣帝高洋天保四年(公元550年)鑄行。製作精好,錢文優美,“常平五銖”四字玉筋篆直讀,構架勻稱,筆畫圓潤,“平”字上橫與面穿下廓合一。屬設計和鑄造都極為考究的泉品。
隋唐貨幣
隋五銖
隋文帝楊堅開皇元年(公元581年)始鑄,又叫“開皇五銖”,或稱“置樣五銖”。錢文“五銖”二字篆書,筆畫精整,邊緣較寬,面無好廓,“五”字上下左端有豎紋,錢背肉好均有廓。隋五銖是我國“銖兩錢制”的終結
開元通寶
唐高祖李淵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廢五銖而改鑄“開元通寶”錢,通寶錢系代替五銖錢系後沿用近1300年,為秦漢錢制以來,中國古錢史上的又一巨大成果。主要有幾個方面“1.首創錢、兩十進位衡制。2.開創了錢文以八分隸書、楷書甚至草書的時代,一改以前的大篆、小篆形式。3.不再以重量名錢,改為“寶”或“通寶”、“元寶”。開元通寶錢文是大書法家歐陽詢制詞及書,直讀“開元通寶”或鏇讀“開通元寶”,錢文書體為著名的八分書,錢徑八分,重二銖四lei(上下結構,上為品字形三個田字,下邊為系字) ,每十文重一兩,每文重一錢。早期開元通寶輪廓深峻,文字精美。“元”字第二橫左挑,稍後所鑄、背有月紋;中期“元”字左、右挑或雙挑,“寶”字較小,背常有月紋、星紋或星月紋;後期邊廓較寬,鑄工粗劣,大小不一併常有錯范。
乾封泉寶
唐高宗李治乾封元年(公元666年)鑄行。以一當開元通寶十,形制精整,邊廓完好,錢文四字鏇讀,因鑄行時間短暫而存世較少,是古錢史上首例以“泉寶”命名的錢品,也是首例以年號命名的“寶錢”。
乾元重寶
唐肅宗李亨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始鑄。以一當開元通寶十,乾元重寶,四字隸書直讀,初鑄輪廓深峻,後期較為輕小。寶應元年後所鑄小錢,背有星、月、祥雲、瑞紋,其中白銅母錢為迄今所見最早的銅質母錢。
得壹元寶
唐肅宗李亨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史思明鑄於洛陽,以一當開元通寶百,銅色暗紅,製作工整,隸書“得壹元寶”四字鏇讀,拙樸明晰,背多有月紋,或星紋和祥雲,因鑄期短,較為稀少,故有“順天易得,得壹難求”之說。
大曆元寶
唐代宗李豫大曆年間(公元766--779年)西北地區地方鑄幣,製作粗陋,銅色昏濁,隸書“大曆元寶”四字鏇讀,書體樸實有力,有大小兩種樣式。
建中通寶
唐德宗李适建中年間(公元780--788年)西北地區地方鑄幣,錢體薄小,文字晦漫,鑄工草率。“建中通寶”四字隸書鏇讀。有大小兩式。
會昌開元通寶
唐武宗李炎會昌五年(公元845年)廢各地銅佛鐘磬等作為幣材鑄錢。各州鑄錢背銘以州名,後鑄“昌”字以記年號,今所見計有23種之多。該錢鑄工粗率,文字晦漫,面文承襲歐陽詢舊制。
鹹通玄寶
唐懿宗鹹通十一年(公元870年)桂陽監鑄,錢文四字隸書而含魏碑風骨,直讀,章法勻稱有力,因鑄而未行,故傳世絕少,是為古泉珍品之一。
五代十國貨幣
開平通寶開平元寶
五代後梁太祖朱溫開平年間(公元907-910年)鑄行,形仿開元,製作粗糙,通寶背廓平淺,元寶輪廓精整。錢文四字隸書鏇讀。存世甚罕。
漢元通寶
五代後漢隱帝劉承佑元年(公元947-950年)鑄行。製作精良,邊廓完好,錢文四字隸書直讀,錢背多有星、月紋。
通正元寶
十國前蜀高祖王建通正元年(公元916年)鑄。錢文及體制均仿開元錢,然製作粗率。背有星、月紋。
天漢元寶
十國前蜀高祖王建天漢元年(公元917年)鑄。形制較工整,內外廓稍平,錢文四字隸書鏇讀,文字端正,為王建五錢中最清秀者。
光天元寶
十國前蜀高祖王建光天元年(公元918年)鑄。此錢製作粗劣,錢文草率,錢文“光”字作行書,其餘三字為隸書,背有月紋,另有鐵錢,罕見。
鹹康元寶
