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禧通寶錢

天禧通寶錢

天禧通寶錢是中國古代錢幣名稱術語其中之一。

年代

天禧通寶錢天禧通寶

北宋年號錢。宋真宗天禧年間(1017-1021)鑄。

特點

徑2.4厘米左右,重約3.8克。面文真書“天禧通寶”,鏇讀。光背無文。另有折二鐵錢

價值

天禧通寶錢天禧通寶錢

試析北宋“天禧通寶”古錢的收藏與投資價值。“天禧”是北宋真宗王朝後期的年號(1017-1021)運行了5年,並同時發行“天禧通寶”古錢。

年號是中國古錢上最重要的現象,也是世界貨幣史上的獨特現象。讀史是玩古錢的最大樂趣,通過讀史,研究年號語彙,並使之民俗化,大眾化,可以驚喜地發現:原來許多不被人重視的中國古代錢幣具有極大的收藏與投資價值,“天禧通寶”古錢就是一例。

當之愧的“喜神”潛質

天禧通寶錢天禧通寶錢

“喜神”是中國民俗中極為重要的神尊。為了求得一年的幸運,獲得“貴人相助”,機遇不斷,每年大年初一人們早早的起來去迎“喜神”(大年初五迎財神)。喜神在東方的許多國家也很熱,如日本,韓國、越南、東南亞一帶,西方的狂歡節也屬喜神文化的範疇。

喜神在民間雖熱,但喜神具象缺位(不象財神有財神像)因而喜神顯得極為飄,極為抽象,這應該是喜神文化的一個缺撼。

許多人弄不清喜神與福神的差別,就內容實質而言,兩者差不多但在表現形式上,喜神則熱烈,歡愉,喜慶,有一定的宣洩性。喜神文化的後面實質是一個龐大的喜字產業,不僅在中國,在世界的其它各國都是如此。最近在世界上出現了歷史文化遺產爭奪的現象,甚至連端午節的命名權也產生爭執。這些實質上是爭奪古文化資源及其領導權。

“禧神”潛質的理由

認為“天禧通寶”古錢幣具有“禧神”的潛質,理由如下:
1、在中國語彙中,一個事物有多種叫法。如皇帝叫天子等。同理,天禧是喜神的另一種叫法。而且是更文雅,更尊重的叫法。因為“天”字本身就是“神”的意思,而且是最高權威的神,眾神之神,“天禧”年號是宋真宗皇帝乞求上天降喜神來幫助大宋王朝的一種呼喚與期待。天禧是皇帝對喜神的一種尊稱,一種叫法。年號是一種及為莊嚴神,隆重的語彙,具有皇權神授的神秘色彩。宋代是喜神文化極為風行的時代,“天禧”作為年號語彙,最充分最完美地表達了當時人們對喜神崇拜與渴望。

在宋代喜神崇拜極為濃烈,喜神文化極為風行,宋真宗在這個歷史背景下以皇帝的身份將其總結提高,在喜神前面加了一個“天”字使之更具神力,更加權威,更為文雅,表達了對喜神的更大敬意。不僅如此,而且,還以年號的形式將其定格。

年號是一種極為莊嚴,神聖,隆重的語彙,其有鮮明的皇權特徵和極為詭異的神秘色彩,它是中國歷史編年表的一個單元,一個組成部分,是那段歷史最核心的最神秘的語彙。更為重要的是:還將天禧年號語彙鑄刻在錢幣上,使天禧喜神具象化,使每一個接觸到它的子民都能享受到其帶來的喜悅與幸福,好運不斷。這是宋真宗的一大善舉,為中華民俗留下珍貴遺產。

中國古代錢幣是極具皇權特徵的文物,大多有近千年的歷史,又有年號附註其上,形成一段歷史的時空場,會聚大量的當時的信息。天禧通寶古錢,作為“喜神”具像。神器盎然,鬼神敬之。

另外從語義角度講,天禧一詞也是完美地表達了幸福與幸運最高境界,一般人對天禧的理解就是:天大的喜事,古人的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提名時,現代人可能還要加一條財喜,(天禧財應為橫財,飛來之財,意外之財)。

