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勝錢

厭勝錢

厭勝錢,也叫做壓勝錢,也叫押勝錢、壓勝錢,並非流通幣。漢族民間一種用作吉利品或避邪物的古錢幣。小孩子佩帶的飾物。它起源於西漢,至清末民初都有鑄造。它最初的本義主要是壓邪攘災和喜慶祈福兩大類。到了後來,厭勝錢所指的範圍越來越廣,諸如開爐、鎮庫、饋贈、賞賜、祝福、辟災、占卜、玩賞、戲作、配飾、生肖等等,都鑄厭勝錢。發展到後來使用範圍越來越廣,按不同的用途,大略可分為紀念、厭勝、憑信、上樑、供養、博奕、吉語、成語、戲作等品類。縱觀歷朝歷代的厭勝錢,各種書法、圖案內容,多是體現當時的禮俗時尚,因此厭勝錢對考察各朝代的政治、民俗、文化都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基本信息

起源

(圖)厭勝錢厭勝錢
厭勝,典出《漢書·王莽傳》:“莽親之南郊,鑄作威斗。威斗者,以五石銅為之,若北斗,長二尺五寸,欲以厭勝眾兵。”後來“厭勝”演變成了古代方士的一種巫術——厭勝法,當時人們認為運用厭勝法就可以制服他們想要制服的人和物。厭勝法的“厭”讀作ya,據《說文解字》解釋:厭,笮也,今人作壓。所以通常又把厭勝法稱作壓勝法。杜甫《石犀行》云:“自古雖有壓勝法,天生江水向東流。”厭勝錢實際上就是人們據厭勝法的本義,為避邪祈福而製造的一種飾物,供佩帶賞玩,厭服邪魅、求取吉祥。

厭勝錢最早起源於漢代,自魏晉南北朝,歷經宋遼金元,厭勝錢得到了全面發展,品種、數量均比前期豐富。到了明清兩代,厭勝錢幣的鑄造和流傳達鼎盛時期,內容幾乎涉及到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稱謂更是名目繁多。其形制、銘文、紋飾都達到精美絕倫的境界。

種類和表象

厭勝錢的種類繁多,表象內容從讚美吉祥到附庸風雅、從婚喪嫁娶到誕辰祝壽、從辟邪除惡到因果報應、從佛教經文到道教符咒、從飛禽走獸到神仙鬼怪、從花草樹木到亭台樓閣、從歷史故事到詩詞曲賦……。可以說,厭勝錢的表象內容幾乎涵蓋了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內容豐富多彩,是中國民俗文化的集大成者。按照厭勝錢的製作工藝,可分為兩大種類,即鏤空品和實體品:

(圖)厭勝錢厭勝錢

一、鏤空品

鏤空品厭勝錢始鑄於漢代,形制以圓穿圓孔形為主,鑄工十分精美,紋飾以植物、動物、人物為主題,紋飾變化豐富多彩,極具觀賞性。這類錢的圖案紋飾多飾以花草,所以又稱此類錢為“鏤花錢”和“通花錢”。

1、動物類鏤空錢。紋飾以深受人們喜愛的龍鳳圖案為主,此外還有魚、麒麟、鹿、鶴等。
2、人物類鏤空錢。紋飾常以漁獵、耕作為體裁,繼承了漢代畫像磚上以漁獵、耕作為體裁的遺風,再現當時生活勞作場景。
3、植物類鏤空錢。紋飾常以蔓草、桃花、牡丹等為主要題材,裝飾風格生動巧妙、寓意深遠,如實地反映了民間藝人的審美情趣和藝術遐想。