十國前蜀王衍鹹康元年(公元925年)鑄。製作粗疏,錢文不整,八分書兼行書。背常見仰月、星紋等。
乾封泉寶
十國楚王馬殷鑄。錢文四字隸帶楷意鏇讀,背多有文,銅鐵兼有。
唐國通
十國南唐元宗李jing(左右結構,左為‘王’字,右為‘景’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鑄。錢文有篆、隸、楷三體,篆書與楷書配成一對,為“對錢”之祖。一當開元二,另有篆書當五或當十大錢。背穿上或有星紋。鑄造甚精。
永隆通寶
十國閩王延羲永隆元年(公元939年)鑄。錢文四字書體,在行、隸之間。材質或銅、或鐵、或鉛,銅質少見,鉛質甚罕。
宋遼金夏貨幣
宋元通寶
宋太祖趙匡胤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始鑄,為宋開國錢。錢文仿八分書,形制仿唐開元。有銅、鐵兩種,背有星、月紋等,鐵錢十當銅錢一。
嘉祐元寶
宋仁宗嘉祐年間(公元1056-1063年)鑄行。錢文楷、篆二體,鏇讀、光背。為小平對錢,製作稍遜,大小厚薄不等,配對欠佳。
靖康元寶
宋欽宗趙桓靖康年間(公元1126-1127年)鑄行。錢文為篆、隸二體,鏇讀,有小平、折二、折三對錢。此錢量少難覓,尤以小平顯為珍貴。
紹興元寶
宋高宗紹興年間(公元1131-1162年)鑄行。錢文楷、篆二體,鏇讀,多為光背,對錢;有小平、折二、折三三等。因“紹興”年號行32年,故鑄錢量多品雜,但小平錢奇少。
http://www.guxiang.com/lishi/baoku/qianbi/image/song/004ajpg
慶元通寶
宋寧宗趙擴慶元年間(公元1195-1200年)鑄行。錢文楷書,鏇讀。有小平、折二、折三紀年錢。背文“元”至“七”紀年;“川”、“利”等紀地;“同”、“春”等紀監;“┴”紀值,“西一”紀爐,“五五”等紀范。
開慶通寶
宋理宗開慶元年(公元1259年)鑄。錢文楷書直讀,有小平、折二兩種。背文紀年字“元”。
貞祐通寶
金宣宗完顏詢貞祐年間(1213-1217年)鑄。錢文楷收直讀,有平錢、折二、折五三種。 光背無文。
泰和重寶
金章宗完顏璟泰和四年(公元1204年)鑄。錢文篆書直讀,有當十大、小兩式。錢文是文學、書法大家党懷英手書,字型清純典雅。
天慶寶錢
西夏桓宗趙純天慶年間(公元1194-1205年)鑄行,錢文為西夏文,平錢。製作精整,邊廓堅挺,文字清晰,筆畫勻稱。
元代貨幣
大朝通寶
蒙古汗國在改稱元以前稱大朝時(公元1227年)鑄。錢文楷書直讀,光背無文。
中統元寶
元世祖忽必烈中統年間(公元1260-1264年)鑄行。錢文楷、篆二體,直或鏇讀。背可見星紋,平錢。
至元通寶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廿二至三十一年(公元1285-1294年)鑄行。錢文有漢文、蒙文兩種版式。漢文楷書直讀,有小平、折二、折三等,均光背無文。
元貞通寶
元成宗鐵穆耳元貞年間(公元1295-1297年)鑄行。錢文有漢文、蒙文兩種版式,漢文楷書,直讀,有小平、折二兩等,蒙文錢為折三型。光背無文,製作清陋,文字不清。
大德通寶
元成宗大作德年間(公元1297-1307年)鑄行。錢文有漢文、蒙文兩種版式。漢文楷書、直讀,有平錢、折二、折三等。蒙文為折三型。光背無文。
至大通寶
元武宗至大三至四年(公元1310-1311年)鑄行。錢文楷書直讀,有平錢、折二、折三等,邊廓峻深,光背無文。
延祐元寶
元仁宗延祐年間(公元1314-1320年)鑄行的漢文小錢,錢文楷書,極不規整,直讀,光背無文。製作粗陋,文字拙劣。
泰定通寶
元泰定帝泰定年間(公元1324-1327年)鑄行漢文小錢。鑄 文楷書直讀,有大、小二種,大錢鑄制精工,邊廓完整,面文清晰。光背無文。
大義通寶
元末起義將領陳友諒漢政權大義年間(公元1360-1361年)鑄。錢文楷書直讀,有小平、折二、折三三等。光背無文。
