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甾

兩甾

兩甾,是戰國晚期(約公元前3世紀)秦國所鑄的環錢。

兩甾,又名“秦兩甾”。
兩甾戰國晚期(約公元前3世紀)秦國所鑄的環。在記值 上,一甾為六銖,兩甾為十二銖,也就是半兩,也就是半兩的異 形錢。兩甾直徑為2.9-3.2厘米,重7.9克左右。其形制是外圓內方,初期沒有廓、後期可以見外廓,錢背平素無文。兩甾錢與 半兩錢其值相同,曾同時流行通用於世,但後期逐漸為半兩錢所代替,因而今天流傳於世上的遠比不上半兩錢。
錢文作"兩甾"的圜錢方孔,一種有外郭,一種無外郭,背平素。“甾”即“錙”字省,一錙為六銖,兩錙為十二銖,即半兩。徑2.9厘米,重7.8克。錢文作“半兩”的圜錢方孔,無內外郭,背平素。半兩即兩錙。《漢書·食貨志》:“秦兼天下,幣為二等:黃金以溢為名,上幣;銅錢質如周錢,文曰半兩,重如其文。”但這不是說秦兼併天下以後始鑄半兩錢。
兩甾兩甾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