二、實體品

1、錢文品:錢文品正面有歷代正式流通錢幣上的紀重、紀值、紀年號、紀國號等鑄幣銘文,背面為各種類型的紋飾和圖案龍、龜、蛇、七星、寶劍、僧人等,形制古雅。

2、吉語品:吉語錢是指鑄有“吉利祝詞”的非流通錢幣。錢文都是吉利、祝福的語彙。因民間有寄託心愿和自我安慰的語言兆吉習慣,所以又稱此類錢幣為“口彩錢”。官鑄、民鑄均可見,是厭勝錢幣中鑄量最大、版式最多、內容最豐富的品種之一,且廣泛流傳於世。吉語錢多用於社會交往,傳遞感情,表達寄託吉祥,除凶避邪的良好願望和對幸福生活的美好追求。

(圖)厭勝錢厭勝錢
吉語品厭勝錢因為種類繁多,按照表現的內容又可分為以下六種:祝壽類如福壽康寧、天下太平等、仕途類如指日高升、萬里封侯等、科舉類如五子登科、狀元及第、連中三元等、生意類如日入千斤、招財進寶、黃金萬兩等和願望與讚美類如川流不息、龍鳳呈祥等、撒帳類。這些吉語記錄了歷代百姓固有的生存意識和信仰崇拜,反映了人們對自然現象和自身命運的探索,寄託了龍的子孫們的美好理想、心愿和情感。

3、生肖品:生肖花錢正面是十二動物生肖圖案、名稱,或配有十二地支文字。背面多為八卦、星官、吉語等相襯。有的一個生肖為一枚,十二枚為一套,有的十二生肖全鑄於同一枚錢上。生肖品花錢內容豐富,形體大小有別,圖形惟妙惟肖。現今一般認為生肖錢始鑄於宋朝,以後歷朝歷代均大量鑄造,尤以清末民國初年為盛。十二生肖錢,是先人們對大自然與人類關係的一種理解,生肖錢戴在身上,保佑平安吉祥,反映了人們追求幸福美滿的一種願望。

4、八卦品:八卦錢面為八卦符,兼書卦文,背多為咒語,也有背飾為神話圖案。另外,有的八卦錢的上郭附捲雲紋或蝙蝠紋掛扣供戴,寓福從天降。八卦錢主要用於鎮宅院、保平安、祛病邪、巫術占卜等。據說八卦錢在清朝道光年間興盛,用於修建殿堂時放置樑上,辟妖邪、祈福祥。自道光至清朝滅亡,民間人們為避兵亂、鎮妖害,在建房時上樑時,也放置八卦錢。清王朝滅亡之後,主要用於巫術占卜了。

5、打馬格品:北宋時期開始盛行起來一種搏戲工具,俗稱“馬錢”,以後歷代民間均有鑄造,品種多樣。有的一面鑄有馬形圖案,一面鑄以馬名,多為歷史上傳說中的名馬;有的一面鑄有騎馬將軍或馬形圖案,一面鑄以將軍姓名或職官名,涉及先秦以來的名將及職官。現今我們所能見到的傳世馬錢大多是宋元時期之物,但後世也有仿鑄。

常見的有北宋的唐將千里背為駿馬圖、趙將廉頗背將軍騎馬圖、白義白義為周穆王八駿之一、驊騮驊騮為周穆王八駿之一、渥窪之馬背駿馬圖。

6、神仙佛道品:錢幣上鑄有與道教、佛教相關的人物或咒語。道教表現在鑄造有八仙的名字和圖案,包括鐵拐李漢鍾離張果老何仙姑藍采和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人物塑造栩栩如生,非常生動。佛教表現在鑄造有“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等文字。

7、異形品:異形品厭勝錢銘文較多為吉語,背以吉祥圖案為裝飾,始鑄於漢代,以後歷朝均有鑄造。形體多樣,形態各異,圖案豐富多姿。主要有腰牌形制類、布形類、連體類、長命鎖形制類、桃形類等等。

文化內涵

(圖)厭勝錢厭勝錢

厭勝錢,古時系指一些形狀類似錢幣的吉利或避邪物品,最早見於漢代。它的產生與古代方士的一種巫術有關。當時人們認為運用厭勝法可以制服他們想要制服的人和物。厭勝錢實際上就是據厭勝法的本義,人們為避邪祈福而製作的一種飾物,滿足人們佩帶與賞玩,名曰錢,實際上並不作貨幣在市場上流通。