明代貨幣
洪武通寶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間(公元1368-1398年)鑄行。錢文楷書,直讀,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當十五等。背文記值,記重,記地等多種形式。
永樂通寶
明成祖朱棣永樂年間(公元1403-1424年)鑄行。錢文楷書直讀,僅見小平錢。製作精良,邊廓規整,筆畫秀麗,光背無文。
嘉靖通寶
明世宗朱德熄(音聰)嘉靖年間(公元1522-1566年)鑄行。錢文楷收仿瘦金體直讀,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當十五等。此錢製作混雜,筆畫多變,大小不一。背文記重或無文。
萬曆通寶
明神宗朱翊(音義)萬曆年間(公元1573-1620年)鑄行。錢文楷書直讀,有小平、折三等。背文有“工”、“戶”、“公”、“厘”、“正”等字或星、月紋。
天啟通寶
明嘉宗朱由校天啟年間(公元1621-1627年)鑄行。錢文楷書直讀,有小平、折二、當十三等,背文記值,記局,記地,記事由或有星、月紋。大小名異,品種較多。
崇禎通寶
明思宗朱檢崇禎年間(公元1628-1644年)鑄行。錢文楷書直讀,有小平、折二、折五、折十四等。名等錢大小不一,文字多變,精粗互見,是明代形制最雜,品種最多我末代貨幣。背文有星、月圈、圈內星、奔馬等紋或記地、記值、記事由等數項。
崇禎通寶
大順通寶
明末起義軍張獻忠大西大順年間(公元1644-1646年)鑄。錢文楷書直讀,平錢,背文“戶”、“工”、“用”等字,此錢邊廓勻闊,文字工整。
宣德通寶
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年間(公元1426-1435年)鑄行。錢文楷書直讀,僅見小平錢。製作粗率,光背無文。
洪化通寶
明末吳世璠周洪化年間(公元1678-1681年)鑄行。錢文楷書直讀,平錢、有大、小兩種版式,小錢多見光背文,大錢背文可見“工”、“戶”字。
清代貨幣
順治通寶
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順治年間(公元1644-1661年)鑄行。錢文楷書、直讀,有小平、折、折十數等,背有漢文記局,新滿文記局或滿漢文記局。
康熙通寶
清聖祖康熙年間(公元1662-1722年)鑄。錢文楷書直讀。有小、折十大錢兩種。按背文可分滿文錢,滿漢文錢。
雍正通寶
清正宗雍正年間(公元1923-1735年)鑄。錢文楷書直讀,平錢、背穿左為滿文“寶”字,穿右記局滿文記20字。雍正錢形態工整,規格統一,可見雍正錢法之嚴謹。
乾隆通寶
清高宗乾隆年間(公元1736-1795年)鑄。錢文楷書直讀,平錢,背文穿左滿文“寶”字,穿右鑄各局名。
嘉慶通寶
清仁宗嘉慶年間(公元1796-1820年)鑄。錢文楷書直讀。平錢,背文穿左滿文“寶”字,穿右記局名19字。少數可見星月紋及記地或吉祥漢字。
道光通寶
清宣宗道光年間(公元1821-1850年)鑄。錢文楷書,直讀。背多滿文記局、或有星、月紋及記地記年記值漢字。
鹹豐通寶
清文宗鹹豐年間(公元1851-1861年)鑄,錢文宋、楷、隸三體,直讀,平錢。背文為滿文各寶局名。此錢製作簡陋,形制混雜,粗者多而精者罕。
同治重寶
清穆宗同治年間(公元1862-1874年)鑄。錢文楷書直讀,有平錢、當四、當五、當十四等,背文穿左右滿文記局,穿上下漢文記值。
光緒通寶
清德宗光緒年間(公元1875-1908年)鑄。錢文楷書或楷兼隸,楷兼宋三體,有平錢、當五、當十等。背文滿、回文記局、記年、記吉語,記批次等多種形式。光緒錢是中國造幣史上首次引進西洋機製造幣方法鑄造的第一批中國樣式(外圓孔方)的行用錢。

