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株錢

五株錢

五銖錢是我國錢幣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貨幣,也是用重量作為貨幣單位的錢幣,在我國五千年的貨幣發展史上起到了一定的影響。 西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在中原開始發行五銖錢,從此開啟了漢五銖錢的先河。一直到東漢末年為止,除了中間有些小的變動(例如王莽統治的時期)之外,西漢、東漢上下四百年內,五銖錢一統天下。五銖錢奠定了中國圓形方孔的傳統。這種小銅錢外圓內方,象徵著天地乾坤。在下面用篆字鑄出“五銖”二字。“銖”是古代一種重量講師單位,一兩的二十四分之一為一銖,因此所謂“五銖”實際上很輕很輕。秦和西漢時期的一兩,相當於現在的16.14克。五銖錢的版式比較複雜,如果官爐、私鑄加在一起,大小版別區別均考慮在內的話,目前已經面世的版別大約有幾百個。

辨識

“五銖”錢始鑄於漢武帝元狩五年,止於唐高祖武德四年,“五銖”錢在中國前後流通了739年,數量浩瀚,品種繁多,除面鑄年號、背鑄地名的五銖錢外,錢幣界一直對兩漢——三國曹魏——晉五銖——南北朝五銖斷代頗有分岐,筆者根據近20年集藏實踐淺談陋見,僅作一家之言。

西漢五銖延續元狩五銖(含平背五銖、郡國五銖和赤仄五銖)——上林三官五銖——宣帝五銖而來。東漢五銖又延續了更始五銖——光武銅鐵五銖(仿西漢制式)——靈帝四出五銖——董卓小五銖幣制。

元狩五銖最初形制是同漢文帝半兩錢接軌的平背五銖,鑄造不精,面背無內外廓,這就是五銖錢的雛形。至於郡國五銖有人以為就是平背五銖,本人以為應是漢武帝最初允許各宗親諸侯國的自鑄幣,開始形成外廓,窄輪穿,銅色昏暗之類幣。漢武帝元鼎二年為改變幣粗劣輕薄、商民拒用狀況,下令幣制改革,鑄出以赤銅為廓邊、無毛刺、規範工整的錢體,此錢特徵是“銖”側厚、“五”側薄,呈傾斜式,史稱“赤仄五銖”,又叫“子紺錢”。由於詔令以一當五收回郡國五銖,商戶不樂意,且操作不便,元鼎四年武帝只好又下令收回。所以至今“赤仄五銖”難尋。

為根本解決幣制,漢武帝再鑄錢幣,規定官爐鑄造,史稱“上林三官五銖”。此為漢幣標準模式。該幣特點是“五”字中間兩行直,“銖”字金旁頂似等腰三角形,“銖”字朱旁方折。此幣投入市場商民稱便。此幣經歷代漢帝相繼鼓鑄,流傳甚廣,今所見漢五銖十有九為該式。

西漢中期宣帝時將該幣外廓稍加寬,“五”字比上林三官五銖交叉更彎曲,“銖”字頭呈三角形。錢文筆劃細緻,地張平整,錢面穿上一橫、穿下一星點或一月作記號,錢幣界稱為“宣帝五銖”。

東漢之始,淮陽王劉玄鑄更始五銖,漢光武六年公孫述鑄“鐵五銖”,光武十六年鑄“銅五銖”,樣式仿西漢“上林三官五銖”和“宣帝五銖”。東漢五銖較西漢五銖輕薄,筆劃平弱,“銖”字朱旁上橫圓折。東漢五銖最好區別的是,晚期漢靈帝中平二年鑄背四斜文到廓幣,史稱“四出五銖”,面穿四角有決文的稱“四決五銖”。

魏、蜀、晉五銖與漢五銖稍有區別,曹魏五銖沿用漢制,“五”字肥大基本仿“宣帝五銖”式。蜀五銖二種面文,直百五銖和背鍵稱為“鍵為五銖”。西晉承魏傳統仿魏,比較著名的是沈充鑄“沈郎五銖”。

南朝蕭梁五銖“五”字二橫不出頭,銖字與漢五銖相比瘦長且鑄工粗糙,不如漢五銖色澤赤亮,並有鐵鑄五銖。南朝宋五銖是“糹延環五銖”,錢體一分為二,為大穿外廓、內穿無廓兩種,屬剪輪輕薄類,更有惡劣小錢史稱“鵝眼錢”,千文積起來不足三寸,入水不沉,隨手一碾則碎。南朝“陳五銖”銅色黃白色,寬緣,“五”字直線如對頂角。另外小如雞目五銖錢也是南朝陳文帝所鑄。北朝“魏五銖”、“齊五銖”形同南朝“梁五銖”,但粗獷些。鑄幣均有年號,面文四個字。如“太和五銖”、“永安五銖”、“常平五銖”等。

“隋五銖”是五銖錢最後流通的朝代,錢含鉛較多,銅質青白。“五”字有直筆、曲筆之分,寬緣類似“陳五銖”,錢徑小於“陳五銖”,其顯著特點是“五”字旁多一划,內廓與“五字”相連,轉90度看像一“凶”字。隋煬帝五銖稍小於隋文帝五銖。揚州是隋代重鎮,煬帝客死揚州,隋代錢幣遺留很多。

中國古代錢幣的名稱

簡介:古代貨幣形制十分複雜,僅用作貨幣的的幣材就不下幾十種,如牲畜皮革谷帛紙張等。但沿襲幾千年的基本形態是方孔圓形銅錢,其標準式樣是西漢元狩五銖、上林三官錢及唐初開元通寶。至於錢幣鑑定和文物考古方面所定的專門分類,那就更多了。
玳瑁 | 刀幣 | 半兩錢 | 五株錢 | 開元通寶 | 交子 | 佩飾錢 | 洗兒錢 | 撒帳錢 | 雕母 | 母錢 | 鐵范銅 | 鐵母 | 樣錢 | 對錢 | 剪輪錢 | 綖環錢 | 傳形錢 | 記重錢 | 記值錢 | 年號錢 | 國號錢 | 記號錢 | 紀年錢 | 鎮庫錢 | 紀數錢 | 厭勝錢 | 八卦錢 | 廟宇錢 | 羅漢錢 | 祖錢 | 開爐錢 | 天聖元寶錢 | 天禧通寶錢 | 記年錢 | 明道元寶錢 | 皇宋通寶 | 清康通寶 | 宣和通寶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