厭勝錢的內容從吉祥讚頌到雅玩行樂、從婚喪嫁娶到生辰祝壽、從避凶除邪到因果報應、從佛教經文到道教符咒、從飛禽走獸到神仙鬼怪,以及花草樹木、歷史故事、詩詞曲賦等,幾乎涵蓋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其種類十分繁雜,一般有賜錢、吉語錢、廟宇錢、撒帳錢、生育錢、圖案錢、符咒錢、洗心錢(上學、成年人洗心)、洗兒錢(嬰兒滿月洗浴,賜給孩子的錢)、春錢、五毒祛邪錢等。

厭勝錢雖然在幾千年的錢幣歷史長河中不曾流通使用,但在錢幣文化中卻占據重要的一席之地。厭勝錢作為一種避邪物以表達驅凶鎮怪的願望,在民間廣為流傳。它反映了古人的思想情感、道德觀念、宗教信仰、風土人情和民俗文化,內涵十分豐富。

一、“趨吉避凶”的吉祥文化內涵

中國吉祥文化是東方文化的獨特景觀,它題材之廣泛、內涵之豐富、形式之多樣、流傳之久遠,是其它藝術形式難以替代的。吉祥文化把人們的良好願望和目標象徵化、藝術化、社會化,幫助人們從心理層面、社會生活層面上增強信心,積極進取。它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寶庫中珍貴的精神財富。吉祥意識的產生來源於古人對生活的不安定感,這種自然界與人世間的吉凶瓜葛,是人類創造厭勝錢並以之趨吉避凶的客觀基礎。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常常會碰到一些無法解釋的自然現象或困難,給人們追求美好生活增加極大的心理壓力。

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只好藉助某些特定的事物作為解決這些困難、減輕心理負擔的依靠,即從觀念上相信利用這些特定事物能戰勝困難。“趨吉避凶”是人類從古至今的心理追求,可以說,厭勝錢就是在這一特殊的文化現象中滋生、發展的。

厭勝錢表達人們的“趨吉避凶”情感和願望,主要從祈福、辟邪兩個方面來體現。吉祥的內容首推“五福”。“五福”之說始見於《尚書》,“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顯然,“五福”具體指五種人間幸福。民間常以“福、祿、壽、喜、財”來形象概括。

祈福指得到、獲取、掌握那些有利於人的事物,讓它們幫助人們達到多福、多壽、多子、多財的願望,它反映的是人們的趨吉心理。辟邪指驅除、鎮辟、抵禦貧窮、疾病、絕後、戰爭、災禍,希翼和平、親睦、順利、健康等。

作為這種“趨吉避凶”觀念的物質託附,厭勝錢被認為具有特殊的靈力,能產生使人信服的功效。人們把厭勝錢當作生活中的隨身物品,作為討吉祈利的心理寄託和美好事物追求的依靠,用於歲時風俗、喪祭儀典、社會交際、民間信仰等方面。一般來說,表達人們“趨吉避凶”的厭勝錢有以下幾大類:

1、吉語錢又稱口彩錢。吉語即有吉祥如意意思的用語。借用語言的巨大魔力,人們認為多用吉祥語,就可以給人帶來吉祥如意的效果,使自己的美好願望通過吉祥語的使用而得以實現。

2、吉祥圖紋錢:吉祥圖案描繪以各種物象來表達圖案的寓意,如以龍鳳組合為“龍鳳呈祥”。一般認為,吉祥圖案
始於秦漢、成熟於唐宋、興盛於明清。明清時,由於民間木版年畫的盛行和民間花樣剪紙的空前發展,吉祥圖案得以大量複製、廣泛流傳,通過節慶民俗、人生禮俗、服飾民俗、環境裝飾等途徑深入到社會的每一角落。

