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數錢

紀數錢

紀數錢,亦稱宮中行樂錢。代表西漢早期制度和民情民俗文化歷史。

概述

紀數錢紀數錢

西漢早期所鑄之酒令籌碼錢,亦稱宮中行樂錢。昔舊譜中曾將此定為秦初之權錢,實誤。據考古發掘資料載:河北滿城陵山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及夫人竇綰墓中,曾出土過不少有斷代標誌的五銖錢,尤其是劉勝夫人竇綰墓中隨之出土了一整套紀數字和韻語的大銅錢,總數達四十枚之多。其中內有二十枚鑄有陽文數字從“第一”至“第二十”紀數錢,這套錢中失缺“第三”,多了一枚“第十九”,且錢徑為3.7cm,大於其它紀數錢。

鑑定

紀數錢紀數錢

另有二十枚上有陽文韻語,三字者為十八枚,四字者為二枚,曾有人根據其韻腳和文義加以整理,內涵為“聖主佐,得佳士,常毋苟,驕次已,五穀成,府庫實,珠玉行,金錢施,貴富壽,壽毋病,萬民番,天下安,起行酒,樂無憂,飲其加,樂乃始,飲酒歌,自飲止,田田妻鄙,壽夫王母”。由於這兩種錢均出自西漢王公貴族墓葬,現已被隸定為“宮中行樂錢”。

文化

據此判斷,是品“第二”、“第十”、“何君持十八”亦與竇綰墓中所出的同屬一類,殆為西漢早期王公貴族間宴飲時所用來行酒令之錢。其參加宴飲者為助酒興,當每人各執紀數酒令錢一枚,監酒正則將與之相對應的酒籌錢放入籌筒,經搖動後取出一枚,再根據上面紀數報出何君所持數字,然後由所持者或罰酒,或遊戲,或娛樂,或唱吟等。

民俗

是品“第二”、“第十”為大型酒令錢,與竇綰墓中所出的“第十九”錢徑大小相若。其製作極為規整,錢文從右至左分布在穿口兩側,且文字精好如刻;其內外廓深峻,穿口內與外緣均經過細打磨加工;背平素光潤,可謂精工細作,美不勝收。“何君持十八”為酒籌錢,是目前發現的唯一孤品,可佐證酒令錢存在之真實。其面文右鏇讀,文字高挺略帶隱起,背穿左下方有“十八”紀數;製作相對來說較為粗糙,從紀數字上分析,此亦應有整套與酒令錢相配。就目前而言,“宮中行樂錢”較為罕見,尤其是酒籌錢更加難得。其雖非流通貨幣,但從中可窺時尚之體現,王公貴族生活之驕奢淫佚,是研究西漢貴族生活、制度和民情民俗之寶貴的實物資料。

中國古代錢幣的名稱

簡介:古代貨幣形制十分複雜,僅用作貨幣的的幣材就不下幾十種,如牲畜皮革谷帛紙張等。但沿襲幾千年的基本形態是方孔圓形銅錢,其標準式樣是西漢元狩五銖、上林三官錢及唐初開元通寶。至於錢幣鑑定和文物考古方面所定的專門分類,那就更多了。
玳瑁 | 刀幣 | 半兩錢 | 五株錢 | 開元通寶 | 交子 | 佩飾錢 | 洗兒錢 | 撒帳錢 | 雕母 | 母錢 | 鐵范銅 | 鐵母 | 樣錢 | 對錢 | 剪輪錢 | 綖環錢 | 傳形錢 | 記重錢 | 記值錢 | 年號錢 | 國號錢 | 記號錢 | 紀年錢 | 鎮庫錢 | 紀數錢 | 厭勝錢 | 八卦錢 | 廟宇錢 | 羅漢錢 | 祖錢 | 開爐錢 | 天聖元寶錢 | 天禧通寶錢 | 記年錢 | 明道元寶錢 | 皇宋通寶 | 清康通寶 | 宣和通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