“天”喜歡我,應指天助我也,貴人相助,逢凶化吉,遇難成祥等等。 人們所謂求喜神,不過如此。

相關故事

宋真宗的妻子劉皇后劉娥是一個極具傳奇色彩的女人,一生極為幸福與幸運,處處受到老天的眷顧與幫助,是“天禧”最完美的表達與化身,也是老天送給北宋王朝的天禧“喜神”。

劉娥是四川人,出身卑微,是個孤女,十來歲給人當童養媳,丈夫是個窮銀匠,每天走街串巷,丈夫做銀器匠,她在後面搖潑浪鼓拉生意,後來因窮又被賣掉,機緣巧合的是竟與當時還是襄王的宋真宗相遇,並被宋真宗深深的迷住,並欲取之,但在老皇帝宋太宗堅決反對下,不得已兩人的愛情暫時封塵了十來年,直到宋真宗繼位當上皇帝,才重被接入宮中,由妃子一步步地爬向皇后的寶座,由於她出身卑微,大臣們激烈反對她當皇后,但宋真宗力排眾議,非她莫屬。劉娥與宋真宗的愛情演義了宋代的灰姑娘與白馬王子的故事。

民俗分析

據民俗學的一些書籍介紹,喜神是天上的星宿,出沒方向不定,變化無常,尋找“喜方”成為難題。天禧通寶古錢作為喜神具像,具有上下溝通能力,所以隨身佩帶成為其最佳收藏方式,據說這樣有利於捕捉“喜方“,隨時解析幸運密碼。由於天禧通寶古錢的材質量古銅,古銅是原子結構極活潑的導體,是先古的人們用它製作鼎之類的神器,以與上天溝通。
佩戴的最佳部位應在心臟附近,相當於佩戴珠寶首飾一樣了,由於佩戴古錢還不十分流行(但也在許多人實施佩戴)所以更多的人是將其佩戴在腰間。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古錢佩戴將會成為一種十分時尚的佩戴方式,古錢將成珠寶首飾中最高端的一種,成為珠寶界爭奪的戰略資源,引發一場佩戴革命。
中國古錢外圓內方的形制極具東方美感,極為符合美學特徵。大氣簡潔而又極具變化是典型的中國造型和中國樣式,其美學價值遠高於純園樣式的古西方貨幣。古銅材質溫韻渾厚,其間的紅班緣銹引發人千般思古之幽情,將它作為高級珠寶實施佩戴,既極富創意,又極富文化雅趣,既回歸自然,又融會古今,這種新鮮的佩戴方式一定會轟動時尚界,引發一場珠寶界的革命。
關於天禧通寶與喜字產業之間的種種遐想,極為令人興奮,以後有機會再談。

中國古代錢幣的名稱

簡介:古代貨幣形制十分複雜,僅用作貨幣的的幣材就不下幾十種,如牲畜皮革谷帛紙張等。但沿襲幾千年的基本形態是方孔圓形銅錢,其標準式樣是西漢元狩五銖、上林三官錢及唐初開元通寶。至於錢幣鑑定和文物考古方面所定的專門分類,那就更多了。
玳瑁 | 刀幣 | 半兩錢 | 五株錢 | 開元通寶 | 交子 | 佩飾錢 | 洗兒錢 | 撒帳錢 | 雕母 | 母錢 | 鐵范銅 | 鐵母 | 樣錢 | 對錢 | 剪輪錢 | 綖環錢 | 傳形錢 | 記重錢 | 記值錢 | 年號錢 | 國號錢 | 記號錢 | 紀年錢 | 鎮庫錢 | 紀數錢 | 厭勝錢 | 八卦錢 | 廟宇錢 | 羅漢錢 | 祖錢 | 開爐錢 | 天聖元寶錢 | 天禧通寶錢 | 記年錢 | 明道元寶錢 | 皇宋通寶 | 清康通寶 | 宣和通寶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