3、祥禽瑞獸錢:自古以來,動物伴隨著人類在地球上繁衍,並在與人類共同生活的漫長歷史進程中以各種形式滲透到人類物質、精神文化生活中,承載著濃郁的歷史文化內涵,蘊涵著豐富的審美心理與民俗觀念。

二、“佛神保佑”的信仰文化內涵

信仰是對某一自然事物、某一種學說、某一種宗教或某一個人物的崇拜、信奉,寄託著人們對生活的理想、對美好操行德性的崇仰。長期處於生活絕望關頭的百姓找不到窮困、非命的原因,只好藉助宗教來寄託,把生存的希望交給了神佛。例如,為了平安,為了團圓和幸福,除了到廟宇進香、捐錢物、捐造像外,還要禳禱邪神和鬼祟,以期得到神、佛、天地的保佑和恩賜,得到邪神和鬼祟的寬宥。

對那些通過道士、巫師可以壓服震懾的邪祟則要書符或鑄制辟邪品進行鎮壓(壓勝),而錢形飾物就成為既方便又理想的厭勝品。這就使厭勝錢蒙上一層神秘的宗教色彩,把它作為溝通人與神的法物,用它來祭祀祖先神靈,並相信它能祛疫辟邪,禳除災禍。

宗教信仰,大都具有專一性和排他性,然而中華民族具有某種特殊的文化品格,這就是其博大的包容精神,外來的佛教與本土的道教並未有太激烈的爭鬥。特別是在民間,佛、道更是區別不大,人們求佛拜神是為了得到心靈的撫慰,行善積德,以求來世的幸福。因此,在厭勝錢中,既有本土的道教內容,也有佛教內容。

常見的有:八卦錢、鍾馗錢、八仙錢、龜蛇北斗錢、羅漢錢、廟宇錢、佛經錢。在封建信仰的時代,厭勝錢的功能意義是非常重要的。作為人們的一種信物,它在本質上可以說是一種鬼神的替代品,特別是在一個經濟生產落後、社會動盪不定、自然災害及戰爭騷擾的愚昧時代,厭勝錢在傳播信仰方面的作用會顯得更加突出。龍的崇拜:中華民族有一個共同的圖騰神—龍。

中國人將它視為神靈,視為戰勝自然的信託。它既是中華民族的標誌和象徵,也是帝王和皇權的象徵,更是中華民族凝聚力的象徵。龍可以說是最大的吉祥物。對每一個炎黃子孫來說,龍的形象是一種符號,一種血肉相連的情感。在古人看來,龍是能溝通天地具有神力的神獸,能給人庇佑。

厭勝錢作為一種藝術情趣濃郁的民俗物品,寄託了人們的心愿。也就是說厭勝錢在人們使用中被賦予了理念、情感、品質,形成了一種信仰的傳統。儘管它一直帶著濃厚的巫術與宗教的色彩,但其在求吉避凶中卻不乏道德、理性的成分,並非只是虛妄信仰的寄託,因此被人們所接受,成為人們喜歡隨身攜帶或擁有的信物。

毫無疑問,吉祥文化與信仰文化是厭勝錢的主要文化內涵,但厭勝錢作為一種古代藝術品,隨著社會的進步,其藝術審美價值更加凸現。那是因為人們對自然界的依賴逐漸減少最終近於消滅,作為祈福消災的功能意義日漸變淡。因此在今天,人們不但關心厭勝錢的吉祥、信仰文化內涵,而且更加關心它的書法、繪圖藝術。

歷代厭勝錢

(圖)厭勝錢厭勝錢

1、漢至南北朝時期

這一時期的厭勝錢,主要是鑄造當代或前代的行用錢背加日、月、星、龜蛇、寶劍圖案或人物故事、生肖等。常見的如“大泉五十”、“五行大布”、“永通萬國”、“常平五銖”等一類的錢文圖案。

2、唐宋時期(含遼)