歷代錢幣速記

西周
銅貝、原始空首布
春秋
晉:空首布
戰國
齊:齊刀、齊圓錢三種
燕:明刀、針首刀、齊明刀、一化、明化、明四、方足布
秦:重一兩十四銖、兩錙、文信、長安、半兩
楚:印子金、連布、殊布當十、蟻鼻錢
趙:尖足布、方足布、圓足布、三孔布、直刀、圓錢
韓:銳角布,方足布
魏:橋足布、方足布、圓錢
中山:大尖首刀
東周:東周圓錢、東周方足布
西周:西周圓錢
西漢
高祖(劉邦)前206~前195三銖半兩、榆莢半兩
惠帝(劉盈)前194~前188
少帝(劉恭)前187~前184八銖半兩
少帝(劉弘)前183~前180五分錢(六銖半兩
文帝(劉恆)前179~前157四銖半兩
景帝(劉啟)前156~前141
武帝(劉徹)前140~前87三銖、郡國五銖、赤仄五銖、上林三官五銖
昭帝(劉弗陵)前86~前74昭帝五銖
廢帝(劉弗賀)前74
宣帝(劉詢)前73~前49宣帝五銖小五銖
元帝(劉大)前48~前33四出五銖
成帝(劉驁)前32~前7
哀帝(劉欣)前6~公元1
平帝(劉刊)公元1~公元6
(劉嬰)公元6~公元8

王莽9~20契刀五百、貨布、布泉、貨泉、一刀平五千、六泉十布(小泉直一麼泉一十幼泉二十中泉三十、壯泉四十、大泉五十、小布一百麼布二百幼布三百序布四百差布五百中布六百壯布七百第布八百次布九百,大布黃千)
更始帝(劉玄)21-23更始五銖、
公孫述
鐵半兩、鐵五銖
東漢
光武帝(劉秀)23~57建武五銖
明帝(劉莊)58~75五銖
章帝(劉怛)76~87五銖
和帝(劉肇)88~105五銖
殤帝(劉隆)106~106五銖
安帝(劉佑)107~125五銖
少帝(劉懿)125五銖
順帝(劉保)126~144五銖
沖帝(劉炳)144~145五銖
質帝(劉纘)146~146五銖
桓帝(劉志)147~167五銖
靈帝(劉宏)168~189五銖、中平四出五銖
廢帝(劉辨)189
獻帝(劉協)190~220五銖、董卓五銖(無文小錢)

文帝(曹丕)220~226
明帝(曹睿)227~239魏五銖
齊王(曹芳)240~254魏五銖
高貴鄉公254~260
元帝(曹奐)260~265

大帝(孫權)222~252大泉五百、大泉當千、大泉二千、大泉五千
會稽王(孫亮)252~258
景帝(孫休)258~264
末帝(孫皓)264~280

昭烈帝(劉備)221~223蜀五銖、太平百錢、世平百錢、太平百金、定平一百
後主(劉禪)223~263直百五銖、直百、直一
西晉
武帝(司馬炎)265~290
惠帝(司馬衷)290~306西晉五銖
懷帝(司馬熾)306~313
愍帝(司馬鄴)313~316
東晉
元帝(司馬睿)317~322
明帝(司馬紹)322~325沈充造“沈郎五銖”
成帝(司馬衍)325~342
康帝(司馬岳)342~344
穆帝(司馬聃)344~361
哀帝(司馬丕)361~365
海西公(司馬奕)365~370
簡文帝(司馬昱)370~372
孝武帝(司馬曜)372~396
安帝(司馬德宗)396~418
恭帝(司馬德文)418~420
後趙
石勒鑄:豐貨
成漢
李壽鑄:漢興
北涼
沮渠蒙遜鑄:涼造新泉

