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錢

對錢

同一種古錢的面文採用兩種書體,其字結構、筆劃、肥瘦、方穿、厚薄、重量及銅色都較一致或相似,稱為對錢。所謂“對錢”,是指錢文相同而書體不同、可以成雙配對的錢幣,又稱對文錢或對書錢,日本泉界稱之為“符合泉”。對稱,是自然界中一種普遍存在的而且又奇妙有趣的現象,對稱是種美,它能給人以整齊、沉靜、穩重、和諧的感覺。對稱美是中國傳統美學的基礎。在中國古代的各類器物中對稱是無處不在的,古代錢幣中有對稱現象,對稱就具有對稱之美。所謂對錢就是同一種年號名稱的兩枚錢,它們的大小、薄厚、幣材、邊廓、穿孔完全一樣,只有書法形式不同,我們把這種類型的錢稱為“對兒錢”。這類錢有的是楷書、行書二體成對,有的是楷書、篆書二體成對,有的是隸書、篆書二體成對,等等。對錢是中國錢幣造型獨具特色的表現形式,欣賞它是一種美的享受。

主要特徵

對錢製作風格相同,顯示出對稱的美感。它有三個主要特徵:一是兩枚錢幣錢文相同;二是使用兩種書體,其中篆書必居其一,另一種書體為隸書或行書等;三是除錢文書體不同外,兩枚錢幣幣值相同,形體對等,即錢形大小、錢身厚薄、穿孔大小、輪廓闊狹、錢文位置、字型大小、銅質等各個方面都完全一致,可以成雙配對。

歷史意義

對錢對稱美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審美觀念,也是漢民族一種傳統的哲理思想。採納方孔圓錢的形式,作為中國歷史上主要流通貨幣的形制,沿用兩千多年之久,其中既有製造工藝上的原因,使用習慣上的因素,也有傳統倫理道德,哲理思想上的緣故。方孔居中,周廓圓渾,錢文分列上下左右,既顯得端莊嚴肅,雍容大方,又易於流通,便於使用;既不失貨幣作為財富象徵的高貴之容,又不落交換流通中輕重偏移的俗套。

而對錢的出現,正是這種哲理思想在錢幣製造中的延伸和發展,也是更多地追求錢幣對稱美的藝術效果的表現。特別是兩宋時期,有崇尚藝術文化的風氣,鑄錢的工藝技術又大大提高,從合金配比的科學性,到工藝流程的嚴格要求,兩宋時期都超越前朝,這些條件促成了兩宋對錢的盛行,同時也把中國古代金屬鑄幣的藝術性推到了巔峰。

規範要求

對錢對錢

即低標準對錢和高標準對錢的觀點:

第一,不同時期的對錢,其標準和要求是不同的。南唐的開元通寶和唐國通寶,都有篆書體、隸書體兩種錢文,兩種不同書體的錢,卻具有大致相同的製作特徵,主要標誌是闊緣小字,這是我國最早出現的對錢。當時,對錢剛剛問世,無先例可尋,無章法可依,所以對這一時期的對錢,不可能也不必要去過於挑剔。

西夏後期,受兩宋對錢的影響,乾、天慶、到光定年間的鑄錢也出現了對錢。這是對錢的尾聲,卻也有新的創舉,不僅有漢文不同書體的對錢,如乾祐行書、真書,光定篆書、真書,而且出現了漢文和西夏文的對錢。乾祐以前,如福聖、大安、貞觀,只鑄西夏文錢,文字筆畫簡樸,書寫比較隨意,乾祐以後,包括乾祐、天慶,既有西夏文錢,同時也鑄漢文錢,此時的西夏錢文書寫方整規矩,製作嚴謹精美,儼然是有對錢的風韻。

但它們和兩宋對錢相比,不僅數量不可同日而語,在製作上也不是那么嚴絲合縫,這又是西夏對錢的特色。與此相對而言,兩宋對錢就要複雜得多,數量眾多,版別繁雜,層出不窮。北宋仁宗天聖以後,盛行對錢,成為“制度”,宋時又興各地鑄錢,錢監林立,不同地區,不同錢監,不同鑄期的錢幣,製作各異,再加上製作者刻意追求對稱的完美,因此對於這個時期的對錢要求勢必從嚴,也就是所謂高標準概念的對錢,除錢文書體之外,還必須考慮文字製作等各方面的因素。