這一時期的厭勝錢,以鏤空花草、蟲、魚、蜂、蝶、龍、鳳、麟、獅、鹿、馬、人物故事為主調。這類鏤空錢多數起裝飾作用,如服飾、馬具、簾帳等等,龍、鳳、麟、獅等錢也寓意吉祥、太平之意。這時期的吉語錢多見有“上上大吉”、“龜鶴齊壽”、“長命富貴”、“宜爾子孫”等等,以及背鑄各種圖案的當代或前代年號錢,反映道教內容和文化的符文、八卦和生肖錢。“福德長壽”、“千秋萬歲”等自北朝末至遼、金、元各代均有鑄造。而酒令詩牌、選仙錢、打馬格錢、棋錢等遊戲博弈品,也主要產生於這個時期。

遼代,以“千秋萬歲”吉語錢、魚形佩錢、生肖錢為多見,還有用於賞賜的“巡貼”錢(丹巡貼寶巡貼千寶)、“weng龍謝鍾·家國永安”錢,用於隨葬的瘞錢,如“大康通寶”大銀錢、“大康六年”、“大康七年”、“清寧二年”等。(“weng龍謝鍾·家國永安”錢,1990年,在托克托縣伍十家鄉大北窯村出土。赤峰遼代慶陵出土的“大康通寶”大銀錢為墓誌石襯墊所用。)

3、金元時期

金元將本民族淳樸、渾厚的文化藝術與漢族禮法風俗相融合,在厭勝錢方面承襲以來的風格,融合了草原民族文化,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金元民俗錢藝術。

華夏民族善於象徵、影射、暗示、諧音等方式比喻、形容人和事的習俗,也被金元少數民族借鑑和效仿。如以龍象徵皇帝,以鳳象徵皇后,以虎、獅象徵大臣,以松鶴象徵長壽,以棗、雞、蝠等形象諧早、吉、福等音。
這一時期的厭勝錢,以實體類為主,且較唐宋時期更加豐富。圖案多為神話傳說、歷史故事、生肖八卦,如星官童子、星斗寶劍、天師打鬼、老子授經、四靈、狗、馬等。文字吉語錢為年號錢背加吉利品或避邪品,如大定通寶、泰和重寶、大元通寶等,成為形式多樣的吉利品或避邪品。廟宇錢和供養錢也是這個時期的一大特色,一般是特鑄帶有皇帝年號的小型錢,或鑄年份、或鑄具體供養的神佛和廟宇。材質以青銅為主。鏤空錢減少,且圖案與唐宋時期同類錢沒有大的區別。

4、明清時期
中國鑄造厭勝錢的鼎盛時期,數量之巨、種類之多,超過了以往任何時期,而且厭勝錢的造型也行成了固定的模式。官鑄錢占有相當大的比重,民間鑄造厭勝錢可能已成為專門行業,厭勝錢也已有專門市場,人們可根據不同的用途,隨時到作坊或鑄錢局去選購,厭勝錢的使用已成為民間往來活動的一項內容。

這一時期鏤空錢很少見,只有少數黃銅質雙龍錢和花草文錢,形制較唐宋時期的略厚,邊郭較寬。實體類錢種數大大超過以前各代。主要有避邪、吉語、生肖八卦、龍鳳、秘戲類錢。一體之間,文圖並茂,以圓形、圓穿為主,方穿次之,並有大量帶錢冠者。詩牌、仙錢、酒令錢、打馬格錢、棋錢多仿宋元時物。自康熙以後,面鑄年號背鑄圖案的大錢漸多起來。一些經典語句鑄在上面,作為銘詞勉語。圖案多樣,內涵豐富,除以前歷代所用圖案外,又將寶物、書畫、植物、水果、樂器等鑄於錢上,鑄造極精,大小懸殊,直徑在1—12厘米之間。

明清時期的厭勝錢,材質主要是黃銅,青銅質的極少,還有部分金、銀、鐵、鉛質者,金銀錢是以薄片鏨刻,有的填琺瑯彩。清代厭勝錢的種類、花式、構圖、作工都達到了厭勝錢的藝術高峰。