赫連勃勃鑄:大夏真興

武帝(劉裕)420~422
少帝(劉義符)422~424
文帝(劉義隆)424~453四銖
孝武帝(劉駿)453~464孝建四銖、大明四銖
前廢帝(劉子業)465永光、景和兩銖、永光
明帝(劉閾)465~472
後廢帝(劉昱)472~477
順帝(劉準)477~479
南齊
高帝(蕭道成)479~482
武帝(蕭賾)482~493劉悛在四川蒙山鑄南齊五銖
明帝(蕭鸞)493~498
東昏侯(蕭寶卷)498~501
和帝(蕭寶融)501~502

武帝(蕭衍)502~549天監五銖、公式女錢、背四決鐵五銖、太清豐樂
簡文帝(蕭綱)549~551
元帝(蕭繹)552~554
敬帝(蕭方智)555~557四柱五銖兩柱五銖

武帝(陳霸先)557~559
文帝(陳倩)560~566天嘉五銖
廢帝(陳伯宗)567~568
宣帝(陳頊)569~582太貨六銖
後主(陳叔寶)583~589
北魏
道武帝(拓跋珪)386~409
明元帝(拓跋嗣)409~423
太武帝(拓跋壽)423~452
文成帝(拓跋睿)452~465
獻文帝(拓跋弘)466~471
孝文帝(元宏)471~499太和五銖
宣武帝(元恪)500~515永平五銖
孝明帝(元詡)516~528
孝莊帝(元子攸)527~530永安五銖
長廣王(元曄)530-531
節閔帝(元恭)531
安定王(元朗)531~532
孝武帝(元修)532~534
東魏
孝靜帝(元善見)534~550小樣永安五銖
西魏
文帝(元寶炬)535~551大統五銖
廢(元欽)551~554
恭帝(元廓)554~557
北齊
文宣帝(高洋)549~559常平五銖
廢帝(高殷)559~560
孝昭帝(高演)560~561
武成帝(高湛)561~564
後主(高緯)564~577
幼主(高恆)577承光
北周
孝閔帝(宇文覺)557五行大布
明帝(宇文毓)557~560
武帝(宇文邕)560~578永通萬國、北周布泉
宣帝(宇文贇)578~579
靜帝(宇文衍)579~581

文帝(楊堅)581~604置樣五銖、五銖白錢、隋五銖
煬帝(楊廣)604~617隋五銖
恭帝(楊侑)617~618

高祖(李淵)618~626開元通寶
太宗(李世民)626~649開元通寶
高宗(李治)649~683開元通寶、乾封泉寶
中宗(李顯)684開元通寶
睿宗(李旦)684~690開元通寶
則天皇帝690~705開元通寶
玄宗(李隆基)712~756開元通寶
肅宗(李亨)756~762開元通寶、乾元重寶
代宗(李豫)762~779開元通寶、大曆通寶
德宗(李适)779~805開元通寶、建中通寶
順宗(李誦)805開元通寶
憲宗(李純)805~820開元通寶
穆宗(李恆)820~824開元通寶
敬宗(李湛)824~827開元通寶
文宗(李昂)827~840開元通寶
武宗(李炎)840~846開元通寶、會昌開元通寶背有:昌、京、洛、益、藍;荊、襄、越、宣、兗;洪、潤、潭、鄂、平;興、梁、廣、梓、福;永、丹、桂字共23局種,為各鑄地州名。
宣宗(李忱)846~859開元通寶
懿宗(李漼)859~873開元通寶、鹹通玄寶
僖宗(李儇)873~888開元通寶
昭宗(李曄)888~904開元通寶
哀宗(李祝)904~907開元通寶
史思明
得壹元寶・順天元寶
後梁
太祖(朱全忠)907~910開平元寶
末帝(朱友貞)911~923
後唐
莊宗(李存勗)923~926
明宗(李嗣源)926~934天成元寶
閔帝(李從厚)934~935
後晉
高祖(石敬塘)936~944天福元寶
出帝(石重貴)944~947
後漢
高祖(劉知遠)947~948漢元通寶
隱帝(劉承佑)948~951
後周
太祖(郭威)951~954周元通寶
世宗(柴榮)954~960
劉仁恭
永安一十、一百、五百、一千、順天元寶當千、應天元寶應聖元寶、鐵貨布、鐵五銖(仿隋式樣)
前蜀
永平元寶、通正元寶、天漢元寶、光天元寶、鹹康元寶、乾德元寶
南唐
唐國通寶、大唐通寶保大元寶永通泉貨、南唐開元
南漢
鉛開元通寶、乾亨重寶、乾亨通寶
後蜀鑄
廣政通寶、大蜀通寶