第二,根據學術上的需要,對於對錢的標準和規範要求,也可以作科學的分析,可以由淺入深,由寬及嚴,制訂不同層次的標準。譬如對於初入門的人,只要掌握對錢的一般知識,同一種年號錢,兩種書體的錢文,即可以配對,稱之謂對錢。當然,這是低標準的對錢。對於學者、古錢收藏家,或者博物館的錢幣收藏來說,這樣的要求顯然是不夠的,那么,不僅要考慮錢文,考慮時代特徵,而且要尋找它們的區域特徵,製作特徵,進而探索不同版別所具有的不同的文物價值,哪些是常見的普通品,哪些是珍貴的稀見品。這樣對於對錢的標準就高了,要求就嚴了。

對於從事專門研究的學者來說,可能考慮學術上的要求會更多一些,譬如同一錢監鑄造的同類對錢,早、中、晚期的製作各有何特徵?有什麼演變的軌跡可尋?由此可以探討這個錢監的興衰歷史,鑄錢歷史。不同錢監鑄造的同類對錢,它們之間又有哪些共同之處?哪些不同之處?除版式區別外,原材料,合金成份有哪些區別?由此可以探討其金屬用料的來源,礦產的出處和礦料的性能。譬如有一種宣和短寶對錢,錢體常泛鐵鏽,雜質鐵的含量較高,被認為是江西饒贛監的鑄錢。有的對錢,不僅文字輪郭,氣息神似,而且同樣錯范,鑄成後一起落土,一樣的坑口,一樣的銹色,可謂天衣無縫,這不僅是一種天然的藝術傑作,而且對研究鑄造工藝、材質和鏽蝕成因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演變軌跡

對錢對錢

宋初沿襲唐制,尚無對錢之風,至太宗淳化、至道年間(990—997年),皇帝親書錢文,始用真、行、草三種書體同時鑄錢,史稱“三體書”,也可以說是北宋對錢的先聲,但兩宋對錢之風的真正形成,是仁宗朝以後的事情。北宋仁宗天聖元年(1023年)到南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年),是兩宋對錢的盛行時期,歷時一百五十六年。淳熙七年,宋錢幣制改革,錢背開始記年,對錢制度在銅錢中不再採用,只是在部分鐵錢鑄行地區,繼續沿用。

在兩宋對錢盛行的時期,大致可以分為五個階段:

(一)北宋仁宗天聖年間至神宗熙寧年間(1023—1077年),對錢均為篆書和真書兩種書體的配對。其間有一個插曲,即仁宗康定、慶曆、皇祐三朝(1040—1054年),就現存實物看,康定年間鑄有真書康定元寶小平鐵錢,慶曆年間則有真書慶曆重寶當十大錢和鐵錢,皇祐錢則至今未見,查史書記載,此三朝均有鑄錢的記錄,北宋又盛行小平銅錢,由此推論,這個時期很可能是繼續鑄行前朝的銅錢。寶元年號(1038—1039年)只延用兩年,但傳世寶元年間始鑄的皇宋通寶篆、真書體的對錢,數量甚多,或許是一個證明。

(二)北宋神宗元豐年間至徽宗建中靖國年間(1078—1101年),對錢改為篆書和行書兩種書體的配對。元豐通寶錢,除篆、行兩種書體外,還有一種所謂“東坡元豐”的隸書小平錢,鑄額不多,所見均為廣穿者,當非對錢之列。元符、聖宋錢中,也曾有過隸書鐵母錢等,或和對錢也是無緣。這個時期是北宋鑄錢最多的時候,各地設監鑄錢,對錢版別非常豐富,書法變化亦多。