此外,在厭勝錢上也可看到少數民族文字,如契丹大字、八思巴文、滿文、藏文,以及梵文、符咒文等,成為研究古代少數民族文字的實物資料。

作為非正用品的厭勝錢,雖不是通用貨幣(有時也被參雜在流通錢幣中使用),但其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其文字與圖案內容豐富多彩,涉及歷史、地理、宗教、神話、風俗、民情、文化、娛樂、書法、美術、工藝製作等各個方面,因此,是一項值得發掘研究的課題。

價值

(圖)厭勝錢厭勝錢

厭勝錢大都是私錢又是迷信的產物,主要因其是非正規貨幣,過去的錢幣學者很少研究,往往只在論著中一語帶過而未作進一步的探討,但實際上厭勝錢流傳很廣、存在時間悠久。同時從厭勝錢的種類、鑄工等來看,大都美觀精緻,故厭勝錢也應算是錢幣中的一個重要類別,它對我們研究當時社會情況、風俗習慣和民間文化藝術等,有著極寶貴的參考價值。

隨著古錢收藏熱的愈演愈烈,錢幣收藏領域的競爭也變得激烈起來。由於錢幣稀品、奇品存世有限以及受古錢市場的消化、飽和等各種因素的影響,一些人開始把收藏的視線拓寬,厭勝錢因其具錢形,亦為藏家青睞,日漸成為收藏新貴。因為厭勝錢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所以對厭勝錢的研究和收藏,也正是對中國祖先精神世界的一種追求和探索。由於厭勝錢日益稀少,其上升增值空間也極其可觀。厭勝錢開始走俏、市場行情見長,是因為有以下三個原因:

一是保值功能。因為厭勝錢屬於古代錢幣範疇,錢幣雖是錙銖小器,但亦如青銅器、書畫和陶瓷一樣,有其自身的文物價值,是不可再生資源。存放時間越長,年代越久,今後升值的機會就越大。

二是欣賞功能。厭勝錢大都鑄工精湛,文字優美,圖案豐富,深受廣大錢幣愛好者的喜歡。因其具有濃郁的傳統風格,因而港台地區、日本新加坡、歐美錢幣愛好者也很喜歡收藏厭勝錢。

三是研究功能。厭勝錢與古代社會民風、民俗淵源極深,上面的圖案大多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俗、精神理念、宗教信仰,有很深的文化內涵。隨著錢幣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學者的研究視線和領域也在不斷拓寬,有的已跳出傳統古錢學研究範圍。目前,有不少學者在研究、考證厭勝錢,甚至有的同志已提出“錢幣民俗學”的觀點,認為它是隸屬於錢幣學而又獨樹一幟的新學科。

辨偽

(圖)厭勝錢厭勝錢

同其他古錢一樣,厭勝錢的仿造也歷來有之。人們偽造厭勝錢主要目的有:一是受封建迷信的影響,祈求平安、富貴、辟邪;二是受崇古敬古的思潮影響,以及對當時民風、民俗的追慕;三是受經濟利益的驅使,為了獲取高額的利潤。

因為厭勝錢無定製,考證斷代主要依據銅色及花紋圖案。偽品厭勝錢的辨別主要取決於識別者的見識和眼力。從現在錢幣市場上所能見到的偽品厭勝錢情況分析,歷代厭勝錢的仿鑄與作偽主要有兩種方法:

第一種方法是用真錢直接翻模。用真錢直接翻模鑄造,這種方法非常簡單,製作起來也比較容易。但是不管真錢的銘文如何清晰,紋飾如何生動,一旦再次翻模,新錢風格總難免有些板滯,此類偽品容易鑑別。真品色澤自然細膩、光亮,文字、圖案清晰,偽品則不然。但如果仿鑄得逼真,就要仔細加以鑑別,在形制、銘文、紋飾相同的情況下,注意銅質、厚重、文字書寫特點、時代風格和特徵就顯得非常重要。

