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重寶

乾元重寶

乾元重寶是中國唐朝由官方鑄造發行的銅質鑄幣。有“乾元重寶”和“重輪乾元重寶”兩種。因官價規定,面值大於開元通寶,並且有很高的兌換率,又因乾元年間發行,所以稱為“乾元重寶”,民間俗稱“乾元大錢”。

基本信息

簡介

唐肅宗乾元元年七月,御史中丞奏請鑄行“乾元重寶”,以乾元重寶一枚當開元通寶十枚。乾元重寶錢徑2.7厘米,重5.97克,錢文隸書,順讀,書法精妙,有光背及背下俯月、朱雀、穿上或穿下祥雲或星文的。政府於乾元二年鑄行乾元重寶重輪錢,錢背面外廓雙層,故叫 “重輪錢”,以一當開元通寶五十文。重輪錢錢徑3.5厘米,錢文隸書,順讀。這兩種“重寶”在發行中不斷減值, 乾元重寶重輪錢流通至第二年,改為一當三十,開元通寶小平錢與當十錢皆以一當十,後再改與乾元重寶重輪大錢都以一當三,直至一當一行使。另一方面,在貨幣不斷減值的情況下,物價卻不斷抬高,一斗米漲至七千文,以至於餓死的人相枕於道。到肅宗死後代宗繼位時,便下令停鑄大錢,獨行開元通寶小錢。乾元重寶為圓形,內有方孔,鑄有凸文“乾元重寶”四字,隸書直讀。初鑄輪廓深峻,後期較為輕小。寶應元年後所鑄乾元小錢,背有星、月、祥雲、瑞紋。乾元重寶初以1當開元通寶10,兩種錢幣同時流通。

乾元重寶直徑2.7厘米,每文重1錢6分,即5.97克,又叫“當十乾元”。每千文重10斤8錢。

乾元二年又鑄“重輪乾元重寶”,又叫“重棱錢”,1當開元通寶50。直徑3.5厘米,重3錢2分,即11.94克(有人測定為12.3克),也有特小的,每千文重20斤。

改革曲折

唐朝“錢荒”問題貫穿始終。安史之亂之後,朝廷財政更加困難。為此,御史中丞第五琦(“第五”是姓氏)建議發行虛價大錢,一當開元通寶十,被唐肅宗李亨採納,於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頒詔施行。乾元二年,第五琦得以升遷,以本官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乾元重寶以大幅度的錢幣減重進行貶值。比如重輪乾元重寶的重量不到開元通寶錢的3倍,法定幣值卻要等於開元錢的50倍。因此,私鑄大盛。在短短的幾個月內,因犯私鑄罪而被拷打致死的就有800餘人,但仍然屢禁不止。

由於乾元重寶與開元通寶兩種同時流通,人們往往將含銅量較高的開元通寶收藏,而將乾元重寶儘量出手,出現了“劣幣驅良幣”的現象。

乾元重寶發行後,不僅不能解救朝廷財政困難,反而引發嚴重的通貨膨脹,物價飛漲,米價高達7000錢,大批人餓死。史書記載“致物價騰踴,餓饉相望”。因此,這項幣制改革遭到朝野責難。乾元二年(公元759年)11月,主持這項改革的第五琦被貶任忠州長史

草草收場

肅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規定舊開元通寶錢與乾元重寶錢都當10文用,重棱乾元重寶錢當20文。

代宗寶應元年(公元762年)改重輪乾元重寶錢與普通乾元重寶錢為1當3(即當開元通寶錢3),乾元小錢1當2。3天后又改為一律1當1。於是私鑄又轉為私溶,每千個乾元錢可得銅20斤,可改鑄開元錢3000多文,獲利3倍多。

歷史

乾元重寶乾元重寶
由面文二字加“重寶”組成的同類錢,可稱重寶式鑄幣體系,如同治重寶泰和重寶政和重寶等。華夏最早的重寶錢始於唐朝乾元重寶。玄宗天寶年間唐由盛轉衰,肅宗即位,乾元元年(758年)始鑄乾元重寶一當十折五錢,次年增鑄一當五十背重輪折十錢,762年又鑄小平錢。這些輕重不等的乾元重寶與開元通寶錢並用至會昌末年。此錢面文隸書,直讀,其四字多有變化;錢背則鑄有如意、祥雲、瑞雀、星、月、洪、十等紋(文)飾,沿承了中唐開元特點並有所發展。

肅宗為什麼要鑄此錢?主要原因有:1.唐盛行佛教,多數銅已用於鑄佛像;2.八年“安史之亂”使唐大傷元氣,其中在經濟方面如採礦業遭破壞,量不多;3.黃河流域農業(即政府主要稅收來源之一)也遭破壞。人口流亡,土地荒廢,使均田制和租庸調法失控。殘酷的割據與兼併又使“王賦所入無幾”,難撐軍費開支。遂鑄此虛值錢。以一當五十開元錢為例:一枚重約12克,開元重約4克,五十文重200克,按同值此錢應重200克。輕了17倍。換言之,餘下188克銅可做它用,足見其利潤之大。