(三)北宋徽宗崇寧、大觀年間(1102—1110年),徽宗御書瘦金體錢文,對錢之風暫時中斷。其間亦曾出現隸書、行書等書體的錢文,但均和對錢無緣。這個時候的貨幣制度有波動,鑄行大錢,大概是影響對錢中斷的一個因素。

(四)北宋徽宗政和年間至欽宗靖康年間(1111—1127年),恢復對錢的鑄行,並由篆書和隸書兩種書體配對,成為主流。其間偶然雜有行書、瘦金體等其它書體。靖康錢是北宋最後的鑄幣,幣制比較混亂,儘管鑄額不多,卻版別錯出,這是動亂時期在鑄幣上的反映。

(五)南宋高宗建炎年間至孝宗淳熙六年(1127—1179年),繼續北宋的對錢制度,主流由篆書和真書兩種書體配對。淳熙七年以後,銅錢的書體劃一為宋體字,對錢之制則在鐵錢中斷續使用了一個時期。

綜上所述,兩宋對錢盛行時期,各階段的錢文書體是有一個演變過程的,且以篆書體作為配對的主線,或篆真,或篆行,或篆隸配對。用篆書錢文作為主線配對,是兩宋對錢的一個特點。然而,這決不是絕對,更不是說對錢中必須有一枚篆書體的錢文。

錢幣沿革

對錢對錢

清朝乾隆嘉慶年間,約十八世紀下半葉至十九世紀初,翁樹培在《古泉匯考》中專門記錄了關於古錢版別研究的心得體會,其中也包括了對於對錢研究的認識。《古泉匯考》是翁樹培的著作,也是那個時代研究成果的一個代表。後來,日本學者對於對錢的研究用力甚多,相繼編纂出版了《符合泉志》、《古泉大全·丙集》、《昭和泉譜》、《新訂北宋符合泉志》等研究宋錢版別的著作。前輩學者對於對錢的分類,是通過錢幣製作的對比分析,尋找出一、二個明顯區別於其它同類錢幣的主要特點,予以定名,並以此作為標準,區別鑑定的。對錢製作特徵的區別鑑定,大致可以從四個方面著手:

一是錢體的大小輕重。如:小平大樣,小平小樣;折二廣穿,折二狹穿;厚肉,薄肉等等。

二是錢體的製作特徵。如:闊緣,中緣,狹緣,背闊緣;肥郭,細郭,正郭,決郭,陰郭,背肥郭等等。

三是錢文的書寫特點。如:大字,中字,小字,長字,短字,纖字,大頭通,廣通,隸通;平頭元,尖頭元,肥元,狹元;橫點寶,方貝寶,圓貝寶,隸寶,長寶;政和錢的文政,抱正,長尾;宣和錢的圓冠,長冠,巨冠等等。

四是錢文的位置布局。如離郭,寄郭,接郭;隔輪,連輪;進通,退通;仰元,俯元,昂寶,離寶;宣和錢的俯宣,治平錢的直平,斜平等等。

中國古代錢幣的名稱

簡介:古代貨幣形制十分複雜,僅用作貨幣的的幣材就不下幾十種,如牲畜皮革谷帛紙張等。但沿襲幾千年的基本形態是方孔圓形銅錢,其標準式樣是西漢元狩五銖、上林三官錢及唐初開元通寶。至於錢幣鑑定和文物考古方面所定的專門分類,那就更多了。
玳瑁 | 刀幣 | 半兩錢 | 五株錢 | 開元通寶 | 交子 | 佩飾錢 | 洗兒錢 | 撒帳錢 | 雕母 | 母錢 | 鐵范銅 | 鐵母 | 樣錢 | 對錢 | 剪輪錢 | 綖環錢 | 傳形錢 | 記重錢 | 記值錢 | 年號錢 | 國號錢 | 記號錢 | 紀年錢 | 鎮庫錢 | 紀數錢 | 厭勝錢 | 八卦錢 | 廟宇錢 | 羅漢錢 | 祖錢 | 開爐錢 | 天聖元寶錢 | 天禧通寶錢 | 記年錢 | 明道元寶錢 | 皇宋通寶 | 清康通寶 | 宣和通寶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