開元通寶背閩、福鉛錢、永隆通寶、天德重寶
吳越
鉛開元

開元通寶小鉛錢、乾封泉寶大鐵錢、天策府寶
北宋
太祖(趙匡胤)960~976宋元通寶
太宗(趙光義)976-997太平通寶、淳化元寶、至道元寶
真宗(趙恆)998~1022鹹平元寶、景德元寶祥符元寶祥符通寶、天僖通寶
仁宗(趙禎)1022~1063天聖元寶、明道元寶、景佑元寶、皇宋通寶、康定元寶、慶曆重寶、皇佑通寶、至和元寶、至和重寶、至和通寶、嘉佑元寶、嘉佑通寶
英宗(趙曙)1064~1067治平元寶治平通寶
神宗(趙頊)1068~1085熙寧元寶、熙寧通寶、熙寧重寶、元豐通寶、元豐重寶
哲宗(趙煦)1086~1101元佑通寶、紹聖元寶、紹聖通寶、紹聖重寶元符通寶元符重寶
徽宗(趙佶)1101~1125建國通寶、聖宋元寶、聖宋通寶、崇寧通寶、崇寧重寶、崇寧元寶、大觀通寶、大觀元寶、政和通寶、政和重寶、重和同胞、宣和元寶、宣和通寶
欽宗(趙桓)1126~1127靖康元寶、靖康通寶
李順
應運元寶應感通寶
南宋
高宗(趙構)1127~1162建炎通寶、建炎重寶、建炎元寶、紹興元寶、紹興通寶
孝宗(趙眷)1163~1190隆興元寶、乾道元寶、淳熙元寶、淳熙通寶
光宗(趙敦)1190~1194紹熙元寶、紹熙通寶
寧宗(趙擴)1195~1224慶元通寶、慶元通寶、嘉泰通寶、嘉泰元寶、開僖通寶、開僖元寶、嘉定通寶、嘉定元寶
理宗(趙昀)1225~1264大宋元寶大宋通寶、聖宋重寶、寶慶元寶紹定元寶、紹定通寶、端平元寶、端平通寶、端平重寶、嘉熙通寶嘉熙重寶淳佑元寶、淳佑通寶、皇宋通寶、開慶通寶、景定元寶
度宗(趙基)1265~1274鹹淳元寶、臨安府錢牌
恭宗(趙顯)1275
端宗(趙顯)1276~1278
帝丙(趙丙)1278~1279

太祖(耶律阿保機)907~926通行泉貨天顯通寶
太宗(耶律徳光)926~947會同通寶
世宗(耶律阮)947~951天祿通寶
穆宗(耶律璟)951~969應歷通寶
景宗(耶律賢)969~982保寧通寶
聖宗(耶律隆緒)982~1031統和通寶
興宗(耶律宗真)1031~1054景福通寶、重熙通寶
道宗(耶律洪基)1054~1101清寧通寶鹹雍通寶大康通寶大康元寶大安元寶壽昌元寶
天祚帝(耶律延禧)1101~1125乾統元寶天慶元寶
西夏
景宗(李元昊)1032~1048
毅宗(李諒祚)1048~1067西夏文福聖寶錢
惠宗(李秉常)1067~1086西夏文大安寶錢大安通寶
崇宗(李乾順)1086~1139西夏文貞觀寶錢、元德通寶、重寶、大德通寶
仁宗(李仁孝)1139~1193西夏文乾佑寶錢、天盛、乾佑元寶
桓宗(李純佑)1193~1206西夏文天慶寶錢、天慶元寶
襄宗(李安全)1206~1211皇建元寶
神宗(李順頊)1211~1223光定元寶
獻宗(李徳旺)1223~1226
末帝1226~1227

