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出五銖

四出五銖

四出五銖,亦稱“角錢”,五銖錢的一種,鑄行於東漢晚期。其錢形、錢文與東漢早期“五銖”相同,但在錢背內郭四角鑄有四道連線外郭的斜紋,如四路而出,故稱“四出五銖”。

區分定義

據《後漢書·靈帝紀》“中平三年(公元186年)春二月,鑄四出文錢”,或《後漢書·張讓傳》:靈帝中平三年“鑄四出文錢,錢皆四道,識者竊言侈虐已甚,形象兆見,此錢成必四道而去,及京師大亂,錢果流布四海”的記載,一般把四出五銖錢的?始鑄年代定為東漢靈帝中平三年。

漢靈帝四出五銖錢正反面漢靈帝四出五銖錢正反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