第二種方法是借真錢的拓片或照片仿照制模。用拓片或照片仿照制模鑄造出來的偽品存在四個致命缺陷:一是形制大小有異;二是輕重厚薄有別;三是文字生硬、呆滯;四是花紋圖案不夠生動,缺乏立體感。

在鑑別這些偽品厭勝錢時,若有一枚真品,一份清晰原大照片或精工製作的拓片,二者對照,偽品會馬上原形畢露。

從錢幣市場所能見到的厭勝錢偽品分析看,一些兩漢至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厭勝錢仿鑄得最多。五代時期鑄造的“周元通寶”背星月、背龍鳳紋、背北斗七星等,因後世附會了許多傳說,所以仿鑄不絕,臆造品更多。生肖品、八卦品厭勝錢因為符合中國的民風和國情,所以歷代都有仿鑄。明代還仿鑄了宋代大量的打馬格錢,目的是在當時流行的“馬弔紙幣牌”遊戲中作籌碼。所以我們今天見到此類厭勝錢,往往要視其具體特徵而定,不能統歸於宋。清代由於錢幣學研究領域的深入,錢幣收藏開始興盛,同時清代也是仿造歷代厭勝錢的高峰。當時多仿造一些吉語和附會有一些美妙傳說的厭勝錢,如因為有明代洪武、正德花錢的各種傳說,因而民間競相仿鑄,形制、紋飾也千變萬化,但早已不具備當時錢幣的特徵,而牟利成為唯一目的。

現今古錢的仿鑄與作偽技術非常高超,已嚴重擾亂了錢幣市場和收藏領域,厭勝錢仿造也是如此。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才識,才能不斷提高錢幣鑑定水平,以免自己在經濟和情感兩方面都受到假錢的傷害。

明清以來,厭勝錢因為其文化內涵豐富、寓意深遠而受到廣大錢幣收藏鑑賞愛好者的喜歡。可以說,琳琅滿目的厭勝錢為我們研究、考證當時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宗教、藝術及民風民俗等提供了豐富的實物依據。從某種意義上說厭勝錢屬於最早的紀念幣範疇,現在中國每年發行的金屬紀念幣大概就是承襲古代厭勝錢的一些遺風。

其他

厭勝錢的材質多種多樣,除了銅質,還有、銀、錫、鉛等材質。厭勝錢的產生、發展與當時社會的諸多方面有很大的關係,它大都反映人們祈求太平盛世的美好願望。因厭勝錢的圖案品種繁多,鑄造工藝多樣,材質各異,因此水平良莠不齊。加上官方也鑄造過不少不作通貨流通的開爐、鎮庫、饋贈、賞賜、祝福、玩賞等花錢。使花錢品類更加豐富。
如今漢族民間花錢遺存不少,其中不乏製作精美之品,對研究宗教史、民俗史、美術史、古建築史、體育史、版畫史等有相當重要的參考價值。

中國古代錢幣的名稱

簡介:古代貨幣形制十分複雜,僅用作貨幣的的幣材就不下幾十種,如牲畜皮革谷帛紙張等。但沿襲幾千年的基本形態是方孔圓形銅錢,其標準式樣是西漢元狩五銖、上林三官錢及唐初開元通寶。至於錢幣鑑定和文物考古方面所定的專門分類,那就更多了。
玳瑁 | 刀幣 | 半兩錢 | 五株錢 | 開元通寶 | 交子 | 佩飾錢 | 洗兒錢 | 撒帳錢 | 雕母 | 母錢 | 鐵范銅 | 鐵母 | 樣錢 | 對錢 | 剪輪錢 | 綖環錢 | 傳形錢 | 記重錢 | 記值錢 | 年號錢 | 國號錢 | 記號錢 | 紀年錢 | 鎮庫錢 | 紀數錢 | 厭勝錢 | 八卦錢 | 廟宇錢 | 羅漢錢 | 祖錢 | 開爐錢 | 天聖元寶錢 | 天禧通寶錢 | 記年錢 | 明道元寶錢 | 皇宋通寶 | 清康通寶 | 宣和通寶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