乾元重寶錢在當時社會究竟扮演何角色?1.朝廷壟斷經營專鑄權。鑄錢要有技術,官局出價僱工匠,每爐用30

人,銅21200斤, 3700斤,錫500斤。天寶年間每千文開元4000克,工本值750文。肅宗後,按折十乾元等值算,20枚240克即可,省工省料利潤大。2.富家看到商機,冒險將開元毀鑄私錢,暗地牟取暴利。如德宗時市價,化錢一 得銅六斤,每斤值600文,若500克折成開元僅值125文。故厚利趨使,朝廷重刑不能禁。由此,開元漸少,只得補鑄重寶錢,而存世現錢多為官僚富商掌控,百姓平日很難得到。3.自780年實行地、戶“兩稅法”後,政府按資產多稅重,少則輕原則,分春秋兩季收稅(此法至明朝實行《一條鞭法》後始改變)。由於稅收初見成效,商人從中見到好處,兩錢並用的格局隨之發生轉變,以前一斗米價7000文,錢輕物重,德宗後則相反。如官府確定稅額“以錢計算”,收稅時卻要各戶折交實物,叫“定稅計錢,折錢納物”。起初3200文稅折以時價,交一匹絹即可,後來錢漲物跌,一匹絹僅1600文,同樣稅額僅需折兩匹絹方可完稅,無形中負擔加重。政府見其利大,故雖急於收錢,但嚴控鑄幣量,從中獲取多方收益。781年以後,戰爭不斷,軍費浩大,財政睏乏,為轉嫁危機,朝廷又先後出台了鹽稅酒稅茶稅捐地錢青苗錢等附加稅,然每千文稅又增200文,錢重物輕的擴展迫使許多人“哀號於道路,逃竄地山澤”。各地官府卻繼續用物收錢,橫徵暴斂於天下。富商則“積錢以逐輕重”,無孔而不入。只有生產實物的民眾,總處於物輕包圍之中,被有權有勢者折價操縱,肆行敲剝。
乾元重寶乾元重寶
乾元重寶錢實則錢輕價重,成為替朝廷服務的“工具”,富豪贏利的“化身”,百姓負重的“債鬼”。儘管“兩稅法”改變了自戰國以來通行的以榨取人丁內役為主的賦稅形態,明確了稅收等級與範圍,擴大了收入面,是個進步,但是,各式乾元錢從中扮演的“重寶”角色,卻使唐中後期幣制混亂,私鑄成風,屢禁不止。這一弊端又影響後世,特別是清代鹹豐重寶大錢,在清政府的“偽裝”下,其幣制走向了更亂的極端。唐朝乾元重寶錢在那段歷史經濟狀況下形成與演變,難道不值得今天借鑑與反思嗎。

精品

如圖所示的“乾元重寶”,圖一一枚徑2.9厘米、穿徑0.9厘米、厚0.26厘米,重7.9克。肉厚廓深,銅質純淨,毛

乾元重寶乾元重寶
刺簇新,未見磨損痕跡,似未流通即入罐之藏品。正面“元”字帶二橫畫無左挑,隸中帶行意——這是和常品乾元重寶的最大區別,錢幣著述少見收錄。據《陝西金融·錢幣研究》1991年11期,應屬折十初鑄品。圖二一枚徑3.2厘米,穿徑0.9厘米,厚0.2厘米,緣寬0.45厘米,重10克,銹跡斑駁,寬緣大樣,從書風上看,與折十乾元重寶同出一人之手,屬開爐紀念泉,非常少見,歷代泉譜均無著錄。
此二泉何以稀少?這要先看看當時鑄錢的歷史背景。

公元八世紀中葉,唐王朝由盛轉衰,755年鎮守河東范陽平盧三鎮的節度使安祿山起兵反唐。20萬大軍一路勢如破竹,攻陷東都洛陽。次年安祿山自稱雄武皇帝,鏇攻長安門戶潼關,守將哥舒翰兵敗投降。唐玄宗倉皇西逃,至馬嵬坡發生兵變,奸相楊國忠被殺,其妹楊玉環“婉轉娥眉馬前死”。一路上風雨如晦、淒悽慘慘到達蜀中。北上監軍的太子李亨(肅宗)即位於靈武(今寧夏),遙尊玄宗為太上皇、指揮唐軍對叛軍展開了反擊。戰

乾元重寶乾元重寶
爭伊始,唐朝貯糧地河北、河東、河南、關內四道,及中央國庫清河郡洛陽長安大都遭兵火,致“民物耗弊,天下蕭然”。為了解決平叛官兵耗量巨大的經費,平衡財政供求矛盾,一方面對人民強行攤派、勒索;另一方面實行通貨膨脹,發行虛值大錢。據《新唐書·食貨志》載:“肅宗乾元元年(758),經費不給,鑄錢使第五琦奏鑄乾元重寶錢,徑一寸,每緡重十斤,與開元通寶摻用,以一當十。”可見:
唐王朝於乾元元年七月鑄行折十乾元重寶,又於乾元二年三月準第五琦之奏鑄重輪乾元重寶,每枚當開元錢五十,由於比價過高,從朝廷、地方到民間紛紛毀小錢、銅器、佛像鑄行大錢。初行時尚可,愈後減重錢愈多,只求其形,無論輕重。因此,民間對初鑄之官樣錢,頗為珍惜,一到手就藏起來,不再流通。以致後世發現極少。
並且,當時實行虛值的通貨膨脹,給飽受戰亂之苦的人民雪上加霜,物價飛漲,民不聊生,怨聲載道,“中外皆以(第五)琦變法之弊,封奏日聞”。朝廷無奈將第五琦貶官,降低大錢比值,又以重輪乾元錢一當三,普通乾元錢一當二。其後,大小錢均一當一。自此大錢退出流通領域,多被熔鑄為小錢。此二種版式本來鑄量很少,屢經銷熔,能夠流存下來的已經是稀中之稀了。

中國錢幣

唐開元通寶上的文字由歐陽詢手書古錢幣鑑定應該掌握的專業知識包括:中國貨幣史、考古學、錢幣學、錢譜以及金石文物方面的知識等。中國貨幣史中就記述了鑄幣、發行及貨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