太祖(完顏阿骨打)1115~1123
太宗(完顏晟)1123~1135天輔通寶
熙宗(完顏dan)1135~1149天眷通寶、元寶、皇統元寶
海陵王(完顏亮)1149~1161正隆通寶
世宗(完顏雍)1161~1189大定通寶
章宗(完顏景)1189~1208承安寶貨銀鋌、泰和通寶、重寶
衛紹王(完顏永濟)1208~1213崇慶通寶至寧元寶
宣宗(完顏洵)1213~1223貞佑元寶、通寶
哀宗(完顏守緒)1223~12324
末帝(完顏承麟)
偽齊劉豫
阜昌元寶、通寶、重寶

世祖(忽必烈)1260~1294大朝通寶、中統元寶、至元通寶
成宗(鐵穆耳)1294~1307元貞通寶、大德元寶、通寶
武宗(海山)1308~1311至大通寶、大元通寶、國寶
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1311~1320皇慶元寶
英宗(碩德八剌)1321~1323延佑元寶、通寶
泰定帝(也孫貼木兒)1323~1328至治元寶、通寶、大元至治
天順帝(阿速吉八)1328泰定通寶、元寶
文宗(圖貼睦爾)1328~1329
明宗(和世剌)1329~1332
寧宗(懿麟質班)1332
順帝(妥歡貼睦爾)1333~1368至元通寶、至正通寶、之寶
元末義軍
大周張士誠1353天佑通寶
大宋韓林兒1355龍鳳通寶
天完徐壽輝1358天啟通寶、天定通寶
漢陳友諒1360大義通寶
吳王朱元璋大中通寶

太祖(朱元璋)1368~1398洪武通寶
恵帝(朱允炆)1399~1402
成祖(朱棣)1403~1424永樂通寶
仁宗(朱高熾)1425洪熙通寶
宣宗(朱瞻基)1426~1435宣德通寶
英宗(朱祁鎮)1436~1449
景宗(朱祁鈺)1450~1457
英宗(朱祁鎮)1457~1464
憲宗(朱見深)1465~1487
孝宗(朱佑堂)1488~1505弘治通寶
武宗(朱厚照)1506~1521
世宗(朱厚璁)1522~1567嘉靖通寶
穆宗(朱載厚)1567~1572隆慶通寶
神宗(朱翊鈞)1573~1620萬曆通寶
光宗(朱常洛)1620泰昌通寶
熹宗(朱由校)1621~1627天啟通寶
毅宗(朱由檢)1628~1644崇禎通寶
李自成
永昌通寶
張獻忠、孫可望
大順通寶、西王賞功、興朝通寶
南明
弘光通寶、隆武通寶大明通寶永曆通寶、興朝通寶
三藩
利用通寶昭武通寶、洪化通寶、裕民通寶

太祖(努爾哈赤)1616~1626天命漢錢、天命通寶
太宗(皇太極)1626~1643天聰漢錢
世祖(福臨)1644~1661順治通寶
聖祖(玄燁)1661~1722康熙通寶
世宗(胤禛)1723~1735雍正通寶
高宗(弘曆)1736~1795乾隆通寶
仁宗(顒琰)1796~1820嘉慶通寶
宣宗(旻寧)1821~1850道光通寶
文宗(奕佇)1851~1861鹹豐通寶、重寶、元寶
穆宗(載淳)1862~1874同治通寶、重寶
德宗(載湉)1875~1908光緒通寶、重寶
(溥儀)1909~1911宣統通寶
太平天國
天國通寶、天國聖寶、太平天國、太平聖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